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2400000009

第9章 没有赏识,便谈不上教育(3)

赏识奖励的形式和方式还应当新颖。意外地获得愿望的满足,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正是赏识奖励的目的之一。聪明的家长善于选择新颖的方式或时机来表达对孩子的赏识。有新闻曾报道美国一名中学生获得国会艺术奖,他第二天早上醒来,惊喜地发现枕边有一张去法国巴黎的机票。这是他有心的父母奖给他的礼物。因为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表现出对法国艺术的痴迷和欣赏。于是父母借机奖励他到巴黎去游览参观。

有时候,为了让孩子深切体会努力之后成功的快感,家长可以采用恰当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庆祝成功。全家一起出去旅游,召集亲戚朋友一起吃饭,让孩子召集同学聚餐聚会等,都是良好的庆祝方式。通过这一过程,让孩子较长时间、较大场合去感受、深化、扩展、记忆成功的滋味。庆祝过程中的满足、自豪、自信、快乐,都会成为孩子进一步努力的动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语言赏识、肢体赏识的方式可以时时运用,但物质奖励刺激的赏识方式却不宜太多。过多的悬赏式的物质型奖励,不仅容易让孩子成为物质和金钱的囚徒,还会诱使孩子慢慢变得“有奖才做”、“无赏不动”,损伤孩子的独立性和主动精神。

我们在女儿成长过程中运用过多种赏识方法。“嗯,很好!”“嗯,不错”“好啊!”是我运用得最多的赏识语言。遇到她取得大的成绩,就会说“啊,你太厉害了!”“啊,非常好!”“呀,你怎么这么厉害呢?”往往在这时还会情不自禁地给她一个热烈的拥抱,或者用双手拍拍她的脸。记得在女儿进入高三后因为有几次月考获得年级第一,我都不自觉地采用了上述赏识方法。还记得在女儿初二时我读了她的文章《茶的味道》后,欣喜不已,赞叹地说:“有这样的文字水平,你高考的作文都不用愁了”。

除了这些精神层面的赏识,我们还运用了一些物质和享乐层面的奖励刺激。总体趋向来看,女儿越大,这些奖励刺激的作用就越小。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的自觉性、主动性越来越强,其内在向善的愿望和学习的精神已经形成,逐渐不需要或少需要外部的督促和奖励激励。物质和享乐型的奖励刺激,只在她比较小的时候发挥着作用。

女儿四五岁时,长沙街头出现了肯德基餐厅。跟多数孩子一样,女儿对之兴趣很大,上街一看见它就想进去吃炸鸡。我们抓住她的这一兴趣爱好,跟她设置了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和书籍就可以去肯德基餐厅消费一次的奖励方式,刺激和引导她去阅读。具体做法是,她每阅读完一篇文章,就要她在横格作业本上的一横格里写下篇名和文章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写满三个版面(大约需阅读70篇文章)就算达到目标。那时她已经认识不少汉字,可以阅读文章,但还没有形成阅读习惯,也还没有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奖励刺激制度的设立,让她突然加大了读书的频率,使她在短时间内阅读了大量文章,从而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当然后来这个制度渐渐不再起作用,因为她阅读的趣味已经高于去吃肯德基的趣味。

此外我们还运用过金钱奖励、手机奖励、旅游奖励等方式对其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予以肯定。2009年我们跟女儿约定,如果她中考考上了长沙市重点高中的四大名校,我们就带她一起去旅游。结果不出我们所料,女儿考上了四所名校之一的长沙市一中。当然也不能说女儿是靠旅游的奖励刺激才发奋学习而考上重点高中,事实上初三时她的成绩已经很好,正常发挥考上名校应该不成问题。但旅游奖励的约定可能还是给了她一个劲头提升。提升作用更大的应该是之后奖励的正式实施,让她较长时间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我们之后兑现承诺,全家于当年8月赴云南旅游,女儿不仅一路欣赏大理丽江的美景,而且一路快乐如风,心情舒畅。一个重要目标实现后的满足、自豪、愉快,让她深刻体会和铭记了努力奋斗的价值。

4.一味地责骂只会毁掉孩子

经常可以随意听到一些家庭的晚饭桌边这样一些指责性的话:

“太不讲卫生了,早上穿的衣服就成了抹布。”

“这次又没考好,我跟你爸爸的辛勤付出又打了‘水漂’。”

“就这点成绩还想长大了当老师,简直是白日做梦。”

“真是个败家子,昨天给你的钱就花光了,你爷爷是开银行的?”

“再去玩电游就打断你的腿。”

这些家长们仿佛忘记了教训的是自己的孩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以为是一头头没有尊严的牲口。他们以为孩子就是要责骂甚至打骂,不骂孩子的毛病改变不了。他们以为对自己的孩子责骂批评都没有什么关系。

于是渐渐地,他们的孩子成了自卑的人。孩子们内心唉声叹气,觉得自己这里不行,那里不行,真是一个窝囊废,真是一个坏孩子。他们胆小如鼠,上课害怕举手发言,平时害怕说话,干什么事情也没有自己的主意,生怕自己的想法都是错的。慢慢地,他们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什么爱好,也不敢有什么爱好。他们少年老成,经常沉默寡言,心情阴郁,跟社会、跟学校、跟父母都格格不入,常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遐想、发呆。有的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病症。

有的孩子也开始复制父母的行为。对同学或比他小的儿童,随意谩骂、指责、发火,不能和别的孩子和谐相处。在谩骂和指责中重复着父母曾经运用的粗鄙语言和神态(不过这绝不是父母的遗传,而是后天的“传染”)。

有的孩子则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对家长们一味的责备产生反抗。德国著名哲学家、政治学家恩格斯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味的责备,让人性没有多少喘息的空间,不能自由的发展,难道不是一种压迫吗?孩子的反抗心理一旦产生,家长们的一切说教手段几乎都会失灵。就像医学上一些常用烈性药物,使用过多之后使人体内的相关细菌病毒产生耐药性、抗药性一样,渐渐地,这种药物就会对细菌病毒完全不起作用。他们会产生这样的心态:你老骂我马虎要我讲卫生吧,可我就是要弄脏一身给你看看;你总是骂我是笨蛋,想要我的成绩好,可笨蛋又怎么能赶得上别人呢。别以为经常被责备的孩子会产生“血性”的冲动——你说我是笨蛋,我偏要证明我不是。他们大多数不会这样,因为即使这样成功了,也得不到家长的表扬和肯定,又何必去使那份劲呢?

强烈的经常的逆反心理,常常是问题少年、问题青年的前奏。他们心中没有正确的航向和目标,是非观念也反家长、反社会而行之,有浓重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缺少关爱,得不到尊重,也弄不清什么是尊重。他们很可能通过暴力、偷盗、淫荡等行为去获取他们所理解的尊重。

20世纪初期美国心理学家、家庭教育家、把儿子培养成天才的父亲塞德兹,非常反对一味的责备和打骂,他以为,如果说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么那些不但得不到鼓励反而时常受到打击的孩子只会变成渴死的枯草。他说:“这样的打击只能使孩子变成一个懦夫,变成一个无能的人。当然,放纵孩子也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但起码能让孩子自由自在。打击却不一样,它能毁掉孩子。”

啊,这样还会毁掉孩子,怎么会这样?我可是为了孩子好啊!——看了上述分析,许多家长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家长们要清楚,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没有根据事务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结果与初衷相违背的概率是相当大的。拔苗助长就是最好的例证。

有的父母会说,我的孩子就是比别人的孩子差,尽是缺点,我就是没有看到什么优点。没有优点,我怎么去表扬?尽是缺点,我怎么能不去责备批评?

孩子没有优点吗?这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对任何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错误、十分愚蠢的判断。我已经在上文谈到,孩子的优点无处不在,家长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

孩子们身上尽是缺点吗?这也是上述同一问题的另一视角。

孩子有了缺点错误,的确需要批评。但是不能总是批评,哪怕是看到孩子重复出现的缺点。要把表扬掺和进来,把宽容、沉默和放任连缀其中。即使我们比较着急地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我们也不能时时表露于嘴,因为老是一味地责骂是无济于事的。要冷静地思考孩子不断出现这个缺点的原因,要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有时候,还可让孩子自食其错误行为和缺点的后果。这就是教育学家所讲的自然惩罚法。

这是由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卢梭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方法。根据教育家孙云晓先生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中的表述,它的基本内容是,当孩子在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犯了错误时,父母不给孩子过多的批评,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使孩子引起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孙先生在书中列举了两个案例,其中一个是某男孩的妈妈叫他带午饭,他总是忘记,每次都要妈妈在繁忙的工作间隙送过来,有一次妈妈决定采取自然惩罚法,不去送饭,结果男孩饿了一下午。之后男孩带饭的主动性明显加强,很少忘记带午饭了。

“吃一堑,长一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很多是从教训中获得的,孩子也是一样。自然惩罚法不仅让孩子获得成长,还避免了家长给他的一味的责骂,也让家长避免了由于责骂孩子而导致的心情变坏。家长们为什么不经常试试呢?

家长们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对于孩子做对的事情或者取得的成绩往往视而不见,觉得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无须言语;而对于孩子做错了事情或者考试成绩不佳,就觉得孩子不勤奋、不努力、不认真,就判断孩子不是好孩子,就发脾气,动责骂,施批评。这既是家长们眼光的问题,也是家长们心态、性格、思维的问题。

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和眼光看待孩子,是当今家长们普遍存在的缺陷。不知道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不知道每一个孩子都跟成人一样具有独立的尊严和人格,渴望受到尊重和赞美,而不是受到侮辱。急躁是这些家长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总希望孩子迅速成长,立即改正错误和毛病;不知道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改正错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一定程度的反复出现也是正常的。有的家长能包容或原谅生活中遇到的不合理的事,却对自己孩子的缺点错误不肯包容原谅。

其实,对于孩子的成长,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会耐心等待。世界上所有的难事、大事,没有几件是通过人力就能立马见效的,它都会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像“百年树人”这样的大事。所有教育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都只会在孩子身上一点点累积、发酵,以致到一定时候、一定阶段才发生真正的变化。时时跟孩子相处的家长一般不可能感受孩子的突变。对别人的孩子的感受则不同。一段时间不见,会突然发现他长大了,有礼貌了。因此对孩子的成长家长要有一些超然的心态。要学会只管努力,只管科学地引导和培养,只管自己应当义务地付出,而对于努力的结果,则不必时时处处去计较。要有一点佛教中倡导的“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心境。

等待是一种淡然,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一种人生智慧。

一味责备孩子的家长,根本上还是自己的心理情绪等方面出了问题。他们总是看到社会的阴暗方面,看到人性的丑恶方面,对生活充满着抱怨、挑剔,看什么都不顺眼,对什么事都要发牢骚,把生活中的不如意带进对孩子的管教中。有的家长身上还有着比较强烈的权力欲,总喜欢居高临下,控制支配指挥别人,把孩子作为自己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践踏孩子的尊严,总认为自己的都是对的,一切都只能对自己顺从,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缺点错误远远还不至于需要大动干戈的程度。家长们的不良情绪,就像一个放大镜,将孩子的缺点错误由小变大,由一个小小的墨点,逐渐成为这些情绪发泄的黑洞。

有的不仅一味责骂孩子,而且还发展到实施肉体体罚。有的孩子甚至在自己父母的棍棒底下被打得死去活来,其残忍程度超过乡村农民对待犯错的牲口。这本质上都是家长身上人性的弱点和丑恶在外部的体现。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常常想,啊,人类是多么残酷,生殖孕育一个人来接受自己情绪的发泄和权力的施威。看来,人类的某些恶毒超过了动物界。

我已经在序言中阐明:在儿童教育领域,外因主导内因。它告诉我们,孩子的缺点错误,大都是外部环境特别是其家长的影响和不善于教育引导造成的。对待孩子的缺点错误,很大程度上我们应该责怪反思自己才对。可是又有几个人这样勇于从自己身上去查找根源寻求对策呢?

归结起来,一味地责骂,表面上是骂孩子,其实责骂的是自己;打孩子的棍棒,其实是打在自己脸上。

同类推荐
  • 3-4年级,孩子成长与定型的关键期

    3-4年级,孩子成长与定型的关键期

    培养孩子最关键的就是儿童时期,尤其是孩子在读3-4年级的时候。无数事实证明,孩子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3-4年级是个非常重要的坎,不管是孩子的学习还是孩子的道德观念,家长的教育在这一时期都起着基础的、广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快乐的胎教

    快乐的胎教

    每个家庭、每对夫妻,都希望下一代健康、聪明、美丽。那么,就应当了解一些优生方面的知识。优生学是对于提高民族素质的研究,也就是用现代科学的办法来研究如何提高新生儿质量的问题,这对提高民族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儿童急救手册

    儿童急救手册

    本书包括了婴幼儿至少儿阶段的各种常见疾病如发烧、腹泻、呕吐、鼻出血等的急救常识,也有生活中可能遭受到的意外事故如窒息、休克、烧伤、溺水、交通事故等的救护方法,还有各种常见中毒事故的家庭急救措施。当紧急情况发生时,父母只有掌握了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才可以立即排除或减轻孩子的病痛,也可为医生的后续治疗提供帮助,甚至挽救孩子的生命。
  •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这是一本家庭教育图书。适合2~6岁的孩子的父母阅读。幼儿园,是孩子人格养成、习惯培养的黄金期。上幼儿园是为上小学打基础,上幼儿园是进入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父母怎么做,影响孩子的未来人生。最让家长困惑的教养问题,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用自己的家教故事帮您找到答案。这是一本让父母不再为孩子的幼儿园教育而发愁的绝佳读本。
  •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现在的家长在谈论自己的孩子都是摇头摆脑的:不听话,不讲理,不爱学习。新时代的孩子好像都成了问题孩子,其实孩子没有问题,孩子的问题大多都是家长造成的,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何去何从基本都是家长决定的。新时代的家长如何教育新时代的孩子,要是提高一些什么,要改变一些什么,答案尽在此书中。
热门推荐
  • 扫描仪测试买断直签

    扫描仪测试买断直签

    扫描仪测试买断直签扫描仪测试买断直签扫描仪测试买断直签扫描仪测试买断直签扫描仪测试买断直签
  • 正气凌神

    正气凌神

    古之侠义者,为国为民。今我之侠义,为天为地!一次意外,让原本平凡的他,激活了传说中的禁忌血脉。缺点变优点,庸才变天才。领悟力直上云霄,胸中更暗藏正气,自此成为妖孽一般的存在。热血澎湃的对决,无数天才的碰撞。生命只要修炼到极致,谁都可以呼风唤雨,毁天灭地!浩瀚星空,永恒的殿堂。无尽深渊,不死的传说。“我心中有正气,它可驱鬼、可降妖、可除魔、亦可凌神!”——江凡。……新人第一次写玄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精彩。修炼等级:精境、气境、神境。新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3╰)╮书友群:336084089
  • 穿越:语默泣离殇

    穿越:语默泣离殇

    一个关怀,给了她一世的牵挂,一个问候,给了她一世的梦牵梦里她遗忘了时间和空间,梦里她遗忘了前世和后尘她忍辱偷生,只为了一个等待她备受折磨,只是为了一个承诺她说【这辈子,我知道你会来接我的】他说【我会来接你的,请你等我,好吗?】他为了给她一个承诺,为了给她一个家,她嫁给了别人,在别人的世界,她备受煎熬,屡屡受伤,从皇后到妃子,从妃子到冷宫,他曾经是喜欢她的一个人,如今看着她难过,他却睁只眼闭只眼,也许这就是有缘无分。一个异世的梦,一个跨越时空的梦,一个穿越千年的梦,一个带有伤痕的梦,她在等待的途中累了。她说【我怀孕了】他说【对不起,这个孩子我要不起】只这一次,她觉得她等待的无任何意义,她苦等,原来他要的只是他的权位。哭了,累了,便躺下了。闭上眼睛的时候却看见他哭泣了。她心痛了……原来她还有感情,梦回千年,魂牵梦绕,他在她的床边低吼,穿越千年,只是唤醒她沉睡的心灵。他突然懂了,所有的一切不及她的等待和微笑。那一年,他们携儿子隐居了……那一年,她笑了,尽管没有皇后,但是有他就好……【爹娘】一声叫喊,原来这么温馨……
  • 金谷一梦

    金谷一梦

    施家女娃为人贩子抓住,反抗之下被打失忆,被卖乡村。从小多磨的她渐渐长大,又遭遇了许多无法出口的惨事。与邻居男孩相恋,俩人最终却无法相守。商人苍龙,养义子刺杀其他商人,开办快活林,独霸一方,成为名动商界的富豪。仇家杀其妻,独女苍月失母悲痛,更不屑他的行事,心灰意冷,不肯出嫁。十年后,苍龙为她举办比武招亲,也不了了之……那被卖女孩的恋人,其遭遇之惨,更无法为人道,他是否会因此走上一条不归路?关于这场风流冤孽如何收场,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 武將三国

    武將三国

    谁说三国就得按照剧本来?谁说三国就得规矩写?一个以群英三国为蓝本的三国世界,一个群雄逐鹿的东汉,没有董卓乱政,没有赤壁之战,更没有三分天下。只有各个技能乱放的良将谋臣,隐世不出的神兽仙人。小小八路一杆枪,惊天轰雷定长江,东征西战平天下,系统在手保四方。
  • 庶女凤天:替身公主

    庶女凤天:替身公主

    意外捡到一枚玉佩,倾冰颜被误认成了‘落水国’公主。各国纷纷派来和亲使者,欲要娶得‘落水国’曾经流落民间,现今备受宠爱的公主倾冰颜——各国才俊皇孙前来求亲,比试选亲,最后胜出的竟是天云国痴儿二皇子。他是装傻邪魅、文武双绝的金瞳天云国痴儿二皇子;他是才思敏捷、温文尔雅、精通模仿千百种声音的寒运国奇才太子……她是慧黠无双、才美双艳的替身公主,游离于各色古韵最杰出才俊之间的她,殊不知却搅动着叠叠红尘梦浪。他深爱着她,他也爱着她,他爱着他深爱着的她,日久生情,注定一世纠缠牵挂;各色的他,谁又注定是她心目中的他?
  • 初阳明媚

    初阳明媚

    初阳明媚,爱情到的时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 一顷心

    一顷心

    故事从凌倾晨帮姐姐凌依然看管游戏开始。在游戏里,凌倾晨用凌依然的身份,认识了舒璟。从未动过心的舒璟,竟然喜欢上跟他网聊的凌倾晨。凌依然为了维护弟弟,骗过了舒璟,让他们错过了。但是王睿的出现,却撞破了凌依然编织多年的谎言。一场奇怪的婚礼过后,舒璟就打定主意追凌倾晨。跑到凌倾晨的大学当助教。明白真相的凌倾晨,在舒璟的追求下确定了自己的心意。但他们的恋情被凌倾晨的家人知道后,舒璟(方璟)选择离开。然而,他们谁也没能忘记彼此。舒璟离开后,凌倾晨的家里发生了变故。父亲去世,母亲离开,姐姐凌依然结婚。三年后,只剩凌倾晨孤身一人。
  • 老板是极品

    老板是极品

    拉自以为深情专一却花心体质的男一下马,扶脾气古怪却洁身自爱的男二上台!有些男人总以为能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把风流当做荣耀,把虐恋情深当做恩赐……只是到了她面前,这一切都是奢望,管你家产有多少个零,给她该滚哪里滚哪去!!
  • 音榭仙雪

    音榭仙雪

    “你有什么愿望呢?如果想要我们帮你实现,那么,就请付出代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