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4200000026

第26章 信息模式:客观呈现作为信息的新闻(4)

其次,信息模式符合媒介组织各层级的需要。对于试图增加读者份额以及获得随之而来的广告收入的发行人来说,报纸以公正的面目出现是重要的,这可以最大程度地赢得读者。在莫特看来,报纸成为“大规模的事业”的另一个后果是报纸为了支持与稳定组织而产生了追求利润的保守主义倾向(Mott,1962:547)。《纽约晚邮报》的阿戈登(Rollo Agden)就认为报纸的稳定似乎是依靠庞大的资本与高度的赢利(Mott,1962:548)来维系的。19世纪下半叶开始,美国经济领域出现了公司企业兼并的浪潮,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一风潮也波及到新闻业。弗兰克·芒西(Frank Munsey)大量兼并报纸,在他眼中,新闻业与工业、运输业、贸易、商业或银行业并无二致,这些重要事业的经营法则同样适用于新闻业,小的组织不再具有竞争力(Mott,1962:637)。在逐利而动的报纸看来,信息模式客观的呈现手法意味着可以规避政治、经济风险。通过大量使用直接引语与权威性材料而平稳地叙述事实,可以避免法律纠纷和引起非议。例如,美联社即要求记者严格遵循交代消息来源的报道原则,主编会告诫记者切记交代信息来源不是为了报道的准确性而是为了将责任转嫁给消息来源,假如结果证明信息是不准确的,报纸不必对此负责,要对此负责的是消息来源(Mencher,2003:45、47)。

对于编辑而言,他每天都是在极大的压力下工作的。他很少能亲自去现场看看他每天处理的这些新闻报道的情况。但他知道他必须要吸引读者,因为有众多的竞争对手可能会夺走读者。他往往要在几分钟之内对一篇新闻报道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报纸版面是基本固定的,截稿时间是雷打不动的,再加上销路不稳定、诽谤法以及其他可能有的无穷无尽的烦恼。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新闻写作与编辑遵循一定的惯例和程式,才能节约时间和精力,保证编辑工作不致失败(李普曼,1989:233)。

对于凡人记者来说,他没有一个水晶球可以任意地观察世界。虽然从理论上讲,记者可以报道的事件很多。而实际上,他们只了解这些事件中很小的一部分,并且他们也必须要面对截稿时间和版面有限的压力。这样,他们每天只能在纷纭事件中选择极小的一部分加以报道。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赫伯特·甘斯发现记者时时处于“效率”的重压之下,而他认为这一压力主要来自于截稿时间(Gans,1979:283)。所以,如果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日常工作模式,记者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报道这么广泛的题材,他们不可能每天都采用新的标准去选择事实。门彻亦指出,不论是报道一场大学篮球赛、撰写一篇讣闻,还有报道总统的国情咨文,新闻记者都要遵循同样的基本程序:体育记者、娱乐记者、一个有25000人口小镇的综合新闻记者与美联社的驻白宫记者全部共用一种思维方式与一套类似的、指导新闻记者多年的技巧,而不管技术发生了何种变化(Mencher,2003:xxii)。

由此看来,信息模式的确是媒介建构专业权威的需要,因为信息模式提供了“一个结构而使得报纸能严肃对待自己的作品并说服其读者和批评者同样严肃地对待它们”(Schudson,1978:151);它亦是报纸组织生产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的需要;它还是读者的需求,否则新闻无法成为商品。正因为信息模式契合了社会和报纸组织多方面的需求才使得报纸将其作为了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3对报纸组织特征的廓清也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后来那么多其他的报道方式,诸如“新新闻报道”、“调查性报道”乃至“解读模式”都未能取代信息模式,而只是作为对其的修正或补充而存在着。而这也是信息模式一方面饱受非议和质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另一方面,对其批驳的力度愈大,对其坚守的决心也就愈强的原因。

三信息模式的遭遇:对信息模式的破与立

(一)对报纸独立地位的质疑

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契合媒介组织特性的信息模式似乎可以让报纸一劳永逸了,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处于20世纪复杂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媒介的实际运作状况令人担忧。

1917年4月,美国宣战后一星期,威尔逊总统就任命成立了公共资讯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发布有关战争的消息,并协调政府的宣传工作,负责政府与报纸之间的联络。它制订了一套以自愿为基础的新闻检查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各家报纸的主编都必须避免刊登可能会对敌人有帮助的材料,关于一般的交战、伤亡和部队番号的消息,只有在官方公报已经提到的情况下才能发表。1917年,国会通过《间谍法》,1918年通过《煽动法》。借战争期间的特殊需要,政府加强了对媒体的控制。多年后,一位研究公共资讯委员会所发布新闻准确性的历史学家得出结论,公共资讯委员会所发布的6000多条消息几乎没有一条曾在事实方面引起过质疑,没有哪一个大国在发布官方战争新闻时能与之相比,但是,公共资讯委员会的失职之处在于它犯了“省略”的错误,虽然没有协约国的做法那么严重,但是公共资讯委员会和军方对消息的掩盖程度已经超过了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的要求。公共资讯委员会的负责人、报纸主编乔治·克里尔(George Creel)将该委员会的工作直接等同于纯粹的宣传机构,做推销生意的大企业和世界上最大的广告业(埃默里等,2004:320)。一战期间政府的信息控制和战争宣传使得人们对“事实”充满了怀疑。

此时兴起的公关行业使得新闻报道中“事实”的可信度进一步下降。英国学者J.A.R.平洛特(J.A.R.Pimlot)这样评价公关行业在美国的兴盛:“公共关系并非是美国特有的现象,但是它在哪里也没有像在美国那样繁荣。别的国家的这种活动不会如此普遍、如此赚钱、如此招摇、如此体面而又声名狼藉、如此广受怀疑和如此被吹捧得天花乱坠”(埃默里等,2004:481)。公关行业的兴起对新闻生产造成了很大冲击,它使得新闻越来越少地报道世上的事件,而是更多地复制能够雇用得起公关顾问的特殊利益者眼中的事实。公关先驱埃韦·李(Ivy Lee)在给洛克菲勒的一封信中就媒体大量报道后者捐款给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事发表评论,他认为,这不是一条真正的新闻,报纸那么注意它,看来似乎是因为此消息经过“包装”之后更适合报纸的需要(Schudson,1978:138)。李普曼即认为,公关行业的发展表明现代生活的事实并不是自发地被认作是新闻,这些事实必须由某些人提供;由于记者在日常工作中不能把事实报道出来,由于情报组织没有兴趣,于是就有必要由有兴趣的一伙人提供新闻。公关宣传员就是干这项工作的,他为记者提供清楚的情况,这当然减少了记者的不少麻烦。但是,宣传员给记者提供的情况却是他希望公众知道的。他是审查者或宣传者,仅仅对他的老板负责,全部事实只是服务于老板所谓的自己的利益(李普曼,1989,228)。根据斯拉斯·本特(Silas Bent)的统计,1926年12月29日《纽约时报》的255条新闻中至少有147条来自于媒介代理,1926年1月14日《纽约太阳报》的162条新闻中的75条是来自于媒介代理人(转引自Schudson,1978:144)。在一战之前不久,纽约的报纸统计了固定受雇用和固定委派的报刊宣传员的数目,大约有1200名。因此,“新闻的许多直接渠道已关闭,公布的消息都是首先通过报刊宣传员传播的。大企业、银行、铁路、所有商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组织都有报刊宣传员,他们是一种传播新闻的媒介。甚至连政治家也有报刊宣传员”(转引自李普曼,1989:227-228)。

媒体由来已久的商业性传统使得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其经营的不二法则。广告在报纸上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评论和广告的比例从70∶30发展到50∶50,甚至更低。在19世纪80年代广告占报纸总收入的44%,到了1900年就成了55%(Schudson,1978:93),1905年为56.6%,1910年则增加为60%(Park,1922:364)。大多数报纸为广告提供的版面从25%扩大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与新闻版平分秋色。当时的都市日报的发行人认为,只要发行收入可以支付新闻纸和发行的费用,自己的生意就稳当了,而在50年以前,报刊还主要靠发行费过活(Park,1922:364、363)。某些新闻工作者对于报纸对利润的重视亦心存不满。在报纸成为“大规模事业”的时候,阿瑟·布里斯班就径直道出媒体“心随财动”的特征:“报业的成功带来了金钱。编辑已经成为商人”。著名的揭丑记者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更是认为:“报业财政运作金额的庞大已使得新闻业本末倒置”(Mott,1962:489,547)。

报纸也是兼并浪潮中的一部分,当时美国两个最大的报团——赫斯特报团和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团展开大规模的兼并活动。前者通过从1918年到1928年的集中购买,扼杀了16家报纸,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团也造成1923年到1942年期间15家报纸倒闭。在1900年,8家报纸连锁控制了27家报纸,占全国日报总数的10%;在1935年,全国63家报纸连锁控制了328家报纸,占全国总数的41%(Sloan,1991:213)。并购造成了全国范围内报纸数量的减少。1892年,芝加哥有人口110万,英文晨报6份,而到了1918年,通过并购,只剩下2份:《芝加哥论坛》和《先驱观察家》(Herald and Examiner);尽管到了1925年,芝加哥人口已经达到300万,但只有4份晚报。很多大城市只剩下1份晚报。底特律在1925年人口100万,但10年以来,只有1份晨报:《自由报》。在圣路易斯、圣保罗、安纳波利底斯、亚特兰大、新奥尔良都是如此(Mott,1962:637)。报纸数量的减少以及报纸的集中垄断造成的后果就是“意见市场”的多样性声音的减少,而这是有悖于民主理念的。

商业力量的渗透使得媒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备受争议。报业本身存在的内幕也成了揭丑报道的题材。1905年,《柯里文》杂志发表了一篇匿名报道,题为《对抗新闻自由的专卖药阴谋》。该篇报道揭露了马萨诸塞当地报纸为何回避报道1904年在马萨诸塞州州议会众议院展开的一场关于专卖药辩论的内幕。这场辩论围绕这样一项议案,即在该州出售的每一瓶专卖药上应该附有标签,以说明瓶中药品的成分。但是,这场“既妙趣横生又意义重大的辩论”并没有得到当地报纸头条的青睐(斯蒂芬斯,2000:206)。记者对此十分好奇:

为什么这个题材遭到如此忌讳?为什么第二天的各家报纸上对立法活动的日常报道被压缩为平时冗长篇幅的一小部分,删去了所有触及那天下午关于专卖药辩论的内容?为什么那场辩论的发言者们无法在第二天的报纸中找到他们的发言?为什么报道立法活动的记者看不到他们的作品见报?为什么漫画家们被禁止利用这个未被利用过且极具诱惑力的机会来展示他们的才能——马萨诸塞州州议会的成员们神情肃穆地啜饮一口佩鲁纳,然后把药瓶递给下一位。这种实践认知能否成为立法行为的基础呢?

调查结果令人吃惊,报纸的沉默源于一种协议(斯蒂芬斯,2000:209):

阅读以下协议书,品味一下马萨诸塞州举足轻重的沉默吧!此协议是胡德—艾尔与穆尼恩公司在与全美上千份报纸所立协约时的惯用模式。

……

协议最后附有两个重要条件:

一、双方一致同意,一旦任何有损于J.C.艾尔公司利益的法律或法规确立,自立法之日起,此协议失效。已刊之广告按协议价格按比例支付费用。

二、一旦报纸刊登的其他药品广告欲代替本药品或含有其他不良动机,或者,任何有损于J.C.艾尔公司利益的内容出现在阅读栏或报纸的其他版面,J.C.艾尔公司可以撕毁此协议。

这样的协议在专卖药行业并不少见。在美国,专卖药产业在经济上占有极大比重,在美国人民每年为专卖药支付的这1亿美元中,有整整4000万流入报界的腰包。美国至少有5种专卖药每年向报界支出的广告费用高于100万美元。波士顿的格林公司破产时,它拖欠报界的广告债务高达535,000美元。药品制造商们手挥经济利益这只大棒对报纸颐指气使,《柯里文》因为对于专卖药发表了某些评论,一年就损失了80,000美元。这些制造商们甚至会联合起来制裁某些报纸对专卖药的不利报道(斯蒂芬斯,2000:219):

同类推荐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遵循形式和意义、描写和解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三大原则,详细讨论了递进的语义系统,从意义出发给递进范畴进行了分类,并寻求形式上的验证。在对客观语言事实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又从语义、语用、认知、逻辑等各个角度,对一系列与递进范畴有关的现象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而揭示了递进范畴的本质特征。该书还在语法化理论的指导下,加强了对递进句式的历时研究,有意识地将递进现象的共时变异同历时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不但探寻了汉语递进范畴的发展演化历程,而且还对递进关系共时平面的各种语言现象作出了历时的解释。
  •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这本书。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书中的一幕幕校园闹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书中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由衷叹服。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
  • 大山作证

    大山作证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 解码电视湘军

    解码电视湘军

    书是透过魏文彬的视角来解码电视湘军的,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不仅仅可以基本完整地看见魏文彬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叱咤风云的传媒领袖的传奇人生,也可以见到电视湘军的一系列“大佬”,书中有大量电视湘军中高层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近距离拍摄的图片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话语、表情和眼神里捕捉到“芒果台”的某些气质。从书的后记可以知道,作者与湖南广电渊源甚深,对电视湘军“大佬”们的历史背景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因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做出相当准确的描述以及恰当的评价。
热门推荐
  • 香格里拉的灵魂

    香格里拉的灵魂

    柴米,非知名大学毕业生,飘荡职场8年,从“南漂”寻梦小白领迅速蜕变为追名逐利的“兰村第五豺”,却又因为父亲的突然病逝断然放弃一切,决意不再纠结,回归本心,活出真实的自己。
  • 十大丑陋动物

    十大丑陋动物

    动物王国推出一系列有自己特色的“排行榜”啦!消息传来,全体臣民都很兴奋,大家从全球的各个角落蜂拥而至。在它们的积极参与下,PK大赛正激烈地进行着。小朋友们在本书中看到的将是最激动人心的宣布结果环节;动物王国的大屏幕上首先会打出字幕,明示着“上榜指数”和“上榜理由”,随后会显示该选手的“参赛照片”、“私人名片”和“分布示意图”,再由上榜者进行“丑星表白”,最后由大众评审团给出简单评价。 为了活跃气氛,大赛还设有“知识抢答”小环节,由主持人出题,观众抢答,答对者有奖,奖品当场兑现。嗨,说了这么多忘了介绍我们大赛的主持人了,这就是来自南美洲的金刚鹦鹉先生,他通过勤学苦练拿下了金牌主持证书。
  • 傲世风云决

    傲世风云决

    我为释君,我便弑君,天有天道,人有人心。天道不公,我便弑天。人心不正,我便杀人。。。。..
  • 凡花数

    凡花数

    他叫羽,从小家境不好,性格稍有缺陷,虽然是宋玉卫阶之姿,却并不受欢迎,在学校里认识了一个叫雷琼的美人,想得却得不到,由此立志。但是他运气好,屡犯桃花,靠吃着软饭上位,后来又靠奇技淫巧,逐渐爬上人生巅峰。另一个悲惨生活的人,是另类美男子,逆境中邂逅爱情,随后因之屡受其辱,完成华丽转身。而BOSS级别的右昌的对花国绝对统治,由青涩到成熟。另有烟芜,雷琼等大美女的花事折磨,都是青春的苦涩疼痛。所谓成长,男人是女人养出来的,大家都懂得。少年懵懂无知,总要经历痛苦的思想肉体的双重考验,才会完全发育,成就自我,执掌花国,唯我独尊。
  • 大荒仙踪

    大荒仙踪

    世间有传说,有仙自大荒来。然大荒只存在于古籍记载之中,但大荒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少年柳生踏入修仙之路,不想成仙,只想寻找失踪的师父。他坚信,师父不会错。
  • 古代谋略与教子之道

    古代谋略与教子之道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人寂寂无闻,有人叱咤风云;有人流芳百世,有人遗臭万年;有人一生幸福,有人历经挫折……不同的人各有不同的命运际遇。不论是伟人还是凡人,他们都曾经是人之子或人之父,人之女或人之母,他们走过了或正在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长长的成长过程。教子成材、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共同心愿。怎样教出大人物?怎样使你的孩子将来有个美丽灿烂的前景?怎样令你的孩子一生无憾?怎样使你和你的家庭温馨美满?答案必须由你——此刻的家长去填写。
  • 决世命剑

    决世命剑

    三百年前一场灾难令大陆危机四伏三百年后一个真相即将被揭露于世是红雾消于天际还是血海吞噬人间是强者接数陨落还是新星登攀上位一场关于命剑的角逐在此展开
  • 王源我好像爱上你了

    王源我好像爱上你了

    世界那么大,只要你回头,我就在你身边,一直都在。
  • 邻家女的恋爱史又名我的呆萌女孩

    邻家女的恋爱史又名我的呆萌女孩

    他们原本如此的陌生,如此的不相干他们可以各自走开但都将目光紧紧停留你回头看我,我回头看你就那一眼,造就了永恒
  • 我与初音

    我与初音

    一个是腰缠万贯、痴情、对爱坚贞不渝的“乡下小子”,一个是富到流油、但只会宅在家的“白雪公主”,一个坚贞不渝的和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两个人走到一起,会编织出怎样的爱情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