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6200000018

第18章 华语电影:一个历史性的理论范畴(2)

二、“华语电影”概念的内涵

如前文所示,“华语电影”最初只是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电影的代称(命名),而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作为理论范畴的“华语电影”正在建设之中,其概念外延和内涵都需要进一步辩证。

最先对“华语电影”进行理论思考的是鲁晓鹏,他在《华语电影蓝图》中分析道,“在国别和语言恰巧一致的情况下,华语电影成为中国电影的代名词。”“有些华语电影是在中国境外其它地方拍摄的,如好莱坞、新加坡等地,此时华语电影就不再等同于中国电影。”“此外,还存在一些既不在中国境内拍摄、也不是由中国出品(制作),而是由境外投资并主要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发行的跨国华语电影。”因此,华语电影是一个涵盖所有与华语相关的本土、国家、地区、跨国、海外华人社区及全球电影的更为宽泛的概念,即“主要使用汉语方言,在大陆、台湾、香港及海外华人社区制作的电影,其中也包括与其他国家电影公司合作摄制的影片。”[14]鲁晓鹏的分析提示我们区分出四种类型的华语电影:一是在中国拍摄由中国出品的电影(即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电影);二是跨区拍摄的中国电影(包括回归前的香港电影、台湾电影,以及两岸三地合作拍摄的电影);三是跨国华语电影(即外国出资,在中国境内拍摄、表现中国文化和主题,与中国人合作拍摄的影片);四是异国华语电影(海外华人在异国拍摄的表现中国文化的汉语电影,比如新加坡电影,美国华人拍摄独立电影等)。同时,鲁晓鹏的分析还提醒我们:由于语言和民族国家之间存在非一致性和非对等性,作为政治实体或者文化同盟的华人社会,在现代世界中既是一个共同体(连续性、整体性),也存在断裂与分化。它既是关于“华语电影”概念成立的基础,也为相关论述设置了难题。

在更深入的层面上,鲁晓鹏对“作为语言的电影和电影中使用的语言”之於民族、国家的文化意义进行分析。“电影本身是一种特殊的象征性语言、一种符号体系、再现工具、视听艺术,每一部影片都能以新的方式来演绎、展示、表现和讲述一个民族国家。”电影使用的语言也意义重大:电影中汉语方言的运用,具有“先产生距离后消除距离的喜剧效果,展现地方风情,继续扩展和改变中国人的定义”等作用;“方言和口音不仅在银幕上为电影中的角色创造亲密和距离,也在银幕下的观众身上获取同样的效果”。借此方式,“电影话语试图不断地去表明一个国家在语言、方言、民族及宗教等方面的自我界定”。电影对特定的语言、方言和个人语言方式的采用,是想象民族社会/国家时必经的一个排除与选择过程。[15]华语电影中的语言在民族国家和身份形态方面的重要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语言、方言及口音与民族国家的疆界密不可分,其最终指称对象和意义范围都是民族/国家;二、方言的运用则表明在民族国家话语下存在强烈的地方感情/文化色彩;三、电影语言超越国家层面,创造一种不固定的、无地域性限制的全球性的泛中国认同/身份。华语电影能够让非华人的电影观众通过语言了解到一个抽离政治元素的文化中国。

陈犀禾教授和笔者之前关于华语电影的论述,在概念界定及影片范围方面基本认同鲁晓鹏的观点。我们对华语电影的界定从中文出发(英文既可译成Chinese Cinema,也可译成Chinese-Language Cinema),将华语电影广义地理解为“一种以语言形态(中文)为基础的文化现象,它包括所有以中文为语言形态的电影,以及那些表现中国文化和主题的电影”。具体范围相当于笔者在前文对华语电影的四种分类。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在更广泛意义上形成了海内外华人群体间普遍认同的中华民族性,同时,它还是一张争论与张力交织的网。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无论是“作为语言的电影”还是“电影中使用的语言”,不约而同地创造了一个扩大的“中国电影”想象空间,华语电影正是对这个空间的命名。因此从本质上讲,有关华语电影的论述,仍然是民族主义的,是全球与本土两种力量交织的结果。

三、“华语电影”:作为理论范畴的意义

在将“华语电影”作为一个理论范畴论述(建设)之前,笔者不得不提及列孚先生的意见:

反对在中国范围内以所谓‘华语电影’或‘华语片’一词来代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的电影。因为中国人称自己出品的电影在中国以内叫做‘华语电影’不妥,也不严肃,犯了常识上的错误。在尚无正式名称之前,笔者暂时将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三地电影均称为中文电影。

在“华语电影”概念还未完全合法化之前,列孚先生的意见代表了很多中国人(包括电影研究者)的观点。但是,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列孚先生的观点和“华语电影”概念支持者的话语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那就是对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电影给予整体性的正式命名的渴望,以及维护“中国电影”完整性、同一性、独立性的焦虑。列孚先生并没有明确支持用“中国电影”来指称大陆、香港、台湾的电影,也并未考虑像《卧虎藏龙》这类与“中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好莱坞电影的命名(归属)问题,而是说,“在尚无正式名称之前,笔者暂时将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三地电影均称为中文电影。”[16]其实,大多数研究者都同列孚一样,希望对两岸三地电影进行统一命名,同时遭遇到无法摆脱的困境: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电影都可以追溯到1949年以前的中国电影(上海电影传统),但是由于英国殖民、国共内战等历史因素的影响,两岸三地尤其是海峡两岸隔绝了半个多世纪,三地电影也因为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和特点,传统的“中国电影”概念已经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一个海内外华人电影研究者都欣然接受的关于三地电影的共同命名还没有出现;无论是“中文电影”还是“华语电影”,都是一个从语言、文化出发的理念,它们有意识地规避三地社会的政治歧见,重新划定中国电影的文化疆界,对中国电影的主体性建构提出新的要求:中国电影应该以同一种语言和身份与世界对话。

关于“华语电影”概念的合法性,不是从概念推演中的来,而是应该时代语境和历史深处去寻找。从华语电影概念的内在逻辑来看,它是华人社会,主要是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电影从分疏走向融合,以中华文化整体的面貌面向世界的内在要求。在汉语中,华语电影的概念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悄悄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变得越来越流行。在许多情况下,它和原来中国电影的概念相重合。因为华语电影不言而喻的包括了原来所指的中国电影(如大陆电影,台湾电影和香港电影)。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又不同于原来的中国电影,因为华语电影也包括了在好莱坞和新加坡制作的一些中文电影(如《藏龙卧虎》等)。“此时语言已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不禁让人对有关于地理、文化、民族、身份认同及国籍的同构性的简单假设产生了怀疑。”然而,更值得我们进一步追问的是:华语电影概念在此时出现是否有一种必然性?它除了把大陆、台湾和香港以外的中文电影也包括进来以外,是否也给传统的中国电影研究带给了一系列新的视野、方法和观念?

事实上,华语电影概念的出现呼应了一个宏观的历史和时代变迁。因为从80、90年代以来,全球化潮流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电影的传统格局,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开始进入了一个跨区化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整合、互相竞争的新阶段。为了理解新环境下两岸三地中国电影的性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仅仅把它们作个别的研究已经是不够的了。它要求有一种对于“中国电影”的新概念、新思路,和一种研究“中国电影”的新方法:即把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联系起来,作一种新的、整合性的思考。这无论对于理解特定背景下的三地本土电影的发展和性质、还是世界背景下的整体华语电影的状态和前途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使我们能在一个更广阔和前瞻性的视野中,来理解两岸三地中国电影目前的性质、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并把握全球化背景下主流华语电影发展的整体状态。同时,由于这一研究视野呼应了大陆、香港和台湾在政治上走向统一和体制上保持多元化这一进程的特定历史背景,它也起到了通过电影这一重要的文化媒体来透视两岸三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的性质、状态和相互关系的作用。这有助于加强人们对两岸三地之间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把握政治统一和体制多元化的真实前景和含意,并展望其发展。正像好莱坞电影一样,华语电影也不是一个自明的概念。他是特定的体制性要求和电影接受与电影学术地缘政治学的产物;一种需要从各种不同的批评视角进行仔细审查的意识形态观念和建构,应该特别注意如下一些相关话题:比如全球化、华人社会作为全球性地区经济力量的增长、电影批评中曾经遭到质疑却始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电影观念、国际电影节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种新的全球性的普世性的电影文化。

华语电影作为一个越来越流行的用语或者一个普遍被接受的学术概念,其现实效应和历史深度,最终会为其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持。当然,相比中国电影、香港电影或者台湾电影而言,“华语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兼容的概念,理应以更加开放、兼容的态度接受来自各方的批评、质疑、建设或建构。这个从语言/文化角度提出的概念具有强烈的整合性、广泛的包容性,不论是民族的、跨国的、国际的,还是跨地域的,大陆的、香港的、台湾的,都可以整合到华语电影的旗帜下。无形中契合了全球化背景下重新界定中华文化的疆界,完成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的民族主义诉求。同时,“华语电影”在多重语境和多种力量的协商和角逐中具有多重含义。

在笔者看来,“华语电影”概念的重要价值,并非仅仅只是为两岸三地、以及其它华人社会拍摄的华文电影找到一个方便的命名那么简单。“华语电影”与文学研究中的“新国学”概念,具有相似的历史背景、相同的学术立场与文化抱负。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电影类型,不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尽管内涵方法论的元素),不是一个学术研究的指导方向,也不是一个新的学术流派和学术团体的旗帜和口号,而是有关“中国电影”的学术观念。它是在“中国电影”这个学术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国电影”为了适应变化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环境而做出的自我调整和全新定义。我们现在所做的,是要在思想、文化、学术等方面建立一种健全的发展格局和秩序,任何一种思想、文化、传统都“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即每一个思想、文化、学术派别都得到应有的评价,既不肆意夸大,也不着意贬抑,在一个整体中实现并获得自己的价值。简言之,“华语电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含有内在的现实批判性的概念,它与“中国电影大历史”的书写密切相关。[17]

同类推荐
  • 必知的语文学家

    必知的语文学家

    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并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在学生阶段,需要学习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有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 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演讲与口才实训

    演讲与口才实训

    本书内容包括:语言基础、态势语言、命题演讲、即兴演讲、辩论演讲、沟通口才、谈判口才等。
  • 名家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名家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通过名家寓言,使读者探寻到真理的原生轨迹,领悟人类开启真理之门的智慧过程。
  • 世界科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世界科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宇宙漂流记》讲述的是7个孩子因为一场意外而在“宇宙呼声号”里漫游宇宙的故事。作者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神秘又充满惊奇的宇宙之旅。
热门推荐
  • 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刻剖析了职场中不为人知的成功秘密,告诉你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万万不能做的。同时,通过大量的事例教你认识并熟谙职场中的潜规则和规则,掌握同领导、同事、下属相处的艺术,把握好表现与低头的分寸与尺度,规避风险的技巧和招数,让你在恰当的时刻能够醒目地亮出自己,在危急时刻能够占得先机,能够看清表象后面的真实,听出谎言背后的真相,让你看透职场的本质,在工作中不踩地雷,不做“炮灰”,进退自如,平步青云。
  • 封印四千年

    封印四千年

    九星封印,神的咒诺。人类存亡,千年之祸。如何化解,屠巫降魔。挑战神权,宇宙唯我。……且看龙皓如何通吃灵术、魔法、巫术、兽力、人气,最终撸下神权。***********************人类文明之前,存在过神魔文明。神魔巫坐拥太阳星系,统治九族,三分地球。直至四千年前,人类觉醒,挟神灵以令魔巫,一统天下。神不甘被打入另册,勾结魔巫,埋下千年恶咒,危及现代人类。龙皓携“考古美女”穿越洪荒星系,屠魔解咒。
  • 写信给鬼

    写信给鬼

    写信给鬼,它能帮你,可终有一天你也会变成鬼。
  • [反穿]写手妹子非人类

    [反穿]写手妹子非人类

    现代大学生但如意车祸身亡,灵魂被来自宋朝,经历了几次穿越的但如玉取代。但如意出身在富贵之家,并且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唯一的遗憾就是写小说走红的愿望没能实现。但如玉感受到她的怨念,决定替她来实现这个愿望……
  • 飞车系统争霸星际

    飞车系统争霸星际

    末日女苏七重生在了5000年后的博古拉星球,觉醒了某腾旗下的某飞系统。本以为在如此强大的金手指下能称雄称霸;没想到被某飞系统坑成dog。这是个悲伤的故事。本文又名:《系统虐我千百遍,我待系统如初恋》《让我安安静静的做个美女子》
  • 龙与卡卡鲁

    龙与卡卡鲁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人们占据着这个大陆大片的区域,而天空中漂浮着的大陆同样拥有着力量强大的种族,而在这片大陆的深处,正酝酿着一股拥有毁灭力量的势力。当主角醒来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美女,但主角的第一句话却又让他进入了昏迷状态。醒来后失去记忆的主角,和同样不知道自己身世的她,在这片充满了危险与奇遇的大陆上一同踏上寻找自我价值的道路。危险,快乐,朋友,力量,在一次次的生死经历中,主角能和她产生什么样的火花,那牵动着主角血脉的力量可以拯救这个世界吗。龙与卡卡鲁书友群:173813100(喜欢本作的朋友,欢迎加入讨论)本人的第一个作品,这是一个热血的故事,同样不乏搞笑与煽情,希望能给大家带来阅读的乐趣,同样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 帝,新生

    帝,新生

    他本是一名脑残高中生,可他真正的身份却是至高无上,可惜的是他所走的一切几乎都是被预定好的,但是在巧合之下自己却是越走越偏
  • 父母会赏识,孩子最优秀

    父母会赏识,孩子最优秀

    本书通过作者教育双耳全聋的女儿的各种小故事及解决各种问题孩子为例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介绍赏识教育的方法,让家长在邻居式的谈话中了解赏识教育、学习赏识、懂得赏识。使家长在感动中接受赏识教育、在恍然大悟中领会赏识教育的真谛!一个个小例子,便是一种种教育理论,便是一个个教育方法!不管你是初中毕业的爸爸还是大学毕业的妈妈,只要用心,都能从本书里读懂教育孩子的方法,读懂赏识,学会赏识一切!从而改善自身心态,改变对世界的态度,改变孩子的生活与命运。
  • 我只是个学生

    我只是个学生

    一个普普通通的在校学生,忽然的一个梦,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出现在梦中。开始与众不同的人生。.......
  • 胜尊荣耀

    胜尊荣耀

    1997年,血狮事件,是国内游戏史上的屈辱,玩家们的心被伤透了,再加上盗版横行,自此之后,国内单机游戏市场全面崩盘,如若死灰。十余年后,一个年轻人重新捡起了前人倒下的旌旗,目光望向大洋的彼岸,荣耀的尽头,赌上仅有的可能性,年轻人以世界为目标,踏上征程。成为世界第一游戏制作人,建立世界最大的游戏公司,组成世界最有名气的开发团队。用尖端科技碾压敌人,用金钱打造帝国胜尊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