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7300000012

第12章 孩子不愿意父母对他们捆绑的太紧(2)

父母不能硬性改变孩子的兴趣

人们都知道,只有做我所爱,爱我所做,一个人工作起来才有劲头、有热情,也极易出成绩,由此,凡是有更改的父母都是保护孩子的兴趣,而不应是强制地改变它。

有一对夫妇,有一个可爱的男孩。这对夫妇观看了由丹麦12岁的音乐“神童”演奏的钢琴音乐会,除了羡慕不已,他们还下了决心,也要将儿子培养成为一名钢琴“神童”。

他们省吃俭用地为儿子买了一架钢琴。可他们的儿子压根就对音乐不感兴趣,乐感也非常差,但是父母逼着他必须培养弹琴的兴趣。

妈妈每周两次陪着儿子到钢琴教师家去学两个小时。为了对儿子练钢琴能起到监督作用,只有一点点简谱底子的父亲还去“加强班”进修了两个月的五线谱。

然而,纵使父母费尽了心机,但一看到钢琴就头大的儿子练琴如上油锅。为了让儿子坐到钢琴凳上,用他妈妈的话说,“不打一顿,也得数落10分钟。”即使是这样,儿子对钢琴仍然没有丝毫的感情。他天天都在梦想和小伙伴们去绿茵场上痛痛快快地踢上一整天的足球。

因此,对父母整日强迫着他学钢琴、练钢琴,儿子的逆反情绪越来越烈。终于有一天,这种逆反的情绪像一座“小火山”一样爆发了——他从厨房里拿出一把菜刀来,“咣咣咣”对着钢琴就是一顿砍。

这就是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意思。

一般而言,父母强加给孩子的“兴趣”有三种:一种是他们认为能对孩子的将来大有裨益,能赚到大钱的“兴趣”,一种是“赶时髦的兴趣”,如看到人家的孩子都在学钢琴,就让自己的孩子去发展钢琴特长;一种是他们自己童年时期的某种爱好,由于当时条件不允许被搁置或落空了,现在条件允许了,便想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的兴趣。

很显然,前两种其实是父母自己的意志,后一种其实是父母的兴趣。如果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天性和特质,以强迫的手段将自己的兴趣和意志强加给孩子,很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其实,做出这种不理智举措的父母没有搞清楚兴趣的真正内涵。

那么,兴趣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心理学家是这样定义兴趣的: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

也就是说,兴趣是孩子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真正的兴趣能对孩子所从事的活动起到支持、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这种推动不是外部动力在起作用,而主要是孩子自身对某种活动有着强烈的爱好,总忍不住地、自觉地、积极地去获得它、探索它,并用持之以恒的毅力创造性地去实现它。真正的兴趣有积极、肯定的情绪特征。

回过头来再看“那对夫妇强行让儿子练钢琴”的事例,儿子根本不是自觉的行为,他没有表现出对音乐的强烈爱好:他是在父母的呵斥声中极不情愿地坐上钢琴凳的;他在强烈的逆反、否定情绪的驱使下,他将菜刀砍向使自己备受折磨的钢琴也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不尊重孩子对自己兴趣的选择,强迫孩子从事实质上他们丝毫没有兴趣的活动,会给孩子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首先,增强了孩子的压力和精神负担,扼杀了他们真正的兴趣以及可贵的创造性。其次,降低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再次,由于没有兴趣就没有原动力,从而很难获得从事某项活动的成功机会,容易使他们丧失自信心,从而使他们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总之,家长将自己的意志和兴趣强加给孩子,“牛不吃草强摁头”,对他们的身心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那么,孩子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呢?其实他们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通过自由自主的活动,他们能认识到什么是自己适合的,喜欢的,擅长的;什么是自己不适合的,不喜欢的,不擅长的,由此达到准确的自我认知。

其实,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其实并不难。今天,许多发达国家的父母基本采取“以玩为主,以学为辅”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在玩中学。家长在孩子的玩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孩子兴趣的苗头,绝不以大人的想法和意志决定允许不允许孩子继续发展下去,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且因势利导,使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自主地探索神秘的未知领域。

这其实应该是所有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最明智的选择。

孩子希望能无拘无束地讨论问题

应该说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的想的基本上反映了大多数孩子的想的,那么,他尽在想些什么呢?那就是无拘无束地想问题问问题。

据说,爱迪生在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老师在教“2+2=4”。可他却楞头楞脑的问老师:“为什么是4?”

老师有点生气地说:“2加2就是4啊!”并且用手指比划着:“1、2、3、4,你看,不就是4嘛!”

对于老师的这个回答,他显然不不满意,继续问道:“为什么就是4呢?”

老师觉得他的脑子一定有问题,生怕班上的其他孩子受到不良的影响,就把他的妈妈叫到学校,告诉她:“你应该把他带回家去好好教导,否则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麻烦!”

可爱迪生的妈妈却理解自己的孩子她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且出类拔萃,所以她决然为儿子办了退学手续,因为她要在家中亲自教育这个别人眼里的:“问题孩子”。

但是在中国,许多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他们也许不会拥有像爱迪生妈妈那样慧眼独具的父母。确实,孩子有着问不完的问题,有的问题是一些稀松平常的事,但孩子却不停地问:“为什么?”如果父母能够正确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必定会越来越旺盛,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正是从探究新奇事物的问不完的“为什么”开始的。

翻开历史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小时候都有超出常人的强烈的好奇心。像居里夫人、达尔文等,他们都是从幼儿时期便有了相当强烈的好奇心,也正是好奇心的驱使,使他们问了许许多多的“怪问题”。

强烈的好奇心才使他们产生了探究事物真理的强烈意念。

生活中,孩子的许多问题之所以让父母觉得无聊,是因为他们所问的是大人们眼中理所当然的问题,然而,能够对常人不足为奇的事抱有质疑态度的孩子是难能可贵的。牛顿之所以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对于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这种事不断地想不断地问“这到底是为什么?”才终有所悟。他这种质疑及追根究底的精神就是所谓的科学求真精神。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父母不仅不为孩子问不完的“为什么”感到兴奋,反而觉得厌烦,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的问题随便敷衍一下,不给予耐心的说明和解释。有的干脆就说“就你话多,哪来那么多事”“这还用问”“你给我闭嘴”等。

诸如以上的粗暴回答,是大错特错的,这种态度只能扼杀孩子的天性,粗暴地剥夺了孩子问“为什么”的权利,也压抑和泯灭了孩子的好奇心。

现实中不难发现,孩子好奇、好问的习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这其中许多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被父母粗暴的态度扼杀的。

许多父母常犯这样的错误,当孩子提出一个他们答不上来的问题时,为了不在孩子面前丢面子,他们就随便给孩子一个答案,有时甚至是个错误的答案。在教育上,再没有比教给孩子错误的东西更可怕的了,这个错误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因为孩子最初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父母在给年龄小一点的孩子解答问题时,要尽量做到完美,并充分考虑到孩子已有的知识与思维能力,考虑孩子是否能完全接受。如果父母随便给孩子一个过于深奥的答案,其结果是孩子仍然解不开心中的疑团,会一直不停地追问下去。很多父母就是这样被孩子问烦了的,还反过来将孩子训斥一顿。

当然,当孩子所寻问的问题父母也回答不上来时,要向孩子承认:“这个大人也不懂”。然后要和孩子一起翻书,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来寻找答案,这样能激发起孩子对于知识的渴望和求知兴趣了。

等到孩子再大一点,懂的知识更多一点,父母在回答孩子的“为什么”时,不妨让孩子先想一想,而不是马上给出答案,要多提一些问题来开拓孩子的思路。提示孩子如何去思考,让孩子自己去想。偶尔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孩子真想不出来,再告诉答案也不迟。父母要经常以启发、诱导的方式,为孩子提供思考的空间,让孩子的思考能力得到尽可能多的锻炼,孩子所问的问题会越来越深刻,其创造意识也会越来越强烈。

总之,父母千万不要嘲笑、压制孩子那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放开手,给予他们鼓励和赞赏,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问“为什么”吧!

有些事孩子不喜欢大人参与

独立生活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它不但需要父母从小加以培养。同时,也需要孩子自己从实践中去增强,对此父母要培养孩子逐步养成自己照顾自己的好习惯。

首先,鼓励他们。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做事,“做”是他们锻炼的机会。孩子一会走时就有帮助妈妈的愿望,两岁的孩子就会帮大人拿东西、跑跑腿。3岁的孩子自立愿望非常强烈,什么事情都想去干,但是他们还太小,独立活动能力还很差,常常会把事办糟。这时,家长就应鼓励他们试一试。如果孩子把水洒到沙发上了,你不要责怪他们,因为保护孩子的心灵远比你的沙发重要。这对你来说,他们只是犯了个小小的“可爱”的错误。这样的失误,随着他们长大就会避免了。

其次,不要代替他们。孩子动作发展成熟了,具备一定的能力了,不要总认为孩子小就替他们做这做那。孩子只有通过独立做事,才能体验到各种感情,这种感情与别人代替他们或强迫他们做时是大不一样的。

苏姆林斯基说:“一个儿童为了浇花,提了一小桶水,接着又提第2桶、第3桶、第4桶,他累得满头大汗。你不必担心,对他来说,这是世界上任何别的喜悦都不能比拟的真正的喜悦。在这种劳动中,人不仅可以了解世界,而且可以了解自己。童年时期的自我教育正是从了解自己开始的,这种自我了解是愉快的。一个5岁的小孩栽的一棵玫瑰,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他不仅惊讶地观看自己双手劳动的成果,而且还审视自己本身:难道这是我自己做成的吗?这样,儿童在体验无与伦比的劳动乐趣的同时,还可以认识自己。”

父母代替孩子做事,不仅不会给他们带来幸福,相反,他们会因失去了自己做事的机会而苦恼。他们既尝不到成功的快乐,也体会不到失败的痛苦,他们品尝的是成人禁止他们干事的悲伤和怨恨。这对孩子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同类推荐
  • 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本书从不同角度着手,探讨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三十六计的形式展开,寓教于谋略,用谋略来诠释教育智慧。
  • 孕妇饮食与生活

    孕妇饮食与生活

    生儿育女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为社会应做的贡献。我们培育儿女,必须为社会造就栋梁之材,有用之材,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前进,不断文明进步。因此,我们必须讲究生育的优质性,做到优生、优育、优教。
  • 安胎养胎百科全书

    安胎养胎百科全书

    男婚女嫁是人生的正常过程,生儿育女,是每一个家庭都免不了的俗事。当新人步入婚姻殿堂时,社会责任及义务也接踵而至,幸福与压力并行,我们必须坦然面对。一个新家庭的诞生,必然会催生出许多新问题,我们必须寻求解决的途径。本书阐明了优婚优孕的理念;解析了胎儿的形成与发育的过程;讲解了安胎的全程方案;介绍了养胎的具体方法;叙述了胎教的实施步骤;指出了安胎养胎的误区。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便于掌握和运用。 此书好比是一名家庭顾问,她的光顾,会让你如愿以偿,使你家庭幸福美满。
  • 非常好孕

    非常好孕

    一个健康的宝宝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即使有经验的长辈对备孕、助孕的了解程度也不到5%。孕育健康聪明宝宝不能交给概率,从想怀孕的那一刻起,就应该遵循科学的饮食、起居、运动,争取怀上一个健康的宝宝。本书总结了妇产专家余月娥35年临床助孕经验,手把手教你孕育一个健康又聪明的宝宝...
  • 育儿每日一课

    育儿每日一课

    渐渐长大的宝宝什么时候加辅食更科学?什么时候能学会爬?什么时候断母乳?什么时候会说话?这些都是家长非常想知道的事情。如何给宝宝换尿布?如护理宝宝睡觉?如何给宝宝补充各种营养?宝宝生病了又怎么办?这些都是照顾好宝宝,家长们必须知道的事情。本书按照一天一个内容的形式,解答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会遇到的具体问题。每天用5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学会养育宝宝的实用方法,给予宝宝科学的照顾,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热门推荐
  • 王爷的腹黑王妃

    王爷的腹黑王妃

    他,骁勇善战,是定国王府的骄傲,却在一场战役中失去了亲爱的父王和哥哥.她,一个文武双全的现代女,在一次意外中穿越了,成为了尚书府的不受宠的嫡女。在一次被追杀的途中,他们有了第一次的邂逅。。。
  • 萌神逆袭之途

    萌神逆袭之途

    ——扑倒过程中被反扑倒的故事——萌神不怕远征难,千亲万苦熬过来。咒术灵力样样通,女配嘲讽加刁难。惩治小三有妙法,看谁还敢靠过来!千算万算终天算,不料已上条贼船。十里开外红妆现,红衣披身夫君来。
  • 空门桃花艳

    空门桃花艳

    救下一个女人,逐渐发展关系到谈婚论嫁……但是,他心中的不安是什么?意外来临,那是穿越,还是前尘?
  • 美女上司的贴身男司机

    美女上司的贴身男司机

    自从攀上我的美女上司,一切都变了!一个又一个麻烦与奇迹接踵而来!我是一名小司机,却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大智慧与洞察力,凭借着与上司的不一般关系,我一次次的缔造了那些属于我们男人的美好神话。
  • 会计业务十日通

    会计业务十日通

    本书从初学者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各种会计基本概念,并介绍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会计报表处理以及预测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等。
  • 东北仙家那些事

    东北仙家那些事

    闹饥荒那年,爷爷杀了两只黄鼠狼;同年,奶奶生下两个不是人的东西;因果报应,我一出生就是死婴,直到再次遇上保家仙...
  • 圣谕之戒

    圣谕之戒

    几个乡巴佬的奋斗史。
  • 她们的六年约定

    她们的六年约定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她们早在一年前就定好了约定呀。“你怎么可以这样!”她的离开,让她们伤心不已,“我们约定好了呀!你怎么可以一个人离开我们!我们已经拉勾上吊了呀……我们说过,谁变的,谁就是一辈子的猪啊……”
  • 迷迭之翼

    迷迭之翼

    她——蓝瑰儿,在璀璨声名“赫赫”:恶赌鬼、丑鬼、八卦女……她用一系列苦心经营得来的名号掩盖自己的神秘身份,披着兔皮做着“大奸大恶”之事,弄得璀璨学园人心惶惶。冰山王子慕雪寒为了璀璨的宁静,誓要将这个花见花不开的大恶人赶出璀璨。作为“四大恶人”之一她并非浪得虚名,一场令两位当事人抽搐的恶赌开始了二人的PK之旅……
  • 樱花恋人交响曲

    樱花恋人交响曲

    〔本书已出版)他温柔细腻、却又霸道幼稚,他会独裁的决定让她做他的灰姑娘,却又拼尽全力的帮助她组建交响乐团。他高贵温柔,耀眼如同天使,一次又一次鼓励她:成为站在世界舞台上的指挥家吧,我亲爱的娜娜。他是高贵冷漠、痴迷小提琴演奏的男神;他是爱恶搞的小号王子;他是才华横溢的单簧管专业学长;他是画猪头嘲笑她的天然萌呆男;她是和童话故事中女主角齐名的大提琴公主,她是超大牌打击乐女王,她是勇敢追求幸福的温柔学姐樱花恋人交响曲讲述草根少女被音乐之神相中,征服王子、公主们,成为指挥家的故事。梦幻华美,少女之歌,励志的草根少女,带领你一路走向美好的明天。让你的青春不再只有忧伤,你更值得拥有的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