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8000000013

第13章 东方大国得契应(4)

一个汉子逼到小沙弥的面前,将一把明晃晃的刀子抵到他的胸口。小沙弥明白发生什么事了.他双手叉腰,轻松地说:“你们不就是要拿稻谷吗,尽管拿就是了,何必弄把刀子吓人呢?”

那些人见这小沙弥站在那里无动于衷,先就觉得奇怪,现在又听这人小鬼大的东西竟然说出这番话来,一个个反而站在那里不知所为了。只听小沙弥接着又说:“如果你们真是闹饥荒了,可以稍许运几袋谷子去。”

那几个人又开始装运谷子,小沙弥又说:“不过你们不能全都拿走,你们都拿走了,我们吃什么呢?”那几个人相互看看,就又从马背上丢下几袋谷子。正要赶着马离去,又听到小沙弥在叫他们,这些人站住了,不知这孩-子到底还要说些什么。

小沙弥说:“过去你们有谷子的时候,从来不肯施舍半点给别人,这是你们今世受饥荒的报应。现在,你们受穷了,又不肯劳作,却来抢夺别人的,我真替你们担忧,说不定来世你们还要受更大的饥荒。”小沙弥说着,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拾起镰刀从从容容地走了,丢下稻田里一帮强人一个个站在那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怎么办才好。说来也怪,这些抢夺惯了的人发一阵愣后,忽然自觉地把装在马背上的谷子一袋一袋卸下来,牵着几匹空马,就这样离开了稻田。

这个小沙弥,就是后来被后世的历史称作旅行家兼翻译家的东晋僧人法显。而人们每每说到法显,总不会忘记他十二三岁时在稻田事件中的不凡表现。

二十岁时,法显正式成为一名比丘僧人。他在长安大寺里一住就是几十年,然而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无法排解的梦想总是驱之不去地萦绕在他的心中。由于当时律藏的不全,虽然不时会有人有违戒行,却又找不出合适的律条来加以约束。法显想起佛在寂灭时说过的话:佛灭度后,以戒为师。可见戒是致使僧团不败的法宝,就像一道铁箍紧紧保证水桶的不致散失。可惜古印度的律藏至今没有完整地传到汉地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在长安大寺里,法显与一个名叫道整的僧人十分投契。有时候,当谈到汉地律藏不全的问题,二人感受几乎相同。又谈到希望有一天能西去印度取回律藏的愿望时,二人更是一拍即合。

时光在不知不觉间流逝着,法显很快就由青年跨入六十岁的门坎。他开始意识到,如果再不把西行的计划付诸实施,今生今世就再也没有希望西去印度了。然而有人告诫他说,西去的路途漫长而艰辛,不仅有号称杀人魔窟的大沙漠,更有连鸟也难以飞过的小雪山,你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又何谈西行求法?就像当年他在那片稻田里面对一批强人一样,法显从容不迫地做着西行的准备。他与道整约了慧应、慧嵬以及慧景一行五人,于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自长安出发,开始了漫长的西行征程。一年后,他们到达甘肃的张掖,与另外五名西行的僧人会合,于是,十人结伴而行,继续开始漫长的行旅。

西行之路,步步维艰,等最终到达中印度时,就只剩下法显和道整二人了。终于踏上心目中的圣地,然而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的僧人千百年来一直是口口相传,并无佛经可写。为了把这些存留在印度僧人腹中的律藏带回国内,法显不得不在摩诃衍僧寺暂时居住,一边学习天竺语,一边与这里的僧人不时进行密切的接触。十五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异地的生活并没有改变法显西行的初衷,带着抄写完整的《摩诃僧祗阿毗昙》以及《十诵律》等律藏,法显开始做着回国的准备。他去找道整,道整却说,我若再回中国,只怕也会像慧景和慧应一样,把一条僵尸留在那片大沙漠或是小雪山了。

道整的话使法显意识到,要想把这批律藏完整地带回国内,他必须选择另外的归途。

义熙五年(公元419年)秋天,法显在狮子国搭乘一条商船泛海东行,开始了他回国的征途。海上的航行的确别有一番风味,法显陶醉在大海那绮丽的风光之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海有旦夕变幻。一片海面上,商船突遇风浪,眼看就要颠覆,偏偏商船上有一位排佛的外道,外道说,要想商船不致沉没,必须要把这个和尚扔到海里去。商人们听信了巫师的煽动,一些人一哄而上,就要将法显扔进大海。这些人的行为遭到另一位商人的反对,原来这位商人在国内时曾做过僧人的施主,施主用身体护住了法显,一边大声地说,大家都不要听信巫师的妖言惑众,法师为人天师范,和这场风浪没有一点关系。如果大家一定要把这位法师扔进海里,就请先把我杀了吧。法显对天默祷说,如果我带回去的是真正的大乘佛法,就请让这场灾难尽快过去吧。过了一会儿,风浪果然渐渐地止了,于是商船继续向东航行。

九十多天的海上航行,商船终于到达一个海岸,一踏上岸上的土地,当看到岸上的岩石上刻着“青山无恙”的汉字时,法显知道,已经是踏上青州(今山东青岛)的土地了。法显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他扑到那块岩石上,顿时老泪纵横。想想十五年前他和道整等人从长安出发开始西行,途中五人而成十人,后来十人而成二人,现在就只剩下他一人回到国内,而此时他已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耄耄老者了。所幸的是,他所带回来的四十多卷律藏完整无缺。中国的大乘佛法,终于又增添了‘批无价的法宝。

在青州,法显受到太守李嶷的热情款待,他在这里休整了一年。

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法显继续南下,经过彭城来到晋都城建康,住进了道场寺,恰好在这里遇到了印度僧人佛陀跋陀罗,于是,二人合作,共同译出了他千辛万苦从印度带同来的所有律藏。

§§§第九节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九月,位于建康城北郊的译经场里集中了上百名来自南北的义学高僧和学术泰斗。经过多年的努力,一部由长安名僧法显于十八年前冒九死一生从印度取回的《泥洹经》终于被翻译出来了。这是佛教史上的大事,高僧们聚集在这里,正是要对这部重要的大乘经典翻译进行最后校正。

六卷本的《泥洹经》早在几天前就被分发到高僧们的手中,现在,正是大家集思广益,公开发表意见的时候。正如主持者一开始所预料的,这样的会议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召集权威们聚一次会,无非是对这部经典的问世唱一些赞歌,从而对这部大乘经典的出世做一种热烈的铺垫。

预定的程序已经结束,主持人也正要宣布会议的圆满,忽然,一个声音从会场的一角传来,我有不同的意见!

高僧们扭过头去,那发出一声断喝的是一位五十出头的僧人,只见他神清目定,气宇轩昂,有人认出,他就是青园寺的义学僧人竺道生。不久前,竺道生曾因提出“顿悟成佛”的观点遭到建康许多人的反对。反对者认为,既然刹那问的顿悟就可以成佛,那还要修行做什么,成佛的“果位”还有什么意义?现在,他居然又对译经大师们的鸿篇巨制提出不同意见,这个人也太狂妄了吧。

见大家都在看着他,道生接着又说:“我认为,这部经中有一处重要的错误,经中说到除一阐提人以外的众生都有佛性,请问,一阐提人算不算众生?如果说一阐提人也算众生,为什么一阐提人就没有佛性呢?这不是与释迦牟尼当初所提出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观点相抵触相矛盾吗?”

短暂的静场后,很快就有人叫起来,说,一阐提人是什么人?是善根断尽之人,是不具信之人,是不死之僵尸,这样的人如果还有佛性,岂不是说那些杀人越货者都可赦免吗?杀人越货者都可赦免,国家岂不是要乱套吗?

是啊是啊,一阐提人本来就不能算人嘛,何来佛性而言?一阐提人都有佛性,人还有差别吗?

一时间会场内气氛热烈.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竺道生所提出的观点表示反对,有人甚至就说,你竺道生算什么,尽来些歪言邪说,该不是你没有参加这部经典的译制,你心生嫉妒还是什么?

没等批评热浪高潮结束,竺道生又大声说,早在一千多年前佛陀就曾说过,佛性平等,了无差别,请问为什么要把一阐提人与其他人做一种分别呢?你能否认一阐提人不是众生吗,你能否认一阐提人就没有佛性吗?

显然,这是译经人的错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错误。

主持者是建康城里有名的学术权威,也是这部经典的主要翻译者之一。听了竺道生这样的话,他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站起来说,这位生公前番曾说顿悟即能成佛已让我等长了见识,今又一番妙论否认经中所说“除一阐提人外众生皆有佛性”的说法,那么说,这部经是一部伪经吗?

是我们假托佛言,欺世盗名吗?这可不是小问题,今天,当着大家的面,就请这位生公把话说清楚。

在场者大多数都是主持者的学生,老师一副委屈的面孔,更是让学生们一个个义愤填膺,于是,一片斥责之声像狂风一般向竺道生刮来。其中不乏“道生邪说”、“妖言惑众”等激烈言词。在强大的舆论面前,竺道生觉得再申辩下去已无意义,于是不得不以沉默处之。

同类推荐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中国佛教文学

    中国佛教文学

    本书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佛教的产生与基本要义、萌芽期——汉魏六朝佛教文学、发展兴盛期——唐宋佛教文学、衰变期——元明清佛教文学、余响期——佛教与近现代文学
  •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高僧辈出,译师荟萃,著书立说,创宗立派,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佛教发展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著名高僧窥基法师为佛教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是初唐名将尉迟敬德之侄子,是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大师的高足弟子。窥基聪慧颖脱,过目不忘。躬事玄奘,独得嫡传。学富五车,辩才无碍。切问近思,新意迭出。勤奋著述,有“百部疏主”之誉,尤其是继承玄奘事业,为开创唯识宗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被尊为唯识宗二祖。本书就窥基的功业作一专门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热门推荐
  • 过妻不候

    过妻不候

    她与小三同时怀孕,他毅然抛妻弃女背负骂名珍而重之的娶她入门。地震来袭,她挺着八个月大的肚子带着女儿逃生,他开着车送他的妻子去医院,却不肯停留几十秒的时间等她们母女上车。十年深爱不及一朝情浓,他一直以为自己抛妻弃女不过是为了追求爱情,许久之后才明白他不过是受了美色之惑。当他明白这一点时己经太晚。再相逢时,她是风头正盛,爱慕者成堆的美食家,儿女双全,事业兴旺。当她被疯狂追求者堵在机场进退不得时,他从天而降,拥她入怀宣之于众:她是我妻子!她冷冷的推开他:我不认识这个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扑倒男神:傲娇影帝的黑粉助理

    扑倒男神:傲娇影帝的黑粉助理

    他是万众瞩目的鲜肉影帝,而她,只是躲在键盘后的小黑粉,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在某年某月某一天,以这样的方式相遇:”顾少柏,能给我签个名吗?““有记者,求带走,呕……”于是,夏青水深火热的国民男友小助理生涯开始了……
  • 宫锁重楼

    宫锁重楼

    她本以为可以纵情四海,肆意江湖结果却被暗地陷害,选秀入宫,从此后,她变了。母亲争宠的工具父亲升官的桥梁堂姐复仇的筹码偌大的后宫中,宠信、猜疑、争风吃醋、贬斥阴谋、权术、置之死地而后生处处陷阱,处处诛心重门之内,只有自己才能救得了自己!只是当那个带着面具的男人出现,她才会问自己,到底快乐么?“我希望,你快乐。”
  • 天文常识悦读

    天文常识悦读

    本书介绍天文学常识的理念,将古今中外的天文知识融会贯通。书中收录了天文学史上的大量的重大发现,帮助我们了解天文知识;解说了从古至今所出现的天文现象,为我们驱除了心里的疑惑;搜罗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天文工具,让我们了解如何观测天体;囊括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著名天文学家,用他们的成就帮助我们拓展天文知识。
  • 绝版爱恋:冰山校草,拐回家

    绝版爱恋:冰山校草,拐回家

    “放手吧!”我们终将不合适,爱上你的代价太大,我付不起;爱上你的代价太沉重,我伤不起。放下这段感情,你我终归会找到好归宿!
  • 星玄

    星玄

    自古老时期,有大能者传下一片经文,能长生不死,能得道成仙,能永垂不巧!在这片玄天大陆之上,始终无人得以见识,据说,早已被仙人得去。而偏偏这么一个落魄部族少年,无意之中救了一位美丽女子,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繁华依旧:等你来爱我

    繁华依旧:等你来爱我

    那年时光初至,你站在栀子花下,只需一眼就成了我的白月光,再也不能忘~我追逐着那白月光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终体会了那千般愁绪,万般滋味。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只要我们愿意去相信,愿意去努力爱始终都在!
  • EXO在这颗蓝色星体

    EXO在这颗蓝色星体

    EXO成员:鹿晗,鹿娜。鹿晴,灿烈等将展开酸甜苦辣的爱情故事。
  • 侍魂引

    侍魂引

    星魂大陆,以魂为本,他是一个没有侍魂被人耻笑的白板废柴,她是一个拥有朱雀侍魂的天之骄女,他与她青梅竹马,她从未嫌弃他是白板,处处维护他保护他,“只有我才可以欺负他!”她说道,噬魂重伤了保护他的她,他要冲冠一怒为红颜......弑魂之战,四天王,八部众,五国之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混在夏朝

    混在夏朝

    因为一次意外,刘睿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在经历了迷惘和失望后,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他决心一定要好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