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7500000001

第1章 我越来越像的那个人(1)

徐淑红

我觉得,我现在越来越像一个人。

今天是我生日。正巧母亲让嫂子捎来了一袋“社果”,用野艾叶和糯米粉做的,形状有圆的有船形的,碧绿的颜色和此时窗外的春色接近。在故乡每年的春社日,家家都要包这种果子。三十三年前,就是在这个时候,母亲正在小姨家帮忙包社果,并且吃了两个,突然腹痛,然后就生下了我。

这是母亲告诉我的。我无法看见,只知道,我和母亲一样,对所有的糯米吃食都不感兴趣,包括故乡宴会上经常在早上吃的麻糍,还有端午节的粽子,我都不喜欢,但对碧绿的社果却情有独钟,非常爱吃。

我对食物的好恶深受母亲的影响,比如吃酒时不吃麻糍和开席时的大块肉,最后上的用于下饭的肥肉更是一点儿不沾,喜欢喝汤,什么蛋汤、肉汤尤其是猪肝汤特别喜欢。只有一种食物例外,就是辣椒,母亲一直不怎么喜欢吃,而我和兄弟们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都酷爱吃,但现在因为身体的原因也不怎么吃——我觉得,我越来越像母亲了。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经常与各种各样瓶瓶罐罐的药打交道,那难闻的中药味时不时在厨房里升起,为此我很同情母亲,虽然瘦小的母亲在儿时的我眼里就像慈爱宽广并且无所不知无所不包的大海,但在这点上我一直很同情她,也曾和兄弟们一起善意地笑她把药当饭吃,“舍得吃药,不舍得吃东西”,并且一直对自己的身体颇为自豪,我的身体也的确一直不错。不想近几年来身体却总有这样那样的不适,这次又刚阑尾炎发作,吃了药才好些。这诱人的碧绿的社果也不敢吃,中药对于我也不再神秘和遥远,那熟悉的树根树皮散发出的清香也开始在我的屋子里弥漫,在这弥漫并且包围着我的中药的香气中,我总能看见母亲的身影。

其实,我一直都很像她。十多年前的乡村公路上,十二三岁的我急急地走着,腹中早已饥肠辘辘,那饥饿的感觉和我母亲是多么相似:母亲当年因为时代和家境(当然还有节俭)的原因经常处在饥饿之中,她经常空着肚子从县城中学步行几十公里路回家,有一次竟然因为饥饿昏倒了,外公着急地寻了很久,才在公路边的田沟里找到昏迷中的她。我忽然想起,母亲在年少时因为饥饿早早留下了胃肠疾患,也许这就是她一直不怎么喜欢吃辣椒的原因吧。我当然不是家境的原因,父母都有固定的工作,在村庄里应该算家境好的了,但出于母亲传给我的节俭习惯和“归心似箭”的心理,使我在每周六上午放学后顾不上吃中饭,就背上行李往家赶,由于同样的原因我很少去等那一两趟路过的客车,而经常用脚步丈量镇上中学到故乡的那条乡村公路,母亲在她故乡的大山里练就的脚劲也传给了我,瘦小的我在结伴同行的伙伴中总是走在最前面,他们甚至说我走得比他们跑还要快。在几乎贴着地面的行走中,我仿佛也在贴近母亲,饥饿的感觉一次次变得分外清晰,我仿佛能看见年少时的母亲,也仿佛能看见那时在家中等我归来的母亲。看到故乡的房子我就心安了,看到母亲的身影我的心彻底放松下来,瘫在椅子上等着母亲给我做香喷喷的蛋炒饭,那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吃过的最美味的饭食。

在我迄今为止的人生经历中,唯一值得骄傲的便是年少时优秀的成绩,而这也得益于母亲的遗传。母亲那个年龄的乡村妇女很少有人上过学,她虽然出生在读书风气浓厚的婺源,但以外婆家当时的情况也是不可能让母亲去上学的,母亲就自己跑去学校报名,老师为她热切的渴望所感动,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到外婆家中劝说。就这样,靠着自己的争取和老师的劝说,母亲终于迈进了学校的大门。有几年母亲还带着年幼的小姨一同去上学,外公长年在外谋生,外婆要外出干活,小姨没人带,这也是经过老师同意特别批准的。母亲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学习认真勤奋,加上天资聪颖,成绩一直很好,每门功课成绩几乎都是5分(相当于现在百分制的90分到100分),初二时还因为成绩优异被选拔和初三的学生一同参加中考。母亲当然想考高中再考大学,但外公不同意,一定要她报考师范,母亲为此在床上躺了三天,最后还是无奈地听从了外公的安排。可母亲一跨进师范学校的大门,外公就因病去世了,很多人都说外公有先见之明——也许是外公对自己的身体有先见之明吧。母亲在悲痛之余也感到庆幸,虽然失去父亲的她此后的求学之路更加艰难,经常捡别人用过的纸张在反面打草稿甚至写作业——母亲说这也是她的字变得潦草的一个原因——但因为师范不需要什么费用还有补助,她得以继续完成她的学业并参加工作。如果去读了高中,那是肯定要辍学回家的。我当然比母亲幸运得多,学习无忧,生活亦无忧,但和母亲一样只想读高中然后读大学。中考那年实行的是“一条龙”政策,即报考中专不会影响重点高中(那时都是中专分数线高于高中)的录取,班上女生几乎都同时填写了中专志愿,包括成绩中等和偏下的,当时成绩在前几名的我却只填写了高中学校的志愿,虽然中考成绩大大出乎人意料,比我平时成绩低了很多,但还是如愿考上了重点高中。高中以后我的成绩却不知怎么就不行了,尤其是高二以后,特别是理科,而我偏偏选择了读理科,连最终让我下决心读理科的物理,高三以后也不怎么行了,生性怯懦的我拒绝了别人的帮助也拒绝复读,高考时只考取了一所中专,也义无反顾地去了。母亲对此没说什么,但我想母亲心里一定是有遗憾的。我最终选择读理科时,回家征求了父亲的意见,没有问母亲,她正好不在家,不过我想就是母亲在家可能也不会说什么,她一向是让我自己做选择的。我知道父母都对我寄予厚望,但我却让他们失望了。

母亲个子矮小,且瘦,近来越发地瘦了,让她总疑心自己有什么大毛病,虽然到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查出什么。听说母亲年轻时曾经胖过,我看到过一张我们兄妹小时候和母亲的合影,我当时不知什么事很生气,嘴巴撅得老高,一脸不高兴地一个人站在一边,母亲抱着小弟坐在凳子上,两个哥哥站在她身后,母亲微笑着,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也可能是照相的师傅按动快门时母亲眨了眼睛,她的脸看上去有些胖,身子也是。小弟胖嘟嘟的很可爱,我那时也挺胖的,我还记得小时候人们喊我“胖子妹仂”,上中学后好像就没有人喊了,大约瘦了些吧。参加工作后一位同学的姐姐仍叫我“胖子”,现在就只有我家老公和女儿说我胖了,因为他们两个都是瘦子。不过不论何时我一直都比母亲胖,但这两年遇见以前的熟人,总听他们说我“瘦了,瘦了”,我最终还是要和我母亲一样的。母亲个子矮小,因此我在小学时就长得和她差不多高了,经常和她勾肩搭背地走在一起,村里人见了都说我们像姐妹俩。现在我女儿小学还没毕业,也快有我高了,我也喜欢和她勾肩搭背地走在一块,很多人见了也都说我们像姐妹俩,我听了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又恍然看见我搭着母亲的肩膀走在故乡的巷道上。

前几天,我陪母亲去逛街买衣服,是给伯母买。在一家一家服装店里,在一件一件衣服面前,母亲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这种不知所措是我多么熟悉的呀。记得从来没有自己买过衣服的我在一个山区小县实习时被几个同学强拉着上街,试穿了一件又一件衣服,那感觉简直就像被当猴子耍一般——如今自己也会一个人或者和家人、同事朋友去逛街买衣服,但那种不知所措仍然会一次次从内心深处涌上心头。也许是因为自己个子矮小相貌平平,也许是因为自己从小就艰苦朴素(儿时的我看到父亲出差给我买的新衣服竟然会不高兴甚至拒绝穿,只喜欢母亲给我买的书),对穿衣打扮没有感觉——总之都是缘于一种自卑。自己买衣服都这么不知所措,给别人买衣服就更把握不定了,所以我很少给人买衣服,包括自己的父母,甚至他们六十大寿时我也只是给钱了事。我的母亲则年年过节时都要给我和兄弟们的孩子买衣服,但她以前总叫上在城里的一个阿姨陪她去挑选,后来又叫上大哥的岳母,现在就总叫上我们带着小孩一块去试,我知道,她把握不定。这次给伯母买衣服她叫上了我,却不知我和她一样,望着母亲的白发和她的不知所措,我心里一阵难受:母亲都老了,我怎么还是这样没一点儿长进,不能让母亲有所依傍?

母亲的白发很早就有了。当然这也可能有遗传因素,舅舅和弟弟也都年纪轻轻就有了白发。如今母亲的白发似乎反倒少了许多,可当染发剂褪掉后,那仿佛从天而降的一头灰白更令人触目惊心,我的心也每每掠过一阵阵伤感。这两年母亲不用染发剂了,说看到书上说那东西伤头发、伤身体,我以前就说过她不听,不过母亲这样满头白发还真有些让我不习惯,原本看上去显得年轻的母亲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我现在是一头乌发,短短的,可一位同事在仔细看过我的头发后,却说我这样的头发老了会很容易变白,我想到那时我就真的和母亲一样了。

同类推荐
  •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这是一本有关人生求索、待人接物、情感心路的哲思随笔。全书由6个篇章160篇美文构成,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切点,精辟的人生哲理,韵致优美的文字,娴熟的写作手法,常常由一个好故事,或阐释一个新颖的道理,或抒发一种独特的情感,引领读者激扬向上,带给你非同一般的阅读感受。
  •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本书,就是要将思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普通大众——《盗梦空间》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中国经济增长 《绿野仙踪》与金本位复辟打开电影看经济,我们能发现不同空间里的同一种逻辑! 40余篇文章就着电影品经济,内容涉及经济思想、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美国经济、欧日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经典理论,在电影与经济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对经济感兴趣的普通人,更轻松、更直白、更感性地理解经济世界打开一扇窗户,放飞畅想!
  • 水浒人物品评录

    水浒人物品评录

    本书选取了《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最具特色的二十七个主要人物,以现代视角予以解读。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热门推荐
  • 个性化诉求:传统办学模式的突围之路

    个性化诉求:传统办学模式的突围之路

    本专著即是在获得浙江省新世纪基础教育科研重大成果一等奖的《基于学校文化特质的个性化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成果基础上重新整合布局之后形成的书稿。
  • 勇者大冒险:黄泉手记

    勇者大冒险:黄泉手记

    挪威最大的缆车公司在二战时期为德国建造了一部世界上最长的缆车,没有人知道这辆缆车最终被修建在了哪个地方,中国知名的工匠家族在清朝接到过来自法兰西大使的邀请,为法兰西国王制作一件精美的仪器,这件仪器和多年后的这项缆车工程,到底有什么联系?透过所谓的“黄泉镜片”到底能看到什么?
  • 一别成天涯

    一别成天涯

    有人说,纯真年代的爱情很纯,很蠢!爱中带着疼,疼着慢慢成长……他与她就相识在那么一个纯真的年代,朦胧的爱情甚至来不及发芽。多年后,再次相遇,相顾两无言,要如何问?曾经我爱的你现在幸福吗?还是,我们还有可能吗?
  • 大胜金刚佛顶念诵仪轨

    大胜金刚佛顶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回到清朝当驸马

    回到清朝当驸马

    穿越到清朝,大小姐,小宫女,公主……手到擒来……即便是霸气四射的皇帝,都忍不住要夸一句:“卿真乃吾大清之福啊!”
  • 末始

    末始

    妄想到达顶端的人却无法知道所谓的顶端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罢了!
  • 那段五彩斑斓的日子

    那段五彩斑斓的日子

    这是一本纪念自己大学生活的小说。回到匆匆那年,我们又想起了在一起的日子,苦辣酸甜,都随着时光流逝沉淀成了宝贵的记忆,落到了心灵最深处。这部小说里有80后的奋斗,有友谊万岁,有叛逆张狂。这也许是80后回忆自己大学生活的一个时光隧道,请打开它吧。
  • 天才败家子

    天才败家子

    何谓败家,杨赫获得的一个败家子系统,其准确地定义了败家这一行为。“九成以上大众不认同的消费行为,称之为败家!”为了促进社会和谐,为了使贫富阶层财富流通……嗯,这些都是废话……其实是为了不被坑爹的败家子系统抹杀,杨赫决定要败家败出一个新境界,败出一个称霸全球的新高度。
  • 万万没想到:男神等等我

    万万没想到:男神等等我

    没错,她就是一个少妇。没错,她变成了少女。
  • 爸爸妈妈,能否再爱我一次

    爸爸妈妈,能否再爱我一次

    “爸,妈,不要,不要离开我!你们要去哪儿?爸,妈!!!”我撕心裂肺的呼喊着,可是他们始终没有回头,难道你们不爱我了吗?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爸妈,我爱你们,求求你们不要扔下我,我不要做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