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6200000029

第29章 重写中国电影史与华语电影的视角(1)

陈犀禾,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

刘宇清,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005年6月,上海大学、北京大学、国际亚洲电影协会联合举办“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暨中国电影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笔者在对会议盛况的观察总结中指出,“华语电影”、“重写电影史”和“文化研究”成为“中国电影研究”领域的三大热点话题。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同意“重写中国电影史”,但每个人的出发点、采用的方法、针对的对象以及预期的目标都各不相同,有的从整体史学观的重新建构开始,有的从具体史实的考证入手,有的集中对史学方法进行反思,有的旨在颠覆一些根深蒂固的“历史定见”……,构成一种众声喧哗的学术氛围[1]。两年之后,这股“重写电影史”潮流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取得哪些成果呢?以下是笔者观察与反思的结果。

关于“重写”的审思

沿时解释变革与静止,是历史学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历史学家对过去的研究,是要解释一组特定历史状况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些状况在后来所导致的结果。历史学家对“过去”的兴趣、民众对历史学家的信赖,大抵来自一种共同的信仰:了解过去有助于认识现在。

近年来,关于“重写历史”的话题漫延到各个学术领域:重写文学史、重写戏剧史、重写美术史……还有本文所要讨论的“重写中国电影史”。重写历史的话语之所以得到接受甚至欢迎,根源于新时期以来历史观念的解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种被称为“中学生史学”的历史观主宰了人们的头脑:真正的历史研究在于发现所有与历史问题相关的事实,并尽可能地用不带偏见的和“客观”的方式把它们呈现出来。历史学家有如一个历史证据的组织者,事实一经恰当排列,它们就“自己说话”,历史阐释远非重要,甚至可有可无。新时期以来,新的历史哲学观念启迪人们:当一个历史学家为了建构某种历史分析而利用某个“事实”时,这个“过去的事实”,才成为“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在全部可用的历史资料中仅仅选择那些他们认为重要的历史事实;“过去的事实”并不自己说话,是历史学家把它们作为历史论据的一部分让它们说话。[2]新的历史哲学引发了历史研究重心和历史学家责任的一次重要转向:从历史编纂学到历史阐释学的转向。这次转向带来“重写历史”的契机,并提供具体的方法和广阔空间。

在中国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观念中,史官曾是一种职业,撰写历史是一种专利。官方修史一直占据正统地位,拥有主流的话语权。由于历史观念的转向,历史研究的主体不断扩大,“书写历史”不再是“专利”,官方修史逐渐向“专家/学者著史”、“民间史述”等方式转移。专利权一旦解除,一种“民主”的历史思想迅速漫延开来,“人人都是史学家”,许多人纷纷扮演起历史阐释家的角色。一些电影研究者相信:写电影史,不应再有“专利权”。每一个电影史家、电影批评家都可以自己写一部电影史。你写你的,我写我的,各不相谋,也各不相犯。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有很多“电影史”,每一部都是独立的著作,表现了自己的电影史观。成就是非常可观的。

但是,在关于重写电影史的争论,以及新近推出的电影史著述中,也发现这样一些倾向:有一种或几种电影史,是主张重写的人所不满意的。他们希望有一本新的、可以满意的电影史,出来取代那本旧的,因此才提出“重写”的呼吁。比如:有人希望重写的电影史,大概是作为教材的那些电影史(当前出版的经过重写的电影史,数量最多的就是作为教材的电影史)。作为教材的电影史,不是学术性的电影史。一个电影史家,一个电影研究者,都不能以电影史教本作为主要参考资料。从来没有一篇学术论文后面所附的参考书目中,提到大专院校教本的。再比如,另一些人不满意程季华等人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但又一点都离不开它。那是他们的第一手资料。有人打算另起炉灶,但又苦于精力有限,资料阕无。许多针对《中国电影发展史》的“重写本”,提出一系列与前者迥乎不同的观点,但是众多的“重写本”之间却对中国电影史上许多问题的评价和分析,各执一词,观点纷乱。由于不能在史料收集(历史编纂学)上下功夫,部分“新”电影史仅仅只是对“旧”电影史的注疏,“新”电影史家只是对老电影史家的研究成果进行阐释和发挥。

总体看来,在重写电影史的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值得注意的:重历史内涵的阐释,轻历史材料的发掘与编纂;重“历史定见”的解构,轻历史整体的建构;总体电影史与诸体电影史的关系不能并重;电影艺术史、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地位难以协调;电影史不能深切嵌入社会思想史;各种史述众声喧哗、貌合神离……。“重写”的历史契机,并没有让扎实的学术研究更加深入,也没有完全形成一种更加民主的学术氛围,倒是助长了一些狭隘的本位主义/本质主义和话语权的争夺。

就笔者个人而言,重写电影史的实质,乃是“另写”,任何一部电影史都不应该是对另一部电影史的“重写”、“注疏”、“校正”或者“纠偏”,而是对整个电影历史研究领域的补充与丰富。笔者也没有对任何一部已有的电影史感到不满意,他们都有自己的历史贡献。之所以热衷于“重写电影史”这个话题,是因为觉得已有的电影史还不够,至少,我们迫切需要一本“华语电影史”,一部从“华语电影”视角出发的中国电影史。

华语电影的视角

重写中国电影史,应该有一个更加宏观的视野,那就是“华语电影”的视野。事实上,在当代中国电影研究中,“华语电影”、“重写电影史”和“文化研究”三大学术热点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和“中国电影”概念相比,“华语电影”的内涵进一步扩大,成为一个更加宏观的研究范畴;“重写电影史”作为中国电影研究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实际是“中国电影研究”整个学科领域发展的逻辑起点,是“中国电影”概念及其内涵扩展之后的必然要求;“文化研究”则是一种带有全球性、跨学科性、跨文化性的新的研究方法与范式。以上每一个话题既是内容性的又是方法论的,既是经验性的又是理论性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包含与重叠,华语电影研究是即将被命名的合法研究领域或者学科,文化研究意味着电影研究范式的某种变革,重写电影史文化哲学和历史哲学内在的目标。

同类推荐
  • 哈!我最喜欢的成语故事

    哈!我最喜欢的成语故事

    《哈我最喜欢的成语故事》由赵志卓主编,精选了一百多则成语故事,这些成语故事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本书通过精炼的语言、精准的释义、精彩的故事,为小学生打造了一部成语故事宝典。阅读这些成语故事,不但能丰富小学生的词汇,更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到成语的魅力和智慧。
  •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郝朴宁教授领衔的“现代影视艺术研究团队”学术研究的成果之一。教材借鉴了众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采写经验,众多广播电视媒体组织和部门的新闻工作者,以其辛勤的工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和研究的案例。写作的过程中也从各种版本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著作和教材中汲取了宝贵的营养,并听取了兄弟院校教授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课程同仁们的中肯建议。
  • 企业概论

    企业概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党和政府西部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对地处西部地区的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均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只有抓住机遇,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不负历史使命,也才能取得自身更大的发展。
  • 教你学作文描写(上)

    教你学作文描写(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电子商务法实用教程

    电子商务法实用教程

    本书共十二章,内容涉及电子商务领域的域名、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电子支付,以及电子商务的税收、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正当竞争、著作权、隐私权等法律问题。每章以案例引出问题,在对相关知识讲述后对前引案例进行分析。每章后均提供实务案例分析,在部分章节后还推出一些相关案例,可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原告和被告,以模拟法庭的形式进行讨论,也可供从事电子商务法律实务的读者结合案例进行多角度分析。本书不以教材形式为限。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是作者在法律教学和法律实践中长期思考和探索的结晶。
热门推荐
  • 民国烟雨情:风雨浓胭脂乱

    民国烟雨情:风雨浓胭脂乱

    民国初年,时局动荡。这一年的春天夜里,小姑娘唐茉喜遇到了从天而降的万嘉桂。这墙头上摔下来的美男子,噗通一声砸在了茉喜的心尖上,叫她一见钟情。爱一个人,爱到想把他吞进肚子里。巴结着他、讨好着他,就像中了邪一样,一颗心张牙舞爪地要往他身上扑。简直抓心挠肝、走投无路,恨不能一头撞死在他面前,肝脑涂地,好让他瞧瞧自己的血、自己的心。她白天想着他,夜里闭了眼,梦里还是他。笑微微讲话的他。戎装整齐的他。留了张字条就无影无踪的他。天下第一好的他。可是,情途长如三生路,她不舍昼夜地跋涉,能否博得他的一回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微笑是最好的礼仪

    微笑是最好的礼仪

    成长的花瓣在天空中轻盈地飞舞,装扮着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曾跌倒?可曾失意与彷徨?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方法,会让你获得启发,为你的人生锦上添花,使你收获生活的真谛。
  • 傲战三界

    傲战三界

    命运,是该臣服还是该反抗。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仅仅是生存就用尽了全部的力量!由嗷嗷待哺的幼鸟成长为翱翔天地的雄鹰!身背世间最阴暗的诅咒……“既然上苍忘记了为我安排明天,那命运就由我把握!我非正义,只是有着坚定的信念,挡我者,遇神杀神,遇魔弑魔。
  • 西西里的荣光

    西西里的荣光

    从无依无靠的孤女变身黑道大小姐,泯灭天真,杀伐无情……“我会如此,只是因为他。”被拐混血少女与年轻的黑手党教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原来那是他一生中给过我最温柔的眼神,只是我到现在才明白。”痛与爱,孰胜孰负?“可他欠我的,我会一分一分拿回来。”面对在暗处如藤蔓般不断滋生的感情,他们将何去何从?(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闺蜜之岁月如金

    闺蜜之岁月如金

    她,叫紫茕香,是她们四个当中的大姐大,她,叫宸妗莹,是她们四个当中的二姐,她叫黎箫雨,是她们四个当中的三姐,她叫张檬,是她们四个最笑的一个,她们是闺蜜,她们一起经历了很多考验,有爱情,友情,亲情,最后她们是否依旧如初............
  • 立仙门

    立仙门

    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妖魔丛生,群鬼乱舞,一山村少年,机缘巧合,踏入仙门,且看他斩妖魔、诛邪魅、登仙路、掌长生,一路高歌!
  • 我是老三届:60年代的青春记忆

    我是老三届:60年代的青春记忆

    本书以70年代知青的爱情和劳动生活切入,以大散文笔法,回忆了作者当知青八年的艰难经历。对那个时代的一些人与事做了全新角度的描述,注重真实细节。回忆中所涉及的那个时代的知青之恋,极有特色,充满真诚,作品以非虚构的笔法再现真实情景,记录了知青一代坎坷、执着的感情经历。本书在展示知青一代沉重的生命足迹的同时,也展示了上一代人纯真、向上的精神世界。
  • 豪门绝宠:腹黑首席追妻忙

    豪门绝宠:腹黑首席追妻忙

    她,本以为是好心救人,没想到却救来一头腹黑的恶狼。没关系,反正他欠她一条命的恩情,那么顺便就帮她随便领个结婚证应付一下麻烦当报恩好了。可谁知道,那看上去傻乎乎的家伙脑子刚好就把她给算计了。
  • 秘书办公自动化实用教程

    秘书办公自动化实用教程

    本教材的软件部分,尤其是Office软件,在编写过程中采用以实例导入,串起、整合软件的具体功能,让学生在制作作品、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真正获得操作软件的综合能力;教材创新性地增加了计算机系统优化、安全保护以及辅助秘书办公相关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等内容。本教材硬件部分的编写强调“够用’’原则。基于硬件种类及型号多样性突出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硬件使用上手较快的特点,本教材在硬件编写时,侧重于介绍各硬件的结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针对优盘、移动硬盘、录音笔等新型办公设备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添加了这些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保养等内容。
  • 皇朝之贵族

    皇朝之贵族

    皇朝是我的一个梦,也是我第一次写,我想大家一起来完成这个梦,我们都是小兵,我要写出我们的奋斗,在生活里逆转,将节奏控制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