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5000000031

第31章 达观,是糖分修炼出来的

嗜甜可能是家传,所以我也怀疑糖尿病是我们这个家族的宿命。不过现在看,很多吃得不甜的人也得糖尿病,我稍许心安。

在所有的调味品当中,白糖是唯一可以做零食的。小时候馋起来,直接从糖罐中挖一勺糖,含到嘴里,任一把甜蜜在口舌间粒粒地融化开来,化成一嘴浓甜的口水,舍不得直接咽下去。若干年后,在山东某个偏僻的乡镇上,我买一罐蜂蜜,用来拌豆奶粉喝,叫旅馆的老板娘看到,她说,你小时候一定是在家被惯得不行的孩子,吃这样甜上加甜的东西,还真不是一般的奢侈与纵容。

我以前不喜欢吃过于复杂的粥,有个情况可以例外,就是给粥里加糖,这个习惯,我弟弟比我还要恶劣。一碗红豆粥或者红米粥不加点糖,就不能接受那粥清淡的味道,我弟弟即使白粥也要加糖。那些物资匮乏的岁月,我们家的厨房里,唯一不能缺少的,怕也是白糖。因为我们兄弟俩的惦记,糖这个东西,代表着我们生活快乐的质量。

好多年后,我才在老婆那里学会,用红豆粥就咸菜。之前,我勉为其难地吃起放各种肉类与海鲜的粥。那些年,我游历各地,惊奇地发现,似乎也只有我们淮扬一带的人吃甜,北如山东,南如广西,全都没有在菜里放糖的习惯。以致我经常去吃的饭店,必定要为我专门买上一包糖。

记得那年在桂林,有一个据说抗战中日本人也没有兴趣搭理的偏僻乡村。我和一个朋友结伴去拜访他在那里的卫生院做护士的女同学。看上去路途不远,但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了几个小时才到,下车刚到那个卫生院,正碰到人家在做饭,我自告奋勇炒个肉丝,东西准备好,才发现没有糖。那个女孩子倒是很干脆利落,说我给你去找,跑出去不大一会,抱回一个类似石板样的家伙。听她介绍,我才知道这叫黄糖,用刀背好不容易敲下一块,也不知道甜度,随便放了一点,就让那个肉丝如愿以偿地毁在我手里——甜得连我也进不了口。

那个乡村,宁静的中午,我们围着吃不下去的肉丝谈笑,许多村里的年轻人过来看我这个外地人,后来一个年纪略大的女子跑过来,边跑边问:江苏来的人在哪里?

我说我是,她一把抓住我的手,问你认识我的姐姐吧,她也在江苏。我问江苏哪里,她说:“常州。”是的,我无法解释我这个长江北面的人如何会认识一个长江南边城市的女子,世界在他们眼睛里也许是婉约而袖珍的,这个吃甜的外地人,也必然应该认识所有外地的其他人。我们在大笑中结束了这个很难延续的话题,那些不会再见的陌生人们,在彼此记忆中,如戴望舒的诗一样“过客在往昔生活了一瞬”。

情僧苏曼殊好吃糖,结果满口牙都被虫蛀掉,后装上金牙,但仍嗜糖如故。有一天,他糖瘾上来口袋里却无钱,于是干脆拔下口中的金牙来换糖吃。章士钊为此还特意写了一首诗调笑他,诗曰:“齿豁曾教金作床,只缘偏嗜胶牙糖;忽然糖尽囊羞涩,又脱金床付质房。”而著名连载小说名家包天笑,更曾有一诗调侃苏曼殊的嗜糖:

松糖桔饼又玫瑰,甜蜜香酥笑口开;

想是大师心里苦,要从苦处得甘来。

所以我觉得,爱吃甜的人,也确实达观得可爱。

至于京剧大师尚小云,1949年后将珍藏的字画玉器全部捐献。文革时又被抄家穷到潦倒时,仅有的家当是三个碗六根筷,游街示众还会“被人揪住四肢,像扔东西一样扔上大卡车,回來时又被人一脚从车上踢下來”,唯一“好处”是凡有大人物被批斗,都拉他去陪斗,被打骂一番后赏三分钱,他拿一分买咸菜,两分买白糖。

咬着咸菜,还惦记着那缕甜味。达观,是糖分修炼出来的。

同类推荐
  •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本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收录书中,分“人生五味”、“亲情友情”、“南北行踪”、“黑土风情”、“名人剪影”、“媒体连接”六辑,生正逢时,书中洋溢着作者的自信与乐观,更展露出作者对生活与时代的感激之情。
  • 朱自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美丽的大自然

    美丽的大自然

    儿童诗对于提升小读者的审美品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爱写诗的孩子,注定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孩子。我们愿意把自己的思考化作诗的雨露,洒向孩子们天真的心田。
  •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的毒药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的毒药

    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激励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推动小小说创作的进步;对于促进小小说文体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小小说作家、作品走向市场;对于丰富广大文学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修仙麒麟传

    修仙麒麟传

    修仙界十大神兽,分别为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凤凰、麒麟……,修仙之路有一神兽作伴,将最大限度的提高修仙际遇。而麒麟虽位于十大神兽第六,但是却是最适合修仙之人作伴的神兽。麒麟性善,且善辨,通晓天理,在神兽界中独成一脉。不过麒麟实际为龙族变种,在血脉中与凤凰一样为二代神兽,需经历变形之难,方可在九道雷劫中避天劫之难,麒圣为麒麟界中至尊,已过八道雷劫,为全大道,必须要借龙族至宝龙珠滋润百年,方可得天地之源渡九雷天劫。麒圣在去龙族的途中,遇魔族强攻,虽打败魔族护法,但自身也受极大伤害。在避难途中遇孝子齐林,受其帮助,感恩于心,将其子麒秦交予齐林,使得齐林得进入修仙之路。修仙一路,虽困难重重,但麒麟界的鼎力相助,使得人兽齐修共破虚空,得成大道。
  • 陆游文集2

    陆游文集2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给青春期女孩看的枕边书

    给青春期女孩看的枕边书

    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女孩最想了解的是什么?是身体发育的迷惘?是与父母、同学交流的困难?还是遇到的各种挫折和伤害?在本书中将为读者解开青春期的全部秘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快乐的青春之旅:认识身体的变化、理解青春的情感,与读者探讨与父母、老师、同学相处的艺术,和读者一起面对成长路上所遇到的挫折与失败。
  • 仙狐大陆

    仙狐大陆

    狐仙大陆,一个修仙的世界。修体既通过锻炼使身体强硬,亦可借助丹药灵珠强化身体。化狐为,当修体达到入净期,可与灵狐缔结血祭契约,寄生共存,借助令狐之力吸取天地灵气固精强体,提升修为。修为境界由下到上分为:净、欲、体、灵、空、目白,每一层境界又分为九阶。狐的等级最高为九尾影狐、七彩赤狐、五彩银狐、五彩雪狐。
  • 流觞祭

    流觞祭

    流觞,指的是古人每逢农历三月上已日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叫做流觞。然而人生恰如这流觞曲水的盛筵,命运的酒杯流转于谁的面前,谁就只能将眼前的这杯酒一饮而尽,不管是痛苦的,还是欢乐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无不是自己选择着命运,自己又被命运所选择。他们都来自于我的生活之中,我在写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开始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迫不得已。而他之所以成为他,也并非一朝一夕。
  • 仙道皇座

    仙道皇座

    天苍大陆,强者为上人,弱者为下人,唯有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才能上揽九天,下踩幽冥,俯视众生。江小鱼,一个穿越附体重生之人,他抬头仰望天空,发下来惊天誓言;这辈子,我誓要坐那九天之主,成为那仙道之皇者。
  • 那是最后的归宿

    那是最后的归宿

    “最终的归宿是哪里”?是涅槃?那之后呢?未证得大圆满前,需继续修行.那如果证得大圆满后,还应该怎样提高,若到达终点,接下来,干嘛?普度众生?等众生皆度后,又会干嘛?试想梁武帝一时就曾地狱一度为空,那经大家精诚所至,众生皆度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 魔天纪

    魔天纪

    风翌寒死后意识闯入第三空间维度,转生于龙汉初劫,身具魔血,本是一绝命之人,却因心有不甘,而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洪荒大地、混沌乾坤,更高的境界又会有着怎样的精彩?逆转幻境,怒啸苍天,风翌寒又将成就怎样的传奇呢?
  • 有梓依辰-星落暖阳

    有梓依辰-星落暖阳

    初次见面,小小的十字路口,开启了他们缘分的大门。一个学校,莫名成为同班同学,他曾说过“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他待她一如既往的好,她莞尔一笑,尽数留在心里。她说:“我知道他的好。”四年后,毕业。他继承家业,她带着母亲去世的噩耗远赴法国,却编了个谎。他的母亲说:“离开他,是你唯一的出路。”她回国,本以为不会遇见,却在他的公司相遇。他说:“我不会再放开你的手。”他被迫订婚,却还用温暖包围着她。她依旧幸福如初。婚礼,遇害......她说:“林晓辰,下辈子,我们还会再见吧!”
  • 二荷花史

    二荷花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