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9300000034

第34章 参考文献

专著

蓝爱国:《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宁夏出版社2007年版。

明安香:《美国:超级传媒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游飞:《美国电影艺术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天铎编著:《重绘媒介地平线——当代国际传播全球与本土趋向的思辨》,台湾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年版。

钟大丰、梅峰主编:《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张凤铸等主编:《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唐明生:《思辨对话——超越大银幕》,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周惠:《谁制造了中国电影的神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黄琳:《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耿占春:《叙事美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张会森:《修辞学通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郑国恩:《影视艺术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周月亮:《影视艺术哲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小丽、徐生民:《九十年代中国电影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杨远婴:《电影作者与文化再现》,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晓明主编:《后现代主义》,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黄会林等著:《影视受众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贾磊磊:《影像的传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卢燕、李亦中主编:《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刘辉、何建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美〕约翰·巴克斯特:《期皮尔伯格——一个好莱坞电影人的传奇》,和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美〕珍妮特·瓦斯特:《浮华的盛宴——好莱坞电影产业揭秘》,毕香玲、迟志娟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英〕罗杰·迪金森等编:《受众研究读本》,单波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译,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理查德·巴曼:《记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王亚维译,台湾远流出版社1996年版。

〔法〕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视觉文化的奇观》,吴琼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保罗·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霍文利、史雪云、王海茹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佛朗索瓦·诺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刘云舟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苏〕瓦·费·佩列韦尔泽夫:《形象诗学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版。

〔美〕罗伯特·斯塔姆、亚历桑德拉·雷恩格:《文学与电影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美〕李·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德〕彼得·毕尔格:《主体的退隐》,陈良梅、夏清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曹静生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美〕约翰·菲斯克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美〕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美〕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周欢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论文

晨夕:《做电影首先是做生意——谈90年代好莱坞电影和市场的关系》,载《世界电影》1999年第2期。

戚方:《电影面临挑战,还是濒临死亡?——兼论电影和电视的关系》,载《当代电影》1986年第2期。

周铁东:《略论推动好莱坞电影发展的主要动力》,载《电影艺术》2001年第2期。

高军:《欧洲电影市场考察报告》,载《影视艺术》2005年第2期。

宋世峰:《韩国国内电影票房现状分析》,载《当代电影》2007年第2期。

冯睿:《大片十年·诞生——风云际会》,载《新京报》2004年11月23日。

李亦中:《中美电影跨世纪交往录》,载《影视艺术》2005年第3期。

郑洞天:《TO BE,OR NOT TO BE?——进入WTO以后的中国电影生存背景分析》,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王庚年:《雨频发春色风暖树自萌——就9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态势答〈当代电影〉记者问》,载《当代电影》2001年第1期。

尹鸿、王晓丰:《电影产业年度备忘》,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尹鸿、詹庆生:《2005中国电影产业备忘》,载《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

刘卫星、丁一岚:《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民营企业》,载《当代电影》2004年第3期。

梦学:《面对“五花八门的理论”》,载《电影新作》1987年第9期。

柳城:《关于主旋律、多样化及其他》,载《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尹鸿:《当前中国电影状态》,载《当代电影》1998年第2期。

陈凯歌:《我怎样拍〈黄土地〉》,载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游飞、蔡卫:《电影新技术与后电影时代》,载《当代电影》2000年第7期。

刘亚力:《博客电影:迷茫中期待赢利曙光》,载www.qianlong.com

边涛:《手机电影掀起“手机新文化运动”》,载www.hexun.com

陈吉德:《无极:无味至极》,载《艺术评论》2007年第2期。

李薇薇:《解密〈无极〉》,载《电影》2005年12期。

专访:《喜马拉雅王子》,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谢园:《他叫陈凯歌》,载《当代电影》1993年第1期。

杜渊:《对〈红高粱〉获奖的困惑》,载《大众电影》1988年第5期。

张卫:《与壮壮谈壮壮》,载《当代电影》1989年第1期。

饶曙光:《中国类型电影与实践》,载《电影艺术》2004第3期。

冯小刚、谭正文:《我是一个市民导演》,载《电影艺术》2002年第2期。

徐林正:《陈凯歌故事:理想者的边走边唱》,载《大众电影》2002年第18期。

彭吉象:《中国大片向何处去——兼论电影理论应当承担的责任》,载《影视艺术》2007年第1期。

《冯小刚与郝建、贾磊磊对话〈夜宴〉》,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冯小刚:《冯小刚自述》,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杨旸:《走出去的中国电影——〈十面埋伏〉案例分析》,载《电影艺术》2006年第6期。

徐贲:《当今中国大众社会的犬儒主义》,载www.sohoxiaobao.com/chinese。

子非鱼:《大话时代的人文重建》,载《东方》2002年第1期。

冯小刚语,引自余馨:《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

邵牧君:《电影万岁》,载《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

候军:《结构即思想:从几部好莱坞作品的故事结构说起》,载《当代电影》2003年第1期。

业路河:《明星制与电影产业》,载《中国电影:创作与市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邓光辉、唐科:《乌托邦之后:电影美学在今天》,载《当代电影》2001年第2期。

王一川:《数字技术时代电影的富贫悖谬症》,载《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技术与艺术》,载《当代电影》2003年第3期。

〔法〕麦克·怀纳:《好莱坞阴影下的欧洲电影》,祝虹译,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2期。

〔美〕查理·凯尔:《20世纪90年代以降的“美国”电影》,吉小倩译,载《世界电影》2006年第2期。

〔美〕托马斯·艾尔萨埃瑟:《大片——一切休戚相关,并非无往不利》,王俊花译,载《世界电影》2006年第2期。

〔美〕布·奥斯丁:《电影工业与观众研究》,何朝阳译,载《世界电影》1999年第2期。

〔美〕迪诺·贝里奥:《占领全球所有的主要市场——90年代好莱坞的全球化》,庞亚平译,载《世界电影》2001年第6期。

〔美〕玛丽·坎伯:《上海繁华梦:1949年前中国最大城市中的美国电影》,载《电影艺术》1999年第2期。

〔美〕特洛特:《〈女巫布莱尔计划〉的策划》,载《世界电影》2002年第2期。

〔美〕惠勒·温斯顿·狄克逊:《电影完蛋的25个理由》,载《世界电影》2004年第6期。

〔美〕欧文·潘诺夫斯基:《电影中的风格和媒介》,衡吉译,载《当代电影》1995年第1期。

〔美〕查·阿曼特:《类型片刍议》,载《世界电影》1983年第6期。

〔美〕安妮特·奎恩:《明星》,载《电影欣赏》第108期。

同类推荐
  •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从歌仔戏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引领我们进入“十年动乱”之后,大陆传统艺术复苏,歌仔戏音乐传统得到恢复和渐变的1980~1990年。紧接着李晖以学术的眼光分析了1990~2000年,随着大陆经济步伐的加快,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戏曲在日渐式微的时候,歌仔戏音乐人无法回避地把流行音乐的思维引入歌仔戏的创作之中,在传统与流行乐的碰撞中产生出了创新的潮流。
  • 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吴昌硕是我国近代驰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他在诗、书、画、印诸方面均有高深的造诣,并能融会古今,博采众长,破旧立新,各具面目,成为我国近代艺术史上开创一代新风的典范。这四者中,人们公认他篆刻艺术成就最高,只不过印为小道,到晚年反被他的书画名所掩,他自己也曾说过“人说我善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而我的篆刻更胜于书法。”本书为“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中的一本,分析了吴昌硕经典印作的技法和创作思想,旨在启发和帮助篆刻爱好者正确认识吴氏印风的演变过程及其艺术精华之所在,把握吴氏印风的本质特征,从而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
  • 教你中国绘画史

    教你中国绘画史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 当代中国译制

    当代中国译制

    有人说如果没有翻译,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传到中国;如果没有翻译,中国的四大发明也不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果说译制是电影在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桥梁,那么译制工作者就是世界电影的普罗米修斯。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译制的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翻译或者配音,因为诸多的译制生产元素,再加上生产之外的政策要素和市场要素构成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译制文化。显然,当代的译制文化不仅仅涉及外来作品的引进,而且包括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国产影视作品的对外输出,由此才能说明译制的全部意义。希望通过此书,把我们对译制工作的热爱、体验和认识奉献给广大读者。
热门推荐
  • TFBOYS好想再回到那一年

    TFBOYS好想再回到那一年

    她小时候父母离异,她遇见了她们,她们很好,帮助了她,她遇见她认为她最爱的人,她感觉她是最幸福的人,可是幸福却渐渐演变成痛苦。朋友的背叛、爱人的误会……让她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她带爱和恨,离开了这个让她又爱又恨的世界,她去了那个冰冷而孤独的世界……
  • 鬼天记

    鬼天记

    一名二流道士,偷偷下山,本是为了体验繁华都市不一样的生活,结果刚下山就被一个女孩独特的身体吸引了注意力。一连串的骇人事故,将二流道士卷入了一场惊险刺激的探索之旅。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qq群(178589852)。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菊香田园

    菊香田园

    杨小菊,一个眼看三十岁却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意外穿越成未知时空的八岁痴女。人情冷漠,幸亏她又一个爱她如命的奶奶。仇家刁难,幸亏她有一副智慧的小脑瓜,以及前世经商所练就的一张伶俐的嘴巴,以及现世的善良随和。家徒四壁,幸亏她有科学有效的致富方案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后娘泼辣阴险,致富路上凶险重重,幸亏遇到富家公子江隆多,且看她如何劈开阴霾,克服艰难险阻,最终佳偶天成。
  • 华南宫庭

    华南宫庭

    宫石玉:他玩世不恭,却大智若愚!单剪剪:身份低微,却怜悯众生!宫成玉:出类拔萃,却在成长的路上走岔了路!宫无玉:私生女,在爱与恨的路上挣扎。宫明玉:嚣张跋扈,离开父母,独立反而成长。傅炎俊:为爱找对方向。赵天鸿:精美而固执,惹下大祸,却也学会了接受。赵萍光:任性妄为,害人害己。成长的路上都是曲曲折折的······有的人会在历经的途上迷失了方向!有的人却能道迷糊的路上找到爱的真谛!有的人能冲破世间一切邪恶!一群年轻人懵懵懂懂的撞击着人世间的爱恨情仇······
  • 惆怅的岁月

    惆怅的岁月

    一个迷茫的90后、回想过去的点点滴滴、期望从新找回人生的转折点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变异战士

    变异战士

    就在能源即将枯竭时候,一场来至太空的流星雨,给地球带来的是毁灭还是生机呢?变异动物,外星魔兽,进化植物,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兽化,魔法,斗气,将会让人类进化到何等的高度。写书是为了个人爱好纯属娱乐爱看的看两眼不爱看的直接飘过
  • 再也回不去的流年

    再也回不去的流年

    夏天在天空当中匆忙绽放,阳光引来了最繁盛的季节。他在她身边悄然走过,于是杂草开出了艳丽的花朵。她在他身后安静的等候,落日不知何时已然来至。在时间的洪流当中,奏响最动人的旋律。那一个个敲在心脏之上的音符,织成了许多无法忘却的零碎片段。那个城市从来不曾衰老,它站在回忆当中,眺望着面目全非的我们,留下的只是寂寞与孤独的背影。看,夜晚天空之中,闪耀的繁星,似是对我们最真诚的召唤。(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灰姑娘的奇幻旅程
  • 冰陨

    冰陨

    馨儿,再见了!若有下辈子,我便以生命去爱你,永别了,我最爱的馨儿。已被冰封的他所许下的诺言,何时才能实现?这个时间的未来,会否因那颗未知的陨石所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