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会兴趣的迁移
年轻人往往兴趣十分广泛,但由于自控力较差,不容易把握自己兴趣的发展方向,容易“入迷”。例如“追星族”、“足球迷”等,由此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学业的提高。兴趣广泛不是坏事,学校还要开辟第二课堂来发展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但每个学生在广泛兴趣基础上必须突出自己的中心兴趣即学习各门学科知识。要把握好一定的“度”,注意控制自己,随时把不利于中心兴趣的其他方面过度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
4.把学习兴趣与理想和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学习兴趣要保持持久的动力和永恒的活力,这就需要把兴趣之花深深扎根于理想的土地之中。一方面要使自己的理想具有明确的近期目标,从而脚踏实地完成目前的各项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使自己的理想具有远大目标,从而执著地追求人生的未来。这样你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发展成为你的志趣,最终实现从“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强化记忆,丰富阅历
人的一切智能活动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具有很强的记忆力,是智能超常的表现。强化自己的记忆力是人们搞好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过去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有“博闻强记”的本领,在老百姓中传为佳话,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加强自己的记忆力呢?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有许多理性原则可遵循。下面仅摘其一部分:
1.要加强复述
因为当一个人接收一个新的信息时,对它的短时记忆约在15秒钟内就会遗忘。人常有这样的体验。当你从电话簿中查电话号码时,假如电话机在房间的另一边,一旦你查到需要的号码去打电话,要是你不复述只顾走,可能当你走到电话机旁时,查到的电话号码已忘记了。心理学家对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做过实验:当人被传入一个信息后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其回忆是准确无误的。随着保持时间的延长,回忆成绩就急速下降。当延长到15秒钟时,信息的再现率约为10%。但是超过15秒钟以后,再现率便不再下降,一直维持在10%的接近值上。所以,复述是保持记忆的关键一环。复述的次数越多,信息保持的时间就愈长。
2.一次记忆的事项应以7个以下为好
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以一种非常奇妙的形式被固定好了的,即无论哪一种形式的信息几乎都只能保持7个左右的项目即信息组块。超过了7项,就会影响记忆效果。如果要记忆很多事项,可以通过分类、整理,把具有同一性质的东西分为一组(7个以下),这样记忆的效率就高。
3.应通过具体的物象记忆事物
例如,小孩要记忆“老虎”这个概念,如果能将它与老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样子象猫,但比猫大得多,身上有斑纹,食肉,等等,那么他一定会很快地将其记住并不易遗忘。
4.对几件事情可以采用连锁记忆
例如,要同时记识“桌子、电灯、烟灰盒、青蛙……”这一词表时,人们如果能将其编成如下故事将其连锁起来:“厨房里有张桌子,桌子上放着电灯,还有烟灰盒,青蛙在电灯和烟灰盒之间跳来跳去……”按此记法比孤立记忆这些单词的效果要强7倍。
5.要理解记忆
例如,在识记一个包含大量信息的资料时,要先理解其内容和意义,把握其特征,抓住其要点和关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加以记忆。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反复理解过的定理,写过评注的书籍,辅导过别人的课文,都在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不易忘却。
年轻人在学习时需要记忆许多知识,因此,需要不断地理性地加强自己的记忆力,上述做法对记忆是很有帮助的。
有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阅历,看似简单的东西,可是一个人的阅历大小多少,决定了很多的未知因素。如有些人不管是吹牛还是实谈,他总是张口不停的讨论着,什么决定了口才?阅历也是一门很重要的“资源”。那么,如果丰富自己的阅历呢?
首先,要学会观察和思考。观察自己、观察别人、观察古今人事,通过观察,思考其中的因缘关系、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把别人的经验借为己用,也反思自己的不足,从而改善自己的心态,这样很快就会增加很多阅历,变得成熟稳重起来。其次,要勤于总结。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善于总结,从而增加自己的阅历。第三,要谦虚上进,只有保持谦虚和积极上进才会珍惜各种机缘,把握好人生的方向,使自己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从而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
精心遣词,调节声调
1.简单、明确是沟通的重要工具
比如上司要你报告前几天的工作情况,你能像下面这样回答吗?
职员:“前几天我重病在床。”
上司:“什么,你没去那家公司?”
职员:“后来,我托小王去办。”
上司:“他做得如何?”
职员:“他由于有事外出。”
上司:“还是没办……。”
职员:“不,我强撑病体,去那家公司,见到经理。”
上司:“快说呀,怎么办?”
职员:“他不愿接受我们的条件。”
上司:“啊!”
职员:“但是……”
上司:“滚出去。”
是的,如果你在紧张情况下一再拐弯抹角,吊人胃口,只会落个滚出去的下场。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简捷是必过的一关。
简洁精炼是以最经济的语言手段,输出最大的信息量。在公关交际中,简洁精炼的语言常常能比繁杂冗长的话题更吸引人。它体现出说话人分析问题的快捷和深刻,是其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高超表现;它能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用信息,有助于博得对方的好感;它是说话人果敢、决断的性格表现。自信心强、办事果敢的人,其语言是简洁精炼的。这一语言风格也是时代风貌的反映,现代化社会节奏快、时间观念强,说话简洁会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的现代人的感觉,尤其为人推崇。所以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简洁精炼的言语风格。
(1)头脑里要库存一定量的材料,并且临场交际要善于选用恰当达意、言简意赅的词语来表达思想,不要让一条简短的信息淹没在毫无意义的修饰成分、限制成分和无谓的强化成分之中。
(2)要抓住重点。说话时,要使语言中心突出、切中要害,不要东拉西扯、言不及义。
(3)要理清思路。说话前,对于自己要表达的思想先要非常清楚,要安排好结构,条理连贯,层次分明,同时注意平定情绪,保持情绪稳定,这是理清思路的一个重要条件。
2.注意声调、表情
对外的沟通,是使你的理想被接受,或获得你所想要的东西的一种力量,为的是要影响他人,接受你的见解。理想要被别人接受才能实现,否则很难达成。美国有一句名言:“你想改变世界,得先改变自己。”这不是要去讨好人家,而是要能接受改变,才有办法适应,进而改变世界。
在对外沟通上,大家可能认为没有问题。事实上,沟通并不简单,像许多的劳资纠纷、政府政策无法推行……都是沟通不良所造成的。
其实很多人讲话,内容不是很重要,根据行为学家所做的实验统计指出,内容的重要性只占7%,声调、表情占30%,身体语言占了55%。
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无形变成有形,把概括变成具体,把枯燥变成生动,大大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形象化的语言让听众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都一起参加接收活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此外,它也是构成其他语言风格的基本手段。
语言形象生动须做到如下几点:
(1)选用有色彩、有形象的语词。色彩词和形象词可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而视觉形象留给人的印象往往比听觉形象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2)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修辞手法可以浅显通俗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
(3)要注意寓理于事,将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事实之中。那种干巴巴的说教,往往使听者乏味。要学会善于运用生动典型的事例阐明事理,增强语言的魅力。
培养高度概括、凝练语言的能力
在交流思想、介绍情况、陈述观点、发表见解时,为了使对方能够很快了解自己的说话意图,领会要领,往往会应力求简洁,尽量使用高度概括、十分凝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问题的本质特征表达出来,以达到一语中的、以少胜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