登陆注册
14249500000021

第21章 抗日战争时期周贻白的戏剧电影创作(4)

夫,人不幸生为女子,而呈身于此男权社会发达之中国。不授片长,徒使作终身之仰望。名虽主于中馈,义实等于下陈。积压过深,此所以有妇女职业独立之呼声也。‘五四’运动以还,女子颇多献身社会者,由是知女子之智力初亦不亚于男子。分庭抗礼,理故宜然,但世俗浇漓,仍存轻视。虽巾帼不亚须眉,其自逞多财者,尚多婢妾之蓄。且心有所好,不惜百计取之。或有人焉,薄艺随身,勉能糊口,固无需以容色事人,乃以体态歌喉为人所赏,辄思夺其所业,藏之金屋,以供个人之享乐。审情度势,殆亦金丝雀之流亚欤?本剧以歌舞女郎譬为金丝雀,实亦有感于彼此情形之近似也。

1945年,上海某杂志发表过一篇署名“孟度”孟度,盖为钱英郁。1918年出生于上海,“孟度”为其笔名。青年时曾与同学办过“青钟剧社”,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中共地下文委领导的外围组织“小演出”的工作。1941年10月考入“上海剧艺社”为话剧演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后从事越剧导演工作。上海解放后在军管会文艺处工作,后历任文艺处剧艺室编审股长、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科长、文艺工作委员会艺术组副组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副秘书长等。“文革”后主持上海剧协工作,曾在上海戏剧学院和剧协主办的导演训练班讲过“演技七讲”、“作剧杂谈”、“导演八论”等,发表戏剧评论及回忆录100余篇。

写于7月20日的文章,对周贻白的剧作,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剧作进行了评论,认为周贻白也许是“饱经风霜、倦于风尘”的缘故,“思藉戏剧以寄深意”,“如《李香君》之痛骂乱臣贼子,《木兰从军》鼓吹为国效命,《绿窗红泪》斥责姐弟争产,《云淡风轻》讽劝兄弟撚酸,《金丝雀》描写享乐的与书呆的两个极端人物,《春江花月》暴露社会恶霸蹂躏女性的事迹,题材所取范围不可谓不广,故事设置不可谓不奇,作者寓意不可谓不深,用心不可谓不苦”,但尚停留于“借题发挥”之表层,缺乏“典型人物及典型性格”的深度把握。“作者博览旧籍,写历史剧自有心得,唯《李香君》、《木兰从军》、《北地王》等剧也只是高呼口号之古装宣传片。”这里当然有时代的局限。作者又说:然而值得大书特书者,厥为周氏最近之《天外天》。此剧写顺治母子、叔侄、夫妻间之纠葛,而成为悲剧之终局,实具大悲剧之气魄与格局。缘剧情之推进,皆依赖剧中人悲剧性格之发展,……剧中顺治之一心向善、淡泊名利;摄政王多尔衮之暴虐狡诈、好功多欲;皇太后之徇私、苟安、妇人胸襟;董妃之贤淑、温良、舍己成仁,都有工细的描摹、透彻的刻划(画),而又彼此形成强烈、无情的对比,板仓、埋藏悲剧的种子,以衍为纠纷、酿成斗争、归结悲剧的终场。大气磅礴,天衣无缝,入情入理,有始有终,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历史剧,这才是中国气派和中国情调,这才是民族形式的大悲剧、舞台创作的成功作!

另有《连环计》一剧也,堪列为三国故事的优美之melodrama(传奇剧)。以其人物、事件、情节、氛围各臻佳妙,和谐之境,剧情与动作之进行尤丝丝入扣、徐疾有致。“序幕”人头会之惨怖;“拜月”定计之浩浩荡荡;“小宴”、“大宴”之巧妙;“问罪”之惊险;“亭会”掷戟之灵动、紧凑;“密室”誓盟之振奋;及至“尾声”开始时之“酝酿”空气和以“刺卓”为结的有力的收场,真可谓尽寓作剧法则之秘奥,堪为初学写剧之楷模的。

此外,《金丝雀》以“人生几何,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的交际花和“与其不逊也宁固”的不合时宜的书呆子为model(模特儿),写为两个极端的人物处世问题的喜剧。……不论其成就如何,此种创作之方向实是正确的道路。以作者丰富的人生经验、博览群书的素养,则欲把握戏剧人物之个性正是轻而易举之事,关键在于把握之方法与步骤。

作者显然十分熟悉西方戏剧,具有相应的西方戏剧理论功底。由此可见,周贻白的剧作具有传统戏曲、文明新戏、早期话剧的影子。传统戏曲式的借古喻今、借题发挥也罢,文明新戏、早期话剧式的宣传也罢,西方类型的佳构剧、传奇剧也罢,悲剧也罢,喜剧也罢,他都做了立足于舞台的探索。其成功之作不仅受到了当时观众的欢迎,有的甚至被新剧界人士认为是“真正的中国历史剧”,是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情调”的“民族形式的大悲剧”。

战后上海话剧界的不景气以及严重的商业化倾向,周贻白不能完全适应。其编剧生涯渐告一段落,主要精力转向戏剧史研究——这是他在战前就开始进行且始终没有完全放下的工作,如今,有了更为丰富的学术积累和“场上”实践经验。

1946年春,周贻白还写了《无锡景物竹枝词》108首,发表在当时的报刊上。尽管写的是无锡的人文景观,却往往借古说今,字里行间透露出世道沧桑的感慨。如:

奔走江湖鬓已丝,梁清溪畔偶栖迟。

飘零漫说他乡好,听我新声唱竹枝。

——第1首

邂逅相逢吴市箫,专诸怒比万人骁。

剑锋直透三重甲,千载应知骨未销。

——第11首

春风吹遍古城隈,书院曾闻有隽才。

讲学不期成党祸,东林桃李为谁开?

——第12首

顺风逆水石塘桥,风向南吹水北漂。

都说子胥灵未泯,涛生如听马萧萧。

——第31首

千墩园里噪昏鸦,四野悲风泣暮笳。

死到阵前为战鬼,何分猿鹤与虫沙。

——第36首

战罢归来血染袍,胡儿已作犬羊逃。

从今洗净羶腥气,笑指河山属我曹。

——第38首

刁斗惊鸣患已深,筑城工竣寇来侵。

防倭自昔推贤守,抗日而今报捷音。

——第46首

杜鹃声里又斜阳,箫鼓缤纷吊国殇。

义士题名三十六,御倭功绩永留芳。

——第47首

战鼓咚咚助杀声,刀风箭雨困金兵。

血流漂杵黄天荡,依旧波光照眼明。

——第103首

苦雨连朝不放晴,幽窗聊效竹枝声。

游踪一一留鸿爪,恰比蒲牢百八鸣。

——第108首

以上每篇都注有相应的无锡景物。全诗的篇末小注云:“中华民国三十五年春,雨窗无事,藉以遣闷。费时一月,共得诗百零八首。此道久疏,趁韵而已。”

1947年冬,应香港永华影业公司之聘,周贻白与欧阳予倩、顾仲彝同赴香港该公司担任编剧工作,同住九龙庙街的一个四层楼上。周贻白后来在《一笛秋风唱尾声——悼欧阳予倩同志》一文中写道:公司老板李祖咏“曾向我们提出他的制片方针,要我们编撰忠孝节义一类的故事剧本。我们当场一致表示:敬谢不敏!”欧阳予倩与周贻白“相处既久,相知愈深”,赠之以诗,概括了周贻白的半生经历:

曾磨铁砚点铅黄,击楫临风意气扬。

毡垫何曾因自暖,钳锤亦复为人忙。

择仁不为严刑改,嫉俗翻惊恶梦长。

只有坚贞堪自傲,湘山湘水意偏长。

周贻白自注:“第一句指我曾任报馆校对,第二句指我流浪江湖,第三句指我曾织毛毯,第四句指我做过钳工,第五句指我曾以共产党嫌疑被捕受刑,第六句指我曾长期赋闲,七、八两句则指我与他同为湖南人而皆不肯屈节供人利用。”

2010年11月8日

附:周贻白的主要戏剧电影作品

京剧(1部):

《朱仙镇》。

话剧(14部):

《北地王》,又名《亡蜀遗恨》(1940年,上海,亚星书店;又,1946年,上海,潮锋出版社;又,1947年,上海,青城书店);《李香君》(1940年,上海,国民书店);《花木兰》(1941年,上海,开明书店;又,1991年,济南,明天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绿窗红泪》(1944年,上海,世界书局);《金丝雀》(1944年,上海,世界书局);《阳关三叠》(1944年,上海,世界书局);《连环计》(1945年,上海,世界书局);《天之骄子》(1947年,出版地不详)。

(以上均出版)

《天外天》;

《酒绿灯红》(后改名《花花世界》);

《春江花月》(后改名《满园春色》);

《花蝴蝶》;

《云淡风轻》;

《姊妹心》(又名《人心不古》)。

(以上均上演而未出版)

电影(23部)分别参见《百年中国电影精选》(陈景亮、邹建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影片大典·电影一百周年纪念版》(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艺术资料馆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电影百年特刊》(中国电影年鉴社编),中国电影年鉴社2005年版;《中国电影图史》(中国电影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百年电影闪回》(陈墨撰),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等。:

《葛嫩娘》(《明末遗恨》);

《雁门关》;

《李香君》;

《秦良玉》;

《梁红玉》;

《卓文君》;

《苏武牧羊》;

《野蔷薇》;

《李师师》(又名《乱世佳人》);

《风流世家》;

《白兰花》;

《万世流芳》;

《红楼梦》;

《相思寨》;

《一夜皇后》;

《家》;

《逃婚》;

《雾夜血案》;

《潇湘秋雨》;

《聂隐娘》;

《新姊妹花》;

《标准夫人》(又名《忏悔》);

《牡丹花下》。

(以上均摄为影片)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100024)

同类推荐
  •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以培养色彩思维为目的,从色彩理论基础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提高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兴趣。通过理论的融入,使学生认识到色彩造型规律的来源和过程;通过技法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用色能力。
  • 怎样听一首名曲

    怎样听一首名曲

    通过“唱片余韵”、“现场回声”、“影像拾韵”和“旅途寻声”四个部分,铺排生活中处处可与音乐相遇的可能,从而告诉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音乐决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需要慧心与之相知,并从中获得教益的精神养料。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处诉说心中块垒的片刻,这个时候,音乐是最好的“庇护所”。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热门推荐
  • 隐婚,同床试爱

    隐婚,同床试爱

    梁苡然一个没有钱,没有房子,没有背景,没有职业,更惨的是被好友背叛抢了老公的离异女人,虽然环境艰难,但性格无比开朗。蒋今佑一个有N钱,有N房子,有雄厚背景,更是酒业继承人。他为了反抗联姻,被家族强迫与不喜欢的女人结婚。那还不如跟眼前这位突如其来的女人结婚!
  • 绝世美人:一笑乱天下

    绝世美人:一笑乱天下

    21世纪著名的神偷无意间脑抽了准备盗墓于是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去了暂未发掘的古墓,谁知竟然墓中身亡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朝代。本文绝对宠!女主绝对有钱!女主绝对能吃!女主人脉绝对广!男主绝对帅!男主绝对腹黑!男主绝对能装!男主绝对扮猪吃老虎!自己的身体还竟然是已入棺的皇后,她没想到,无意间自己买的小饭馆一经改造会成为第一酒楼。她也想不到自己会在一国国君面前坑一个王爷自己当。当爆笑傻傻的千朵遇到扮猪吃老虎的腹黑太子,谁能更胜一筹?本文是宠文是爽文,邪魅太子最后悔的就是太宠女主了。因为他,让后来女主和他姐妹一起祸害了天下众人。简介太仓促,内容保准完善。
  • 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

    一切都是从现实中开出的妖艳,不切实际的美丽,触目惊心的色泽,只一眼便可令你久久不能忘怀。细水流长般的旅程,江河湖海汇成的出口,你会发现它们要告诉你的东西,如海般深不可测,它们是你我灵魂的1/2.它们在哪儿?一分为二,在现实中构架虚幻,引你入梦的一部小说,爱幻想的朋友进来坐坐。
  • 王的绝世娇妻

    王的绝世娇妻

    十八岁的生日,眼一睁一闭,世界全变了!竟然穿越了!?还被架空了!?穿越好啊!穿越有娘疼,有爹爱,还有哥哥宠!一首悠扬的歌曲,引来温而文雅的太子殿下,一次偶然的相撞,撞到竟是大名鼎鼎的‘活阎王’,只是她的心只有那么大,只能装的下一个人。奈何却事与愿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代宠妃:穿越成女神

    一代宠妃:穿越成女神

    亿万小富富,因出车祸,竟然穿越!而且穿越成了一个忍辱负重的妃子!可恶,老娘那么多钱还没花就死了,上帝你特丫的还让我忍辱负重!又没有德行啊!某女对着天空大骂一千字!!后来他感觉也挺好的,于是与一个古代帅哥结婚生子,过上了性··幸福的生活!
  • 列车诡途

    列车诡途

    别人坐车,我也坐车。而我坐上了一辆不知归路的列车。当你们坐在火车上,你确定周围一定是人吗。我只知道我坐的这辆车不是人。车头往西,寻死。车头向东,往生。
  • 花开缭乱,爱上你

    花开缭乱,爱上你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宫出品】此文曾经发过,但是,如今想删了重发。简介:一个人带着两个灵魂活在这世上,是祸是福?曾经想着,可以很好的过着生活。却因为一个预言师的介入,让她的生活一团糟。不停地穿越,不停地爱恋。最终,换来的是什么?
  • 道法之源

    道法之源

    天地之初,本一片混沌,万物具无,只有一物,名无极。极为极性,指阴阳。无极为阴阳未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而阴阳演,故无极也就是道。道生一,一是为太极,一生二,二是为阴阳,太极图初为一个空圆,为无极之态,因道之一点入其心成阴阳,道是绝对的整体,无分割,无始无终,无状,无物可指......”
  • 多暖

    多暖

    杨率说,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程穗影,如果有一天,你累了,回回头,我就在不远处,等你。程穗影说,晴哲,我在等你。暖小多说,谢谢生命中所有给予温暖的你们。温暖到底有多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路上有你tfboys

    一路上有你tfboys

    @。。。。。。。。。。。。。。。想知道自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