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1800000021

第21章 革命妈妈

口述 王建民 整理 叶蕾

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妈妈,她是一个老革命,今年80岁。我妈妈并非因为是老革命而与众不同,她从来就没有长大,她仍然活在她的“红小鬼”年代里。

我们住在一个小小的山城里。我妈妈真是很特别,怎么也不愿意讲她自己,但我们都喜欢“倾听”,所以我要把妈妈的故事说给你们听。

红小鬼年代的妈妈——跟着部队去当兵,年纪小、个子矮,一头短发,都当她是男孩子。行军通过战场,没有路了,只好踩着尸体走

我妈妈从小家境不富裕,但在穷孩子堆里她最讲义气。孩子们过年时都会得到一两块铜板,我妈从来不用。正月里孩子们去集市上玩,一个个眼馋得不行,但谁的压岁钱都没了,我妈就撩起小衣襟,从腰里掏出一块蓝花布包包,一层层打开,露出五六块黄黄的铜钱,那是她一年年攒下来的。孩子们都“哇呀”叫,我妈就把这几个铜板分给你一个他一个,让他们去买东西,自己一个不剩,什么也不买,只顾笑着站那儿看大伙儿乐。她就是看着别人乐自己就乐的人。

那是妈妈六七岁时的事情。到了十来岁,她就长得很机灵,胆子又大,不知道怎么就常常有叔叔到她家里来找她送东西,她总是一点不差地送到,后来知道那叫送情报。12岁那年春天,她做了一件很重要也很了不起的事情——

一辆马车要通过二鬼子把守的关口,车上用棉被盖着一位年轻的伤员。他被敌人的子弹打穿了肺部,战地卫生所治不好,伤口化脓了,要立即送到后方医院。我妈妈和一位老人坐在车上,快到二鬼子关口时,老人在我妈背后打了一下,她马上大哭起来,手里拿着半块馍,这边二鬼子叫停车,她哭得更凶。“你哭什么丧?”二鬼子问她。她边哭边说:“我爷爷打我不让我吃馍,要给我哥哥吃,我哥哥得了肺痨……”二鬼子一听,赶紧捂着鼻子说“快走快走”,就这样顺利地过了关。我妈妈就是那一次看到白求恩大夫的。伤病员被抬到一个大帐篷里,她看见一个大胡子爷爷检查她的“哥哥”,很着急的样子。就在那一年秋天,白求恩大夫去世了。

不久,我妈妈就跟着部队去当兵了。她年纪小、个子矮,一头短发,都当她是男孩子,分到卫生队才知是个假小子。

但谁也不知道,我妈妈还曾经包过小脚,她偷偷地放过三次又包过三次,所以我妈的脚只有32码,但她到部队一直领的是34码军鞋。这个秘密从来没有人知道,我妈妈是怕部队知道她裹过小脚不要她。

这双脚真是害苦了我妈,她硬是和大男子汉一样急行军,背上驮背包,胸前抱药箱,从不掉队,还要给别人拿东西。只有一回她差点掉队,那天晚上她们行军通过战场,没有路了,地上只有尸体,只好踩着尸体走。我妈妈越走越慢,因为她的鞋不跟脚,平时脚趾前头塞了棉布,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走几步鞋后跟就掉下来,她只听见脚像踩在胶水里,稠黏得吱吱响。我妈蹲下去拔鞋,才看见路上不见了地面,全是厚厚的积血,黑紫紫的,还发出腥气。后来我们看电视里说血流成河,我妈说,你们知道什么叫血流成河啊,唉……

我妈妈和她的战友比,真是命大。她后脑勺,就是下面这个小窝窝缝里有一个弹疤。那年日本鬼子扫荡,日本兵“哇哩哇啦”冲进院子里时,我妈妈还趴在后窗户上往外递最后一副担架。担架递出去了,我妈立即爬上窗子正要跳,后衣襟已被鬼子抓住,一扯,露出了里面的花棉袄,小鬼子叫得更响:“花姑娘的这里!”我妈妈一回头,看到一个戴眼镜的日本鬼子正死死拉她的衣襟,我妈攥紧拳头,对着他的眼镜狠狠打了一拳,鬼子的眼镜被打飞了,他疼得一松手,往地下去摸眼镜,这工夫我妈早跳下窗子往后山跑了。屋里日本兵已进来好几个,他们端着枪打我妈,是那些山丘救了她,挡住了子弹。但她跑过一个山豁时,一颗子弹还是打过来了,叭一下钻进了后脑的骨头,竟然就嵌在那里不动了。真是离奇呀,那射程要是再短一分就打不着我妈,要是再长一分就把我妈打死了。

和平时期的妈妈——她一生很少穿件新衣,没有进过理发店,钱省下来干什么?捐给需要的人。捐了多少,恐怕算不出来

上世纪50年代时,我妈妈和我爸爸结婚,从北方调来南方。妈妈曾在白求恩学院学习、毕业,组织上安排妈妈到省城任厅级领导工作,妈妈坚决推辞。她只有一个要求,到基层工作,为病人服务。就这样,我们全家来到了这个依山的小县城,我妈妈一直在一个基层卫生所任职,直到离休都没有离开过她的病人。

妈妈是从12岁开始干革命,我是从12岁开始给她送中饭。虽然她的卫生所离家只有15分钟路,并且单位也有伙房,但她不回家也不在单位吃,一方面是因为离不开她的病人,我知道她还有一个理由是节省。

我妈的节省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她一生没穿过一件新衣,都是家人穿旧了不要的。她还教我们怎么做短裤,圆领衫破了,先剪掉袖子,再左边一剪,右边一剪,上边缝成腰,下边连成裤裆,一条三角短裤就成了。她说很好,还是全棉的。我长这么大也没买过内裤,都是这样做的。她一生没有进过理发店,打仗时期战友剪,后来是我外婆、我爸爸给她剪,再后来是我,现在是她外孙女儿。我从小也没留过长头发,妈妈拿起剪刀,在我脖子边咔嚓咔嚓几下就剪好了。

我小时候,即使下午要考试,也是吃几口饭就跑,要把饭先送给我妈妈,我怕她饿着自己。她心中只有工作,没有自己,也从不管家庭的人,全靠我们想着她。我从12岁就开始管家,爸妈、外婆、我和妹妹,这么一大家人的柴米油盐都是我管,好像只有我才是家里的“女人”。那些年什么都发票,粮票、油票、布票,我都要计划好,管好用好。有一年冬天,布票过期了,过年没有布票买布做衣服,一家人都来骂我,却没有一个人骂我妈妈。她连布票是什么也不知道,骂她有什么用?

她省钱干什么?还是像小时候那样,给别人用。只是给得更多,她一生到底有多少钱支援了别人,恐怕算不出来了。我父亲去世后,组织上送来4000元抚恤金,她正在上班,一信封钱送来,她打都没打开,就叫一个工人帮她送到一个什么地方,捐给孔繁森那里的一个那曲小学,并且不许留名。

就说最近吧。我妈现在很少出门,但每个月9号这天她一定出门。单位这天过组织生活,她是风雨无阻的。前两个月的9号,她下楼看见社区在楼道贴了一个通告,说是巷子里有外地来的一家三口,男人得了重病住院,家里已变卖空了,女儿也停学了。我妈马上回家拿了两千元钱,送到社区。过没多久,男的死了。我妈又找到那家去,说以后要管那孩子的学费。

别看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照顾不多,人家的孩子她格外上心。20多年前,有个年轻人犯了经济大案子,本来可能要判死刑的,我妈妈觉得他太年轻,死了太可惜,就为他说情,希望能把人留下来。那人的父母到处筹钱,我妈妈二话不说,就把家里的存折给人家了。银行要求确认,打电话对我妈说,你现在取款会损失很多利息,我妈说我要钱救命!那年轻人出狱后,对我妈就像对亲妈一样。

十几年前有一天,我妈昏倒在单位,她发高烧几天了。送到省城大医院专家会诊,舌头黑了,肺也黑了,专家结论是肺癌晚期。住院一个多月,她的病房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这些人都是妈妈的同事,更多的是她的病人,有的是从千里之外赶来的,想见妈妈“最后一面”。也难怪,平时我妈妈对病人好得没法说。病人便秘,她用手指帮人家排便;还经常在晚上带病人回家来,因为“单位下班了”;更绝的是回家只有15分钟路,她却要走两个小时才到家,因为“路上有人找我,说他家小孩吸烟的事,我就到他家去了”……

谁也想不到,肺癌晚期、高高兴兴等着去见她战友的妈妈,竟然好了!她回家什么药也没吃,什么营养也没补,还跟过去一样吃萝卜、白菜,竟然发生了奇迹。妈妈身体一好起来就去上班。单位人看到她大吃一惊,嘴张得老大,“你活过来啦!”大家哈哈大笑,他们知道我妈妈不介意,因为她对生死早已看淡。

博爱的妈妈——眼睛睁开她早就走了,晚上睡了她还没回家。但是到夏天,我家地板上会横一个竖一个睡着从老家来的小孩

我没有见过刘胡兰,也没有见过雷锋,但我妈妈让我看见了他们,他们就在我妈妈身上。对我妈妈来说,别人再小的事也是大事,我们再大的事也是小事。

我妈妈勇敢、正直、顽强,我相信她就是刘胡兰那样的刀架在脖子上都不哼一声的人。她午休时都不脱衣服、鞋子,说是随时有情况就可以走。这是她在战争时期养成的习惯。战争改变的东西太多了,不仅有生活习惯,更有思维习惯。

我们从小就觉得家里没有妈妈,眼睛睁开她早就走了,晚上睡了她还没回家。我和妹妹都是我外婆带大的,但是到夏天,我家地板上会横一个竖一个睡着从老家来的小孩,我妈晚上回家要用脚尖小心走,生怕踩着孩子。他们都是我妈妈的“宝贝儿”。

我心里总是很委屈,觉得妈妈对我不亲。我是她的大女儿,从小为了让妈妈看我一眼摸我一下,我不知花了多少心思。我妹妹身体弱,经常生病,我真羡慕她,因为妹妹生病时,我看见妈妈会在她头上摸摸,给她买根棒棒糖,妈妈一边摸一边说“受凉了”。我一听受凉可以生病,马上跑进树林里掀开上衣,让冷风吹我的小肚皮,可惜吹了半天还是不生病。

有一年,我手上虎口处长了一个疖子,鼓鼓的,我每天都会等妈妈回家,把手伸给她看,说不得了不得了长了一个大包包,就想让妈妈摸我一下。可是妈妈连看都不看,就用两个手指在我手上飞快地擦过去说“没事没事”。

现在我才知道,那叫皮肤饥渴症。

我妹妹从小就调皮好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坐在一只高椅子上,被一个同学推了一下,妹妹和椅子一起倒了,后脑砸在水泥地上,当场翻白眼珠子。老师和同学们吓坏了,赶快把我妹妹抬到县医院,还好医院离学校只隔一条马路。有人跑到我家把外婆叫来了,医院里病人多,妹妹就躺在水泥地上,一直昏迷不醒。我外婆一边哭一边跑到我妈妈的医务室里,那里离医院只有一站路。外婆说:“你快到医院去,你小女儿要死了!”我妈妈听外婆讲了情况,你猜她说什么?她说:“我现在走不开,人在医院里就不要紧了。”

我妈一直等到中午下班才到医院来。同学们还围在那儿哭,妹妹还没醒。老师同学看见我妈都很怕,以为她要怪他们,谁知我妈是来安慰他们的:“不要哭不要哭,谁叫她坐那么高椅子的?你们都回去吧。”她一句都不怪人家,更没问是谁推的椅子,要是像现在的家长还不闹翻天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妈妈不管我们,我们家的孩子偏偏命大,我妹妹那回有惊无险。我一岁时发高烧,直到五六岁还不能好好走路,但现在身体很好,一点事都没有。我下乡插队时,别人的父母都送到目的地,可是我想要我妈送我到巷子口她都不干。我妈说:“送什么送?我没空,要上班。又不是上战场,我们小时候打仗去死都没人送,你十七八岁到农村去算什么事啊?”

外婆说妈妈13岁参军,跑出门,头都没回一下就走了。

你问我是不是恨我妈妈,我一点也不恨,也不怪她。相反,在这个世上我最爱的人是我妈妈。她是革命者,从小受部队教育,心里时刻关心的是广大人民群众。那么,我妈妈到底爱不爱我们呢?我觉得我妈妈是博爱,她爱天下的孩子,我们当然也在其中。

上世纪70年代时,我妈单位有两三个同事生病去世,但他们的孩子都在黑龙江等地插队,我妈为了让孩子们回城工作照顾家庭,到处跑到处找人,知青办、劳动局,还有接收单位,也不知她跑了多少路,最后把这几个孩子回城工作的事都办好了。

前几年,我妈妈有个同事的儿子,所在单位效益不行,我妈妈就支持他下海,帮他出主意,结果做生意也不顺利,我妈为了鼓励他,竟然他卖杯子她就买杯子,他卖白糖她就买白糖,并且出高价买回一大堆,买回来的东西都分给大家。大家都说她太傻了,但我觉得妈妈真是傻得可爱。

妈妈是我们的榜样——离休以后拖地板、扫厕所,什么活她都抢着干。她反问人家,共产党员到底是什么身份?什么事不能做?

遗传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我外婆一生豪爽,我妈更不用说,我有些念头也很怪,从小就想要捐遗体,就是不知道往哪儿捐。我女儿7岁那年,有一天我带她到中心广场玩,看见拉着大红标语“给盲童带去一片光明”,很多人在那儿动员捐献眼角膜。我一看激动得不行,赶快要了一张表来填,并且动员女儿,我女儿以为是要马上挖掉她的眼睛,吓得捂着眼边哭边跑。我追上女儿跟她解释,是在人死以后才捐,她一听又笑了,高兴得直跳:“我也捐我也捐!”

回家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她说你怎么不多写一张表,我也要捐。三代人捐眼膜的事被媒体知道了要来采访,但我妈妈坚决不接受,记者打电话来也不接。我妈说:“我不知有多少战友十七八岁就死了,跟他们比,我死了捐个眼睛算什么,他们连身体都捐了!”

后来我和妈妈都登记了捐遗体。捐遗体需要子女签字,我担心妹妹会不同意,妈妈说:“你来签字,谁不同意我骂谁,我身体除了心脏是好的,到处都有病,医生要哪里切哪里,拿去研究,不要的送去烧,骨灰撒到钱塘江里,不要带回家。”

我对孩子好得无微不至,但我的女儿也奇怪,她最爱的人却是外婆,性格也最像外婆。小时候,门口有讨饭的来,我家锅里有四个馍,我拿两个给讨饭的,转身我女儿手里又拿两个跑出去送掉。我说:“你不要吃饭了?”她嘻嘻笑说:“我宁愿自己不吃。”她在学校里总是很多事,老师说她很聪明,就是太爱管事,并且气量超大,同桌的男孩欺负了她,她转眼就忘,看他没有笔马上就送过去。

中学时有一个女班主任,才20多岁,真当是有眼力,她给女儿的学期评语里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不是过于关心别人而忽略了自己,你的成绩会更好。”你说,这么年轻的女老师怎么说中了我家三代人的特点呢?

我妹的女儿在作文里写她的外婆:我外婆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女人,但她却是最伟大的女性。我觉得小女孩说得准确极了。我妈妈一生曾经遭受过很多不平的事情,她一直认为最不平的就是女同志比男同志提早退休的事。她经历过战争,经历过运动,但没有什么事比不让她工作更难过。她是55岁离休的,她特别想不通,男人为什么不回家?她说从小拎着头革命就是为了男女要平等,可是到现在男女同工同酬都没有解决。男人在单位里没有事,等都要等到60岁,女人再能干也要卷铺盖走人。

这种意见并不新鲜也并不奇特,大家都在说,全国人大开会也争论过。新鲜的、奇特的是我妈妈,所以我说她与众不同。妈妈怎么想就怎么做,55岁离开她心爱的革命事业,对别人而言可能只是离开一个工作岗位,对我妈而言就好像是离开她的全部生命。她一生没有带过孩子,没有做过家务,没有烧过一餐饭,你说她回家能干什么呢?

离休后有一天,我妈打电话给单位领导,请他帮忙找一个临时工的活,体力活都行。领导很尊重我妈,就问那个人能不能做清洁工?我妈说行啊。第二天,我妈去了,领导看看她后面说:“人呢?”我妈指着自己鼻子说:“来了,就是我啊。”领导大吃一惊,说:“你开玩笑吧,我怎么敢要一位离休老干部做清洁工呢?”我妈大笑说:“我是离休但不老的干部,为什么不能做?我又不要工资,就是在家待不惯,想干事呗。”

就这样,我妈被安排到县图书馆。单位一个月给她60元钱,说是让她买双鞋穿她才收了。她在那里干了四年,后来拖地板、扫厕所,什么活她都抢着干。第三年单位辞退临时工也没辞掉她,因为她连那60元钱也不要了,白干还不成吗?很多同事战友都说她怎么可以做这些事,把自己身份都失了。我妈就问人家,共产党员到底是什么身份?什么事不能做?

到第五年,有个单位需要找一个人住在单位里看门烧开水,帮大家蒸蒸饭,给几十元钱工资,问妈妈愿不愿意去。我妈一听就乐,说她就想住单位里。没想到她在那里硬是干到70岁,才说要把工作让给年轻人而回家了。

她在那个单位一住十几年,你说她一个从来不会做家务的人,却成了单位里的“管家婆”。她是清洁工、烧水工、看门人、传达收发办事员……谁有困难都爱跟她说,要捐款,人家捐50她捐100,谁没带菜都吃她的。

她66岁那年,许多敬重她的人一定要我给她做66块肉吃下去长寿,说只有女儿做才有效,他们说,要不然我们都要请你妈吃66块肉了。我好不容易切了很细的肉数了又数,再三叮嘱她这一次千万不要给别人,必须全部吃下去。第二天她还是把一半都给别人吃了。

她那个单位在山坡上,单位特地买了一辆翻斗车运送垃圾。她每天要把满满一车垃圾推下山,天寒地冻的日子都会出一身大汗,但她十年如一日地清扫搬运那些垃圾。有老朋友上山看她,你猜她怎么跟人说?她指着那辆翻斗车说:“现在领导都有专车,我也有啊……”

啊,记者,你不要哭,我妈妈的身体经过长期体力劳动,反而好起来。我想说说我妈妈的故事,已经想了几十年了。总觉得现在的人都像生活在月球上,轻飘飘的,但我妈妈还是五六十年前的妈妈,她永远不会失重。我们全家都爱我的妈妈,如果有来世,我还愿意做她的女儿。

同类推荐
  • 在屋脊上行走

    在屋脊上行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毛泽东的话。感谢生活是所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理想,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而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具有了这两种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具有了天然的真切、哲学的思辨、刻骨的铭记,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在屋脊上行走》在记录生活的主人公们艰难行走的同时,《在屋脊上行走》折射出了他们所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感谢生活。
  • 野樱桃

    野樱桃

    徐剑铭的散文题材宽泛,主题鲜明,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韵,本书所选作品均为作者在报刊发表并获奖的精品散文。有一定市场号召力。
  • 卡夫卡研究

    卡夫卡研究

    卡夫卡的问题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卡夫卡的问题引发了整个世界的兴趣和思考。卡夫卡生前默默无名,但是在欧洲和全世界经历了一系列灾变之后,卡夫卡一夜成名。于是,“一天早晨,弗朗兹·卡夫卡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卡夫卡与我们的时代同行。本书是对卡夫卡及其问题的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讨,尤其集中地思考和研究了某些重点、难点、盲点、疑点、热点问题。本书为国内出版的一部问题意识突出、论述深入、视角新颖、资料详实的综合性的研究卡夫卡的学术专著。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黑格尔、雪莱、罗素等大师一致推崇的传世美文。
  • 9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

    9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

    《青春纪:9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是一本作文合集,集结了历届新概念获奖者、当红领军90后作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90后作家的写作水平,此书是对90后代表作家一次大的梳理和盘点。
热门推荐
  • 异界里的游戏狂人

    异界里的游戏狂人

    林松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在校大学生。只因长期以来对游戏的依恋,导致他“幸运”的被神给选中,丢到了游戏的世界里!可这还不算完!刚在第一场游戏中存活下来的林松,再次睁开双眼时,眼前的一切已经不是那自己熟知的地球了……既然是游戏那自然就有奖励!《仙剑奇侠传》中的御剑术!《鬼泣》中的恶魔变身!《真三国无双》中的无双乱舞!带着游戏的道具和技能,我们的主角林松,他会在这异界大陆做出怎样的举措?且看一名地球人能否在异界之中一步步登上至尊之境……
  • 豪门暖婚:老婆大人节操掉了

    豪门暖婚:老婆大人节操掉了

    叶简容,温婉大方,恬静美好,识得大体……这些都是假象。她上能爬树,下能摸鱼,还能几天几夜不洗澡M床上,熏死某男。唐御笙,唐氏执行总裁,商界令人闻风丧胆的鬼才。他冷漠寡言,体恤员工,聪明绝顶……这些也是假象。“老婆,你饿不饿?渴不渴?要不要吃点什么?我最近学了很多点心。”“麻蛋!谁让你们进来的!给老子滚出去!回来!去领一份辞职书。”“老婆,对不起。我不是故意封杀情敌的。”唐御笙内心独白:没错,他是有意封杀情敌的!
  • 优雅天使心:赫本给女人的24堂优雅课

    优雅天使心:赫本给女人的24堂优雅课

    本书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翻阅赫本的生平,就此解读一个女性优雅魅力的极致。我们研究赫本,是为了找到自己。我们也要像赫本那样充满自信,充分发挥我们的优点,展现出自己对时尚的直觉。研究赫本的生平、勇气和她所经历并克服的一切,更有助于我们对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她的优雅、高贵、行为以及其他一切,会给予想要活出真我的女性最好的启示。
  • 荒天灭

    荒天灭

    命为何存,所寻何物,长剑青锋,挽歌奏响时,天地骤变,一曲血泪,奏天歌……
  • 远方是否有彼岸

    远方是否有彼岸

    在全国最大的贵族学校,他一个靠着老爹挖地挖出的一个元代青花瓷,很狗屎运的读上了这所最有名的高中。很衰,有很意外的胆小,为人也很光棍,有一天就吃一天,没钱就干脆饿到有钱,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觉睡到2012坐看天荒地老,和这一片天地一起消失。在他的眼中一切都是灰蒙蒙的,没有未来,没有一切。可是。。。。。。
  •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重点课题。通过对清代最初的几位讲求今文经学经学家经学思想的分析,力图对今文经学的兴起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说明清代今文经学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只讲公羊学,也不是仅讲今文经学,而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今文经学逐步被重视,《公羊》学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三科九旨日益为人们所关切。
  • 玄门灭魔录

    玄门灭魔录

    我是一个普通的炼妖师,十岁庐山学法,十五岁学成下山,七星剑.镇坛木.玄天铃.龙角.紫衣道袍.自我出师之日起.就开始了一段传奇的灭魔之路,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 倾世佳人奈何为贼

    倾世佳人奈何为贼

    那年,她软糯飘香,他一笑惊华;那年,她及笄论嫁,他一曲惊情;那年,她逃婚离家,他一剑惊艳;那年,她被困敌营,他一骑惊魂;那年,她身怀六甲,他一旨惊天下;那年,她粉衣灼灼卿世佳人,他白衣飘飘奈何为贼。
  • 种出无限世界

    种出无限世界

    一个猥琐宅男,忽然脑中忽然多出一块地来。据说种一些奇花异果,就能生长出一个世界来。看我种种种,我要学内功;看我种种种,我要学隐身(嘿嘿嘿);看我种种种,我要种出所有的一切。
  • 异界不败天骄

    异界不败天骄

    异界、天才、金手指。女神、萝莉、俏佳人。一个优秀的男人不是一路坦途,而是面对挫折越战越勇。真正的男人,强大的永远不是背景而是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