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7100000017

第17章 历代祭文(5)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边去,我捎信给你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可是眼已昏花,鬓发已经斑白,牙齿也松动摇晃。”想到我的几位叔伯和几位兄长都身体健康、却都过早地逝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哪能长命呢?我离不开这儿,你又不肯来,生怕我早晚死去,使你陷入无边无际的悲哀啊!谁料年轻的先死而年长的还活着、强壮的夭折而病弱的却保全了呢?哎呀!这是真的呢?还是做梦呢?还是传信的弄错了真实情况呢?如果是真的,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会使他的儿子短命吗?你这样纯洁聪明却不应该承受先人的恩泽吗?年轻的强壮的反而夭亡,年长的衰弱的反而活着,这是万万不能相信的啊!这是在做梦吗?还是所传的消息是错的?可是,东野报丧的信件,耿兰述袁的讣文,为什么又分明放在我身边呢?哎呀!这是真的啊!我哥哥具有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儿子夭亡了啊!你纯洁聪明最适于继承家业,却不能承受先人的恩泽了啊!所谓“天”,实在是猜测不透;所谓“神”,的确是弄不清啊!所谓“理”,简直没法推想;所谓“寿”,根本不可知啊!虽然如此,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有的已经全白了,松动的牙齿有的已经脱落了,体质一天比一天衰弱,精神一天比一天衰退,还有多少时间不跟随你死去呢?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如果没有知觉,那我哀伤的时间也就不会长,而不哀伤的日子倒是无穷无尽啊!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富力强的都保不住,这样幼小的孩儿,又能期望他们长大成人自立吗?唉!实在伤心啊!实在伤心啊!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越来越厉害。”我回信说:“这种病,江南人多数有。”并不曾为此而发愁。唉!难道这种病竟然夺去了你的生命吗?还是另患重病而无法挽救呢?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来信说,你死于六月二日;耿兰报丧的信没有说明你死于哪月哪日。大约东野的使者没有向家人问明死期;耿兰报丧的信不懂得应当说明死期;东野给我写信时向使者询问死期,使者不过信口胡答罢了。是这样吗?不是这样吗?如今我派遣建中来祭奠你,慰问你的儿子和你的乳母,他们如果有粮食可以维持到三年丧满,就等到丧满以后接他们来;如果生活困难而无法守满丧期,现在就把他们接来。其余的奴婢,都让他们为你守丧。等到我有力量改葬的时候,一定把你的灵柩从宣州迂回,安葬在祖先的坟地,这样才算了却我的心愿。唉!你生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期;你活着我们不能互相照顾,同住一起;你死后我又不能抚摸你的遗体,尽情痛哭;入敛之时不能紧靠你的棺材;下葬之时不曾俯视你的墓穴;我的德行有负于神灵,因而使你夭亡;我不孝顺、不慈爱,因而既不能和你互相照顾,一同生活,又不能和你互相依傍,一起死去。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活着的时候,你的影子不能和我的身子靠拢;去世以后,你的灵魂不能和我的梦魂亲近。这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恶果,还能怨谁呢!茫茫无际的苍天啊,我的悲哀何时才有尽头呢!

从今以后,我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打算回到故乡去,在伊水、颍水旁边买几顷田,打发我剩余的岁月。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待她们出嫁。我想要做的,不过如此罢了。唉!话有说尽的时候,而悲痛的心情却是没完没了的,你能够理解吗?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是表达不尽的。你是知道的呀,还是不知道的呀?呜呼哀哉,请你的灵魂来享用我的祭品啊!

【赏析】

古代的祭文一般都是用句式整齐的韵文。这一篇打破了古代祭文写作的常套,以错落有致的散文笔法,叙述对于侄儿十二郎的死极度哀痛的情感,写得细致动人,情真意切。这是因为,韩愈家庭中的两辈人已经有多人先后亡故,只剩下自己与侄儿十二郎叔侄两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如今十二郎已死,后代都还小,使韩愈顿时有身世凄凉之感袭来,发而为文,便是发自肺腑真挚的情感之声。文章从家庭变故着笔,叙述叔侄少团聚、多分离的情况,悲从中来,低婉深沉,以致发出哀叹,做出“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颖之上,以待余年”的深沉的慨叹。这是人间真情的抒发,读之,足以催人泪下。

全文采用“呼告”的方式,一唱三叹,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

祭吏部韩侍郎文

【作者简介】

李翱(772—841),字习之,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贞元十二年(796年),结识韩愈,从韩愈学古文;十四年(798年)中进士。元和初,为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迁考功员外郎,除郎州刺史、庐州刺史;入为谏议大夫,知制诰,又为山东道节度使。他在韩派古文家中是成就最高的,文章平易流畅,精练通达,风格独具。有《李文公集》传世。

【原文】

呜呼!孔氏云远,杨墨恣行,孟轲拒之,乃坏于成。戎风混华,异学魁横,兄常辨之,孔道益明。建武以还,文斝质丧,气萎体败,剽剥不让,俪花斗叶,颠倒相上。及兄之为,思动鬼神,拨去其华,得其本根。开合怪骇,驱涛涌云,包刘越赢,并武同殷。六经之风,绝而复新。学者有归,大变于文。兄之仕宦,罔辞于艰,疏奏辄斥,去而复迁。升黜不改,正言亟闻。

贞元十二,兄在汴州,我游自徐,始得兄交。视我无能,待予以友,讲文析道,为益之厚。二十九年,不知其久,兄以疾休,我病卧室,三来视我,笑语穷日。何荒不耕,会之以一。人心乐生,皆恶言凶,兄之在病,则齐其终。顺化以尽,靡惑于中。别我千万,意如不穷。临丧大号,决裂肝胸。老聃言寿,死而不忘;兄名之垂,星斗之光。我撰兄行,下于太常。声殚天地,谁云不长?丧车来东,我刺庐江;君命有严,不见兄丧。遣使奠卑,百酸搅肠。音容若在,曷日而忘!呜呼哀哉,尚飨!

【译文】

呜呼!孔子的学说流行得很远;杨朱、墨翟的学说主张肆意而行,孟子抗拒杨、墨学说,但都未竟全功。佛教的戎风混杂在其他学说中盛行,其他各个学派也大为流行。兄经常予以辨别,使孔子的儒学更加明晰。自建武以来,文字卑弱,内质沦丧,文气委顿,体式衰败,剽掠、生吞活剥成风,以讲究辞藻与对仗,颠倒字句,相互争相标榜以为时尚。说到兄之为文,精思动鬼神,拨去那些文章华丽的表面,得见他们的根本弱点,使文章开合于怪奇惊骇,驱使风涛,涌动云水,兼包两汉,超越嬴秦,与殷、周并驾齐驱,从而使文风归于淳正。因而使六经的风气绝而复新。学者有了指归,大变其文风。兄的仕途,没有言辞能说得清其艰难,疏奏总是被斥责,被贬去又遭谪迁。但是,你无论升迁还是被斥逐,仍然不改其志,仍然可以屡次听到你的正义之音。

贞元十二年,兄在汴州,我自徐州来游,才开始得与兄交往。看我学识浅陋(谦语),就以朋友来对待我,给我讲论文章,分析道理,使我得到厚厚的增益。在二十九年里,不觉时间之长;兄因疾患休养,我病倒在卧室床上,兄却三次来看我,整日笑语不断。所谈涉猎甚广,但都融会贯通到兄的学识主张上。人的心思都是喜欢说生,讨厌说不吉利的死,而兄却达观地对待生与死,在病中齐全而终。生命的终结顺其自然,其中没有什么遗憾。离别我虽有千万里,但你的心意仍如同无穷尽。我临丧号啕大哭,肝肠胸襟都要决裂开来。老子谈到寿时说,死而不被人忘记者为寿;兄正是如此,兄的大名流传,将如星斗之光一样久远。我将撰写兄的行状,由朝廷交给太常议谥。兄的声名将传遍天下,谁说不长远?丧车向东边驶来,当时我正在庐州刺史任上;皇上的命令很严,不能见到兄的丧事。我派遣使者放置酒器来祭奠你,百般酸楚搅动我的肝肠。兄的音容如在眼前,我哪一天忘记过。呜呼哀哉!请来享用祭品吧!

【赏析】

这是一篇悼念韩愈的深情婉致的文章。

李翱是韩愈的堂兄韩龠的女婿,也是韩愈的学生和朋友,因此对韩愈了解甚深。他佩服韩愈的文与道,并推崇为当时宗师,是“与其意适,则孟子既设,亦不见有过于斯者”(能与韩文相适宜的,孟子以下,还没有看到有超过韩愈的)。

所以,对于韩愈的去世,他是从内心里流露出深深的思念和敬仰之情的。因而这篇祭文能够以平和流畅的文字,高度评价韩愈的古文成就以及如师如友般的深挚的情感。

文章分两段。第一段主要评价了韩愈开创古文运动“包刘越赢,并武同殷”,扫除绮靡文风的功绩,言论之间,高度评价了韩愈为此“升黜不改,正言亟闻”的人品和文品。第二段在简略叙述与韩愈交往过程的同时,写出了对于韩愈不“视我无能,待予以友”的谦和待人的风范,以及对他将长留天地间的声名和达观生死的人生态度的敬仰。这样的师长和朋友死了,当然会使作者伤痛不已,发自内心的哀辞也就自然流露出了。

文风朴实平易,简约而概括,无有意拔高之嫌,有诚恳诚挚的情感自然地洋溢其间。这是只有深切地熟悉、了解韩愈为文为人、并对其有着真挚感情的人才能写出的。

祭资政范公文

【作者简介】

作者欧阳修(略)

【原文】

呜呼公乎!学古居今,持方入圆,丘轲之艰,其道则然。公曰彼恶,谓公好讦;公曰彼善,谓公树朋。公所勇为,谓公躁进;公有退让,谓公近名。谗人之言,其何可听!先事而斥,群讥众排;有事而思,虽仇谓材。毁不吾伤,誉不吾喜;进退有仪,夷行险止。

呜呼公乎!举世之善,谁非公徒?谗人岂多,公志不舒。善不胜恶,岂其然乎?成难毁易,理又然欤?

呜呼公乎!欲坏其栋,先摧桷榱;倾巢破鷇,披折旁枝。害一损百,人谁不罹?谁为党论,是不仁哉!

呜呼公乎!易名谥行,君子之荣;生也何毁,殁也何称?好死恶生,殆非人情。岂其生有所嫉,而死无所争?目公云亡,谤不待辨,愈久愈明,由今可见。始屈终伸,公其无恨!写怀平生,寓此薄奠。

【译文】

呜呼范公啊!你学古人却生活在今天,能够以方正的品德去对付世俗的圆滑,如孔丘、孟轲艰难地坚守主张一样矢志不穆。你说那个人不好,就会被说成是攻击;你说那个人善良,就会被说成是树立朋党。你勇于作为,就被说成是急躁冒进;你谦虚退让,就被说成是沽名钓誉。那些专门诋毁别人的人所说的话,又是怎么可以轻易听信!预见事故于发生之先,却反而遭到众人的指责与排斥;国家有事时就想到了你,即使是仇人也称赞你的才干。诋毁伤害不到你,你也不会因为称赞而喜形于色。你进退都有规矩,走的是平坦大道而不是邪僻小径。

呜呼范公!举世的好人,谁不是你的同一类人?说你坏话的人虽然不多,但使你的心志不能舒畅。难道说善良的就战胜不了邪恶的,真是这样的吗?成功困难,毁坏容易,难道真有这个道理吗?

呜呼范公!想要毁坏房梁,一定要先摧毁屋椽;倾覆鸟巢杀死小鸟,一定要劈开、折断树枝。损害你一人株连了上百人,谁不遭受苦难?是谁发明朋党之论的呢,真是不仁的人呀!

呜呼范公,根据你的德行更换名号定溢,这是有道德者的光荣;你活着时为何诽谤四起,死了为何一片颂扬之声?难道是喜爱死人,厌恶活人?这恐怕不是人的常情。难道不是活着遭人嫉恨,死了才无利害可争?自从你离开人世,诽谤便不需辩明,时间愈久真相愈明,今天已经可以看得清楚了。开始的委屈终于得伸,你已无遗憾!我写出我心中怀念你的平生的情意,以寄寓在这微薄的祭奠里。

【赏析】

本文是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病逝后,欧阳修写的一篇祭文。

范仲淹是欧阳修的前辈和同志。范仲淹为改革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庆历新政”,受到保守派官僚们的攻击诬陷,不到一年改革就遭到失败。欧阳修曾作《上高司谏书》,骂反对改革的高若讷等人是“不知天下有羞耻事”的“狗彘不如之人”,因而也受到牵连,被贬官外迁。因此,对于范仲淹的去世,欧阳修是很悲痛的。

在这篇祭文中,欧阳修以悲愤的心情驳斥了朝廷小人对范仲淹的诬蔑攻击,写出了范仲淹在世时行为端正、做事光明磊落却反遭攻击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歌颂了他“毁不吾伤,誉不吾喜;进退有仪,夷行险止”的高洁品德和宽广的胸怀,而且愈是屡遭排斥,愈显出他的重要和杰出才干,这些连他的政敌也不得不承认。文章用诘问的方式揭穿了范仲淹的政敌惯用“朋党论”等伎俩的虚伪和卑鄙及其罪恶勾当。

文章最后写范仲淹死后“谤不待辨”,以此证明他生前的光明磊落,“愈久愈明”,死无遗憾。这是对死者的慰藉,也是对生者的激励,具有在悲愤中给人以力量的强烈艺术效果。

文章四字一句,斩截有力,激昂慷慨,被称为“辞圆而劲,乃欧公本色文字”之作。

祭苏子美文

【作者简介】

作者欧阳修(略)

【原文】

维年月日,具官欧阳修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湖州长史苏君子美之灵曰:

哀哀子美,命止斯邪;小人之幸,君子之嗟!

子之心胸,蟠屈龙蛇,风云变化,雨雹交加;忽然挥斧,霹雳轰车。人有遭之,心惊胆落,震仆如麻。须臾霁止,而四顾百里,山川草木,开发萌芽。子于文章,雄豪放肆,有如此哉,吁可怪邪!

同类推荐
  • 深处

    深处

    本书主要内容为:爱情蓝调,八月的某个下午,长沙,城市在雕塑脚下蠕动等。
  • 重阳诗钞

    重阳诗钞

    《沁樊重阳诗钞》中,共选录了明清80 多位诗人的200 余首诗歌。这80 多位诗人,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沁樊人,少部分是游宦至此或避难至此,受沁河文化熏陶的外地人。他们每逢九九重阳,在此登高饮酒赋诗,抒发对这方水土的热爱之情。这200 余首诗歌,大部分描写的是在本地过节、登山的情景,少部分是沁樊人在外做官、经商时写下的思乡、怀人诗篇。地域的节日文化,和全国各地的节日文化交相辉映,从广阔的层面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智慧毕现(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智慧毕现(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情谊·名人·美文

    情谊·名人·美文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情谊·名人·美文》包括名人的生平小传、婚恋故事、友谊往来、经典作品以及家书。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J.H.Moore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热门推荐
  • 美女爱上色狼

    美女爱上色狼

    在舍友阔少的精心策划下,凌风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party。酒醉后的他误入了女生宿舍,从此被全校女生扣上了色狼的帽子……大一暑假的一天,凌风邂逅了他的梦中情人李可欣。一次非正式的“OneNightStand”后,李可欣在凌风的世界里消失了。她的消失让凌风的世界再一次变的空虚乏味……也许是因为命中注定的缘分,老天爷让他们重逢在凌风就读的滨海大学。从此一场美女与色狼的“较量”开始了……
  • 天才萌宝:爹地追妻忙

    天才萌宝:爹地追妻忙

    “老公,有人说我是小三”不久那人的舌头就被割掉了。“老公,有人说咱家宝贝是私生子”不久那人的牙就被拔光了。“老公,今天我被人欺负了”不久那人的手筋脚筋就被挑断了。他是商界的传奇,是叱咤于黑道的不败神话。她是RL品牌的创始人,是两个天才萌宝的妈。“爹地,这批货不能给你,不过,我倒可以给你一批炮弹”某小腹黑“十亿如何”某大腹黑“果然还是你懂我”某小腹黑。
  • 雪焰传记之雪林中的雪灵

    雪焰传记之雪林中的雪灵

    一个精灵的修炼,成长为复仇战士。截取哈尔法训练营中的一段。另外,这本书先发在起点的,没能参加上征文,这本来就是参加征文的,在发文的时候,先勾选好征文选项,再去弄其他的,弄完了,直接上传。或者疏忽,或者其他原因,结果悲剧了,没参加上。问客服说无法改,让我写新文……十五号截止日期,我是没那个本事写新文了。改名字是,因为原来书名,不给用,还有作者也是,说玄梦武已经被占用,我只能改个。申明下,这不是抄袭,也不是故意多发,只是参加征文。
  • 冷公主的复仇之彼岸花开

    冷公主的复仇之彼岸花开

    从天堂跌入地狱的感觉如何?她们三个再清楚不过了,同样是豪门的大小姐,为什么经历却截然不同。遭遇了恶魔般的童年,父亲的抛弃,母亲的死亡…使她们恨之入骨。十年后,她们华丽归来,再不是小时候那样懦弱的女孩了
  • 似曾相识梦归来

    似曾相识梦归来

    如果不是因为那场预知梦,我们是否还会相识?如果不是因为那些即视感,我们是否还会相知?如果不是因为那一次冒险,我们是否还会相恋?如果不是因为那一场事故,我们是否还会分别?如果我们之间发生的一切都缘起于梦,那我心中那始终挥之不去的思念又是否真实存在呢?
  • 清末之复国大业

    清末之复国大业

    曾经很痛但已过去,如果能在那时重生也许就不一样。从清时复生,从清时复国,从清时探索一条不一样的路。{本书修改,换名为《天下变局》大家多捧场。
  • 复仇之路:嗜血殿下不好惹

    复仇之路:嗜血殿下不好惹

    “以后我们不再是朋友了,你看看你自己,有哪一点是可以和我比的?我的生活没有友情这两个字”“夏月,我们分手吧”“为什么”“我真正喜欢的人其实是文颖,我的公司即将倒闭,我真正喜欢的是一个可以帮助我的人,她在15岁时遭到朋友的背叛,他的男朋友和她提出分手,她的好朋友也离开了她,在这一切的背后只有一个家世。她也是国王最宠爱的小公主,自己乔装打扮去上学。目的就是为了报仇。她痛恨朋友们的背叛。但是,直到遇上了他,才懂的了自己的爱。当她亲手报完仇以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快乐。
  • 虫洞之地球末日

    虫洞之地球末日

    地球各处莫名的不断出现虫洞,各种怪异生物及外星人类不断涌现,地球仿佛成了各个其它有生命的星球的连接穿梭点,不断破坏并占领着地球。地球上的残存的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战斗着,而在战斗中也得到并破解了很多玄奥的修行方法,残破的地球转向了一个新的时代……日久显人心,我将用全书来刻画人物性格,而不是某一章、某一段或某一句话来表明的。
  • 腹黑小皇后

    腹黑小皇后

    有一种腹黑,叫一心二用。有一种天才,叫惊才绝艳。有一种好运,叫风头无二。还有一种倒霉,叫:天妒英才。某娘娘笑眯眯,托腮望:阿喂,你们妄议本宫的是非,不怕掉脑袋、诛九族吗?
  • Large Catechism

    Large Catechis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