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82900000002

第2章 演讲的特征

分析演讲的特征,是对演讲本质认识的继续和深化。关于演讲的特征,人们在认识上也还有分歧。综观形形色色的说法,我们总是感到有些特征在概括上不够准确甚至很不准确,其原因主要是比照对象和比照方法选择不当。笔者认为,只有深入到口语传播系统内部,拿它与那些最接近的口语传播形式作客观比较,才能真正抓住它的根本特征。为了揭示其内涵,前面有关部分已作了大致的比较和分析。这里拟以此为基础,把它与应用最广泛的交谈等形式进行横向比较,以再现其基本特征。

一、社会性

演讲不是个人的自言自语,而是面对广大听众的讲话。因此,从本质上讲,演讲是一种社会性活动。虽然交谈等口语传播活动同样具有社会性,但其社会性远不如演讲那样来得强烈和鲜明。

首先,从讲听关系的建立来看,演讲具有强烈、鲜明的社会性。在多数情况下,演讲是演讲者直接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发表意见;在使用电台和电视等现代媒体的情况下,演讲者更是拥有众多的听众,只不过他“面对”的听众不是在眼前,而是在收音机旁或荧光屏前。两者均无须特别准备和组织适当的情景,只要双方同时在“场”并心甘情愿,就可以建立起一种特殊的传播关系——听讲关系。从量上来讲,这种众人参与的听讲关系,其本身就是一种十分生动的社会关系。从质上来讲,无论是演讲者还是听讲者,都有着特定的社会背景,不可能不受自己所属阶级、阶层、集团利益、愿望和要求的影响,从而使这种讲听关系的社会性变得更加强烈、鲜明和深刻。

其次,从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来看,演讲具有强烈、鲜明的社会性。作为演讲活动的行为主体,演讲者在“创作”上确实有足够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置社会制约性于不顾,可以把自己的听众扔在一边,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样讲就怎样讲。事实上,从内容的确定到形式的选择,演讲者都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在表达内容上,演讲者的演讲动机产生于社会需要,演讲主题根源于社会生活,演讲材料取之于社会实际。在构建演讲内容体系的过程中,演讲者还必须正视听讲者的存在,充分考虑其年龄、性格、气质、职业、文化程度等实际情况。在表达形式上,演讲者在认真考虑怎样才能更好地符合演讲内容需要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演讲艺术鉴赏的民族习惯和时代特征,特别是必须高度重视现实特定听众的欣赏习惯和要求。一般来讲,在演讲准备期间,演讲者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注意到内容和形式选择的社会制约性。在演讲进行过程中,这种社会制约性犹如指挥棒,继续发挥着自己的调控作用。也就是说,面对现场听众的各种反应,演讲者不能置之不顾,而必须随时调整以适应环境和气氛的新变化。可见,只有始终正视了社会制约性,演讲者在讲什么和怎样讲的问题上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最后,从演讲价值的实现来看,演讲同样具有强烈、鲜明的社会性。通俗地讲,演讲的价值就是演讲的意义和作用。演讲是有目的的传播活动,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离开一定的价值判断。之所以它能够经久不衰并日趋重要,归根到底就在于它的价值和价值规律。其价值是如何实现的呢?演讲者往往太注重本人的主观感受,把自我感觉是否良好作为衡量演讲价值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的依据。考察演讲价值的实现,的确不能忽视演讲者的个人感受,但把它夸大甚至绝对化,就很容易导致曲解。事实上,不管演讲者是否意识到,其演讲价值实现在客观上都受着一种必然性的支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制约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从根本上决定着演讲价值的取向以及实现的程度。换句话说,演讲对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它就有价值,否则就无价值;演讲对社会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越广泛、越深刻,其价值就越能得到充分实现,反之其价值实现程度就越低。当然,判断演讲价值的实现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有时有的演讲当时并不怎么样,可事后越发觉得它们珍贵,有时有的演讲当时为人称道但很快被人淡忘、贬损。这就说明在认识演讲价值实现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注意听众表面上的各种反应,而且更要注重听众内心世界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程度;不仅要注重演讲在现场的影响力,而且更要注重演讲在日后的影响力特别是日后在更大范围内的影响力。

较之于交谈等口语传播活动,演讲的社会性更为强烈和鲜明。正是这一特点,奠定了演讲崇高社会地位的基础。

二、整体性

不能说交谈没有整体性,但相对于演讲来讲,交谈尤其是非正式交谈一般都比较随意和松散,不像演讲那样具有强烈、鲜明的整体性。

众所周知,演讲是由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其主要要素是:演讲者、听讲者、演讲内容、演讲声音、演讲态势、演讲时境等。这些要素自成一体,实际上又都构成了演讲这个大系统中的若干子系统:演讲者和听讲者同为演讲活动的行为主体,可称为主体系统;演讲内容主要是指观点和材料,可称为内容系统;演讲声音主要包括声音的宏亮度、清晰度、节奏感和语意本身的适合性,可称为声音系统;演讲态势主要是指演讲者的姿态、手势、面部表情等,可称为态势系统;演讲时境主要包括时间、地点、气氛等,可称为时境系统……演讲就是这样一种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的大系统。

演讲能够作为一种系统存在,其所依赖的基础就是它的整体性。也就是说,构成它的各个要素之间不是彼此隔绝、互不相干的,而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使之以有机整体的面目出现的。说它们是相互独立的,是因为各要素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可以相对孤立地存在和发展;说它们是相互统一的,是因为各要素不是纯粹孤立的东西,而是作为整个演讲活动的一个方面、一个领域出现的,如果脱离了演讲的有机整体,它们也就失去了作为一个方面、一个领域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这就是说,各个要素只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使之构成一个和谐整体,演讲才能充分显示出特殊言态表达艺术的魅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忽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或者过分重视某一要素而轻视甚至否定其他要素,演讲的整体功能就会受到削弱,其整个效果也就会随之受到影响。

由于在人数、时间、环境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演讲比交谈等口语传播形式在客观上确实更富有整体性。随着演讲实践的充分发展,这一客观特征已显得更加明朗、更加典型。正如大家所亲身经历的那样,在演讲场合,我们作为听众已经越来越没有耐心听那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随意性、零乱松散、缺乏整体感的发言,而期望的是能听到那种给人以强烈整体美感的真正的讲话。听众演讲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迫使演讲者不得不进一步强化演讲的整体意识,不得不在演讲的整体上狠下工夫,从而在客观上使演讲在历史的渐进中更具整体性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当前演讲实践活动中,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倾向:一些演讲者特别是一些青少年演讲者做演讲时,不重视整体功能的发挥,习惯于把着力点放在某一两个要素上,过分注重甚至一味追求声音和体势效果就是最明显的例证。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讲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妨碍了人们演讲水平的全面提高,应该引起口语教育界的重视和思考。

三、艺术性

演讲有没有艺术性?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始终认为,不承认艺术性,就不能真正明白演讲为什么高于、优于一般的口语表达形式。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有没有艺术性,而是对其艺术性如何理解和如何发挥。

现代艺术观认为,艺术可分为两类:欣赏艺术和实用艺术。前者的根本就在于其艺术本身,主要包括文学、音乐、绘画、舞蹈、雕塑、建筑、戏剧、电影、电视等;后者的一切都受着实用目的的支配和束缚,如食品制造艺术、理发艺术、课堂教学艺术等。实用艺术也可分为两类:一是物质实用艺术,即人类为满足物质需求而创造的各种物质性实用事物所显示出来的艺术,如服装裁剪艺术等;二是精神实用艺术,即人类为满足精神需求而创造的精神性实用事物所显示出来的艺术,如下棋艺术、法庭辩护艺术等。精神实用艺术还可分为两种:其一是主要表现为智力活动或人体活动所构成的非言态表达艺术,如下棋艺术等;其二是主要表现为言态表达活动的言态表达艺术,如讲课艺术、演讲艺术。可见,演讲具有艺术性,这里所讲的艺术性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概念,而是传统艺术内涵的延伸和拓展,属于实用艺术范畴,属于以言态表达为主的精神实用艺术范畴。

用这种艺术眼光来看演讲,它确实具有鲜明的艺术色彩。首先,在内容构成上,演讲运用了小说、曲艺、电影等的某些艺术结构和修辞手法,使其内容经过了一定的艺术处理更具厚实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审美性。其次,在有声语言上,演讲借鉴了文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和吸取了艺术发声的某些技法,使其有声语言的运用在保持口语基本特色的基础上更符合听众的感知规律。再次,在态势语言上,演讲融合了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某些技法和手段,使其态势语言的运用在保持自然本色的同时更具美的魅力。当然,演讲艺术并没有艺术自身所固有的自由和独立,它是不自由的艺术、有限的艺术、手段性的艺术,它的一切归根到底都受实用目的的支配和制约。所以,所谓演讲的艺术性,实质上是出于社会现实活动的实用需要,用言态表达形式展示社会生活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湛的富有魅力的演讲技能、技巧、技术和技艺。正是如此,演讲从来就不是什么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地地道道的现实活动。

在言态表达活动系统中,其他口语形式如交谈也存在着艺术性的问题,但毕竟由于自身传播方式的不同,其艺术性不像演讲那样艺术的程度高、艺术的限制性小、艺术的感染力强。这一差别是内在本质上的差别,因为倘若失去了鲜明的艺术性特征,演讲的生命活力也就失去了重要基础,其独有魅力也就失去了重要支柱。

应该指出的是,有两种倾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把演讲艺术误解为纯粹的艺术,演讲变成了味道十足的艺术表演,其主要表现就是朗诵化、表演化、戏剧化。如果说这一倾向在日常演讲实践中尚不明显的话,那么在演讲比赛场合却是相当严重了。二是把演讲与艺术绝对对立起来,演讲变成了平淡无味、毫无感染力、单纯的信息输送活动,其主要表现是:语言呆板,套话连篇;一种腔调一贯到底,声音缺乏抑扬顿挫的节奏美;表情淡漠,眼神呆滞,体势动作单一少变。与前者相反,这一倾向在日常演讲实践中相当普遍。前者是夸大了演讲的艺术性,后者是否认了演讲的艺术性,都是对演讲本质特征的歪曲,理所当然地应该引起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四、鼓动性

在交谈等口语传播活动中,如果沟通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人们的思想和感情都会得到一定的升华,有时其内心世界甚至还会受到某种强烈的震撼,故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都不可能毫无鼓动性可言,但其鼓动性显然不如演讲那样强烈和鲜明。

古希腊演讲大师德谟里尼有一次对他的朋友说:“你所讲的,只令人说个‘好’字,而我却能使听的人一起跳起来,众口同声说:‘让我们赶快去抵抗腓力!’”(转引自邵守义:《公务人员演讲理论与技巧》,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我国当代演讲家李燕杰教授也曾经说过,一场好的演讲,当如初出龙门的河水、呼啸奋进的浪花,使人们思想振作、精神升华。这些都是对鼓动性的形象概括。不难看出,演讲的鼓动性实际上就是指演讲能激发听众的思想、唤起听众的热情、促使听众积极行动的特征。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夕,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主战派代表人物帕特里克·亨利发表了题为《不自由,毋宁死》的著名演讲。据有关史料记载,当亨利演讲完毕,全场愕然,鸦雀无声,接着群情激昂,“拿起武器”的呼声骤然响起。亨利的演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志。这便是演讲鼓动性的生动体现。一般来讲,政治宣传演讲、军事演讲等由于受着某种重要目的的支配,通常都具有十分强烈和鲜明的鼓动性。日常生活演讲所面临的任务虽然总的看不是显得特别重要和异常紧迫,但也同样不乏鼓动性。比如婚礼演讲,听众通常都不会因受到震撼而群情激昂并采取某种不寻常的行动,但好的婚礼致词确实能引起强烈共鸣,使人思想振作、精神升华,使人的行为受到积极的启示和鼓舞,这种深刻的认同和积极的追随就是演讲鼓动作用的结果。因此,真正的演讲无不具有鼓动性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与演讲作为高级的完美的口语形式是分不开的。

首先,思想的深刻性是这一特点形成的根本因素。好的演讲所涉及的往往都是现实生活急需解决的问题,至少是现场听众迫切关心的共同问题,而好的演讲者对这些问题又总是能提出独到的深刻的见解。由于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给人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普遍原则,演讲就能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起其热情并促使其采取行动。正如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一篇演讲的真正的感动力并不在于演讲当前所针对的那个目的(个别具体事例),而在个别事例可以纳入的法律、规则、原则之类的普遍规范。”(转引自邵天声:《名人论演讲》,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现在有些演讲之所以没有鼓动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所讲问题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更没有什么真知灼见。没有鼓动性,自然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演讲。

其次,感情的强烈性是这一特点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苏联著名演讲家加里宁说:“如果你想掌握群众,就应当迸发出火一般的热情;当你走到听众跟前的时候,如果你自己的心情不激动,如果你自己想打瞌睡,听众无疑也就会跟着你打瞌睡的……为了要引导群众,就应当同群众一起迸发出火一般的热情。”(转引自邵天声:《名人论演讲》,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9页)加里宁所讲的“掌握群众”,实际上就是指让演讲发挥它的鼓动作用,而要发挥它的鼓动作用,在他看来“火一般的热情”是相当重要的。在众人面前发表讲话,客观上确实更要求演讲者注重感情因素,做到以情动人。好的演讲,演讲者总是激情满怀,并能以自己火一般的激情去拨动听众的心弦,从而使演讲形成一种巨大的掀动力,把大家的热情集中指向某一特定的方向并化成一致行动。

最后,手段的艺术性也是这一特点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前所述,演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其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它的表达手段上,故是一种手段性的艺术。这种表达手段的艺术性,可以使内容更为丰厚和协调,可以使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更有审美性和感染力,从而使演讲显示出独特的鼓动性。研究列宁、苏加诺等人的演讲,不难发现,他们的演讲之所以特别具有鼓动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都非常重视并善于运用艺术性的表达手段。

同类推荐
  • 女人细节全攻略:注重细节的女人最幸福

    女人细节全攻略:注重细节的女人最幸福

    国哲学家罗素说:“一个人的命运就取决于某个不为人知的细节。”细节很小,因此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其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女人对细节的把握是一种气质的凝聚,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更是女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一种有力的资本。本书将告诉女性朋友如何通过你的一颦一眸、一举一动去彰显你独有的女人魅力,如何把握住爱情中、婚姻中、职场中、社交中的种种容易被你忽视的细节,从而成为一个独立、快乐、自由、幸福的都市小资女人,过上让人称羡的、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 小学生枕边书3:启发小学生的100个哲理故事

    小学生枕边书3:启发小学生的100个哲理故事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小学生而编写的故事书。书中囊括了一百个具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短小精粹、情节简单、可读性强、道理深刻。适合小学生进行阅读。
  • 遇见幸福的自己

    遇见幸福的自己

    在全球大变化和激烈的经济挑战下,在焦虑和机遇并存的情况下,有更多的人在寻找答案迫切地寻找着可靠的指引方向,这种迫切度远甚于以往任何时期。我们不会被目前的不稳定性所打倒或者因此而泄气,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处境,重新开始,那么本书会为你提供希望以及前进路途中的详细指引。面向所有怀揣梦想的人们,作者在本书中结合自己的成功经历,将所有的成功要素归纳在寻找幸福的人生课程当中,为你指明实现梦想的道路。
  • 语言的突破(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语言的突破(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本套丛书汇集了世界近400年来最伟大的经典巨著,包括了事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奥里森马登等励志大师的不朽著作。《语言的突破》是其中的一册。这些作品无数次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全世界为广大读者所拜读,影响和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被公认为全世界副韦大的、最激动人心的励志经典。
  • 停止抱怨 努力工作

    停止抱怨 努力工作

    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抱怨有理,结果无情”、“看清本质,别再抱怨”、“远离抱怨,热情工作”、“摆脱抱怨,主动工作”、“剔除抱怨,高效工作”等。
热门推荐
  • 逆天神偷:废材太嚣张

    逆天神偷:废材太嚣张

    她一代绝世神偷被两只鬼算计,然后就穿越了。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个傲娇小兽,还自称是神兽....还有,这个男人是什么情况,你的高冷乖僻呢,把你的节操给我捡回来!某男一脸傲娇:“轻儿,要抱抱。”正常版:绝世神偷穿越成废材小姐,强者之魂重回异世,素衣芊手掌乾坤。女强男更强,强强联手,虐天道欺魔王。【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求收藏推荐】
  • 蝴蝶结大革命

    蝴蝶结大革命

    她的心总是在迷路,她的恋爱总是空虚一场的梦幻。他的眼睛总是很冷漠,他的红心总是很火热温暖我的心。玻璃心碎了,玻璃哭泣了。玻璃慢慢的消失,真心在哪里?她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倒霉少女,可在这些年,她的生活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被叫做“傻蛋”的她终于要开始革命啦!请大家看她由丑小鸭变身白天鹅吧!
  • 神奇宝贝之英雄降临

    神奇宝贝之英雄降临

    带着恶魔降临异界崭新的邂逅崭新的旅途崭新的梦想但即使如此,在前进的道路上依然会有悲欢离合如果我再强一些的话……今天的⑨依然全力以赴的努力着——————————————————————————————————————————————ps1:本文不按正常的时间线,想要看到小智什么的恐怕要等很久ps2:本文不是正常的旅行打道馆剧情,稍微有些违背常理ps3:人兽……唔唔唔唔唔!!!
  • 难三

    难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之山海传说

    都市之山海传说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有灵兽、仙兽、妖兽,更有人、仙、妖……
  • 非常明星淘气饭

    非常明星淘气饭

    帅气歌手和混迹在娱乐杂志社日语小翻译之间的故事。在舞台上如此帅气逼人英俊至极气质非凡的的男神,你为何总是如此腹黑地打击我取笑我折磨我啊,可怜的小翻译心语。--“我渴了,去给我倒杯水。”“为什么?”--“因为我渴了。”Orz……你是老大你说了算。……腹黑且欢乐……在此献上忠实粉丝与大明星的特别恋爱。
  • 九星创世录

    九星创世录

    传说中,九位勇士创造了天际星,后人将这片陆地命名为“九星联盟”。现在,两个少年,一段历史,奋斗成长,英雄无畏。成为圣使,保护伙伴,保卫家园,身披白袍,抵御强敌。为了心中的梦想与激情,在这个名为天际星的星球的九星联盟中茁壮成长!“吾名为鸣,救盟天星。”书友群号:158464291
  • 知识与少女与龙

    知识与少女与龙

    新大陆,对于冒险家来说就是财富的代名词。只是他们选择性忽视了危机以及引发的连锁反应。
  • 戮天之剑圣

    戮天之剑圣

    荒山少年得剑圣传承。一路向前,大杀四方。独上天宫,杀戮苍穹。因此成就新一代剑圣的传说。
  • 守护甜心之恶魔的微笑

    守护甜心之恶魔的微笑

    转学生的陷害,朋友的不信任,亲情的破碎,使她从一个天真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冷漠无情、一心想复仇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