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1800000035

第35章 忧思

1915年,林纾为国学扶轮社编纂的《文科大辞典》作序云:“新学即昌,旧学日就淹没,孰于故纸堆中觅取生活?”新文化运动时期,林纾极力捍卫古文的地位,与蔡元培、胡适、陈独秀、钱玄同等新派人物激烈论争,讥笑白话是“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不值一哂”。白话最终取文言而代之。林仍矢志不渝,推广古文。他在《论古文之不当废》中说:古文不能废,“吾识其理,乃不能道其所以然”。

在他逝世前一月写的遗训十条中,特意为擅长古文辞的四子林琮写有一条:“琮子古文,万不可释手,将来必为世所宝。”林在弥留之际,仍以手指在林琮手心写下最后的遗嘱:“古文万无灭亡之理,其勿怠尔修。”严复说:“天下之最为哀而令人悲愤者,无过于一国之民,舍故纸所传而外,一无所知。”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南北议和,举国对袁世凯心存幻想。邵飘萍却发表时论警示国入:“呜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袁贼不死,大乱不止。

同胞同胞,岂竟无一杀贼男儿耶?”20世纪30年代,北大校长蒋梦麟发感慨说:“政治腐败,我们哪里能不谈政治;既谈政治,教育界哪里能不遭到政客的摧残,仇视,利用。即退一步,我们可不谈政治,然而哪里能不主张公道?主张公道,那不公道的一班人,就与我们捣乱。”1914年,到美国仅四年的胡适,痛感留学生的沉迷生活,撰写了忧患不已的《非留学篇》。这篇洋洋洒洒的长文的开头四句是:“留学者,吾国之大耻也;留学者,过渡之舟楫非敲门之砖也;留学者,费时伤财事倍而功半者也;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也。”1915年2月20日,在美国留学的胡适与其英文教师亚丹谈话中论及国立大学的重要性,很受刺激。于是在当日的日记中写道:“吾他日能见中国有一国家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剑桥、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嗟夫!世安可容无大学之四万万方里、四万万人口之大国乎!世安可容无大学之国乎!”胡适曾说:“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院,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1922年12月17日,在北大校庆25周年纪念盛会上,胡适总结北大过去几年的成就说,北大是“开风气则有余,创造学术则不足”。他感叹道:“我们有了二十四个足年的存在,而至今还不曾脱离‘裨贩’的阶级!自然科学方面姑且不论,甚至于社会科学方面也还在裨贩的时候。三千年的思想、宗教、政治、法制、经济、生活、美术等等的无尽资料,还不曾引起我们同仁的兴趣与努力!这不是我们的大耻辱吗?”1929年,胡适在《文化的冲突》一文中问国人:“我们对中国文明究竟有什么真正可以夸耀的呢?……我们国家在过去几百年间曾产生过一位画家、一位雕刻家、一位伟大诗人、一位小说家、一位音乐家、一位戏剧家、一位思想家或一个政治家吗?”1930年,胡又撰文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上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入,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入,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1931年9月,北大刚开学不久,就爆发了举世震惊的“九一八”事变。胡适在日记中愤怒地写道:“我们费了九个月的工夫,造成了一个新北大,九月十四日开学,五日之后就是九一八的一炮!日本人真是罪大恶极!”胡适说他学成归国后所见的怪现象中,最普遍的是“时间不值钱”。

“中国人吃了饭没有事做,不是打麻将,便是打‘扑克’。有的入走进茶馆,泡了一碗茶,便是一天了。有的人拿一只鸟儿到处逛逛,也是一天了。更可笑的是朋友去看朋友,一坐下便生了根,再也不肯走。有事商议,或是有话谈论,倒也罢了。其实并没有可议的事,可说的话。”鲁迅说:“现在中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中国文化之最大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傅斯年任北京大学代校长时,有一次讲到农民的艰苦生活时说:“孟子说‘乐岁终生苦,凶年不免于死亡’,乃是至理真言。中国这块土地上,自从有了农民后,这千千万万的农入就没有过过一天舒心日子,可还要遭受盘剥,天理难容,天理难容!”一边说一边还用手杖在地上捣,一副义愤填膺、欲为百姓讨公道的神情。

在北大任教期间,林语堂在给钱玄同的信中感慨道:“今日谈国事所最令人作呕者,即无人肯承认今日中国人是根本败类的民族,无人肯承认民族精神有根本改造之必要。”作家陶纯在老北大上学时,与路友于关系甚好。二人经常在一起探讨国家大事。有一次,路问陶加入国民党没有。陶答没有。路又问陶是否赞成三民主义,拥护孙中山。陶答,肯定拥护和赞成。路便向陶解释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孙创建的国民党是救中国的道路,热血青年应该加入国民党。陶答:“没有本事不能救国,只有先读书才能救国。”路听后,慢腾腾地对陶说:“等你有了本事,国家亡了怎么办?”陶无言相答,两入陷入沉默好长时间。后来路和李大钊一同被张作霖杀害,成为烈士。

1945年2月,翦伯赞发表《论中日甲午之战》,在分析战争的结局和原因时,翦痛心疾首地说:“甲午之战,中国一开始就是失败,以后也是失败,最后,还是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非常明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落后腐败。”据周一良的弟子刘聪回忆,厦门远华案被曝光以后,对周一良的震动极大。刘回忆说:那天,“我刚一进屋,就感觉先生的脸色不太好,先生的第一句话就是,刚刚看新闻了,出了一个大案子(厦门远华案),好像贪污了很多钱。当时的新闻报导只是蜻蜓点水,我把从网上看来的消息告诉先生。当时我的情绪有一点激动,先生显然也不像平时那样平静,当我说完时,先生本来直着的腰靠到了躺椅上,喃喃地说‘中国可怎么办呀’,我分明看到了先生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1946年7月,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后,费孝通面临的局势十分危险,在美国领事馆的帮助下,费孝通及其家人避到了美国领事馆。期间,费孝通在《这是什么世界》一文中写道:“一个国家怎能使人人都觉得自己随时可以被杀!人类全部历史里从来就没有过这种事。我们现在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考古学家苏秉琦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感叹说:“几十年来,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有两个怪圈:一个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一个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成是历史本身。”王选说他当年搞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究时,颇多坎坷,最难受的是他的工作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他回忆说:“可惜当时我是一个无名小卒,别人根本不相信。我说要跳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照版系统,跳过美国流行的第三代照版系统,研究国外还没有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版系统。他们就觉得这个简直有点开玩笑,说:‘你想搞第四代,我还想搞第八代呢!”’王选和他带领的团队曾获过很多重要的科技奖励,但他心中从来不曾踏实过。他说自己有一种“负债心理”,感觉不到有什么成就。他说:“我经常反问自己,我们到底对国家是有功还是有过?我们得了这么多奖,如果将来市场都被外国产品占领了,那么你的功劳在哪儿呢?国家投资到哪儿去了呢?”2005年,年届90高龄的马大猷依然笔耕不辍,他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我们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只是在落后国家中较强。研究工作水平不断下降,国际科学前沿够不上,新高技术主要靠引进。这使我国科技人员愧对国际同行,愧对海外中国科学家。我着急啊。所以,想给大家提个醒。”他还说:“现在科学前沿几乎不见中国科学家。新技术产品颇为发达,但其核心技术与研究很少是中国人的贡献。

我国缺少第一流科学大师和科学领袖人物,这样下去,还谈什么诺贝尔奖!”2001年4月,袁行霈在北大文科全体教师的大会上充满忧虑地指出:“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侵蚀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的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有的人甚至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的手段换取一时的名利。这简直就是学术自杀的行为!”他因此呼吁北大应该“树立学术的气象和学者的风范”。

在一次政协会议上,金开诚对当前的教育现状忧心忡忡,他说:“传统文化讲教育,有三条规律:德智兼修、因材施教、学以致用。我们现在教育培养的是‘考试机器’,德育进不了学生的‘兴奋中心’,所以就不会在精神世界中起作用。因材施教也根本没有做到,中小学教材过于深奥,而且要门门高分才能考上大学,这如何发挥学生的智能特征?学以致用更无从谈起,12年中小学,4年大学,硕士、博士再加5年,学出来就二十八九岁了,才开始‘用’,还未必学以致用,到时哪个行当热门便从事哪行,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吴小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指导一个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戏剧系毕业的女硕士。她准备从吴学习两年后回国攻博士学位,主攻方向是中国戏曲。一日,金克木与吴一起进城开会,在车上,金感慨地对吴说:“你一定要把自己掌握的全部中国戏曲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这个女孩子。等将来我们研究戏曲的人才绝了种,还可以派人到日本去留学,把这一套知识和本领再重新学回来。”汤一介说:“梅贻琦校长可以说:‘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但今天还能这样说吗?我认为,今天是出不了大师的,特别是文科,因为没有出大师的环境和条件了。”2006年,谢冕在一次主题为“读图时代与经典阅读”的座谈会上充满忧虑地说:“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匆忙、快速的消费时代,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匮乏形成强烈的反差。一大批浅薄、没有耐心的读者,完全没有耐心读经典。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耳朵将无法欣赏美妙的高雅音乐,我们的眼睛将无法欣赏梵高那美丽动人的金黄色。文学经典培养的是一代有趣味、有诗意的中国人,但这一切在慢慢失去。”许智宏说:“在整个社会处于一个转型的过程中,随着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功利主义的滋生,并非‘世外桃源’的大学如何守得住自己的精神高地,是能否出世界大师级学者的关键。”陈平原感慨说:“没有长须飘拂的冯友兰,没有美学散步的宗白华,没有妙语连珠的吴组缃,没有口衔烟斗旁若无人的王瑶,未名湖肯定会显得寂寞多了。”

同类推荐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内容丰富,笔力深厚。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沉默的悬崖

    沉默的悬崖

    永远要有这个严峻的抱负。不论在什么境况下,都必须直面人生,用全身心去拥抱、搏击充满荆棘与鲜花的人生和命运。因此,我在祖国和历史热切的逼视下,仍然是很惶愧的。
  • 要什么完美

    要什么完美

    这是一本让年轻女孩找准人生定位的优雅书。追求完美是人之共性,但只有抛弃对完美的执念,才能在这残酷世界撒欢玩一场。人生有起有伏,走到何种境地都没关系,何种姿态才最要紧。与其妄想得到每个人的夸奖,不如挺起胸膛自己鼓掌。如此,人生便足够了!从此后,不苛求做一个完美的人,不企图寻找一个完美伴侣,更不假设一段完美人生。信任瑕疵与遗憾,它们是命运的真相,也是人生的必需。以你想要的方式,过你独特的一生。愿我们都变成优雅而有态度的女人,大气又从容,成熟并天真,不偏执、不依赖,任谁都无法取代。
  •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普及之广泛是空前绝后的。作者宏观分析了唐诗的总体成就,精选几十首经典唐诗佳作,从时代背景、思想内涵、艺术技巧等各个角度品评鉴赏,深入浅出,别具韵味。
  • 变奏

    变奏

    语言在生活中就像是寻求光的一种形式,使暗处闪亮或者使刺目的光变成柔光。诗在我这里,它对生活是一种矫正、一种修补、一种抚慰;同时,生活对诗歌,不仅是装着诗歌原材料的一种器物、一些媒质,也是一种引导、一种启示。我所说的生活既是生活的,又是诗歌的;而诗歌,既是诗歌的,又是生活的。我把这视作生活本身。形式上似乎是一种生活启发另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安慰另一种生活,实际上是两种生活融为一种生活。这就是我说的诗生活。
热门推荐
  • 少年豪杰

    少年豪杰

    少年磨难,让他知道了实力的重要。一往无前地踏上腥风血雨的道路,当终于站在巅峰,才发现。失去地,似乎更多。这是一个讲述青春与热血,得到和失去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岁月伤痕

    岁月伤痕

    一种悲苦,源于更深的历史;一段故事,书写自我的悲凉;恨也好,爱也好,都将回不去了。多少爱恨情仇,多少悲伤痛苦,一代代轮回,一代代煎熬,下葬的那一刻,才懂得了,一切都源于自我的过于在意。爱,是自私的,痛,也源于自私。放下一切,才懂得生活的真谛,内心的安宁和满足才能握住幸福。
  • 末世极速少女

    末世极速少女

    宇宙射线?辐射?人类的潜能有多大?在宇宙射线侵蚀地球时,人类也迎来了一次大规模洗牌。有的人死了,有的人变异成怪兽,亦有人成为丧尸,只有小部分的人能够存活下来,在痛苦的脱胎换骨中获得超能力。这是一个普高女学生用祖传双刀开辟一个新的纪元,并俘获了某个来自异星球妖孽男子芳心的故事。这是一个末世和星际相融合的平凡姑娘奋斗成长史,有血有泪有温情(大雾)!晚霞举牌!(读者群:485155683)
  • 冰魔血恋

    冰魔血恋

    “哈哈哈……神!又如何,你为了天下苍生的诞生付出来多少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知道,今天我要做的就是杀了你,别废话了!死吧!”心风一掌向……“哼!在你们对她动手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今天的结局!今天就算是我用我的命,也要你们给她陪葬!”心风疯狂地看向眼前的夜月等人,毅然地念起了叛世之咒……“风儿,你已经为我做的够多的了。本以为,我嫁给你后能带给你点安全,可谁知道会变成这样!”冰儿向怀里的男人诉说着,突然恶狠狠地看向哈蒂斯等人“哈蒂斯!冥府第一高手!好本事啊!都敢动我冰儿的男人了,好本事啊!滚吧!三天后,你们可以再冥府除名了!”……
  • 五人行必有EXO

    五人行必有EXO

    有五个家庭背景很好的五个女孩,在大学时期遇上了“EXO”这个宇宙级偶像。在她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错爱之霸道哥哥欺上妹
  • 五大牛王雨宝陀罗尼仪轨

    五大牛王雨宝陀罗尼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所谓权,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以权谋私,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据文献记载,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或为金钱,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腐败导致灭亡,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
  • 名探千王

    名探千王

    侦探是一种职业,老千也是一种职业,前者,靠智慧抽丝剥茧,拨开迷雾,直至水落石出将真相揭开;后者,则用头脑设下重重圈套,摆下层层机关,让对手坠入五里云烟,直到眼乱心迷最终上当受骗。名探,是一种称号,是对侦探中智慧过人,擅于查案办案者的尊敬;千王也是一种称号,是对千门中技艺高超,运筹帷幄,无往不利者的敬仰。而无论名探还是千王,都是他们所在行业中的佼佼者,常人毕其一生之力,也未必能得到其中之一。然而,有一个人的双脚却同时走在这方向完全相反的两条路上。他是谁?他能走多远?江一凡,原名江华天,南千王杜遗山亲传唯一弟子,一次骗局中惹到上海青帮,为避风头来到北平,机缘巧遇,成了一家侦探社的挂名侦探,由此展开了新的人生。
  • 重生之都市大少

    重生之都市大少

    人至中年,浑浑噩噩,前路茫茫,已经是一片昏暗。在高中教室里醒来,齐宇知道,老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依然是没钱没势力,但母亲身体康健,姐姐前途无量,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齐宇双手捧着“大事记”,眼神犀利地看透世事,看透人心,嘴角浮现自信的笑容。再活一世,定不叫人生再有任何缺憾!钱?要!权?要!义?要!情?要!所有失去的,所有错过的,所有希冀的,所有曾梦想的,统统不放过!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折腾!借我一世记忆,大风起兮云飞扬!若我重来,风起云涌……(本书已签约,请各位大大放心阅读,斜月一定会努力写得精彩,嘿嘿!(Q群9050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