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2400000004

第4章 爱子有方(2)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哪里有儿童游戏,哪里就能听到儿童的笑声。“躲猫猫”就是儿童最初接触的游戏。或许它也是人类游戏之源。在儿童游戏中,除了以上列举的益处,儿童们还可以增加学习能力,增进智力和体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妥协合作精神。因此如果我们的教材和教学活动尽可能设计成游戏形式,那将对儿童的学习大有帮助。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给他们提供的游戏总是比较稀少。这一方面是因为要设计和组织由多个儿童参与的游戏的成本和代价总是比较高,另一方面是成人对游戏活动重要性的忽略。现代科技的发展廉价地为儿童(当然也为成人)提供了大量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它虽然比传统游戏更加快捷、方便、惊险、刺激、有趣,但是它消除或消减了传统游戏含有的培养儿童沟通能力和妥协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容易让儿童沉迷于虚拟世界,增加现实的孤独感和陌生感。有的游戏还充斥暴力和色情,让心智远未成熟的儿童受到侵害。难怪科技成为现代哲学家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等人尖锐批判的对象。弗洛姆说得好:“我们生产着像人一样的机器,同时生产着像机器一样的人。”

家庭游戏还有一种特别功能,可以增加爱的温馨氛围。孩子出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跟孩子一起玩游戏。它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以上所说的益处,也让我们深切体验和享受天伦之乐。同很多家长一样,我们跟孩子玩过“躲猫猫”、比赛走路、比赛跑步、比赛跳绳、比赛打羽毛球、比赛装积木、下跳子棋、下象棋、下围棋、玩围棋五子连等常见的游戏,另外也玩过“词语接龙”、“故事接龙”(家长和孩子轮流编一个故事)、“算24”(对4张扑克牌通过加减乘除得出24算胜)、记忆词语比赛(在白纸上写上不相干的一些词语,观看5~10秒后复述出来)、记忆事项比赛(事先在纸上写上一系列事项,然后凭记忆按顺序完成)、推搡比赛(两人相距一定距离站着,相互之间推拉,谁先移动脚步算谁输)等不多见的家庭游戏。

在孩子年幼时与孩子的游戏父母应当适当装笨现拙,以凸显孩子的能力,增加他的自信心和兴趣。等到他大了局势则非你所能左右,有时你竭尽全力,也可能不是他的对手。可这时你往往会在失败中感受着快乐——这或许是人生中唯一的在失败中却感受快乐的情形。

④其他营造家庭良好氛围的方法

每个家长都可以根据自己和孩子的性格特征及爱好去采取合适的方法营造氛围。

除了以上三种方法,我们还在生活中采取以下一些办法。

与家人一起散步。由于女儿课业负担重,平时通常只有我和妻子一同散步。但是只要有可能,我们就邀女儿一同参加。在散步中的谈话交流,口吻上消除或减少了生硬的命令式、拒绝式,而更多的是和风细雨般的建议和商讨。当然谈话的主题五花八门,没有规定和约束。

尽可能和家人一起吃晚饭。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晚饭已成为一天中家人团聚在一起交流的基本方式。然而中国式人情往来的各种饭局应酬,却在日益啃噬着这根家庭情感纽带。一个人如果没有或者拒绝这种应酬,则基本被排斥在社会的大门之外,遑论事业和生意的生存发展。如何在事业与家庭、事业与孩子教育的矛盾冲突中明智地做出调和、选择,却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做到的事。大部分时间里,我和妻子都能陪女儿一起吃晚饭,尤其是妻子。妻子精湛的厨艺,我和女儿之间有时类似精神晚餐的人文交谈,都让我们十分享受。

与家人一起看电视、电影。记得女儿小的时候陪她看过《小鸡快跑》、《泰坦尼克号》、《妈妈再爱我一次》等电影。近些年陪她看过《画皮》、《后天》、《山楂树之恋》、《叶问》、《2012》等。

在家里放音乐、唱卡拉OK。音乐是促进人类情感、智力和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工具。没有音乐,要培养人的优雅、崇高情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基于这种认识,从妻子怀孕开始,我们就开始音乐胎教。孩子出生2年多后家里专门添置音响设备,购买古典音乐和流行歌曲碟片,适时播放或跟唱。在孩子读高中的最后两年,我们因为住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家中没有专门的音乐设备,加上孩子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已经非常少,与音乐的隔膜自然加大。不过我仍然鼓励她不时播放存放在手机中的音乐。我则保证在星期天早晨,在她洗漱、吃早点时,通过电脑网络播放纯音乐和她喜欢的流行歌曲,以调整和放松她的情绪与心情。

翻看家庭照片。浏览家人过去的照片,是一件令人十分惬意的事情。你会感觉一股充满爱意和温情的暖流,似清晨原野飘荡的乳白色的雾霭,从相册里流淌出来。有一年暑假中一段时间,我发现女儿和我们之间似乎有一些隔阂和疏远,我便拿出女儿小时候的各种表情和神态的照片与她一起观看。还只看了几张,她就兴致勃勃,笑声不断。很快我们之间就恢复了平常那种融洽的关系。之后这种增添家庭爱的氛围的方法还不时采用过。

述说孩子过去的趣事。孩子过去的趣事,既包含有孩子的天真、可笑,也沉淀着她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记忆。陈述起来,犹如观看一部情感浓郁的由家人自己演绎的喜剧片。

范例:女儿小时候趣事(几个片段)

(根据女儿相册中我的原始记录)

1996年7月(女儿2岁)的一天,献献不肯喝排骨汤。献献的爸爸拿出献献喜欢吃的桃子来诱导,并提出必须先喝汤才能吃桃子,献献不答应。爸爸于是当着献献的面大口吃起来,并故意咂嘴巴,显得桃子十分好吃。献献馋得嘴动舌舔,但仍不肯喝汤。过了一会儿,爸爸又拿出献献很喜欢吃的五香盐水白瓜子,提出相同的条件来引诱,献献还是不肯。爸爸于是用类似样子吃起白瓜子来。刚吃到第二粒,献献同意喝汤了。之后是喂一口汤就喂一粒白瓜子,好像马戏表演中驯兽师在狗熊每完成一个动作后就喂点食物一样。

到1996年8月,仍说不准声母为“g”的字,如把“哥哥”念成“嘟嘟”,把“乖乖”念成“拜拜”,把“光”念成“帮”,把“外公”念成“外东”。

1996年11月的一个晚上,献献要睡觉了。躺在床上,眯着眼睛,她竟然还在轻轻哼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没唱几句,就睡着了。

1998年春节期间,献献3岁零8个月大。一天,献献的妈妈在喂献献的饭时,抱怨说:“喂饭真烦躁,跟喂猫一样,每次喂一点点。”献献很快生气地说:“我要你们都变成老鼠”。妈妈听后很生气,厉声问道:“你说什么?”献献赶紧改口:“我只要山山舅舅一个人变成老鼠。”(献献平时最怕山山舅舅)

3.爱的艺术和技巧

绝大部分家长似乎都知道如何去表达和表现对孩子的爱。他们说,对孩子的爱,不就是表现为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关心孩子的身体、关心孩子的学习、满足孩子的愿望吗?

这些都没有错,如果这些爱符合我在前面所讲的正确的爱的原则和内容。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爱的表达和展示,要有良好的方式或技巧。

要善于从细微处着手,让他在点点滴滴间感受父母的爱(不过要避免那种事事处处都包办代替的爱);要善于以情动人,拨动他内心深处情感之弦;要运用对比的方法,让他看到父母的爱的确比别人更多更深;要选择和抓住合适的时机,以求最佳的效果;要适当地指明父母的爱,不让他身在福中不知福;要简单化处理爱的表达,一个深情的拥抱不一定比某种物质的满足效果差;要运用新颖的方式,不让他产生爱的疲劳和麻木。总之,要让孩子体验和认识父母之爱的存在与深厚。

我们在改善对女儿表达爱的方式上做了一些尝试。譬如晚上在女儿回来吃她妈妈做的精美饭菜时,我一边吃饭一边指出:妈妈白天要上班,工作也辛苦,回来做饭很不容易,要知道有的家庭经常是用快餐盒饭或肯德基对付的。同时也告诉她,在一些偏远贫穷的山村,有些孩子回去了还要自己做饭吃。譬如面对女儿考试考得好的情况,我们既有奖励手机的方式,也有仅给一个拥抱的方式。譬如在女儿生日时,我们通常都会和她的外公外婆与她一起吃个饭,给她庆祝,也不一定每次都买礼物。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她体会到我们的爱,同时也是为了用新颖恰当的方式开展教育,改变家长们通常用得最多也最容易让孩子们厌烦的说教唠叨方式,我还采用了一些别人不再采用的传统方式,如写明信片、写信、写诗、写小纸条,同时也注重运用现代手段,用手机短信方式给她以教育和提醒。

当今的家长们无论是表达情感还是开展教育,一般都采用口语表达形式。它有简洁、明快、方便、快捷的功能,但是运用多了也会使孩子感到烦躁,而且它不利于表达一些不便用口来说的东西,不利于表达深刻的道理和深厚的情感。而书面表达则可以弥补这种缺陷。不过家长们通常都不愿采用,对成年人来说,毕竟动脑提笔写字是一件苦差事。

我是学中文出身,写文字对我来说虽然不是太费力,但也并不很轻松。当然写短句子是例外。其实对孩子来说,或许书面文字的技巧怎么样并不重要,关键是有这份心。

出差在外地,除了跟女儿通电话外,只要有可能我就会写上几句话。我记得在南京、苏州、贵州以及美国西部城市圣何塞等城市,都曾给女儿寄过明信片。2011年4月我在南京总统府参观完煦园和太平湖后,在明信片上写了以下几个字:“煦园风飘絮,太平湖水清。祝你快乐!”

书信是表达情感的良好载体,诗歌是抒情的良好方式。这两种形式,我都曾经运用,起到了口头说教无法替代的效果。

范例:写给女儿的两封短信和一首诗歌

2006年在美国硅谷——圣何塞市通过e-mail寄发的信件

献献:

又有一个星期没见面了,还想爸爸不?

我知道再过几个小时你就要回来了,但那时我这里要睡觉了,所以这时跟你说几句。

我刚从一个美国华人家庭过完感恩节回来。这是一对大约15年前来美国的精英人士,通过刻苦攻读而就业于美国的著名公司。他们的房子是一幢小别墅,周围环境特别美,绿树成荫,静谧幽雅。他们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喜欢看动画节目。在他们家我感到很温馨愉快,除了丰盛的食物、舒适的房间,还有诚挚友好的交谈。

上个星期天,我们参观了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它是一个巨大的公园,参天的大树,碧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枝叶和花朵;它是人才的摇篮,许多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出去,成为各行业的总裁、专家、学者等杰出人士;它是一处心灵的圣地,在这里你能感受和平、纯洁、神圣,你能感觉秩序井然,你能觉得你和蓝天、大地、理想、亲情融合在一起。我想,要是你能在这所大学学习该多好啊!

要注意多锻炼身体,总结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

就说到这儿吧。

美国西部时间11月23日晚上10:30

2007年放在女儿桌上的劝她走读不要去学校寄宿的信件

鸿献:

难道你真不喜欢走读在家的温暖自在环境吗?我们主张你走读,是希望你吃得更好,学习更安静,自己学习、休息、娱乐发挥的空间更大。可能我现在指令得太多,真对不起。如果你能完全独立地、良好地依据相关计划、要求去做,我自会将嘴巴闭得更紧。如果我的计划和要求不太好,可以提出来商量修改嘛。

祝你快乐(实际用漫画笑脸代替)!

2007年9月6日

2011年5月写给女儿的诗歌

距离

——致十七岁生日的李鸿献

哺乳期的时候

妈妈的怀抱是你最向往之地

你在这儿找到乳汁、温暖和爱意

有时外人搂抱一下可爱的你

往往不到半分钟,你就不自在地开始挣扎

甚至以哭声表示抗议

你总希望晚上和我们挤一张床

不管那舒适、独立还有歌谣伴奏的摇篮

你开始咿呀学语,蹒跚走路

可总不愿离开我们半步

无论你要去干什么你总要紧紧抓住我们

有时,哪怕仅仅抓住一根手指

从幼儿园到小学

你一步步成长,一步步意识到自我这个主体

开始领略世界的繁华、缤纷和新奇

但你明显又是试探性的

一只脚跨入社会的门槛

一只脚又停留于我们的视线和温暖的家里

记得99年在你姑姑家

没有见到我们你甚至不肯入睡

最后还差点掉下眼泪

你成长得越来越快

初中的你开始追求独立

你说你想寄宿学校

你说你想去旅游

家和里面的人不再是唯一的温馨和神奇

渐渐地,裂缝从久住房间的屋顶开始出现

暴雨时节时不时渗进来冰冷的雨滴

高中的你似乎越来越模糊遥远

不知是经历压力,还是遭遇误解

你有时用沉默、冷峻来包装

温馨的气氛在房间中越来越稀薄

以致有时候,家仿佛成了一只闷罐

饭桌边的我们之间

好像隔着一座大山

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哪看得出父母和孩子连接的血脉?

仿佛无人行走的荒郊野径

长满野草和青苔

难道血缘抵不过岁月的侵蚀?

难道亲情抵不过冷漠的纠缠?

难道成长注定要牺牲天真?

难道风筝一定要属于远方?

自责敲打着我的脑袋

自省让我惭愧难当

或许是我的一些粗暴、急躁、啰嗦、叫嚷

让你在你我之间筑起堤坝

关闭起你的心窗

然而,坠落的枝桠

怎能阻挡春天里淙淙溪水的流淌?

再大的错误与不智

怎能抹杀乌鸟深情、舐犊情肠?

像燕子一样衔燕泥来营造燕窝吧

像蜜蜂一样用蜂胶来垒砌蜂巢吧

用关爱、感恩、宽厚、仁慈

填补亲情血管里的缝隙

用沟通、发泄、倾诉、体谅

构筑家庭和谐融洽的桥梁

挽不过匆匆的岁月

同类推荐
  • 宝宝抚触按摩健康法

    宝宝抚触按摩健康法

    本书简要介绍了小儿生长发育基础知识和小儿日常保健抚触按摩方法;详细介绍了小儿按摩常用手法、常用穴位及常见病的抚触按摩、预防调摄方法,并配有详细的图解。其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小儿家长阅读参考。
  • 幸福的秘密:每天不可缺少的亲子游戏

    幸福的秘密:每天不可缺少的亲子游戏

    婴儿会被眼前摇晃的玩具所吸引。此阶段婴儿的眼睛虽然还未成熟,却会集中眼神注意看着眼前的玩具。这种刺激传到脑部,形成了神经路线。玩具的位置最好放在离眼睛30厘米左右,不要吊在婴儿脸部的正上方。尽量选择鲜艳的颜色。
  • 0-18岁孩子脊骨成长必读

    0-18岁孩子脊骨成长必读

    宝宝刚出生不久,就经常无缘无故哭闹不停?无论拿什么美味进行诱惑,宝宝就是没有食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突然成了“小结巴”?孩子上学还没多久,就开始多动、厌学、不听课?孩子根本不用功,但不知不觉竟成了“小四眼”?孩子头痛或气喘,怎么“对症”治疗都毫无成效?各种问题,看了此书,不再是问题。
  • 放手,让孩子更优秀

    放手,让孩子更优秀

    本书就父母放手孩子的学习、放手孩子的阅读、放手孩子的玩耍、放手孩子的交往、放手孩子的家务、放手孩子的制作、放手孩子的自立、放手孩子的出行八个方面,全面阐述了相关道理,举案说“法”,解疑答惑。
  • 培养了不起女孩儿的300个思维游戏

    培养了不起女孩儿的300个思维游戏

    看多了司空见惯的思维游戏书?本书让你看完后想扔掉所有的思维游戏书!这是一本家长和女孩儿一起玩的思维游戏书。每一个游戏的设置,均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 并根据女孩儿的大脑、智力结构,在国内外众多权威专家的指点下,精选的包括数字游戏、推理游戏、探索游戏、发散思维游戏等,让家长与孩子在充满乐趣的互动挑战过程中,全面提升各种能力,使头脑真正动起来。如果看完此书后,你和你的孩子觉得这些题目很简单,你们也能出这样的题目了,那得祝贺你们,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和你一样,活学活用,从生活中汲取更高的智慧思维,抛弃那些依赖思维游戏书的生活吧。
热门推荐
  • 异世狂医

    异世狂医

    华夏第一神医意外穿越异世,成为清风城陆家一名纨绔少爷。凭借掌握的尖端医术,陆潜一朝崛起,夺奇宝,掌神功,创新式流派。左手银针救人生死,右手铁笔判人见阎王。地盘是我的,功法是我的,宝贝是我的,都是我的。神丹济世,可教魔头改过自新。病毒当前,要让狂徒跪地求饶。天若无情,灭了这天;人若无情,求死不能。
  • 三国之点将台

    三国之点将台

    这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一个黄巾小兵,在无奈的生存挣扎中越陷越深,洗不掉黄巾的烙印。他身为黄巾,没有名臣猛将来投,没有美女投怀送抱。有的只是那一个伴随他穿越时空的点将台。看他是如何在士族遍地的世界中杀透重围。终究还是一个从一名黄巾小兵成长为暗夜行走,最后统帅天下的故事。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夜魔

    夜魔

    半颗恶魔之心造就了一个完美的夜魔。在离奇的异世大陆中,这里是人间炼狱;同样也是极乐净土。狂热、暴躁、肆虐、残忍与无情完美的融合在情感之中,演绎出璀璨夺目的血腥传奇。
  • 都市重生之金牌女帝

    都市重生之金牌女帝

    一句话简介:重生一世,成为演技派影后,写文界影后,歌唱界天后,创业界的女王,撸获小鲜肉,嫁给135亿总裁,称霸国内,走向国际。详细简介:前一世,中考失利进入三流高中,高考失利进入三流大学,毕业等于失业,被渣男毁容劈腿骗财骗色,这一世,她企图回中考,拯救被毁容的自己,改造悲剧人生。斤斤计较的小姑,狗眼看人低的外婆,势利眼的伯父,霸占自家土地的邻居,统统给老娘滚开!中考第一,高考第一,学霸女神在手!学生会主席,文艺部部长,国民女王有没有!精通七国外语,制霸娱乐圈,征服大洋彼岸!这一世,她要活出自己,活出精彩!开挂人生,走向人生巅峰!剧场一:新婚前一晚,某男扣住她的下巴,“不是一直嚷着要我的积蓄吗?”新婚的早上,某女扶着强,按着肚子,狠狠地骂道:“混蛋!混蛋!明明说好的是积蓄,结果要了人家一晚上!”某男再次扣住她的下巴,“积蓄无限,应有尽有!如果饿的话,管饱!”某女给了他一个眼神,看着他浑身的肌肉,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一定要忍住忍住!剧场二:某娃给了某女一个眼神,“娘,我学校的校花追我,你说我要不要答应?”“兔崽子,你老娘我都还没嫁,你敢谈恋爱!”“反正你都老剩女了!”某男见她一天到晚玩微信,“有功夫搞暧昧,还不如赶紧把婚结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我俩只是谈工作!”“我看是你闲的,有时间去把证扯了。”“野火烧不尽,你咋不相信!”于是,某男气得憋了她七天七夜。
  • 《被退99次:恶魔冷少的赌局》

    《被退99次:恶魔冷少的赌局》

    自己具有灰姑娘的一切性征了吧,明明是按照小说的发展情节的,为什么对那些男男不起作用啊?一上来就被退学,退学。谁知带第二天就发来了贵族学院的录取通知单,哪里王子多多啊,在她一心想着怎么追到自己理想的白马王子,一场赌局恶魔般的浮出水面……
  • 学习永远不会晚

    学习永远不会晚

    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高尔基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 一生必读的名家诗歌(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诗歌(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诗歌,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人生与命运(漫漫求知路)

    人生与命运(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1号杀手

    1号杀手

    大名鼎鼎的矿长梁庭贤莫名其妙地患上了“艾滋病”。这一消息不仅惊动了基层的广大干部职工,同时也惊动了省委省政府,由此展开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谁是1号杀手?是艾滋病毒?是社会的丑恶现象?抑或是无孔不入、四处漫溢的拜金浊流?梁庭贤的顽强抗争、省委书记于波复杂而感人的个性、卢小凤以美色为武器、疯狂的报复行为、省委书记之弟于涛的淫邪狂妄、独臂英雄汪吉湟的智勇等等,都生动地揭示了正义与邪恶,清廉与腐败,爱情与色欲之间的激烈冲突。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可谓一部难得一见的长篇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