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9900000040

第40章 我国媒介安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

第一节我国媒介安全的现状与特征

一、媒介安全得到高度重视,信息公开条例成为媒介安全的有力保障

我国实施媒介安全最重要的法制保障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以保证公众知情权为基础,为确保政府更好地进行危机管理和危机传播,减少危机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就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做了大的调整,扩大了范围。《条例》第九、十、十一、十二条对各级政府主动公开的内容提出了法定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对于这些内容必须公开。《条例》对主动公开的要求分成原则性要求和列举性要求。第九条是原则性要求,包括四个方面:凡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事项信息;反映本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基本情况的信息;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满足其中任何一项条件的信息都必须主动公开。在原则性要求的基础上,第十、十一、十二条分别对不同类型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重点进行了列举,主要体现了不同层次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

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度创新,在世界各国的产生发展经历了长时期的酝酿和准备。据统计,全世界已有68个国家制定了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世界各国的立法为我国《条例》的出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我国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在法制建设方面的作用,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制定280多部法律、行政法规涉及公开制度,其中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有80多部,因此我国法制建设的成果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打下了制度的基础;1998年以来,政务公开在全国各个农村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此后警务公开、司法公开、狱务公开等工作也迅速开展起来,为《条例》的制定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为大众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如果政府与群众的信息不畅通,不准确的小道消息会引发社会恐慌,可能会引发政府危机。

所以《条例》是我国媒介安全及其体制建设的有力保障,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政务公开、顺应国际信息公开立法趋势的背景下出台的,既吸收、借鉴了国外立法的有益经验,也充分考虑了我国法制建设的现实基础。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到2010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两周年。在两周年到来之际,各级政府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和专家们正在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所取得的成果、实施现状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

主动公开是信息公开条例实施过程中最大的亮点。条例实施后,政府在应对汶川大地震、H1N1等重大事件时,都采取主动披露信息,以防止出现“非典”时期的沉痛教训。根据青海省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公布的关于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总结,该省在2009年公开政府信息总计8146条,其中,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有6950条。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不仅有效地减少了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而且提高了政府危机管理的综合应变能力。

政府信息通过申请后公开迈出了可喜步伐,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公众开始逐步了解《条例》,根据自身的需求,向政府部门提出信息查看申请。浙江省宁波市安监局在2009年收到了3条申请,并全部及时答复及处理。在《条例》实施后,各地政府纷纷建立各自的信息公开网站,进一步实现了与电子政务的结合,开辟信息公开网站更加促进了政府机关积极为民服务。

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情况来看,《条例》充分地体现了在民主化、科学化、信息化时代中现代政府的价值。《条例》所确立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新型责任政府、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防止腐败、降低行政成本、增强政府服务职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大众传媒合法获得安全信息,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

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要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中国政府对于政府信息公开提出的要求,虽然中国在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上起步较晚,但是我国还是在加快建设步伐。

回顾《条例》的出台就不难发现,这是我国政府为了实现非传统安全、实现和国际接轨的最新举措。我国在2001年底入世,为了响应世贸组织的“政府透明规则”和为了规范和保障前期开展的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校务公开等基础,国家开始开展了信息公开的地方立法。

2002年5月,广州市成立《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立法起草小组,由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恒担任规定起草人。2003年1月,《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正式实施,明确政府信息原则上都要公开。这是我国地方政府制定的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政府规章。2004年4月,国务院公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

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陈冀,杨金志,程义峰,秦亚洲,2009)。

纵观实行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对于媒介安全和信息公开的重视。而从国家的重视程度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体会到国家为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能够快速稳定地实施所做出的努力,也体会到媒介安全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二、不同的大众传媒的媒介安全特性不同,应因地制宜,合理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政府危机事件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处理危机最重要的因素是做到媒介安全,媒体作为人们了解信息的最重要通道,在危机管理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起着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作用,信息是否畅通无阻全靠媒体的报道。它既是沟通的载体,也是公众知情权的保障。

(一)报纸媒体在媒介安全中所体现的形式与作用传统媒体中报纸是最主要的一种传播载体,而且也是媒介安全中传播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因为报纸媒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报纸的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潘向光,2007:124)。媒介安全的相关条例和危机事件的最新进展可以通过报纸深入清晰地传达给公众。第二,报纸的权威性高。没有权威,报纸的信息就只是读者饭后的谈资,自然就会失去影响力。没有影响力就没有受众,没有受众就达不到媒介安全。第三,报纸的思想深度。由于报纸的信息容量大,在政府危机事件中,就能承载更多的信息,有深度的报道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受众不喜欢表面化的信息,官方的话语在危机事件中属于“免疫信息”,但是受众对于他们日常的信息获取途径的报纸媒体,却有话语路径依赖,所以政府可以通过报纸来传达正确的信息,让危机向着安全的方向发展。第四,报纸媒体的地理选择性强,机动性强,可以根据信息的针对性,准确地达到传播效果。

在汶川大地震中报纸媒体围绕这一危机事件进行多角度、多体裁的充分报道。突出灾情的进展,更注重英雄事迹、营救活动介绍、抗灾知识介绍和对捐助的倡导(杜骏飞,2008)。形式涉及消息、通讯、评论员文章、图片新闻等,全方位地向公众传播了信息,起到了危机中实现安全的功能。

但是报纸本身的一些缺陷也导致媒介安全信息传播失效。首先,报纸的生命周期短,属于易碎品,一般读者在阅读完后很少再次阅读和研究报纸的内容,所以这就可能会影响到媒介安全信息传播,基本上只能在受众影响中留下刻板印象。其次,报纸对受众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要求,相比广播、电视媒体而言,这对于那些文盲、半文盲或者文化程度低的受众群体显然就是一个致命的缺点。最后,报纸内容繁杂,受众较难选择关键信息。报纸媒体是信息的集合体,内容比较杂乱,受众难从这么多信息中甄选政府或者编者需要他们了解的信息,这个过程存在太大的偶然性,所以信息到达率会受到干扰,对于重要性很强的媒介安全信息传播,是一种缺憾。

(二)广播媒体在媒介安全中所体现的形式与作用广播媒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利用声音传播,传播速度最为迅速。

速度第一原则是危机传播中最重要的原则。

第二,受众忠诚度高,从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来看,受众忠诚度占比65%以上,基本上与主持人形成了约会意识。

第三,受众的质量高,60%以上都是大专文化以上、25到50岁的社会示范层。虽然广播媒体没有报纸媒体拥有那么多受众,但是它的命中率比报纸媒体好,受众在公众中的角色扮演不一样,是社会中拥有一定话语权的群体。所以信息在广播中传播比报纸媒体的延续性更好。

鉴于广播的上述优势,媒介安全信息适合在危机事件中通过广播电台节目进行有效传播,使公众参与危机事件的解决,这样政府更容易把握民心民情民意,更加快速有效地解决危机事件。

(三)杂志媒体在媒介安全中所体现的形式与作用杂志媒体的优点是选择性较强,可以明确地选择需要的受众,但是由于它的机动性不强,出版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因此杂志是媒介安全信息公开传播载体中最不适合用来作为安全信息传播途径和解决危机的手段。

(四)电视媒体中媒介安全所体现的形式与作用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受众的注意程度高。针对电视媒体的优势,它是媒介安全最有效的执行媒体,也是现在解决各类危机、应对恐慌事件最常用的一种大众传媒,新闻发布会、电视直播都是目前解决非传统安全危机最经常采用的方法。

“5·12”汶川大地震中中国政府取得了媒介安全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次危机的媒体报道策略非常完美。这一地震灾害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媒体反应极其迅速,并通过最权威的媒体进行信息发布,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信息传播中的不透明因素,为客观准确地传递灾情、避免恐慌抢占了先机。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在地震发生后32分钟首发新闻,52分钟后就推出直播特别节目,打破原节目安排,实现无间断播报震区的最新状况(严三九,王虎,2008)。与以往的直播节目不同,这次央视秉着“跟着事实走”的报道思路,再加上这次介绍的所有主题都是老百姓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所以这次政府把媒介安全做到了实处,也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五)互联网传播在媒介安全中的角色与作用互联网传播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分众化、个性化和全球性的特点,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种传播形式。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4亿关口,达到了4.2亿,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与2009年底相比提高了2.9个百分点。传播速度快和传播效率高是互联网的特点,网络传播已经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媒介安全信息传播路径。

以电子政务为例。到2010年,我国电子政务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

电子政务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已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新闻网站、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媒介安全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最主要的平台之一。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电子政务网站基本覆盖全国。它的发展可以让政府信息到达的速度更快、容量更大、影响时间也能更持久,这一特点有利于政府危机传播中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在非传统安全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是有效的应对方式,而最有效的媒体途径之一就是政府网站。政府网站以其及时、迅速的特性,相比报纸、电视媒体而言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窗口,它的发展将可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改变公众心目中政府一贯拖拉的做事风格,让政府办公更加透明化、亲民化(朱红灿,陈能华,2009)。政府网站的建立还大大增加了普通公众与政府的沟通渠道,一般性的政府网站都会有信箱和民意测试。政府网站保护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利,让我国的民主更向前迈进一步,大大增加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

政府想做好媒介安全这块工作,就不能忽视政府网站的建设,它在媒介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图书情报学论集:续编

    图书情报学论集:续编

    本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利用图书情报发展状况,包括论现代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初创阶段、浅谈电子报纸的发展前景、试论高校图书馆员科研能力的培养等内容。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长期纯净的根本因素。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制度的竞争,中国出版业要稳定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胜出,关键要靠制度。本书以转型期中国图书出版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出版业转型,对三十余年来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对我国出版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提出了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殛现实意义。
  • “洛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洛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热门推荐
  • 魔导佣兵

    魔导佣兵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逃婚那点事儿

    逃婚那点事儿

    天底下还有像她这么倒霉的人吗!好不容易要嫁人了,高兴地去行及笄礼,那么多繁文缛节她都忍了,可行完礼之后,那个人却成了自己的妹夫!接着又被爹许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王爷!逃婚出走,好心好意救个人,却把自己救到牢房里去了!阴错阳差当了衙役,却天天面对着不好伺候的洁癖师爷!几经风波后,与面瘫师爷、蠢萌县太爷鸡飞狗跳的县衙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 (闻莺坏笑着说:“温大人喜欢你。”师爷一本正经道:“温良远曾在他娘坟前发誓,一定让温家有后,所以他不会喜欢我。”)
  • 文学遐思录

    文学遐思录

    《文学遐思录》是一部关于作家和作家的创作的随笔。从多个角度看待名人作家的写作背景、创作历程。例如托尔斯泰、爱默生、海明威等。本书作者翻阅了大量资料,如实解析了这些作家的经典的作品,并且节选经典作品的经典部分进行评论。
  • 龙珏玉引

    龙珏玉引

    长生不老为世人向往,每每有聪颖之士为之探索。于是乎便出现了无数的修真法门。其中亦分正邪。为正者养天地灵气而发乎与自身;为邪着不择手段血腥采补以求长生。郭雨辰,出生神秘的布衣少年。因缘际会的上古青龙玉珏,习上古正法,后入正宗玄门修行。为苍生,勇斗邪宗;为正义,大义灭亲。更加在妖族入侵,生死存亡时刻,浴血奋斗。走出了一段与他人不同的修真之路!
  • 孤独破

    孤独破

    一介书生,两袖清风,三尺讲坛,四季无休,五谷杂粮,七情六欲,八九不成,十分无用。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刘强,在被生活多次强奸后一气之下弃笔流浪修行,以一个有正义责任感的愤青到一代名人、强者和传奇。他的成功为天朝复兴吹起了号角,更为笑贫不笑娼的世人洒下了一份心灵鸡汤。他全身充溢出的正能量让人汗颜深思,为了心中的理想与目标受尽曲折磨砺却仍然勇猛直前,身属迷惘的一代蓦然觉醒……
  • 魔指棋圣

    魔指棋圣

    棋分黑白,始定一尊!十年前,天下第一宗派棋宗。居然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此事堪称天下第一悬案,其中真相,至今无人知晓。十年后,拥有"棋魔指"的棋宗遗孤聂无双,横空出世。一手“棋魔指”,压尽天下各路天才!天元、棋手、棋士、棋王、国手、圣国手、小棋圣、官帝、棋圣。这是这个时代划分武功等级的标准,是所有武者公认的武学标尺!振兴棋宗,戎马江湖!这,是他的宿命!“棋魔指”,棋圣之路的开始……十年前的一场惊天阴谋,也将随之揭开……新书开张,求点击,收藏,推荐。
  • 一网情深:娇妻别想逃

    一网情深:娇妻别想逃

    诺言和何应生是一对游戏情侣,临近毕业的时候他们分手了,不甘心付出四年青春的诺言千里迢迢去找他,却发现,这么久的感情却是一场骗局,一场小孩子玩的游戏,慢慢的爱意心灰意冷,回到自己的世界,却发现玩弄自己的cp,竟然是自己的邻居,接下来就看她如何与恶势力斗争到底……
  • 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散文精选

    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散文精选

    作文考试高分秘籍,青春文学阅读宝典。新概念在很多人的眼里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绝对不能否认的是它成就了那么多人的文学梦想。本书主要收录了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的散文作品。通过他们绘声绘色的描写,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讲述了爱情的温馨和浪漫,亲情的可贵和温暖,友情的美好与宝贵。当然也有他们对未知世界的迷茫和恐惧,以及对丑恶现象的讽刺和鞭挞。更多的,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总之,这是新一代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和心灵的“写真集”。
  • 重回乡间

    重回乡间

    唐小燕的一生就像《蓝色生死恋》的翻版,尽管是被抱错的富家女,可她注定要做失败的恶毒女配。重来一次,回到宁静的乡间,她还会让自己重蹈覆辙吗?
  • 这样最健康

    这样最健康

    健康是人类的基石,关注健康,爱护生命。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普遍升温,这就使原来炎热的夏天更加酷热难耐。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的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常常会口干舌燥,身体匮乏无力。这时,冷食、冷饮就成了消暑解渴的佳品。想象一下,在炎热的天气中,吃一根冰凉美味的雪糕,喝一杯清凉可口的饮料,会是一种多么痛快、凉爽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