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61000000034

第34章 附录二:分裂———90 年代以来电视新闻人的惯习图景(2)

是什么原因,使得整日呼吁、推动社会公平的新闻人,在自己所供职的媒体内部却被划为“三六九等”?这种划分又是谁、以什么依据划分的呢?追根溯源,政治场域始终坚持把新闻场域作为自身的一部分,是这一切的幕后推手。这一制度能够存续的原因,在于它模糊了我国电视媒体的产权,电视台虽然被以“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但它所产生的问题,和所有垄断型的大型国有企业一样,“产权不明”带来的是收益分配的不尽合理。产权不明确的制度缺位,使得从经济收益的支配权看,电视台的产权演变成正式员工集团的私有财产,他们代为管理的结果,是达成集体默契的自我倾斜,尽管在心里认为这确实有违公平,但正如“腐败是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如果进行调整,又并不情愿。这样,在电视台内部,“在编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政治场域的代理者,虽然许多人也会对来自外来场域的干涉感到不满,但也意识到自己的特殊利益又和这项制度绑在一起,于是,政治场域通过社会资本的差异化塑造了两个利益阵营,分化了内部一线行动者的合力。因此,“少数人”在制度的名义下,行使“合法的伤害权”[15],“同工同酬”这一市场法则最基本的要求,却无法在倡导人文关怀的媒体实现。“社会资本”最大成为目前新闻场域的法则,也为电视新闻内部行动者惯习的分裂打下了进一步的伏笔。

四、电视新闻人经济资本的差异

虽然网络媒体还没有对传统电视媒体产生颠覆性影响,但电视观众的高端群体已经大步向网络媒体迁移。作为应对,电视媒体集体触网,但和融资手段多样、激励机制灵活、CEO们无需过多虑及个人“政治前途”的商业网站相比,原有政策庇护带来的市场垄断必然在资本意志面前难以为继。这一不可逆装的历史变化,已经引起电视媒体决策层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如何降低经营成本,成为电视新闻人经济资本差异的场域环境。

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是,近二十年电视广告收入的持续增长,却没有让一线新闻人的薪酬有所增加,反而明显下降。仍以某电视台2004年的减薪为例,正式和台聘职工几乎未受影响,而人数是前两者三倍的临时工,减薪却降了一半。人事管理制度被广大编辑记者技术人员称为事实上的“奴隶主”制[16]。

而与之相反的是,电视新闻工作本身却因为信息竞争的激烈正在变得越来越艰苦。现代新闻工作本来就位列工作压力职业排名的前列,而电视新闻作为“现场”的提供者,其媒介竞争特质是以从业者的奔波和危险作为代价换来的。大量时间耗费在奔赴各处现场路上,

返回后又要立即进入为抢时效而毫无作息规律的剪辑、合成。长此以往,正常的生活状态很难保证,长期处于身体和情感亚健康状态的苦恼,使非亲历者很能体味一线电视新闻人光鲜外表下内心苦楚的边缘人状态。

而薪酬降低只不过是“科学管理”带来的变化之一。为了更多地压缩成本,大部分省级以上电视台新近成立的战略研究部门,很多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加强员工的绩效管理上。“KPI关键指标”“360度环评”“末位淘汰”,等原本应用于工业企业的管理方法都被引入电视领域。而遗憾的是,作为管理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成果,“人本管理”的思想却没有被更多地吸收进当下的的管理体系设计中,而泰罗在一百多年前设计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和梅奥、霍桑在半个多世纪前倡议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这些管理学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结果,却在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电视新闻领域大行其道,这些工业文明的催生者,把电视新闻的生产越来越逼进了流水线式的工业产品行列。

更为不利的是,整个新闻行业正在越来越呈现出人力资源的供大于求趋势。截至2006年,全国已有46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点661个,在校生达到13万余人。但截至2006年11月,全国经核准颁发新版记者证的记者总人数也只有18万余人。[17]而在近3至5年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继续执行“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这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电视媒体将维持现有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长。这势必会进一步摊薄现有从业队伍的工作薪酬,加大现有员工的工作压力。事实上,近年来一些电视台敢于调低员工的工资标准,其中可能不乏其他原因,但充足的人力资源供应,也是决策者敢于调资的后盾之一,许多好不容易得到实习机会的新闻专业学生,成为一支不需要付任何工资、不断轮换的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无价劳动力”。

所以,90年代后进入电视新闻领域的一线从业者,除了极少数的精英进入管理层,或者进入更以积累见长的平面媒体,大多不是频繁“跳槽”就是彻底改行。这使得许多栏目的人员流动过于频繁,调研表明,即使是有的名牌栏目,一年的人员流动也可能达到总人数的1/3,一线新闻队伍的流动,呈现出相当的低层次、高频率流动特征[18]。从某种角度上说,这种高流动性恰恰是一些管理者愿意看到的场景,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引入新鲜的血液,维持媒体机器的高速运转。而在那些身份不稳定的编外人员看来,这种机制使“这里就是一个大榨汁机,来的时候汁液饱满,等被榨干了,就把你甩出去”。[19]类似这样的比喻,有不同的受访者向笔者表达过。

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下,许多电视新闻人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和工作乐趣抱着非常悲观的看法。一方面,一线电视新闻和平面媒体不同,具有半脑力、半体力和作息不规律的职业特性,年龄大了体力、精力顶不上,而增加的阅历和深度,在电视这个已经变得日益虚浮的传播平台上,有时反而是收视“毒药”,竞争不过对形式和技术领悟更快的年轻者;另一方面,新闻工作管理职位本身就相当有限,并且相当部分已经为先来者占据。所以,新闻人的职业上升通道比较有限。因此,在从业者年龄渐大、早先积聚的病患开始显现之后,一线的电视新闻工作就变得不堪重负。

于是,在经济上,得不到在对未来维持体面生活的现实保障;在精神上,得不到辛苦付出后平等对待的基本需求。种种逼仄的现实,使大部分电视新闻人对于自己的职业忠诚度无可避免地下降了,工作中对经济资本的态度,和其中许多人入行时“铁肩担道义”的角色期待大相径庭,现实与理想的角色分裂在他们身上成为必然,利用报道机会进行“寻租”的行为非常普遍。有接受访谈者坦言,尽管他入行时满怀理想,但他现在的想法就是赶快多挣些钱,然后离开这个行当。

这类现象表明,至少存在这样的事实:即使内部行动者的文化资本偏向于维护新闻场域的自有逻辑,但在经济资本的过载压力下,仍然会变形。而这类情形尤其容易发生在刚出校门的“社会新鲜人”身上,当从学校老师那里得到的文化资本在现实中得不到呼应,而又面对实实在在的经济压力时,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不甘到无奈地接受,直至最终麻木地利用记者身份、媒体形象所提供的象征资本去牟取不当经济资本,而这种循环在当下经济资本供给机制下有可能周而复始,不断地向后来者提供“示范效应”,这才是真正的可虑之处。如果说“今天中国媒体的普遍现象是:记者们年龄偏低、报酬低廉、处境悲惨、饥肠辘辘、每况愈下、没有晋升、没有前途。……在一个饥肠辘辘的中国商业化媒体环境里,中国的记者正在变成一个整天为自己生活奔波养家糊口的人。”[20],那么,固守自己职业尊严的电视新闻记者尤其要面对如此考验。

同类推荐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对于其本质、目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又都知之甚少。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步步深化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有重大突破的。
  •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本书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阐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二是介绍西方国家两种社会福利模式及其理念的来源和演化,以及社会政策的主要实践方面,即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在回顾我国1949年以来社会政策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的完善和创新,阐明了追求社会公平和坚持把保障人民生活放在最重要地位的理念,正是我国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得以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重要原因。
  •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以“还文字原始之功能,与生活自然相吻合,自然地写,写得自然,会写字就会写作文”的全新理念,阐述了学生作文的原理和方法,揭开了作文神秘的面纱,使作文不再难学难教。该书最大特点是把小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和方法凝练成通俗的诗句,并加以讲述,易学、易懂、易用,使该书在众多作文辅导用书中独树一帜。
热门推荐
  • 想长翅膀的猫

    想长翅膀的猫

    {穿越四部曲:第一部{想长翅膀的猫}}世界玄幻了,为什么去上学的路上能捡到一只猫,好吧,捡到猫也不奇怪,流浪猫很多,关键为啥这是一只会说话的猫尼,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的事,结果好吧,我承认我是在风中凌乱了。。。。。
  • 爰园词话

    爰园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冬日暖阳

    冬日暖阳

    《冬日暖阳》,以男主人翁燕伟键和女主人翁冬月儿的情感为主线,描写了一个发生在川北之隅的一个曲折而令人震动,巧合而令人困扰,沮丧而令人愉悦,缺陷而令人完美,忧伤而令人坚持的平凡的爱情故事。《冬日暖阳》虽然是一部以情爱故事为主线的小说,却和我们的生活不乏紧密和联系,它描述的是改革开放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从农村到城市的底层人的生活,这些人,除了少数发迹者外,大都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小说对生活在都市中的农民群体作了细致的描写,虽然没有直接触动时代背景下底层人的命运乖舛和生活苦难,却巧妙的通过主人翁们的生活状态、曲折命运、复杂情感把不同时代下人类命运和苦难衔接了起来。
  • 你我他的爱情:情仇

    你我他的爱情:情仇

    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之间长达二十年的爱情纠葛!穷酸臭潜力股说,爱情是自私的,没有卑鄙不卑鄙之分。谁够男人,谁才能更吸引优秀的女人,反之,就是龌蹉的废物。高富帅说,好,我记住你的话了。她,该选谁?
  • 圣界仙尊

    圣界仙尊

    说天道无情?身患残疾的乞讨者,三餐不饱。却懂得心怀感恩;四肢健全的富贵人,稍有不顺。便开始怨天尤人。肉眼凡胎,难见因果。人人都有道心一拳,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 辅神系统

    辅神系统

    什么?你说你很有钱?家有亿万千?什么?你还说你很牛?一句话下去地方官员都要兴师动众?你还说你很有魅力?一个潇洒的眨眼就会有绝色丽人为你醉倒?嗯,很好,你有钱是吧?我的系统空间里那一堆钻石是准备拿来砸你的。很牛?我不跟你玩先,我去找郭大侠跟你过两招。很有魅力?可是我一到异界仙女神女都喊着倒贴!混世学生,开始一段不平凡的旅途。
  • 神秘现象

    神秘现象

    这个世界在以我们难以预料的速度变化着,在这个既短暂又漫长的变化过程里,诞生了多少神秘现象,难以估算。如:木乃伊的制作、法老的诅咒之谜、稀奇古怪的电台节目、古希腊古文明之谜、韦后为什么要杀夫等。这些现象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历史真相和神秘力量,还无法全面了解。然而,令人欣喜的是,正是这些如此繁多的难以解释的现象,才让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 迷雾未散

    迷雾未散

    秋也白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因为一次对过劳死的报道,被牵入一场阴谋之中。还好,她遇到一个愿意保护她,爱她的人。还好,她还有一个陪伴在她身边的朋友。还好,她拥有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这就足够了,不是吗?可是生活就像在迷雾中行走,你看不见的远方,不一定就是平原,那或许是悬崖,或许是深渊。踏出去,要么粉身碎骨,要么人生殊途。
  • 冰封天下:绝世冰姬

    冰封天下:绝世冰姬

    伫立三途河边火照之路的轮回有花无叶的罪记忆难憔悴秋彼岸的时节红色已不再沉睡那张熟悉的脸此刻徘徊地狱的哪边在拥挤的世间谁人管这年岁怀抱她的香味又恍然回了那镜前两不相见的妖冶接引之花为你展现囚禁城市边缘遥遥无望的明天生生相错的黄泉接引之花为你展现低首闻忘川水你愿不愿意被覆灭又是一个渐渐枯黄的秋天曼珠走在忘川河边无心看世间姹紫红嫣孟婆汤里面是否能除却思念沙华他的名字在云间
  • 魔族妖孽

    魔族妖孽

    当所有穿越主角都身怀不死之身的时候,我们的主角叶凡却在各种花样送死。。。想变强吗?跟哥一起去送死,死也要死的华丽,死的飘逸酷炫。让你的每一次肉侦都点亮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