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17500000008

第8章 哈姆雷特(2)

哈姆雷特思想充实,敏于思考,勤于思考,这几乎是大家公认的。这是他复仇延宕的原因,同时也正是这一形象艺术力量的所在。哈姆雷特显然是作者全力肯定的正面形象。他多才多艺,疾恶如仇。作为一个推崇仁慈、平等、善良的人文主义者,面对复仇问题时,哈姆雷特是思索的、谨慎的,他至少想到了两个方面:其一,他没有把与叔叔之间的敌对仅仅视作私仇,而是马上想到这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问题。作为一个将善恶视作社会发展的关键的人文主义者,当他看到母亲受驱于情欲,迅速再婚,叔叔狂欢淫乐,嗜杀乱伦,于是便感到这个社会是丑恶的、颠倒的,而他有责任来重整乾坤。其二,他不能错杀无辜。鬼魂的话是否可信,需要证实,证实之前不能动手复仇。以上两个方面使他的复仇与雷欧提斯截然不同。雷欧提斯就没有那么多的考虑,没有那么多的内心冲突。他要报的就是个人私仇。因此他听说父亲被杀,便从法国回来,并煽动叛军冲进王宫威胁国王。后来又不假思索,听信国王,当了国王的炮灰。通过与雷欧提斯比较,我们看到了哈姆雷特的迟迟不走向行动,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张志庆)

一面时代的镜子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一部悲剧,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说过,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哈姆雷特》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物。他是王子,按照传统,是王权的当然继承者。但是,他的美好前途被颠倒了的时代颠倒了。戏一开头,作者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国家发生宫廷政变,国王被害,阴谋家窃取了王位;王后改嫁;满朝臣子趋炎附势;等等。世界仿佛到了末日。于是这个王子喊出了“时代整个儿脱节了”的吼声。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这是“时代的灵魂”本身在呼喊。哈姆雷特本是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环境下,他可以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是现实的社会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他是英国那个特定的动荡不安的时代的产物。

在《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中,处处可以看出作者着意把自己心目中的典型人物塑造成一个英雄形象的匠心。哈姆雷特很有心计,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情况下,他敢于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他击破了奸王设下的一个个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罗森格兰兹等人进行刺探和监视的把戏;又使王后发现天良;接着采用“调包计”除掉了奸王的两个走卒,把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击得粉碎;最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双重陷阱——毒剑和毒酒还给了奸王。在每一回合的斗争中,哈姆雷特都显得形象高大。所以有评论说,《哈姆雷特》是一出“巨人型”的悲剧,此话不无道理。

但哈姆雷特绝非“完人”。他虽然善于思索,却优柔寡断;他虽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却并不相信人民。他说:“时代变得越发不像样子,一个农民的脚趾竟然这么靠近一个朝臣的脚后跟,擦伤了后者的冻疮。”可见哈姆雷特的社会改革与农民所要求的变革相距甚远。尽管哈姆雷特有令人钦佩的才能,竭力想除旧布新,但他总是郁郁不乐,迟疑不决,他始终是孤立的。这就注定了他与丑恶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

《哈姆雷特》描写人物心理的语言十分丰富,这在莎士比亚所有悲剧中也是十分突出的。如哈姆雷特的性格大部分是以“疯话”表达出来的,他的“满口荒唐言”就像迸发出来的火花。克劳狄斯阴阳怪气的语言则照映出了他口蜜腹剑的丑态。波洛涅斯爱用诗体语言,给人以滑稽可笑的印象。

总之,《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是欧洲文艺复兴土壤里长出来的一朵长开不败的艺术之花,直至今天,还在散发着它所特有的馨香。(佚名)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里,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得最为充分,为资产阶级的兴起做了最有力的舆论准备。同时,艺术性也最高,莎士比亚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许多词句脍炙人口并成为英国全民语言的一部分。

莎士比亚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于沃里克郡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镇。父亲约翰是沃里克郡的自耕农,1551年移居斯特拉特福镇,做过商人,有人说他还当过屠户。1568年约翰被选为镇长。威廉是长子,曾被送到当地的文法学校学习拉丁文和古代历史、哲学、诗歌、逻辑、修辞等等。十三四岁时,家道中落,莎士比亚被迫辍学帮助父亲料理生意。1582年11月同邻乡富裕自耕农的女儿结婚。大约在1585年,他离开家乡到伦敦谋生。传说他曾经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股东。这期间,他广泛地接触到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他开始写剧本时多半是改编旧剧或同其他作家合作,后来才独立创作。莎士比亚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是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3年)。他的剧团从1594年开始一直受到宫内大臣的庇护,称为“宫内大臣剧团”,1603年詹姆斯一世登位又改称“国王的供奉”。他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1616年4月23日去世,葬于镇上的“三一”教堂。

莎士比亚共写了37部戏剧、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创作早期(1590年-1600年)主要作品是2首长诗和十四行诗,以及9部以英国历史为题材的历史剧。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在当时盛行的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其中《亨利四世》是他最有代表性的历史剧,写出了封建制度没落的趋势,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割据局面的批判,并形象地描绘了如何通过道德改善而产生理想君主的过程。在这一时期,莎士比亚还创作了大约10部喜剧和一部悲剧。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年)、《仲夏夜之梦》(1596年)、《威尼斯商人》(1597年)、《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年)、《无事生非》(1599年)、《皆大欢喜》(1600年)以及《第十二夜》(1600年)等都是大家熟知的优秀戏剧。

第二时期(1601年-1607年)是莎士比亚创作最光辉的时期。莎士比亚最伟大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1601年)、《奥瑟罗》(1604年)、《李尔王》(1605年)、《麦克白》(1606年)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他在悲剧中塑造了一系列能够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巨人性格的艺术形象,并反映出社会现实。这些悲剧是他对他那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深入思考的成果,也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最生动的形象的再现。除此之外还有喜剧《终成眷属》(1603年)、《一报还一报》(1603年)等。

最后一个时期(1608年-1613年),莎士比亚转向了神话剧的创作,主要作品有《辛白林》(1609年)、《冬天的故事》(1610年)和《暴风雨》(1611年)。这些作品都以宽恕和解为主题,虽然他把希望寄托于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和未来的青年一代身上,但是莎士比亚仍然保持了人文主义者的信念,相信人类有前途。

莎士比亚的剧作是西方戏剧艺术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在他的戏剧中,展开了如此广阔的生活画面:上至王公贵族,下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剧中婆娑起舞,而每个人又有各自的爱憎、伤悲与欢乐,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莎士比亚剧作的语言,完全是诗化的语言,柔婉如同淙淙流水,激荡如惊涛拍岸,令人回味无穷,许多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已经成了英文中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辞藻。

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化史上地位崇高,影响巨大,他的戏剧生动地描绘了欧洲17世纪的社会生活、政治思想和民族风情,受到世界各国各时代人民的普遍喜爱,是全世界出版最多、流行最广、演出也最多的戏剧。同时,莎士比亚也是被各国专家学者研究得最多的戏剧家,这使得“莎学”成为世界上一门广有影响的“显学”。

《李尔王》被誉为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悲剧”。李尔王是一个封建君主,他按照封建继承法把国土分封给三个女儿,但是他要求自己的女儿们表达对自己的爱和忠诚。大女儿和二女儿用虚伪的甜言蜜语骗取了父亲的信任,而小女儿考狄利娅因为诚实地说出“我爱您只是按照我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而被赶出家门。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两个大女儿和她们的丈夫后变得一无所有。两个女儿开始嫌弃父亲,最后李尔王愤然出走,流浪荒野。在一个暴风雨之夜他幡然悔悟。后来,两个大女儿为了男人和权力的重新分配互相残杀。李尔王终于和讨伐两个姐姐的考狄利娅见面,并得到了谅解。最后,作恶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受到正义的惩罚毙命,而作为爱的化身的考狄利娅也被绞死。李尔王认识到了代表仁爱、宽恕等原则的考狄利娅才是正确的,抱着小女儿的尸体心碎而死。

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之一,为悲剧艺术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称为“悲剧之父”。他的名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了善良勇敢的天神普罗米修斯不忍心看到人间的黑暗、冰冷,于是从天上偷来火种送给人类,却不料惹怒了上帝宙斯。漠视人类苦难的宙斯因此将普罗米修斯钉在悬崖上、暴露在风霜雨雪和烈日下,并警告他不要再给予人类同情。在这部伟大的悲剧作品中,作者歌颂了普罗米修斯为了正义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赞扬了他为了人类的幸福和光明所做的巨大贡献。诗剧场面宏伟,风格粗犷,并带有很浓郁的抒情风格。

同类推荐
  •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16位超人气作者,34篇风格迥异的美文。三个篇章,分别讲述现世家常、生活态度与温情励志,给你一次温暖、清晰、沁人心脾的文学享受。它不会为你打开新的世界,也不会让你增长见识,更不可能教你花草的培育方法,它给你的只是一种短暂的享受,一种或温暖、或体贴、或柔美的感觉。这里有对爱情的剖析,对青春的反思,对世态的感叹,以及内心的挣扎,些许自嘲、自怜、自叹,以及自我鼓励,还有一些小色色、小羞羞。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思、所想、所见、所经历的真实,我们柔软、犀利、纠结,但满怀希望。34篇不同感觉,不同色彩,不同香味的美文,犹如34朵鲜花,请你轻轻摘下,栽种在心里。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回想是人的反刍。咀嚼昨天。昨天总是丰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回想,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一般来说,我回想故我在,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真应该回想那风了,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窗打开……
  • 生活在唐朝

    生活在唐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穿越·樱花、生活在唐朝、大明宫花絮、月殇、沉、马戏团、佛珠记、宫女、世仇、日之札记、丝绒城堡、北欧玫瑰、关于死亡、奶酪、花瓶、项坠、告别、摩天游乐轮、心的犯罪等。
  • 把日子摆上地摊

    把日子摆上地摊

    与“大款”相交则锱铢必较;与“小官”相交则自爱自尊;与百姓相交则有利他人。皮二,一卖菜老农,一古板又正直的劳动者,亦可称大丈夫!
  •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独家披露杜聿明、宋希濂、黄维、王耀武、沈醉、文强等一大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俘及至获赦后复杂跌宕的思想嬗变和人生况味。堪称一部完整的“改造”史,也是一部真实的人性史。这是一部积淀了三十年才最终完成的作品。上部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生动描述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特务头子、党政要员等在功德林战犯管理处的“改造”经过。因突破了题材的禁区,写出了国民党人对民族的贡献,轰动海内外,影响深远。累计销售逾百万册。并于1991年改编拍成电影《决战之后》。
热门推荐
  •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蛰伏

    蛰伏

    都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梁笙,你呢。“沈先生,我爱你。”“什么程度。”“愿意为你付出所有。”“比如利用美色讨我父亲欢心?”梁笙生来贫贱,被男人玩弄,被权贵欺压,被黑暗所笼罩,可这样肮脏的她,也会不知身份爱上一个男人。她爱上的男人,有这世界上最坚硬的心,最残忍的手段,最冰冷的情。她以为她有能力把他捂热,可当沈柏腾为了利益,让她上他父亲床榻,她才发现,现实在她脸上狠狠甩下一计耳光。葬礼上,四月飞雪,她穿着一身孝服跪于灵堂前,直视丈夫的灵位,颤声问身侧的沈柏腾:“我在你心里到底算什么?”他连犹豫都未曾有,薄唇吐出一句残忍至极的话,他说“梁笙,你是我棋局上最好的一步棋。”梁笙冷笑一声想,原来,只是棋子。
  • 守护甜心之樱梦花雪

    守护甜心之樱梦花雪

    她,原本天真而活泼。却因一次背叛而失去一切!被命运折磨她从各种的艰难中度过,她现在还会像以前一样天真无邪吗?又有没有人让她变回以前活泼的她呢……
  • 水晶般美好却易碎

    水晶般美好却易碎

    tfboys的三位成员,在一次去往北京的航班上遇上了三位千金·,他们的爱情故事由此展开,他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呢?而这些事情的,又会不会把他们分开呢?想知道吗,那就进去看看吧,记住,1.作者我还小,五年级;2.第一次写小说,不好处,还请读者大大们谅解。
  • 狱中皇

    狱中皇

    一个身家过亿的太子爷,因为一次转学开始了他的黑道人生。看他如何在拥有五万人的新民学校掀起阵阵腥风血雨,看他如何...
  • 素手覆天下

    素手覆天下

    穿越成孤苦无依的庶女,赐婚于傻子王爷。谁知王爷深藏不露竟是个妖孽,宠她无法无天,为她甘负天下!她笑,全世界只有他愿为自己丢了生命,只要能携子之手,颠覆天下又如何!(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最强护美

    最强护美

    大内高手伊天仇,奉命保护“冷艳罗刹”苏樱落,不想卷入地下争端。吞食至宝劲灵丹,成就无上战力。一路横扫千军,各路枭雄闻风丧胆。妖娆,冷艳,萝莉,无数美女投怀送抱。这是你我的英雄梦,让我们共同见证,属于你我的热血篇章。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融生活和经济原理于一体,让你更加理性的认识生活,更加准确的把握生活的内在。从柴米油盐到逛街购物,从求职就业到创业投资,从财富收入到幸福人生,经济学紧跟你的每个脚步,看懂经济学才能走好人生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经济学紧密相关,很多人从不觉察也不去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发展将生活和经济紧密连接,谁都无法回避生活中无孔不入的经济链条。面对生活就要面对经济,既然要面对,我们就要掌握主动,让不利变有利,从适者生存到发展获利,获得物质财富,并彰显人生价值。
  • 薄荷.初夏恋

    薄荷.初夏恋

    不知什么时候,我的人生就多出了一个我从不想去认识的人。可我还很可笑的喜欢他,因为他的一切而去改变我自己。因此我,我还喜欢上了薄荷。它的味道让我忘记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