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7500000026

第26章 俯向大地的母亲

罗从政

母亲的步子,明显变得缓慢,或许是因为手里提着一把锄头,走起来一趄一趄,像是循着风的节奏,不停摇摆。走进菜园,她一手握着锄头,另一端被使劲甩向前,然后才把腿稍稍分开,挺挺身子。两条腿与锄头,在地面是平面三角形,在空中是三棱锥,像一尊雕塑,僵硬而逼真。

我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母亲。我没有前去帮忙,她已经两次拒绝我,替她去园子扒萝卜的简单劳作;萝卜是前一年收获后深深埋在土中的,这是乡村原始而有效的保鲜方式。母亲没有急着动手,而是向我看了看——她知道我一直在看着她。那一刻,母亲在想些什么呢?我没有读懂母亲的眼神,或许是距离太远,或许是这些年我回家得太少,已经淡忘了母亲深情中的种种寓意。时间的疏离,已经在母子之间,形成了一道朦胧的薄雾。

母亲的姿势变了。当我仔细看时,只见她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紧握锄头,举起,落下,举起,落下……不时还把挖松的土向怀里扒。我一阵心酸,那感觉,似曾相识。顷刻,我所有的记忆,像是奔腾的洪水,越过坚固的堤坝,势不可当,一股儿冲到头顶。

当年的母亲,可算得上是村里的女中豪杰。母亲个子不高,无论是年轻时,还是现在,她的身影总是那么瘦小、单薄,从没胖过。从身体条件来说,母亲并不适合乡间劳动,然而,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对于人生、未来、职业,都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母亲的命运,是承担着一个家族的使命,延续着土地上的薪火相传。正是从小的锻炼,身体上没有优势的母亲,并没有在土地面前屈服,反而越发坚韧。母亲自从接过外公为她打造的第一把锄头开始,就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了土地,并深信乡村世代沿袭的土地哲学。

作为母亲的儿子,作为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后辈,我是惭愧的,我的记忆,也是肤浅的。然而,那些深深镌刻在脑海中的片段,是城市里车水马龙、旅途中的欢欣雀跃,怎么也打磨不掉的;那是伴随我前行中,永远也刷新不掉的首页。

那是一年秋天。

父亲在镇上铺油路的工地上看场。父亲一生和母亲一样,很少外出务工,他们都是把生命交付给土地的虔诚信徒。这一年是特例,看场是个轻松活,就是看工地。活不重,担当的责任重,而且必须要可靠人选。承包铺路的,是我家一个亲戚,父亲的踏实厚道,远近皆知。亲戚找到父亲时,父亲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那高工钱的诱惑,当然,与母亲主动承担下家中农活也有关。

父亲走了,家中的一切都落到了母亲肩上。父亲离家时,玉米刚挂上粉红的胡须,那段时间,农活还不算忙。乡村的日子不紧不慢,转眼间,一阵阵秋雨带来了凉气,玉米熟了,黄豆熟了,红薯熟了,甘蔗熟了,小米也熟了,还有辣椒啦、向日葵啦,都跟着一块起哄;红灯灯、橙灿灿,都睁开饱满的眼睛,向母亲望着。

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四年级,在镇上寄宿,一周回一次家。我像往常一样,慢悠悠地回到家,门锁着,家中没人。我摸摸肚子,抱怨着,朝空中随意喊了几声,没动静。我放下书包,向房后的地里走去。路两边是玉米地,玉米叶子凌乱,长玉米棒子处只剩下一个空壳,我知道母亲已经把玉米掰完了。心中庆幸,这周末不用钻玉米地了。刚要走出玉米地,视线豁然开朗,热辣辣的阳光倾泻而下,落到我头顶。前面是一块红薯地。

红薯叶子,已经被早霜折磨得黑一块、紫一块。看到母亲正在挖红薯,我没有再向前走,只见她双手紧握锄头,举起,落下,举起,落下……锄头偶尔停顿的间隙,母亲就会从地里捡起红薯,丢进身后的背篓。或许是什么触动了我幼小的心灵,我喊母亲的声音没有发出来,愣愣地站着。看着母亲瘦小的身影,有力地与土地抗争着,也与生活抗争着。

母亲忙着手中的事,没有发现我。当我终于要喊母亲,然后问一声“有没有给我留饭”时,我看到母亲的身影,随着落下的锄头,轰然倒地,再也没有起来。我快步跑着,一遍遍喊着“妈”“妈”“妈”。走近时才看到,母亲双腿跪在地上,一手按着胸口,一手拄着锄头,锄头的侧边,是一摊鲜红的血,血丝还连着母亲的嘴。失血并没有让母亲失去意识,她感觉到是我,胸口的手不停地扒土,掩盖泥土上还冒着热气的血液。

好在,母亲没有昏厥过去。我毕竟还是个孩子,面对一切显得手足无措。但是,那天我哭了,成长路上第一次有意识地流泪;而且,我永远记住了那天的情景,母亲锄头的一上一下,像是阵阵穿越空间的闪电;母亲倒地,似乎是一声突然而至的炸雷;然而,母亲吐出的鲜红血液,比倾盆而倒的暴雨,更让人难忘和心疼。

我不得不相信,我对于母亲、家庭、土地、乡村的记忆,就是从那天复活的。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或许还不懂得透彻的情感,也不懂得人生的责任,而母亲俯向大地的那一幕,足以让我铭记一生,受用一生。也是从那天起,我开始解读母亲,解读乡村,解读土地。我接触土地的时间并不长,可我从零碎的回家中,探寻到了母亲对于土地的真情。

尽管田间劳作让母亲流汗吐血,她的一生,从没有抱怨过土地,而且与土地的感情越来越深。她种地的精细,让村里很多男人都低头;她惜粮如金的心思,时常得到我们后辈的慨叹;她坚守土地,给土地磕头的精神,使得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直到老家响应政策号召“退耕还林”,在镇上买了房,已经双鬓斑白的母亲,依然放不下土地,千方百计地租别人家的土地,捡拾没有多少土的河畔。她说:“自己种的菜好吃,看着土里长出来的东西,吃着香,嚼着有味,还不打农药。”

母亲的一生,与土地紧紧相连,而且总是不能闲下来。每到雨天,地进不去,母亲就犯病了,腰酸痛酸痛,睡睡不成,坐也不舒服,站着又站不了。母亲总在雨天说:“我就是贱命,不下地干活,身上就痛得很。地里扒了一辈子,离开了土地,人就少了精气神,骨头也跟着不听使唤。”

母亲依赖着土地生活,土地在母亲的护理下,哺育着它的子女。

母亲的一辈子,以土地为荣,劳累一生,庄稼养活了一家人。最终,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两个儿子,谁也没有承接父辈的安排,我和哥哥都走出了贫瘠的山区土地,母亲不得不为此悲哀,也不得不为此高兴。向土地索取了一生的母亲,似乎是无法给土地一个交代,或许正是土地的报复吧,她从年轻起,就落下了一身的伤劳。母亲劳累过度吐血的毛病,也是前些年,彻底脱离土地后才痊愈。

古老而布满劳累的村庄,已经与我越来越远,那些关于村庄的点滴,也被时光淡化。随着我和哥哥越走越远,家中的光景也一日日好起来,可母亲,还是脱离不了土地,怎么也走不出偏僻的小镇——比村庄稍大的老乡场。无论我们怎么劝,她总说:“在这儿好,你们回来坐车就到家。我啊!不习惯城里,看到哪儿都是高楼、水泥地,连一点儿土都没有……”

当再次看到母亲俯向大地的单薄身影,我似乎明白了一切:人活着,必须有根,母亲的根,就在泥土中,在土地中。物质的生活,已经完全可以脱离土地,可母亲的心呢,哪怕只是每天看看不远处的灰黄泥土,她的心中也是舒坦的、踏实的、宁静的,还有什么,更能安慰母亲的晚境呢?

同类推荐
  • 重阳诗钞

    重阳诗钞

    《沁樊重阳诗钞》中,共选录了明清80 多位诗人的200 余首诗歌。这80 多位诗人,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沁樊人,少部分是游宦至此或避难至此,受沁河文化熏陶的外地人。他们每逢九九重阳,在此登高饮酒赋诗,抒发对这方水土的热爱之情。这200 余首诗歌,大部分描写的是在本地过节、登山的情景,少部分是沁樊人在外做官、经商时写下的思乡、怀人诗篇。地域的节日文化,和全国各地的节日文化交相辉映,从广阔的层面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只要拥有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的品格,无论生活中有多少艰难险阻,人生之路都会信步无阻。
  •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本书精选多篇关于爱情、婚姻、生活的情感美文结集,有磕磕绊绊的陪伴,有错过一生的遗憾,有幡然悔悟的悔恨,有初恋的美好情结,全书以不同的视角来呈现出各种爱情的模样。是一部用故事诠释关于爱情的心灵读物。
  • 爱·犬

    爱·犬

    当你说出“我最爱狗狗了”的时候,你是否曾经思考过: 宠物店里可爱的纯种小狗,是来自怎样的宠物繁殖场? 决定养狗前,你已经明白身为人应有的责任与承诺了吗? “纯种”真的比“杂牌”更适合饲养吗? 你能读得懂狗狗无法说出口的忧郁吗? 狗狗的健康到底该如何照护? 流浪狗的命运除了收容中心,能不能有另一条生路? 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生命中的每只狗,也写给被这些美丽生命默默陪伴的人类。
  •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热门推荐
  • 冷冷小姐

    冷冷小姐

    原本欢快活泼的井茹韵因一次情伤和一个人的建议而变的冷冷的,不轻易让人靠近,原本就出众的外貌加上冷酷的性格让原本就有不少追求者的她变得更加吸引人,有了更多的追求者。而她却因为不想再伤而拒绝了一个又一个,心里除了那个伤了自己的初恋外,还有一个在她伤心迷茫时给了她建议的他了,她一直在等着他的再一次出现,可是,出现后她却不想说出爱他的话语。。。。。
  • 古埃及:法老与诸神的国度

    古埃及:法老与诸神的国度

    本书研究了古埃及的文明史,内容包括“王朝的荣耀与毁灭”、“最古老的伟大社会”、“神之国度”、“奇迹在这里闪耀”四个部分。
  • 娘子,为夫错了

    娘子,为夫错了

    爱不需要山盟海誓,也不需要惊天动地。当刁蛮郡主和草根将军相遇,一种不一样的爱情正在悄悄滋长。她有疼爱她的亲人,她有着很多牵挂。无亲无故只有她,他只是牵挂着她。不一样的起点和背景,命运注定了他们不一样的感情。她就是刁蛮任性,还很会装嫩撒娇。他就是温柔专情,还很能迁就忍让。有人说她野蛮泼辣,她一概嗤笑之,她说自己只是率性而为。有人说他懦弱惧内,他一律无视之,他说自己只是依心而为。她说,吵吵闹闹才欢乐,哭哭啼啼叫性情。他说,会哭会笑由真心,会吵会闹因真爱。浓情蜜意自是爱,嬉笑怒骂亦是情。且看这样一对欢喜冤家会怎样将属于自己的爱情进行到底!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FZ同人预言

    FZ同人预言

    《fate/zero》动画衍生双王CP架空同人向短篇作品。
  • 萌妃甜妻:冷王的俏娇丫头

    萌妃甜妻:冷王的俏娇丫头

    她与他梨树下想见,便从此沦陷。那年她身中剧毒,他为她寻遍名医,却不想将她推入水深火热之中。那年她昏迷不醒,他在床边后悔自责。昏迷中她总是做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男子看不清长相,却异常熟悉。待她醒来,不过数日,他却要娶她人为妻。她一怒之下不辞而别,远走他乡。到底是前世的纠葛还是命运的额轮回?“为什么……你还不来……我就在这儿……等你……”恍惚中,她又听到了那微微的呼唤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言墨

    言墨

    这是一个受与攻相爱的故事。(两人属于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嗯...可能会觉得太突兀,见谅。)
  • 破境随元

    破境随元

    好男儿志在四方,达天知命,揽山海,纵八荒,不达巅峰誓不休。解空、天、界、法、则、道六境,成就巅峰,但欲达而必有所悟,不悟不立,不解不成。三十六境,三十六天,遍览天下又有谁能成为这当世之峰?
  • 枫羽大陆

    枫羽大陆

    名为歌星实为杀手之王的林枫,在被暗算后穿越到异界,且看他如何称霸异界,抱得美人归。
  • 仙道何求

    仙道何求

    一个不学无术的书生,在机缘巧合下成为天下第一佛寺的一名僧人,整日里浑浑噩噩不知何求。可笑可叹的法雷寺,法力高深的道家六帝,阴险狡诈的北海双魔,只求一婿的黑山熊怪,且看林峰如何一步步踏上修仙大道!——————————————新手作品,走过路过,请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