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1800000020

第20章 党籍

推荐 汪伯羊 口述 汪而夫 整理 任为新

暴动失败,分手时金城对我父亲说:凭你的关系,能在南京扎根。党籍问题不用担心,日后我会派人来找你的

一切都已准备停当:各路人马和头领、联络图、要暗杀和活捉的名单、各种各样的武器——西瓜状的土制炸弹、汉阳造的老步枪、鬼头大刀、红缨枪,还有夺取诸暨县城之后的“告百姓书”,新政权建立之后的领导班子……

诸暨暴动的总指挥是县委书记金城(树栋),但具体事务由组织部长,也就是我父亲汪益增完成。我父亲经历了宁波的“四·九政变”,武装斗争方面有经验、有能力,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大家也都以为,这场1927年秋天的诸暨革命,是三个手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的了。

没想到,宣传部长边世民是个书生,这次行动中要他带一支队,但自打娘胎出来,他都没摆弄过武器,发给他的勃郎宁手枪,不知道怎么用。事发前在自己家里练习扣扳机,一不小心,“砰”地走了火,他老婆刚好为他端热茶来,不偏不倚地撞在枪口上……

人命关天,枪也来得蹊跷,结果三下五除二,边世民就进了大牢。这边金城知道大事不好,命令手下的人又逃又躲,近千号人转眼东逃西散。我父亲连夜逃往南京。分手时金城是这样说的:“凭你的关系,能在南京扎根。党籍问题不用担心,日后我会派人来找你的!”

金城说得不错,我父亲在国民党里确实有不少关系。1921年他从国民党军需学校毕业后,历任营团级军需官,上下关系捋得很顺。那里也没人知道他是个内外有别的“香蕉人”——早在1922年他就在宁波和张秋人结识,1924年1月和杨眉山、许汉城、周天僇等,由张秋人介绍,在上海加入了共产党。杨眉山后来做了地下党宁波支部的书记,周天僇后任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的军师,解放前因为规劝汤恩伯弃暗投明、率部起义而被杀害。张秋人大家都是知道的,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最早的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927年任命),后在杭州被捕,牺牲于浙江陆军监狱。

张秋人是老牌的共产党人,真正的“侠骨柔肠”,被捕后国民党像模像样搞了个法庭审判他。法官明知故问:“台下何人?”张秋人一听就火了,蒋介石做黄埔军校校长时,我就是堂堂政治教官,你算哪棵葱敢来审我?所以他大声回答:“老子是张秋人!”边说边抄起墨水砚台砸向法官,台上法官被吓出一身冷汗。

草草判了拉上刑场,排队轮到的是个矮小的孩儿兵,他见对面的张秋人身材魁梧、气势如山,哆哆嗦嗦枪也捏不住。张秋人和蔼地说:“这样罢,我坐着,你可以方便些。”

结果张秋人就坐着被枪毙了。

张秋人是我父亲一生中时常想念的人,除了有感于他的政治才华和人格魅力之外,还因为他是自己的入党介绍人。可惜张秋人牺牲得太早。我父亲在解放后为恢复党籍奔波未果,含冤而死——九泉之下的张秋人如果有知,也肯定要扼腕叹息的吧?

父亲从诸暨逃到南京,考取国民党军需官,后提拔至少将军衔。利用职权救助革命志士,像是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

我父亲就这样从诸暨逃到南京,他把名字也改了,由汪益增改成了汪维恒。风头一过,我父亲为谋求更大的发展,去报考国民党军需署经理法规研究所。他有文化,军需方面本来有功底,还是个国民党员(早在1925年,组织上说,为了将来地下工作方便,要他加入国民党),结果以优异成绩考取。学习三个月后,他被派往国民党中央军校,因工作出色,破格晋升少校。次年再赴洛阳,兼任国民党陆军第87师经理处处长。至20世纪40年代后期,我父亲已被提拔为联勤总部第七补给区副司令,领少将军衔。

这期间有几件事值得一提,一是我父亲参加了著名的淞沪战役,具体负责军需工作。按我父亲后来的说法,日军势如破竹,国民党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有一半是输在军需上。比如武器供应,日军的舰炮,口径超过400毫米,射程达10公里,所及之处血肉横飞,一倒一大片。而我们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克虏伯山炮,口径不过75毫米,射程只有几公里,炮弹侥幸落在敌人的甲板上,也只留下巴掌大的一个斑点。还有,日本兵武装到牙齿,而中国士兵,因为军官中饱私囊、层层克扣,不要说肉食,粗粮也吃不饱。身上的军服,穿三天袖口就露棉絮,叫花子一样。如此士兵怎么和日本人打仗?

二是我父亲利用自己的身份,救助了许多革命志士。他后来到了南京、洛阳、商丘等地,管的都是军需物资,要钱有钱、要人有人。通过他的疏通,革命者中本来露宿街头的生活有了着落,本来捉进牢去的被保释,本来要被枪毙的也虎口脱险。记得起名字的有骆子钊、寿松涛、潘念之、许汉城、金城等。金城是中共诸暨县委书记,骆子钊后来任金萧支队政委,寿松涛解放后任西安航空学院党委书记,潘念之解放后任华东局统战部政治处长……还有一些,是不知名的。

20世纪40年代中期,我父亲在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负责训练军需和会计干部,人员多达上千人。其中不少人都是从国民党集中营里招来的,他们是共产党人和“赤化分子”,本来将面临坐大牢和枪毙的命运,但我父亲上下疏通,说这些人有文化、有一技之长,改造之后可为党国所用——结果打着参加军需实习班、研究班,去军需工厂做工的名义,我父亲陆续从集中营里把他们要了来。这些人获救,日后都成了对革命有用的人。

这是不是有点像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

前年我看到过钱之光(新四军武汉办事处处长,解放后任轻工业部部长)的一篇回忆录,里面说:“新四军建立后,每月的军饷是20万元,由我带人到国民党军需署领取。国民党歧视新四军,领款时有意刁难,手续搞得繁琐复杂,我们不熟悉这一套,到处碰壁。胡宗南的一个军需署署长叫汪维恒的,是我的同乡,常常指点我,有时还想办法提前领取,将款存入银行,让我们得到一笔利息。‘皖南事变’前,汪维恒告诉我,说国民党以后不给新四军发饷了,要我们早做准备。我知道后,立即向叶剑英同志汇报。果然,不久我们的军饷就停发了……”

以今天的眼光看,我父亲的话可能是在暗示“皖南事变”的发生,停发军饷是个重要的征兆,只是当时被有关领导人疏忽了。

遗憾的是,后来“文革”中,我父亲被整得奄奄一息,却没有人帮他说一句话。20世纪60年代末,我父亲找到一个曾于对方有救命之恩的老干部,想让他做个证明,但那个老干部不肯,还说:“你以后不要来找我了。”

史永试探着问:还愿为家里做点事吗?父亲两眼放光:愿意!愿意!几天之后,父亲呈送的第一份密件就出现在李克农的办公桌上

说我父亲的故事,一定要提到史永。

史永原名沙文威,宁波鄞县人,是书法家沙孟海的四弟。他归属潘汉年,一直从事地下工作,曾被称为“谍海干将”。和史永保持长期联系的、在敌人心脏的一颗重要钉子就是我父亲汪维恒。

我父亲逃到南京之后的六七年里,无人知道他的身份,党的关系一直没有接上。史永知道这个情况后,觉得此人可用,自告奋勇去和他联系。说起来,史和我父亲早在1925年就有一面之交,但人心隔肚皮,多年不见,我父亲那时又是国民党高级军官,史永也不敢贸然去找他。

到了南京,他先侦察了解,知道我父亲常到一家牛羊杂碎店去买吃食,就有意在那里现身,装作不期而遇的样子。他乡逢故人,我父亲高兴啊,于是两人喝酒、吃饭、闲聊。聊到深处,史永看我父亲还是原来的样子,就试探着问:“你还愿意为家里做点事情吗?”

我父亲一惊,但他很快听懂了,他两眼放光,激动地站起来说:“愿意!愿意!”

两人继续喝茶聊天。茶越喝越淡,心越靠越拢。

几天之后,我父亲呈送的第一份密件就出现在李克农的办公桌上,上面写明了国民党军队在全国的各军兵种、师的番号。其详尽细致令人吃惊,这位共产党情报工作领导人阅后击掌而叹,如获至宝!

此后,我父亲送达的情报源源不断,这里面有两份材料极为重要。一是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蒋介石发兵二十万围追堵截,战前召开中将以上长官会议,我父亲也赫然在座。这边会议才结束,那边共产党对白崇禧各部的驻扎地、攻击路线和时间、兵力配备、谁为预备队等都已了如指掌。这些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最终胜利功不可没。

二是1948年辽沈战役前夕,我父亲借赴河北、东北考察的机会收集情报——其中有河北、东北各地国民党部队的番号、长官姓名、兵员数及驻地布防等,交给史永,史永立刻转送中共中央上海局。辽沈战役结束,从歼敌人数、捕获的将官和战况总汇来看,情况和我父亲提供的如出一辙!

在我父亲看来,从在杂碎店里和史永接头之后,他也就和共产党前缘重续——金城当初就是这样说的,这之后脑袋掖裤腰上的工作也自然是在为党效命。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都不算数,纵然解放后他竭力说明,别人却只承认他是个“对革命有过贡献的党外人士”。1951年我父亲在上海碰到史永,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史说我父亲的经历比较复杂,党籍问题他也无能为力,最后还安慰说:“就过去你的工作条件来说,没有党组织约束更为安全。今后还是要大胆地、无顾虑地本着毕生的愿望去努力工作。”

这话听起来有点不痛不痒,但史永为我父亲的党籍还是出了不少力,只是后来他泥菩萨过河,自身也难保。对此,我们作为子女不仅理解,也十分感激。

父亲为保全上海出力,接收和处理的金银钱物不计其数,但清明廉洁,来去明白。把绝密文件交给潘汉年,也顺便说起了自己的党籍问题

1948年6月,国民党在台湾准备留守基地,我父亲被派往台湾任供应局长。临近解放,我父亲想回大陆,刚好上海市长陈良缺财经方面的人手,陈良是我父亲读军需学校时的老师和上司,结果一纸电报,我父亲被召回上海任财政局长、上海市银行董事长兼第十补给区副司令。

父亲新官上任,碰到的第一件事情就很棘手:上海陆根记营造厂(国民党军统下属公司)承包上海四郊防御工事亏空巨大,司令汤恩伯要上海市政府拨巨款垫付。我父亲说,上海财政空虚,没法拨款。汤恩伯的副官甩着手枪再要,父亲仍然坚拒——他有陈良做靠山,而陈良是蒋介石钦点的,知道他们不敢乱来,亲近军统的陆根记营造厂没有要到钱,这个一度助纣为虐的大型企业从此也一蹶不振。

国民党政府临近崩溃,树倒猢狲散,大家都想捞一票逃命。有叫谷正刚和方治的两人,怂恿市长提取上海市银行里的美金,汇到海外,以备将来不测。我父亲知道后想,这是上海老百姓的钱,银根抽光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就向陈良进言:“万万不可,他们两人搞流亡资本,到时候钱进了他们的腰包,偷盗公款的名声却要陈市长你扛。”陈良一听恍然大悟,当着我父亲的面把已经写好的提款手令撕毁。

听得到解放上海的隆隆炮声了,市政府里鸡飞狗跳。有一天,上海特务头子毛森、陶一珊召集各部门政要开紧急会议,要大家把账册、户籍、档案付之一炬,“不能让共产党接收得太顺利!”会后我父亲和陈市长说:“此为下策,实行起来,必引起全市百姓恐慌,多生事端,于战争、于市长都大为不利!”陈良觉得在理,就下令终止毛森、陶一珊的命令。当时上海地下党也正四处奔波,保护公家财产和档案文件,为接收工作做准备,我父亲的所作所为,和他们是殊途同归、不谋而合。

解放后,我父亲以局级公务员的身份,以“投诚”的形式被上海市政府留用。他去找过潘汉年,把新弄到的有关台湾的军事设施、美军顾问团的绝密文件交给潘。他也顺便说起了自己的党籍问题。潘说:“情报留下,党籍问题以后再说。”

20世纪50年代初,因我父亲熟悉业务,被任命为上海市直接税务局副局长、地政局长和房地产管理局长。接收和处理的金银钱物不计其数,但我父亲从没私心,凡事都来去明白,比如没收敌伪的上海小洋楼成千上万,但我家八口人,当时住在原霞飞路469号的一幢公寓里,面积不过七十几平方米。

一个人的清廉,一半出自天性,一半出自家庭和文化教育,我父亲一以贯之的为人原则源头在此。说实在的,我觉得这和有没有党籍无关。

父亲的地下工作和党籍问题,多年以来,我们基本不知情。他的临终遗言是:“党籍……我的党籍……”

我母亲年轻时候是个基督徒,本来她是不能和父亲结婚的,但很仰慕他,很想嫁给他,结果有一次就“哄”父亲到教堂,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推他到水池里,在不明不白中,我父亲接受了“洗礼”。此后,他们就名正言顺地结了婚。父亲后来得知真相,他那时候已经是共产党员了,但他不生气,照样对母亲深情有加,两人也相濡以沫,恩爱了一辈子。

父亲待我们也很好,有空就和我们一起玩。他教我们唱的《乌鸦歌》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乌鸦老了不能飞,对着小鸟啼:小鸟早早打食归,打食归来先喂母,母亲从前喂过我……”后来我们兄弟姐妹能勤学敬业、孝悌治家,都和我父亲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关。

不过,因为工作性质,父亲很少和我们谈他工作上的事情,他的地下工作和参加共产党的事,我们都是在他去世之后,通过许多人的片片段段的回忆才知道的。以上所讲的故事,就是这样连缀起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叔叔,知道我父亲真实身份的,在我们家里,也只有叔叔。

我叔叔汪益堃早年跟随哥哥从军,曾任国民政府新疆省军需处长,也是个共产党员。1943年,共产党急需西北各省军事、政治方面的情报,包括西北国民党部队的番号、派系、力量装备、布防和胡宗南对我封锁破坏的情况等,结果父亲和我叔叔收集了之后,由钱之光陪着,直接到“红岩”面呈周恩来,当时在座的还有林彪和伍云甫。1943年6月,我叔叔在西安开完关于抗日工作的会议,乘飞机返回新疆途中,飞机失事遇难。

叔叔的遗体头脚都已失去,但留有完好无损的右臂一条。我父亲后来说,那是为他而留的,用来为阴阳相隔的兄弟最后一握。

叔叔为抗战而死,前来吊唁的人很多,胡宗南、祝绍周都到场,蒋介石也颁发了“荣哀奖状”,个人和单位捐款捐物无数。本来这些钱物我父亲可以留着,但他都捐了,在我叔叔工作过的张掖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建了两所“益堃”小学,他觉得这才是弟弟的心愿。两所学校中的一所至今还在,不过现在已更名为安远镇安远小学。

叔叔的遗孀和遗孤的生活都由我父亲负担,孩子们养大成人,婶婶和我们合家而住达35年,但我父亲兄弟二人是共产党员,他们也都不知道。

我父亲是在1971年去世的,那时杂花生树,飞鸟穿林,正是气候宜人的暮春时节,他带着伤痕死在上海的一个监狱里,罪名是“国民党潜伏特务”,终年76岁。

后来有文章说,我父亲至死不忘自己的党籍问题,“党籍……我的党籍……”是他的临终遗言。据我所知,1962年,他在上海房地产局重新申请入党受挫之后,曾说过:“我年事已高,一生寄希望于革命成功,现在实现了,我就是做一个清洁工,也没什么不好。”似乎是看淡了。但若这篇记载属实,父亲对他的党籍问题还是念念不忘的。

1984年10月,上海市委组织部恢复了我父亲的党籍,党龄从1924年1月算起,他的骨灰也被安放在一厅(部级厅)。事过多年,逝者已去,虽然党籍来得太迟,但对生者死者,毕竟也是一点安慰。

最后的几年里,父亲和我们见面的机会甚少,见到了他也总是沉默。他还变得很温顺,但在这沉默和温顺里,仍然有一种执著。这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咄咄气势不同,我父亲是向内的,他执著于自省、自律和克己。几十年来,我们的社会先是人格人道赤贫,之后是金钱物欲横流,像我父亲那样的人早已成为绝响;我们做子女的,能念想他、敬重他、感受他,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福祉……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85周年诞辰

同类推荐
  • 曹雪芹访谈录

    曹雪芹访谈录

    电视连续剧《手机》里,费墨有过论断:曹雪芹要是活过来,肯定拿大耳光抽所谓的红学家。台词很有趣,的确是,从某种角度看,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但作者构思得更妙,曹雪芹还魂了,不但抽不了红学家,还得被红学家们集体驱逐。书中有段很经典,“红学大师”对想出全本《红楼梦》的曹雪芹喊道:“在我们百多年的耕耘中,《红楼梦》已经成了文学历史上最有传奇色彩的作品,还有哪部作品能形成一个所谓的学派?一部完整的《红楼梦》重要吗?一部完整的《红楼梦》会比现在的《红楼梦》伟大吗?残缺状态下是不是更加理想,对你还是对我们?
  •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青藏高原,动物乐园。静如秋水,暴似杀场。有乐有忧,生生死死。谁来主宰,令人思量……
  • 神的后花园

    神的后花园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主要内容包括:上山下乡、农家书屋督察笔记、陕南农民减负检查日记、三赴大荔“三下乡”、三赴关山“三下乡”、三上二龙山、商州三日游记、四顾龙泉造山林、万紫干红总是春、故乡大荔三日游、三顾故乡选书记等。
  • 我读.2

    我读.2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对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打磨,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递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绝世战神纪

    绝世战神纪

    诸圣大陆,宗门家族林立!曾经的天才折翼凡尘沦落废物,面对嘲笑和打击,叶天何去何从!五域十四州,天才辈出,百万年的沉寂一朝爆发!叶天犹如一粒石子,在这波澜壮阔的大陆上带起点点涟漪!
  • 培养孩子成功个性的66种方法

    培养孩子成功个性的66种方法

    本书由小故事入手,将富有哲理的故事与睿智的理论结合,向父母们翔实地诠释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将形成的种种良好个性及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变不良个性以及培养成功个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从而帮助父母引导孩子,锻造优秀的自我,由平凡走向卓越人生。
  • 远离

    远离

    19世纪20年代22岁的莉莲早已经历了太多生活的艰辛:父母、丈夫都在一场疯狂的屠杀中丧生,三岁的女儿索菲亚也在那次事件中失踪。
  • 臆能巫师

    臆能巫师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阅过数千部漫画和小说的罗达进入了一个修炼能量核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罗达修成了一部上古巫尊都没办法修炼成功的臆能巫法。这是一部只需要丰富想象力就能修炼的巫法……………………………………………………《这是远方最新打造的臆想类修炼方式和题材,绝对新颖。希望各位看书的兄弟们,有收藏的帮忙收藏一下,有票的给几张。》《除了《魂师》外,这本书是远方近半年构思出来的心血,一定会专心码下去的,请给远方一点信心。》
  • 网游之龙族传说

    网游之龙族传说

    逆天而生,与天而战,作为龙族的禁忌,龙族将他驱逐,父母为了他逝去,作为神秘的龙之子,他该如何改变命运,夺回他的一切。龙族传说QQ交流群——423291421
  • 美女请自重

    美女请自重

    整天想着女神的秦天无意中捡到一枚戒指谁知这枚小小的戒指竟然是未来的高科技,还有着吸引异性的能力妞不在缺,想泡就泡!高富帅又怎样,就算没有钱,美女照样来我的怀抱!
  • 卿言不嫁君必娶

    卿言不嫁君必娶

    她,穆凉薄爬树翻墙啥都行,琴棋书画也精通。他,云沐风当朝太子,风流倜傥,不过桃花太多一道圣旨,青楼相遇,两人又有怎样的渊源?她,究竟是谁?
  • 趣味红楼管理学:王熙凤是最好的CEO

    趣味红楼管理学:王熙凤是最好的CEO

    红楼梦中隐藏着许多管理智慧,尤其在王熙凤的身上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企业管理之道。本书作者通过幽默的构思和语言从《红楼梦》中提炼出了适用于当今社会并与当代管理学相结合的管理心经,角度新颖,内容幽默,构思奇妙,颇具实用性。
  • 染爱成瘾:腹黑老公请站住

    染爱成瘾:腹黑老公请站住

    豪门千金,一朝破败,落魄缠身……走投无路之际,卖掉自己,却不料,沦为生娃机器……本以为孩子的父亲,是个“无用”的植物人,可以安心完成任务,拿钱走人!却不料,待他醒来,才发现,他躺在床上,只是养“精”蓄锐!!!
  • 重生农家女:龙凤宝宝腹黑爹

    重生农家女:龙凤宝宝腹黑爹

    本书不再在创世发表,想看的亲们,去起点搜《将军求放过》江雪茹重生回到架空时代,温馨的农家生活让她沉醉,但麻烦却不时来找她,忙得团团转的她不小心收获了帅气相公一枚和可爱的龙凤胎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