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98300000049

第49章 一行——最早测量地球大小的密宗高僧(1)

迺光

一 敏而好学再世颜回

弘道元年(683)一唐高宗死的这年,武功县令张擅家里生了个男孩。张擅是开国功臣郯国公张公谨的孙子,只当了个小小县令。

县令薪俸微薄,夫人产后体弱,无法哺乳,婴儿整日啼哭。幸有邻居王妈妈善良厚道,主动过来哺乳。说来也奇,小公子竟不怯生,噙着奶头吃饱即沉沉睡去。

张擅松了口气儿,觉得儿子与王妈妈天生有缘。这事真顺,他更希望儿子将来不似自己这般惨淡,依“顺遂”

之意,取名张遂。

小张遂聪明超群,读书悟性极高,别人苦背再三的文章,他一览即能成诵,过目不忘。他博览杂读,除塾师教授的经史子集外,对儒家、士大夫阶层视为下九流的历象、阴阳、五行等书,尤感兴趣。不幸尚未成年,父母双亡,王妈妈怜其贫弱,常来照顾周济。张遂非常感激,发誓说:“将来若有出头之日,定要好好报答您老人家。”

王妈妈笑道:“公子忘了老爷在世与你讲的‘韩信与漂母’的故事了?倘施恩图报,岂不成了放账之人?我不过盼着你将来成个人物罢了。”

他由此更敬重王妈妈,也更发愤读书。

武功有座道观,住持尹崇是个很睿智博学的人。这几十年里,李治和武则天争权,分别是倚重道、佛两界。

道士们抬出晋代道士王浮所著《老子化胡经》,声言老子西行天竺,收释迦牟尼为徒,这个徒弟以后成为佛祖。

皇帝大喜,赶紧给被高祖皇帝李渊认作祖宗的老子立尊号为“玄元皇帝”。

佛徒们也不示弱,伪造《大云经》,诳说;则天皇后是弥勒下世。为武周革命大造先声。

两派争闹得不可开交,尹崇超然物外,连冷眼瞧这场争斗的兴趣都没有。只守着道观和几库珍贵藏书淡泊度日。

张遂既是开国功臣之后,又博览群书,对官场的诡诈、龌龊也极厌恶。

这一老一少,一个“不见可欲”,清静无为;一个眼界高远,不阿世俗;又都博学,故极为投契。张遂常到观中帮着整理典籍,尹崇也将秘不示人的三坟、五典等秘籍慷慨借他。

这一天,张遂说:“道长,可否将扬雄《太玄经》借与晚生?”西汉扬雄淡泊名利,曾主动向武帝刘彻申请停薪留职做学问。尹、张都钦慕其品行。

尹崇见他醉心学问,年未及冠就想读如此深奥的书,也很高兴。虽然怀疑能否看懂,还是将珍藏的《太玄经》

取出给他。

不几天张遂来还书。尹崇想:“果然读不懂,知难而退了。”但仍勉励说:“《太玄经》确实深奥,太玄,太玄,重‘玄’为宗,贫道苦读多年尚不能通晓,常被绊住,公子不妨多读几日,也许就能解开一些了,何必这样急着还哩!”张遂微微笑道:“晚生诵读几遍,略有些心得,不知是否妥当,还望道长指教。”说着递过两卷手稿。

尹崇接过手稿,只见封面题签工工整整,一为《大衍玄图》,二为《义诀》。略一浏览,尹崇不禁大惊,连赞:

“深得其旨,深得其旨。”急拉他坐下,讨论起《太玄经》

来。

尹崇留下手稿细细披览,越看越觉后生可畏,《太玄经》里,凡深奥之处,张遂皆有极精到的见解。几天后,他找到张遂说:“张公子,你真是心慕手追啊!惜乎未与扬雄同时,否则……”张遂不等他说完即慨叹:“盛世修文,若非武帝恩准扬雄持禄专做学问,不以俗务相扰,也难有《太玄经》面世。”尹崇道:“扬雄保持禄位写《太玄经》,公子枵腹做学问,他从容,你窘迫,更难得啊!”

张遂喟然叹道:“知我者尹公,可惜此时非彼时,倘道长生在前朝,安知不是陶弘景一类人物!那这两卷手稿也许就有‘一割’之贵了。”

张遂说的陶弘景,原为南朝齐国的左卫殿中将军。

齐亡梁兴,他从孙游岳学道,隐居茅山。梁武帝礼聘不出,常进山以朝廷大事咨询,人称“山中宰相”。

尹崇且不搭茬,缓缓说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家讲‘清静无为’,并非真无‘为’,只是诫有‘为’而折腾百姓。‘无为’是为了让国家和百姓清静,生息。若真‘无为’,文王被拘羑里也就不演《周易》了。为了天下清静,百姓丰裕,人皆应有所为。公子不应止于作‘一割’的‘铅刀’,更应大有所为……”

两卷手稿引得道长如此言谈,他颇为感动:“道长博学先达,句句真言,可而今之世混沌昏昧,宋之问,沈俭期,一个替张易之捧夜壶,一个替他作应制诗,文坛牛耳为此辈所执,我懒得去凑这份热闹,官场就更不用提了,不如守着一日三餐薄粥,亲聆道长謦欬,倒还好些。”

尹崇肃容道:“这正是我看重公子之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即使乱世亦是如此。眼下虽无‘为’,安知日后不会有大‘为’?诸葛孔明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否极泰来之日就是饱学清正之士用武之时。这些天你在观内整理了这些书籍,贫道省力不少,既然公子眼下无意仕进,不妨舍却三餐薄粥,陪着贫道吃素斋,你看可好?”

张遂本不是酸腐之人,见一日三餐有了保障,且有许多好书可看,一口答应下来。不久,他便搬进道观,从此心无旁骛,一心整书。

这里藏书极杂极富,除了道教经典《玄珠录》、《遁甲四合图》、《抱朴子》、《太清丹经》、《道德经》等难以数计的经典之外,还有大量历象、阴阳、五行、算学之类的书籍,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张遂如鱼得水,白日埋头书堆,晚上陪尹崇闲聊,学问突飞猛进。在此期间,他根据道教理论和天文知识撰写了《天一太一经》。

喜得尹崇见人就夸:“张公子是颜回再世。”张遂并不松懈,又开始撰写《太一局遁甲经》、《易论》,由此声名大振。

二 洁身自好遁入空门

武周长安三年(703),掌权四十三年的武则天年迈体衰,忠于李唐皇朝的耆老旧臣和后党武氏家族都加紧了夺权准备。武则天异母兄——梁王武三思正监修国史,听说张遂的大名,欲将他网罗门下,特命人到武功去找他。

一行人到了张宅,却见“铁将军”把门。到隔壁打听,一个慈眉善眼的半老妇人迎上前来:“总爷们万福,不知到此有何吩咐?”

为首的长史说道:“我们是梁王派来接张遂到上都去的。”

“噢!是长安来的贵客呀!快请坐,快请坐,我这就给你们烧茶去。爷们辛苦一路,一定口焦舌燥……”

“噢!忘了告诉你们,贱姓王,我就是张公子的乳娘。”说着便向厨房走去。

这王妈妈长年和张府打交道,虽贫却极有见识。她看是武三思派来的人,便急忙来厨房低声吩咐儿子:“快去观里禀告公子,梁王派人来了。”

儿子从后门飞奔至观,张遂正伏案疾书《心机算术》。

“张公子,快!梁王派人来接你进京,娘让我来告知你!”

张遂一惊,站起身来:“人现在何处?”

“在我家里,娘正拖着他们。你见还是不见?快拿个主意,我好回去告娘。”

“当然不见,你快回去告娘,我给尹道长打个招呼,暂避一避。”

王妈妈正给梁王府一行人斟茶,儿子在厨房喊:

“娘!,该续第三道水了吧?”知道儿子已报信回来,忽忙往厨房去。儿子附耳道:“公子出去躲避了。”

王妈妈捧着茶壶出来,那一行人的为首者道:“照你方才所讲,张公子他日常在观中整书,轻易不到别处去了?”

王妈妈含笑道:“可不是嘛,公子好学,见了书比什么都亲,这几年总在观中整书、看书、写书,人都搬到观中住了。留下这旧宅请老身替他照应,十天半月偶尔回来一次,忙了时,一月四十也未必能见他一面。”

长史一行人站起来,在王妈妈儿子的带领下,来到道观。只见香烟袅袅,烛光熊熊,尹道长正领着徒弟们做晚课。众人双目微闭,咿咿哑哑地念着经文。长史身后随从浮躁惯了,就想上前打断,被长史拦住:“不得唐突,且等一等。”

晚课结束后,长史到尹崇面前打躬:“敢问道长,张遂先生到哪儿去了?”

尹崇捋须问:“诸位找张公子何事!”

“当今梁王正监修国史,欲罗致天下英才,秉笔直书。闻说张公子大名,梁王礼贤下士,特派我们前来迎请。”

尹崇心里冷笑:“好个礼贤下士?!常讲‘不知何等名作好人,惟向我好者是好人’的,不正是这个武三思吗?”口中却说:“梁王来请,当属好事,可惜张公子外出借书去了,明日才能回来。”

这行人听得心里正躁,又听说明日回来才松了口气。

惟有长史不动声色。对尹崇说:“烦劳道长引在下到张先生整书处看看。”

“请随我来。”尹崇一挥拂尘,引着长史一行向藏经阁走去。

“道长慧眼识人,比得上升玄先生王远知了。”长史看着藏经阁内被张遂分门别类,整得妥妥贴贴的几十柜书,半真半假地奉承。

“您谬奖了,王远知给高祖皇帝密传符命,兴唐有功,太宗就认定他必为英主。贫道只识得一个张遂,也是他锥处囊中自脱颖,何敢比王远知?”尹崇不冷不热地说。

长史翻看书案上未完成的手稿问:“这是张遂先生写的吗?”

“是呀!公子博学杂收,学富五车,这是他正撰写的《心机算术》手稿,宝贝着呐,寻常没人动的。还有这是他的床,困了则眠,醒时即写,太勤苦了。”

看着床上铺盖和未完成的手稿、以及枕边的衣物,长史这才相信张遂真是借书去了。也更觉得此行的必要,一定要把这个才高而勤奋的人请回去交给梁王。奔劳一日也实在是乏困,便向尹崇道别。

道长含笑道:“诸位暂到馆驿歇息也好,明日张公子回来,我即叫他去见你们。”

长史一行走后,张遂回到观中,他对尹崇说:“武三思那里,晚生决意不去,这种人陷害忠良,勾结朋党,给薛怀义拉马坠镫;略微读了几本书就胡诌歪诗奉承张昌宗,说是王子晋后身。王子晋是周灵王太子,弃太子位在中岳庙升仙。张昌宗算什么?面首优伶之类……”

尹崇缓缓说道:“公子所言极是。武三思无德无才,武周革命被封梁王,不过仗着后族外戚身份,又不是真正的天潢贵胄,这几年极不得人心。公子功臣之后,当然不能与这种人为伍。”道长缓了一下,又说道:“然则他们明日还要来的,这缓兵之计也只能搪塞一时。”

张遂搓手道:“我正想听听道长的高见,您年高德劭,还请明示。”

“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俗话说:灯下黑……”

“您的意思,让我到长安去?”

“正是。”道长颔首注视张遂。

“去投奔您的某个师兄弟?”张遂又问。

“非也,直接投奔恒景和尚。”当今皇帝重佛抑道,自前年十月驾返长安不久,恒景法师就被召至大内修福,眼下圣眷正隆,和他一起被召的天下高僧兼义行者二十余人,你正好混迹其中……

“您和恒景法师有旧交?”张遂急切地问。

尹崇摇头:“素昧平生。”

“那晚生怎样去找他呢?”

“武三思能知公子之名,恒景必也知公子之名。你可面见大师直报家门。为机密计,此事不宜再加他人。”

张遂简略收拾了一下,留言尹崇告诉王妈妈自己行踪,然后乘夜色向上都而去。

第二天,当长史一行还在等着张遂归来时,他已在一百五十里外的长安城清禅寺里跪伏在恒景脚下了。

七十岁的老法师自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奉旨出家,而今已有法腊五十四年,这是第二次被武则天召人大内为受戒师了。

“这么说,你真是郯国公之后了?”一番看似闲聊,实则一极富心机的考察式谈话,恒景终于相信这个二十一岁的后生是开国元老张公谨之后。他感慨地说:

“‘玄武门之变’你曾祖助太宗皇帝诛建成,杀元吉,是九功臣之一,开国元老啊。”

“曾祖开国,晚辈逃亡。”张遂苦笑自嘲。

太宗皇帝曾说:“忠贤之后,多加顾全,今后你就改名敬贤吧。从明日起你就帮我整理经卷,我若人大内修福,你留在此抄经,无事莫出门。”

“晚生谨记法师教诲。”

恒景是个学问僧,十三年前曾随于阗国来的天智和尚译经。四年前(700)的五月,武则天改年号“圣历”

为“久视”,驾幸嵩山石淙溪南畔的三阳宫,下诏实叉难陀为首翻译《大乘人楞伽经》,他担任“证义”这道工序。皇帝离开三阳宫,他们译经班子就到了洛阳佛授记寺。长安元年(701)十月,皇帝从神都(洛阳)移驾上都(长安),他们又随驾到了京师清禅寺译经。除了《楞伽经》,还译《文殊授记》等共十九部经。老法师年事已高,既要人大内修福,还要参与译经,很是劳累。

如今有了“敬贤”在身边帮忙,一下子轻松许多,所以很是欢喜。太子中舍贾应福担任译经监护,外人轻易不能进寺,“敬贤”也便安心多了。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恒景身边蓦然添了这样一位才具出众的后生,很快引起人们关注。武三思在大内见到恒景便打听“敬贤”。

老法师轻描淡写地说:“一个无名小子罢了,不值得梁王关顾。”

武三思修了八年国史,胸中有点儿文墨,很善于对付人,佯笑说:“律师怕是舍不得人才吧?”

恒景正色道:“言重了,梁王为国求贤,我岂舍不得一个无名小子?不过眼看就十月了,圣皇马上要回銮神都,您我俩人都忙,索性等十月回洛阳之后,再给您引见这小子不迟。不过那时只怕梁王法眼瞧不上,又得打发他走。”

武三思说:“那就十月吧。”

恒景回到清禅寺,字斟句酌地对“敬贤”说:“梁王想网罗你到他门下。”

“梁王知道我在这里?”

“他还不知你就是张遂,我推托说,到十月回銮以后再给他引荐你……”

“多谢律师您为我争得半月时间。”志向高远的张遂早就料到这种半幽闭式的清静不会长久。下一步该怎么办?十月迫在眼前,到洛阳后恒景更无法庇护自己了。

同类推荐
  • 跨越传统碑石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跨越传统碑石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本书介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巨大的才华和多舛的命运。内容包括:苦涩的早年、踏上文坛、傅立叶学说的信徒、“死屋”十年、激动不安的灵魂、危机与转机漂泊岁月、最后的辉煌。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我心向阳,无谓悲伤:梵高传

    我心向阳,无谓悲伤:梵高传

    一百多年来,梵高悲惨的人生震撼无数读者,他的故事充满苦难,也充满人性。本书是梵高的个人传记,讲述梵高孤独、悲情又充满坎坷的一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常人读不懂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我们可以沿着梵高探索自我的足迹,发现他疯狂行为背后的真实与柔软,深入他的艺术殿堂,体会其人生体悟之深和画作韵味之浓。
热门推荐
  • 远古幻斗

    远古幻斗

    远古时代,人、神、妖、魔族占据整个世界,各族坚守着自己的一方。本来和平相处的世界,因为魔界和妖界的一次纷争,人族无辜死伤惨重,为确保人族的生存,人族不得已退居到边远地带,开始教化子孙自保的幻术,在确定有自保能力后,人族踏上为夺回自己的一方领土的征途......
  • 关羽在都市

    关羽在都市

    简介不多说了,任你说得天花乱坠,有个屁用。关羽重生现代,灵魂被一少年混混胡来掌控,融为一体。二人同心誓要杀尽天下忘恩负义之辈,现代法制社会允许关二哥义气用事么?......义气...何解?...哈哈看吾《武圣关云长》....厮,你出卖兄弟,看吾青龙偃月刀...如何扬我中华国威!!!
  • 美白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美白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皮肤保养的第一课就是认识皮肤的类型,针对不同肤质做好每日的护理工作。一般而言,皮肤可以分为4种类型:中性、干性、油性及混合性。 中性皮肤,也称为普通皮肤或标准皮肤。皮肤红润光滑,组织紧密,纹理细腻,触手稚嫩,富有弹性,厚薄适中。但是,这类皮肤易随季节变化,天冷趋干,天热趋油。
  • 王俊凯,你别走

    王俊凯,你别走

    这是一部主凯的小说,可能会在寒假期间更完,还会有第二季第三季,后面的不太清楚。
  • 借你一点自信

    借你一点自信

    本书精选青年女作家夏妙录的小小说作品80余篇,所选作品均已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多篇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新智慧》等转载。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宇宙之源

    宇宙之源

    传说中的古武家族不但拥有高深的武技,而且还还有着超强的科技。他们生活在玄界之内,据说早在几千年前,就和外星生命有着密切的来往,一直保持到至今。十万年前,远在银河系万亿光年之外的卡塔尔文明忽然遭受一群强大敌人来袭,只因一块黑色的晶石,然而这颗黑色的晶体来到了地球被叶开所获。从此,宇宙格局在他的手上被颠覆了……
  • 清代战争史

    清代战争史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史是记述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专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体组成部分。我国几千年来,有记载的部落之间、民族之间、诸侯之间、新旧王朝之间、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及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战......
  • 婚姻攻略:宠妻要抓紧

    婚姻攻略:宠妻要抓紧

    五年前,他家道中落,妻子婚内出轨,奸夫拿钱上门侮辱他,妻子打掉他们的孩子,出国后杳无音讯。五年后,她回国后发现鼎盛家族不在,父亲意外死亡,弟弟失踪,她的前夫摇身一变,成为商场霸主。她在前夫的公司委曲求全,受尽屈辱折磨。在前夫眼里,她就是嫌贫爱富的出轨典型,他誓要把当年的屈辱,一一的让这个女人还回来。五年前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前妻带回来的小包子一枚又是谁的孩子?
  • 曾经被你深爱过

    曾经被你深爱过

    男主:非翔女主:董秀姿一场埋藏于时光深处的爱恋一阙重逢后再一次擦肩的虐恋。他俩相识于微时。他坐拥娱乐圈,是千千万万人难以触摸的太阳,却可以将她捧在手心上。他在大众面前道貌岸然,彬彬有礼,高冷又神秘莫测。背地里却是一个喜欢强吻她、偷袭她的魂淡……他是她有恃无恐的霸道天王,对她恋恋不能分。她因自卑,陷入不由自主的情感沼泽,带着狼狈黯然离场。他因一场拍戏事故,全身烧伤,绝望断了念想。四年以后的重逢,他变换了自己的容貌,逼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