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6200000008

第8章 视觉研究中的数字与电影:媒体整合时代的电影研究(2)

在整合的语境之下,“电影研究”是否真正是关于电影的研究呢?为了防止误解,我想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方面是作为实体的电影。电影是否已经变成一种与数字技术密不可分的媒介,或者很快就要被包括在更加广阔的数字媒体范畴之内呢?电影是否因为广告、游戏和数字技术的入侵而丧失了自己的实体性质?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们能够在什么地方、以何种方式将电影继续作为一种研究对象。通过根据新的研究对象重新命名研究领域的游戏(电影和电视研究、电影与媒体研究、比较媒体研究、视觉研究等等),上述问题只是部分地得到解决。因此,我们还是必须重视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电影已经真正进入跨学科的场域,它的对象和动机也被进一步整合。电影不会因为跨学科的电影研究而丧失自身的独立性,相反,确定“电影最适合跨学科的整合研究”的立场则是可取的。艺术史家克里斯托弗.伍德认为“对学科名称的担心是官僚主义者的过去时”。当然,我还是有点羡慕甚至嫉妒在一些更加稳定的领域,可以拥有一些规定性的公共基础。当某个人作品中的对象、方法或者价值取向不能适应分类研究标题所设定的界线时,命名是要承担高度风险的。学科的命名在研究日程、规范/准则以及我们如何进入决定我们的潜力的知识/理性政治学、甚至采取某种方法论而不是另一种来进行研究、以某个客体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别的等等诸多方面都起到塑型的作用。“命名作为学科建设”的状况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哪些领域可以被发展起来支持电影研究?电影现在或者将来如何保持其作为一种媒体,一门产业和一种文化的地位?电影学者到底可以研究什么?在视觉研究中,电影研究将会变成什么样?

为了防止误解,要做的第二点说明是:电影研究在何种程度上是真正关于电影的。换句话说,自从电影研究的早期历史以来,比如在认知心理学或者在电影努力成为艺术的运动中,电影研究的对象之一就曾经被锁定在“大众的经验”或者“个人主体与媒介材料的关系以及观影条件”等问题上面。就像在现代性研究中关注电影画面和文本一样,电影研究始终需要关注电影时间、空间、感知、注意力和声音等诸多方面的经验和条件。这样一种思考电影研究对象的方式,无论是作为旁观者、观察者、观众、共同体、身体、人口或者主体都是以调查为基础的,这些都是和心理分析、现象学、社会学的观众研究、电影作为社会机构的历史分析以及电影接受研究完全不一样的。并不真正研究电影的电影学者很多,甚至可以列出一份很长的名单。例如,电视历史学家里恩.斯皮格尔把她所受到的心理分析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方面的训练用于对电视历史的研究,写出了关于早期电视观众的历史著作,她完全以早期电影规则作为基础,而自己从来没有看过电影。一个更加复杂的例子是:安妮.弗来伯格,在过去的十年中把自己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凝视的观看条件以及非电影语境中的观察者的研究上面。她现在的研究项目则把窗户看作客体和转义的手段,考察城现代市生活空间中存在的图像凝视现象,她把19世纪现代性的观察者锁定在对全景照相、缩型立体布景和购物橱窗的视觉经验的语境中。显然,电影理论是安妮.弗来伯格调查研究得以展开的基础,她的研究对象实际上就是电影观影经验和范围的延伸。但是,她的研究已经不再专门关注电影的物质性实体、电影化的画面和电影的观看条件。毕竟,她的研究从某个方面促进了电影研究,我们可以从电影观众身份的情境中跳脱出来,看看其他人如何观看这些作品。

这里,我想再次回到“整合”的问题上。我把媒体的整合当作一种已知事物,因为我相信它不是一种新生的现象,而是20世纪晚期的一种社会现实,恰好与跨学科研究以及精简与改造运动的浪潮巧合。整合行为、跨学科研究以及精简与改造运动在1990年代深刻地改变了人文学科的整体面貌。我暂时把技术整合设定为研究前提,目的是为了直接进入电影体制性研究的问题,并且计划把这种研究放在数字媒体以及视觉研究这类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展开。对于机构性的整合,我的意思是指在某个特定的领域内,学科内部的纵向的联合以及研究对象的横向扩张。视觉研究就是这样一个领域,它让我们更加关注这个领域内的纵向联合以及研究对象之间界线的拆除。在当今世界,除了口传和文本之外,意义还借助于视觉来传播。图像传达信息、提供娱乐和消遣、影响风格、决定消费、并且调节权力关系。在文化可能命题的框架内所进行的思想著述实践,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能否提出新的角度和另类的问题而非以提出陈旧的问题的方式再生产陈旧的知识。通过考察视觉场和处于其中的视觉文化运作的场域,我们为如下问题的阐述提供了空间:视觉研究如何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在电影研究的范围之内?作为几乎与视觉研究同时出现的二十世纪晚期视觉文化的一个方面,数字是如何进入电影研究领域的?当电影研究被植于视觉研究或者与视觉研究相结合之后,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我将尝试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电影研究在视觉研究中的位置

1996年,《十月》登载了一份关于视觉研究主题的问卷调查,通过“问题和被选择的反应”来集中质询“视觉文化的跨学科方案”。这个方案从四个关于视觉文化和视觉研究的“问题”(被结构为普遍的主张)入手的,引起西方社会、特别是在大学教授视觉和文化研究课程的教师们极大的兴趣。他们急于想知道这个新的领域在学者们在跨学科的细读之下将会如何发展,而这个领域正是许多电影研究者极力想要培养和开拓的。对于这次调查,有两点是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第一,“问题以及要求受讯者回应的全部称述表明了某种很深的丧失感——历史具体性的丧失、物质基础的丧失以及对于品质和优异等稳固观念的损失等等,设置这些陈述的编者们似乎将它们视为人类活动赖以进行下去的基本指导原则的丧失。”[6]第二,在那些被发表的对问卷的回答之中只是收入了两位电影学者的评论,关于从事电视和新媒体研究的学者的表现就更少了(只有一个电影学者对电视和新媒体领域发表了意见),大部分的应答问卷都是来自艺术史学家的。这些话题以及相关的回答都被内化于从艺术史入手的讨论(专门用于艺术史讨论),其中一些完全超出了问卷话题所暗含的批评目的。这些批评不仅预示着作为示例的视觉文化和作为学科的视觉研究,而且,视觉研究将帮助我们对数字的将来早做准备。电影研究在这一领域虽然不甚壮大,但已确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们国内电影研究界对这一新兴领域的反应不容乐观,摄影、美术批评家则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在文化研究学者罗岗主编的《视觉文化读本》中也只是收录了两篇真正关于电影的文章(《迷人的法西斯》、《后现代电影中的时间与空间》)其余更大的篇幅都被摄影、身体、性别政治等批评文章所占据;迄今为止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的主页上还看不到任何研究内容,而且这个中心真正所处的位置是影视、新闻和艺术的边缘地带而不是所谓的交叉地带。也许,我们只是刚刚有了“视觉文化研究”的意识,真正的研究尚未起步。

我的目标不是要坚持视觉研究作为解放或者增加理性的跨学科性。而是想推出一种更加实用主义的观点,作为对媒体整合更加广泛的情境(包括技术的进步、全球资本主义等等)的结果或者回应。视觉研究是少数既可以由此有效地解释媒体整合行动当前的情况又可以阐释它长久的复杂的历史的领域之一。《十月》问卷框架性话题中的一个问题暗示视觉研究是与全球化的力量、资本主义的下一个阶段以及图像与意义的分离趋势是共谋的、相互关联的。这份问卷调查的编辑承认,“情况表明,视觉研究的前提条件是一个精心创造的新概念,作为脱离具体形式的‘图像’,在符号交换和幻象投影的虚拟空间被重新创造。”也有人宣称,“视觉研究正在以自己最谦恭的方式为全球资本主义的下一个阶段制造主体。”我认为,视觉研究已经同脱离具体形式的图像范式一起出现,不是作为原因,而是作为本文所谴责的情况的必然结果。我并不认为,视觉研究作为一个必须的根据地,通过它,全球媒体文化的历史化和改道发送过程都会变得容易得多。全球媒体文化很难被限定在视觉文化的范畴之内,但是必须经过视觉文化的领域才能够进入。

视觉研究首先以“图像的坍塌”为假设前提来解释的问题。图像的坍塌的意思是作为自由流动的实体在虚拟空间中的视觉性的逸散和剥离,换句话说,图像的意义在视觉性空间中摆脱物质实体的束缚,成为一种滑动的能指。这个问题最好由视觉研究来回答主要是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具有跨学科的优势。跨学科的继承性拥有分析装扮图像形式的工具。在艺术史中“不能正确区分艺术研究与其他形式的图像研究往往被用做一种视觉批评”。艺术史家总喜欢坚持本门艺术的优越性和正统性,或者至少表现出对本艺术门类的偏好以及对其它艺术形式含蓄的轻视。在跨学科研究的语境中,所有艺术形式都回到一个平等的起点上,悠久的历史不是骄傲的理由也绝不是落后的借口,观众的多寡或者先进的技术也绝不是论资排辈的依据;挪用与拼贴行为在跨学科的语境中也许是一种自由的创造;误读与过度阐释可能是艺术品潜在能量的真正释放。在跨学科研究中,我们不主张彻底拆除艺术门类之间的界线,但是如果能够真正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看待各类艺术作品,显然更加有利于艺术的发展和艺术批评的发展。提倡一种比较研究方式,这种研究方式可以看到跨学科研究的好处:

“对不断变化的、流行形式的图像生产进行研究,艺术被包括在其它视觉产品的谱系之中,是对以传统形式存在的艺术的潜在威胁。我更愿意主张,这些视觉产品并置的价值在于对比或者比较的方式之中,通过对比和比较研究每一种艺术类型,比如绘画、电视和广告,利用各种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来生产意义。”[7]

同类推荐
  • 寻找斑马(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的大自然故事)

    寻找斑马(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的大自然故事)

    本书作者从事多年儿童文学的研究,有很深厚的功底,作者通过讲述一个一个动物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一个个鲜活而有趣的故事,寓教于乐。通过此书孩子可以更好的了解动物的秉性,以及特点。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 世界经典缉拿追捕故事

    世界经典缉拿追捕故事

    侦破故事不论是民间流传还是真有其事,都代表人们不平则鸣的心声。在侦破故事中,忠诚与奸诈、勇敢与怯弱、正义与邪恶、公理与私刑、智慧与愚昧、文明与落后、真善美与假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激烈的矛盾经过冲突、斗争、较量,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 使我们不得不对邪恶产生深深地憎恨,对正义产生不懈地追求。
  • 故事与解释

    故事与解释

    本书精选世界文学史上的传世之作21部,从社会历史、人生历程、文学艺术的广角,细细品味这些文学经典的深刻寓意和永久魅力。不同于集体合作式的教材,这部个人撰写的专著式教材更具个性和浙江大学的“求是”特色,特别体现学术追求与有亲和力之交流间的有机结合。此次修改也会注意更加符合现实需求和学生需求。
  • 必听的数学之谜

    必听的数学之谜

    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中外民间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中外民间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纵妄大魔神

    纵妄大魔神

    【起点五组签约作品】【质量保证】一个天才魔法师征服神迹大陆的自白书【本书QQ群:170436964】
  • 列仙通鉴

    列仙通鉴

    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仙人从何而来。一人一兽,将为您娓娓道来!
  • 莽荒天界

    莽荒天界

    世间有天界,地界之分。地界拥有三千上位面,无数下位面。我黎殇,要建立地界第一帝朝,收集位面之源,开辟一个无上天界。莽荒天界,我为主宰。
  • 贴身佣人:缠上高冷帅总裁

    贴身佣人:缠上高冷帅总裁

    一条信息,将我引到酒店里。面对丈夫有情人的事实,最可悲的莫过于我要走,而他却不留……“我们可以……吗?”疯狂酒醉仍旧不能发泄心里的不甘,卖醉的下场竟然是献出自己。无处可去,狼狈维系,却还是敌不过情敌一再上门威迫。在餐厅之中打架,人生中的第一场架,没想到会再遇那一夜男神。城中冷艳高贵的财阀,这竟就是他的身份?“我……没地方可以去了。”眼泪流出,第二次相见,我又是如此求他。死拉着他的手不放,不为爱情,我们之间好像什么都不算。可是一天又一天,如此拉扯,竟然也变得那么的理所当然。我与他,从一开始就无关爱情,也无关利益。无关爱情,却悄然动情,直至必需离开,我仍旧不敢让他知道,我已经偷偷的爱上他了……
  • 雷震虚空

    雷震虚空

    以雷电歼灭敌人,将经过的地方都切成碎片的魔剑,深受人们畏惧的不朽霸主传说。
  • 腹黑王子爱上傻妞

    腹黑王子爱上傻妞

    可怜的她被隐瞒转学,冻卡,没收车,只能穿裙子,本来就火大的她,火更大了!可是,为什么遇见了他?他:花花公子一个,还时不时调戏她,擦出爱的火花...
  • 弑穹窟

    弑穹窟

    驱仙圣战之后,一百零八界恢复了难得的平静。一个来自天南界,身负杀父之仇,夺宗之恨的少年莫猛,忍辱负重,苟活于世,只为复仇!他能复仇成功吗?这仇又仅仅只有那么简单?……
  • 恐惧咏叹调

    恐惧咏叹调

    我来自太古之前的太古,亿万年之前黑暗的荒芜。混沌的火焰时刻燃烧着大地,遮掩天空的是无边的乌云。我的目光挣脱开时空的枷锁,穿透无尽的迷雾,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超脱轮回之外,通往未知的道路。我的脚步毅然的踏上,承受着无止境的冰寒、孤寂与灼烧,漫步在血色的大雨中,世界为我而流泪。我来自你内心深处最恐惧的黑暗,我是江寒,我是恐惧之王.……群一圆桌骑士团(五百人)已建立:169634284
  • 旧梦阑珊

    旧梦阑珊

    这是一个平淡而又离奇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女人漫长的一生里遇到的种种悲欢离合。正如我们的生活一样,有时候你以为它波澜不惊,却不知道有些事情或许是暗藏玄机。
  • 复仇双生花闯校园

    复仇双生花闯校园

    十四年前,她还是一个拥有着幸福家庭的公主殿下,可是她的幸福之花,在那一刻,凄美凋零。十四年前,她还是一个脸上总挂着纯真笑容的孩子,可是因为那所谓的利益,她选择了蜕变成蝶。十四年后,两个人早已变成复仇双生花,谁能够唤醒两位公主殿下早已冰封沉睡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