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8000000021

第21章 辉煌篇章誉中华(7)

一天一天过去了,惠明终于露出了要回家的意思,却又舍不得师父,舍不得那只白犬谛听。金乔觉看出惠明的心思,他知道,这孩子因缘未来呢。此次经历,不过为他种下善根,犹如丢下一粒籽,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佛法的种子会长成一棵苍天大树。于是他说,惠明,你先暂回家住一阵吧,等你什么时候想和师父过这洞中的日月了,你再来吧。惠明听说就又抓住师父的衣襟哭了起来。金乔觉知道孩子还是舍不得他,于是又宽慰他说,你是不放心我吗?你看,这飘忽不定的烟霞,这山间的麇鹿和树上的叮当鸟都将成为我最好的伴侣。惠明只是在哭,说不出任何话来。于是,金乔觉替孩子抹去脸上的泪水,一路说着开心的话儿,一直把惠明送到那条通往阂园的小路。

§§§第十四节金乔觉九华证道(二)

就像当初的释迦牟尼一样,当金乔觉开始在那山洞禅坐的时候,一切鬼神外道都顿时预感到末日的来临,于是,展现在金乔觉面前的是又一个更加阴险更加险恶的世界。一只毒蜂飞到金乔觉的头顶,它在那儿盘旋了一阵之后,终于飞走了;一条猛蛇吐出冰冷的蛇信子扑到金乔觉的面前,然而金乔觉只是禅坐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在那方世界感受着生命的周而复始,感受着天地万物的原始和根本。一股钻心的疼痛终于使他意识到那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毒素在他的身上起着作用,他很快昏死过去。不知什么时候,一个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小儿无知,我自会教训它的,你可用脚下的清泉疗治身上的螫伤。那声音又说,请原谅,我只能以此来表达对您这位圣僧的歉意和尊重。那个声音过去以后,果然听到泉水的叮咚之声。

于是,他掀开脚下的巨石,一眼清泉将一股清凉的气息送到他的面前。他挣扎着,伸手将泉水轻轻地抹到遍布全身的伤口上,渐渐地,他开始恢复清醒。他这才知道,发出刚才声音的人是九子山神。他站起来,对着深邃的山林双手合十,大声地说,谢谢你,九子之神!我若修成,定来度你。

从此再也没有人来打扰他的平静。他开始认真打发这洞中的日月,他在山洞四周植上他从新罗带来的茶籽,到了春天,他采摘下片片新绿,于是,他的山洞里便弥漫着缕缕温暖的幽香。他将从新罗带来的黄粒稻种抛进荒弃的水田,到了秋天,他的山洞里便有了一堆金灿灿的谷子。他会时常地走下山来,走到人群中去,有一次,他甚至走到很远的南陵,接受一位叫俞荡的人赠送给他的《华严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和《金刚经》。他不时会走到附近的山民中间,他用心去倾听山民们的欢乐,用心去感受山民的苦痛。他在走进山民的同时,也把他收获的茶叶或稻谷分送给他们。于是,附近山民的房屋四周也就有了一片又一片新绿,那些荒弃的水田里也开始有了金黄的稻粒。山民们感谢他,他说,我什么也不缺,给我些笔,给我些纸吧,我自有用处。回到山洞,他用化缘得来的纸和笔一遍一遍抄写“四大部经”,过一些日,他再把这些经文赠送给那些在苦难中跋涉的山民,希望他们能在这方世界里寻找到解脱的途径。

更多的时候,他只是禅定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当初的释迦牟尼一样,他长久地禅定在一棵大树下或是一块巨石上,静静地思维这生命中的每一个流程。他入定的时间或长或短,短者半日一日,长者十天半月。有一次他刚刚在那只折足鼎中煮好饭食,却突然进入定中。

那一次正好乡绅诸葛节等人结伴上山,他们想看看那位有着传奇色彩的新罗圣僧。

云雾缭绕的山林间有一片平地,一群叮当鸟栖息在附近的大树上,相互发出一声声悦耳的和鸣。空气中弥漫着山茶花的浓香,山坡上一片新绿,山田里的稻谷正待黄熟。在那一方山洞中,圣僧金乔觉正在定中。他的身边是一只折足的铜鼎,鼎中那和着白泥的米饭已经生出了白白的霉芽。乡绅们叹息着说,谁又知道圣僧究竟禅定了多少时间呢?

乡绅们说,和尚把自己种下的稻子分送给山民,自己却苦行如此,这是我们的过失啊。于是,乡绅们拿出自家的布匹和积蓄,买来檀号的旧地,一年过后,在那片废墟上重新矗立起一座崭新的寺字。那寺庙“丹素交彩,层层倚空,岩峦队起于前面,松桧阵横于后岭”。乡绅们再次来到那山洞,大家哭泣着,请圣僧一定要住到那座新盖的庙宇里。从此,金乔觉在那座名日“化城”的寺庙里收徒开课,宣讲佛陀教义。又在山坡上大植茶叶,广种水稻,不几年,九华山成了一座真正的佛国之城。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夏日的一天,金乔觉忽然将徒众们叫到自己的身边说,我要就离开这个世界了,希望你们各自珍重。这时,只听四周的山林发出阵阵轰鸣,天边滚过来阵阵雷声,闪电划破夜空,在这种惊心动魄的音响之后,寺里的梵钟突然坠落在地,再看圣僧金乔觉时,已经坐化于自己的榻上。

僧众们悲痛地将金乔觉安放于一座石函内。三年之后,僧们打开那尊石函,竞发现金乔觉颜面如生,如刚刚入睡。大家搬动他的遗体,想把它重新安放在另一座石塔内,大家听到,金乔觉周身的骨节发出一阵金锁般的锐响。大家说,只有菩萨才有这样的瑞相啊;师父名日地藏,该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矣。安放好菩萨的石塔.当天夜里,从那塔内发出耀眼的圆光,那一片山头就像是燃起一团通红的地火。于是,石塔所在的山头从此就被人称作“神光岭”。

金乔觉九华证道的经历真实地感动了无数的信众,也感动了历来的朝廷。明万历年间,朝廷两次敕银修寺,并颁旨赠大藏经二部。崇祯皇帝亲自赐匾额,额日“为善最乐”。清康熙帝也曾赐额,额日“九华圣境”。至乾隆时,皇帝也赐额日“芬陀普教”。

从此以后,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成了匹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山西五台山之后的又一座佛教名山,并称“四大佛山”。

§§§第十五节鉴真东渡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十月。刚刚度过自己五十四岁生日的鉴真大师在大明寺又一次向僧众宣讲律学。

就像每年一次的律学大会一样,鉴真的宣讲吸引了来自江淮大地的数千名僧众。当时鉴真并不知道,在戒坛下黑压压的人群中,坐着荣睿、普照、玄朗和玄法几位日本僧人。

荣睿等人是于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四月从日本随同遣唐使来到中国的。他们先后在洛阳、长安等地学法。当时很少有人知道,荣睿等人是带着日本天皇所赋予的使命而来的。自从六、七世纪之交中国的佛教传人日本列岛之后,佛教信仰在日本民众中很快流行开来,日本各地都兴建了很多寺庙,招引了很多出家的僧人。遗憾的是,由于一直没有值得一提的高僧,尽管出家的僧人越来越多,但在整个日本列岛,一直都没有正规的受戒制度。因此,天皇决定委派兴福寺僧荣睿等人前来中国,寻求愿意前往日本弘传律学并能为日僧授戒的高僧。

荣睿、普照等人不辱使命,他们一边进行在华的学习,一边开始物色遣日的高僧。

六月,大安寺僧人道航、长安寺僧人澄观、洛阳僧人德清以及朝鲜籍僧人如海已分别作出前往日本弘法的决定。就在这一年,几位日僧得到鉴真大师的有关情况。

鉴真,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人(今江苏扬州),幼年聪慧,器度广宏。

长安元年(公元78年),他随父到大云寺礼佛,但他一见到佛像时,十四岁的少年便心生欢喜,向父亲提出出家的请求。难得的是,信仰佛教的父亲允许了他。于是,他就留在了大云寺,跟随智满禅师学习经律论。十八岁时,鉴真依光州道岸禅师受菩萨戒,成为一名正式的出家僧人。又过了两年,他北上参学到洛阳、长安等地,而等到他再次回到扬州时,已是一个名满天下的律学大师了,追随在他身后学律的人不计其数。从此以后,他就以扬州为中心,往来干江准大地,从事授戒度人和广建寺庙的活动。

律学大会结束,鉴真在法堂里会见了几名日僧。

荣睿说,大师,日本距中国遥遥万里,虽有佛法却一直没有传法之人,这就像一个整夜摸索于暗室的人,这不能不是日本国的遗憾啊。

鉴真说,听说中国的慧思大师托生于日本为国王,日本的佛教由此而兴。这是真的吗?

又听说日本国大臣长屋曾制千套袈裟来施给中国的名僧,衣边还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十六个大字。你们也一定知道这事吧。

荣睿说,至于说到慧思大师托生于日本国王,那不管是传说还是现实,都足以说明中日两国唇齿相依的情感。而现在,日本的佛教需要更多的中国大师去日本弘法,那却是包括天皇陛下在内的所有日本国民的迫切愿望。

鉴真已知几位日僧的来意,于是说,来自天竺的佛教传到中国,现在又传到日本,可见佛教原本是没有国界的呀。

说到这儿,荣睿忽然上前一步,扑通一声跪倒在鉴真的面前,恳切地说,大师,您能作出牺牲,前往东瀛,作日本佛界的大师和领头人吗?

接着,普照、玄朗和玄法三人也跪倒在鉴真的面前,他们的头紧贴在冰冷的方砖上,眼泪也让地上的方砖濡湿了一片。那种诚恳,不能不令人感动万分。

让几位日僧意想不到的是,鉴真爽快地答应了几位日僧的请求。

这是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距离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正是十一年前的秋天。

似乎并不需要再做什么准备,因为在此之前,荣睿和普照等人请广陵郡司仓参军李凑帮助制造渡海的使船已正式下水,所有出海的给养也已备足。

唐玄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六月,鉴真率领的东渡使船从广宁出发,然而没等船驶进海面,就突然遇到海风的袭击。船在海浪中如一片翻滚的木片,很快就被抛上了海岸。

经过这一次的失败,鉴真一行对海上的风浪有了足够的认识。第二年六月,一艘更大的船驶进了东海。第一天的航程相当顺利。当天夜里,船泊在越州海岸。这天夜里,鉴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醒之后,他似乎对即将的出征有一丝犹豫,然而他没有因这虚玄的梦而放弃准备已久的行动。天亮后当船从越州海岸再次启程的时候,突然遇到狂风恶浪,船眼看就将沉没,船副高叫着:抛掉装有经书的箱笼,保全性命要紧。于是,一部分经卷被抛入海中,鉴真死死地抱着道宣律师的《四分律分事钞》、《羯摩疏》以及《量处轻重仪》,宁可与这些著作一同沉入海底。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出征,一次次风浪,一次次海盗的袭击,而以第五次的失败最为惨重。船被风浪打成碎片,借助一片船板,鉴真与几位侍僧被抛到一片无名小岛上。等到他们从昏迷中重新醒来,鉴真发现自己已看不见自己伸出来的手指,更看不到头顶上明晃晃的太阳。鉴真就像一棵渐近衰老的大树,在一次又一次的风雨侵蚀中,遍体呈现出衰竭的痕迹。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这时候,他已是一个六十六岁的老人。

拖着病弱的身躯,双目完全失明,十月十九日,他们所乘的船只顺利横渡东海,抵达冲绳岛。第二年二月初二,鉴真一行在平城京(奈良)受到日本天皇敕使安宿王的欢迎。初五,再次受到日本各界的热烈欢迎。

不久.日皇特使吉备真备在东大寺少僧都良辩的陪同下拜会了鉴真,并宣读了天皇的诏书,天皇对每一位遣日使者一一赠授名号,赐物慰问。而特授于鉴真“传灯贤大法师”称号。

这一年五月,鉴真在东大寺卢舍那大佛前的戒坛正式向天皇及皇后、皇太子等人受菩萨戒,为沙弥四百余人授具足戒。至此,日本僧人有了正式的戒体,成为一名真正的释迦牟尼的子孙。

得戒后的天皇法喜充满,当即下旨,于东大寺卢舍那佛殿西开工兴建戒坛院,与此同时,又为在东大寺一侧按照长安寺庙的格局建造唐禅院,以作为传戒的场所。又过了一年,天皇赐鉴真一百町水田,以作为四方学戒僧侣的供养必须。不久,天皇又将亲王四町旧室送给鉴真,并由鉴真按照中国的寺院建筑风格建成唐招提寺。

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日本天平宝字七年五月六日,鉴真示寂于唐招提寺,享世寿七十六岁。在他的生前,他的弟子们就特意为他制造干漆造像一尊,这尊被当作日本国宝的造像一直供奉在唐招提寺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1984年4月,日本国宝鉴真干漆造像被日僧送至扬州大明寺。至此,离开故土一千多年的鉴真大师终于第一次回到自己的故乡。与此同时,根据日本当代作家井上晴长篇小说《天平之甍》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也开始在中国各地巡回放映。

同类推荐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自古至今,世界各民族都有巫觋,文明古国尤为突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正是因为保持着古代文化的延续性,为巫觋文明的理性传承提供了绝佳的历史背景,由此也缔造了中国的道文化。道文化是继承巫觋文明的源头文化,形式上属于神秘文化,本质上体现了人类的灵性文化。丹道是道文化孕育出来的、掌握灵性文明的实践体系。
  • 圆满

    圆满

    人生难以圆满,然而,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是另一种圆满。本书从十个方面,从人生观出发,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做事、学会放下,珍惜光阴,接受缺憾获得圆满。
热门推荐
  • 幻想中的彼方

    幻想中的彼方

    乐弦很悲惨的穿越了,然而,他并没有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天因素,有的,只是对这些动漫中剧情的了解。乐弦对此表示:”坑爹!“
  • 羽化之路

    羽化之路

    当身体轻如羽毛之时,就是得道飞仙之日。修炼的正确方法,不是吸收天地灵气,而是将自身浊气散发于天地,使凡体身轻如羽,最终羽化登仙。秦轩,华夏大陆的一个平凡少年,机缘巧合之下,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修真道路。这是一个“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百姓不仁,以天地为刍狗”的修真故事。本书功法设定:凡级,散级,幻级,玄级,地级,天级,羽级。起点一组签约作品,一组出品,必属精品。
  • 异界神仆

    异界神仆

    我叫聂小白,没想到在我身上发生了奇迹,我穿越到一个修仙时代。灵魂进入了一个叫宴无语的身上,不敢想像的事迹就这样上演了。
  •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分为理解父母的关心与爱护、理解父母的无私与付出、理解父母的苦心与艰辛、理解父母的平凡与伟大、理解父母的唠叨与批评、理解父母的错误与弱点、从父母身上理解爱的真谛。
  • 天赐良缘:傻王遇上废材妃

    天赐良缘:傻王遇上废材妃

    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一朝穿越,变成冥龙世家最不得宠的嫡系大小姐。亲娘早逝,亲爹不爱,姨娘狠毒、小妹犯二、未婚夫被自己退了婚。斗姨娘、杀小妹,耍王爷、救家族。到底谁是赢家。偶尔半夜跑出去,把京城偷了个底朝天。白子墨,他是皇上最得宠的皇子,可却被奸人陷害、给毒成一个智力只有4、5岁的孩童。家族里,一纸婚约,冥子洛笑着接过,她被赐婚与他,从此以后,冥子洛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流光学院里冥子洛遇见了,其他三大家族的继承人。腹黑、妖孽、一根经、慢半拍,全被冥子洛遇见了。以前:白子墨笑得小孩子状:“娘子,你看,子墨不哭了。子墨很乖。”这是冥子洛笑了:“是啊!子墨是很乖,所以啊,你现在快去睡觉。”
  • 染血花语

    染血花语

    看那一朵朵染血的鲜花啊,人生八苦在此绽放的花朵,且听我的呼唤,唤醒灵魂深处的秘密……她,天生煞星,人人厌恶,父母遗弃,家族厌恶,为了生存,为了守护至亲的人,她隐姓埋名,完成属于自己的使命,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他,为了逃避现实,灵魂分离身体,冷眼旁观世间的一切,结果遇到了一个有趣的女孩儿,从此,就缠上她了……推荐新文《真假世子:盛宠世子妃》望大家支持~
  • 8种成功能力

    8种成功能力

    本书介绍了走向成功的学习能力、时间管理的能力、开发潜能的能力、坚韧的意志力、创新的能力等八种成功的能力。
  • 网游之绝世刺客

    网游之绝世刺客

    他就是神!他就是死神!请接受他的审判!你已经拥有了七宗罪!你的结果只有一个——死亡!一次次的死亡!他是一个刺客,进入游戏时就是,只是却不是最好的,所以他来到了,这个游戏,绝世。这时他开始梦想的地方。
  • 秦梦汉归

    秦梦汉归

    简介:秦末,现代军人在神秘小岛意外回到千年前即将土崩瓦解的秦朝.凭借巍巍中华千年累积的智慧,以及卓越的身手掀开历史未知的神秘面纱.跟项羽打过架,踢过刘邦的屁股,跟韩信情谊相投义结金兰.只是,知道历史结局的他又怎么忍心英雄的陨落,兄弟的惨死!乱世造英雄,铁血铸好汉!且看他如何应对这个被他忽然闯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