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3400000016

第16章 南辕北辙

赵丹即位后,其母赵太后奉先君之命与新君共同把持朝政,为先君惠文王举行葬礼过后,便赶上了秦国派大将军蒙骜率领十万大军进攻秦国的事件,随之便有燕国要继续干从后面捅刀子的事。斥候的连番军报,让这个还没有从葬礼的阴霾中走出的邯郸王宫陡然震惊,连夜举行了重臣朝会。在王宫偏殿,太后与新君赵丹同坐于王座之上,新任丞相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上卿蔺相如、上卿虞卿、上卿楼缓、国尉许历、左师触龙等元老重臣均奉召赶来,马服君赵奢也强撑病体列席朝会,大将军廉颇因在边塞整顿防务无法参加,邯郸将军赵括因主持首都邯郸及周围要塞的防务,也被特许列席,并照顾老父,眉清目秀的内史也列席其中。

赵太后首先开口了,“诸位都是先君时期的股肱之臣,每遇危难之时,总能辅助先君化险为夷,如今赵国又到了紧急时刻,希望诸位精诚团结、荣辱与共,为新君出谋划策,以御强敌。如何谋划,如何进行将官遴选及兵力调遣,就请诸位直言。”

“母后所言极是!赵丹还年轻,然赵丹继承先君遗业,曾于太庙之上发誓要使赵国更加强大,如今虽然秦赵两路夹攻我国,然我赵国有四十万精锐大军,且有在座诸位栋梁之臣,有何惧哉!诸位只放手去做便是,我赵丹定当做你们的坚强后盾,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如若某位觉得我这个君上在危难时刻没有尽到职责,你们如若谁更贤能,尽管取而代之!”说到最后慷慨激越,满座重臣竟然颇为感动。

“我王严重了!臣等深刻体察君上之心,定当誓死报效,岂能有非分之想!”相国平原君首先发言了,“为今之计,自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立即调集大军分路迎击两路入寇之敌。至于何人为将,目前边地也很吃紧,大将军廉颇正着手整顿边地防务,以防止匈奴等部族大举寇边,老臣以为,还是听太后、君上和诸位大臣的意见了。”

“臣以为当然还是以大将军廉颇为主将。”蔺相如首先昌明了自己的观点,“燕国一路虽然声势浩大,有二十万之众,然两国之间的多年争斗基本是以燕国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燕军虽在昌国君乐毅掌权时期实力强劲,然自田单火牛阵一举消灭燕国新军主力后,燕军战力便从此衰落,一蹶不振,故此,解决燕军一路应该不是问题,而西路入侵之秦军非白起统军,秦国出师十万,其目的并非做举国大战,而更算是试探性进攻,其目的应该是对我新君即位后的朝野综合能力做一番测试,故此,此路应暂取守势,而不应与秦国做正面冲突。至于如何进行兵力调遣,臣非军旅之人,不敢妄言。”蔺相如依旧是直言不讳,毫无虚以委蛇之词。

“上卿所言也是一理,然我赵国名将辈出,除了大将军廉颇,难道就没有其他可用之将了吗?”素来刚猛凌厉的平阳君赵豹率先提出了质疑,这位平阳君也是战场上杀出来的王族猛士,“我赵国自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军力空间强大,民风强悍,人人皆兵,赵豹自忖并非天赋异禀之人,然对付去去秦国十万之兵还是绰绰有余,故而请太后、君上允准臣为西路抗秦主将,率军抵御蒙骜之敌,臣定当将虎狼秦军赶入黄河,否则绝不旋踵!”

“平阳君甚是气壮!深合吾意!诸位以为如何啊?”太后笑眯眯地盯着诸位重臣,脸上的皱纹也平整了许多。

平原君一拱手,马上接着说道,“臣以为派平阳君担任西路御敌之主将可行,一则平阳君连年征战,军旅经验颇为丰富;二则秦军虽然兵力兵势强劲,然我西部地区多山地,恰如马服君当年阏与之战前所预测的那样,如此山险之地,对我军艰难,对秦军则更为艰难,且山险地狭,路途遥远,秦军补给便即位困难,而我军本土作战,可就近补给,故此平阳君但任此路御敌主将必胜无疑。”平原君明确支持了赵豹任主将。

“好!平原君不愧为丞相,所论兼具文武之才!君上及诸位大臣以为如何呀?”太后也对平原君的观点表示了支持。

“母后所言极是,我亦同意平阳君为西路御敌主将。”赵丹明确支持了母后。

“我等亦赞同!”诸臣看到太后、君上和丞相都明确支持,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便都做了个顺水人情,唯有马服君赵奢斜靠在软榻上,仍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双眼微合,自始至终并没有做任何表态,然从其眼缝中射出的不易使人觉察的两道箭一样的光芒却仍可穿透人的骨髓,及至大家都在表态支持平阳君赵豹为将时,他虽仍是一言不发,然两道剑眉却突然直立起来,继而又瞬间如常。

“我看抵御燕军之主将便选择廉颇吧,诸位以为如何?”老太后又一次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廉颇为将,足以抵御燕军入侵,太后之提议甚好!”年少的赵王又一次支持了母后。

“臣认为大将军为将足以抵御燕国一路,然仍需谨慎考虑,大将军统帅之抵御大军不可出击过远,以防黄雀在后,顾对燕国之敌当以抵御防守为上。”丞相赵胜提出了补充条款。

“赵奢不敢苟同平原君之观点!”马服君赵奢终于按捺不住了,以他的脾性,那个赵豹在军旅之中只能充作二三流冲锋陷阵之勇将而已,其才能何堪一方主帅,之所以能有封君高爵,一大半是因了其王族血统而已,让其率军抵御西路强秦入寇,岂不是天方夜谈,然考虑到此次秦军只出动十万兵马,且主将非白起,更有西路晋阳及其周围要塞城池均经营多年,且晋阳为赵国起家之地,更可谓是********,故此让他去暂作防守之主将也还勉强说得过去,如果东路廉颇能快速胜燕,则可迅速回师,届时由廉颇再接替西线御敌之主将,此也算是万全之策,然及至听到赵胜建议廉颇只做防守不做出击,赵奢实在是不能再隐忍不发了,他免力让自己身体坐正,声音低沉却很清晰地说道,“对于秦军一路当以防守为上策,此为正确方略,因秦将蒙骜素以稳健缜密而著称,此次秦国派其作为主将,而派出十万大军侵入我赵国,其意图在于试探我赵国之实力如何,我若派大军与其正面对决,则秦军正中下怀,可迅速增派大军与我进行大会战,而就我国力和军力而言,目前还未到与秦国进行大决战之时机,故此我军只应做强力防守,使其不能破我城池。而东线与燕国之战只应速决,不可拖延,这样可使我国迅速脱离两线作战之艰难境地而全力应对秦国,若与东线之燕国做长久拖延,则不但兵争形势危急,给秦国以可成之机,而且其他战国若趁机渔翁得利,则我国危矣。”

楼缓站起,拱手说道,“臣启太后、我王,目下秦国攻势正劲,我又受燕国加兵之祸,北又时刻饱受胡虏之患,当下三者之中最为危急的当属秦国一路,为使秦兵早日退出秦国,我当割地与秦国,这样秦国一路便可消解,余下燕国之兵便不足为虑,胡虏之患的压力便自然解开。”

上卿虞卿霍地站起,“不可!秦国久有吞并天下之志,自商鞅变法以来,其心已昭然若揭,割地事秦,犹如抱薪救火,岂可助长其势!”

“马服君与楼上卿所言所言也均有道理,然燕国前次虽新败于大将军之手,却并未使其主力受挫,此次重新组织二十万大军前来入侵我国,必然万分小心,其主将姬义更为王族猛将,常年驻守辽东,为乐毅新君中成长起来的谋勇兼备之将,故此我军应倍加小心,不可擅自出击方可保得万全。此外,当此危急时刻,我赵国应派出使节求救于齐国,请求齐国出兵燕国,则可保证燕国一路退却,马服君所说秦国之试探性进攻也自然瓦解。”平原君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方略。

虞卿赞许地点点头,“臣以为平原君所说的求救于齐国值得考虑,燕齐两国势不两立,田单复国以来,齐国国力已日渐恢复,若趁此时机说动齐国出兵援助,成算极大,此举无异于合纵之举,可同时收到震慑秦国的效果,我赵国则可以消耗少量兵卒粮草的代价取得两线作战的胜利。臣以为此方案可行!”

“其余大臣以为平原君的请齐国援手策略如何?”赵王询问满座诸臣。

“臣以为通过如此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可减少我国内耗,同时巩固合纵关系,有利于我赵国未来长期发展,故此臣同意派出使节求救于齐国。”蔺相如表示赞同。

“臣等没有异议!”其余重臣也表示赞同,马服君赵奢只是点了点头。

“好!既然诸位大臣已经拿出具体方略,我看就由君上下召实施吧!”老太后最后还是把决定大权让给了赵王。

“既然如此!平阳君赵豹即日启程,赶赴晋阳接手该地区防务,务求使晋阳及其南部各城池要塞防守坚固严密,以抵御蒙骜之军于城外,使其不得前进一步!”

“臣赵豹接召!”赵豹赳赳而起。

“再派军令特使赶赴代郡发付大将军廉颇一道诏令:着大将军廉颇迅速从边关要塞抽调部队会同燕赵边地之守军,由大将军统一指挥,抵御燕国入侵,不可擅自出击,以加强防守为上策。”年轻英俊的内史迅速加口召书写成简,并密封完毕,只待一会君上审阅完毕即行发出。

“出使齐国的特使,我看就劳平原君亲走一趟吧!一则平原君在东方六国极具人望,又与齐相田单为故交;二则派兼领丞相的平原君出使,足可显现我赵国对此合纵的重视。”赵丹如是评说道。

“臣定当不辱使命!”平原君神情庄重地肃然拱手。

“国尉许历会同内史兼领全国兵器装备统一制造令一同筹划前线之装备粮草供给。”

“臣领旨!”国尉许历肃然起立,年轻的内史也应声领命。

群臣退出,殿堂内只剩下太后与赵丹两人,太后很是欣赏地看着眼前虽然年轻然做事确极有章法的儿子,内心充满欣喜,“儿啊,来,坐到母亲身边来!”赵丹靠到母亲身旁,太后抚摸着儿子的脸颊,“你刚才的表现很让为娘满意,你父王泉下有知,也会很高兴的!”

“儿还得多亏父王和母亲的谆谆教诲,才有了今天,然而在这些元老重臣面前,自觉处理事情尚缺乏历练。”赵丹在母亲面前完全没有了赵王的威严。

“我而既知不足,足见尚有很大成长空间!”太后满脸笑容的看着赵丹,“你知道作为赵王的你,目前面临的最大危险是什么吗?”

“最大危险当然是秦、燕两国的刀兵之祸。”

“儿子愚钝,请母后明示!”赵丹看到母后摇头,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

“历代新君即位,先君时期的实权大臣或被放逐,或被束之高阁,或被制以重罪,因由何在?”

“母后是说此次不让大将军廉颇统筹全局军事调遣是恐其尾大不掉?”赵丹紧紧盯着母亲。

太后点点头,“廉颇为你父王时期的掌军大将,虽战功卓著,且在你即位之时有定国之功,然你还年轻,无法驾驭他,若每遇战事则令其冲锋在前,岂不是对其以后封无可封,你讲如何处之?因而此次秦、燕两国加兵于我国,绝不会让其插手,而只将其束之高阁,以备未来不时之需即可。”

“然若此次我军兵败将如何处理?”赵丹有些担忧起来,虽觉得母亲说得有道理,然国家社稷毕竟更为重要。

“区区燕国,宵小弱国而已,声势虽然浩大,只是羊披虎皮而已,奈何不得我赵国。秦国虽为心腹大患,然其此次只出十万之兵,我若不与之做强势对抗,纵然失得一些土地,又有何妨?此次平原君出使齐国,若可搬得齐国援兵,则燕国便可抵定,秦国自然便可退却,那些老臣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此种关键之处确为:通过对此次事件的处理,彰显你的君王之威,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听任这些元老大臣处理朝政,日后你如何能掌握赵国大权,若大权旁落,则你的王位危矣!”说道这里,太后突然咳嗽起来,毕竟人已上了年纪,走路都已经不方便了,且深夜议事。

赵丹眼神豁然一亮,“母后所言极是,姜不愧是老的辣啊!母亲善养身体,以后还请您多多教诲!”边说边帮母亲轻轻捶着后背。

“儿啊,母亲老了,不会帮衬你太久了!你父王之所以临终时嘱咐你任用你的叔父平原君为相,一则其为王族亲信之臣,可以倚重,且此人虽广招门客,确忠诚某国,没有野心;二则不让其掌握军队实权,这便不会酿成沙丘宫变那样的祸患。你现在翅膀还不硬,凡是还要多多倚重于他,且从现在开始你也要培养类似的可信之臣,以便你百年之后能有人相托。晓得嘛!”老太后语重心长确有些气喘吁吁。

“儿定当善待亲弟弟安国君,待其长大后也让他有朝一日能成为叔父那样的人,成为赵国柱石。母亲,我扶您回去休息,天都快亮了!”说着便搀扶起老太后往后宫走去。

“这就对了,你弟弟长安君还太小,你要善待他,既是哥哥,又要担起父亲的教育职责,这样他才会不会像歪脖树一样长偏!”

“母亲,有您的亲自教诲,我只能担起哥哥的职责,岂敢僭越!”赵丹很认真地说道。

“为娘不会教育他太久啦!唉!”

太后并没有乘车回宫,只让赵丹搀扶着自己,一老一少在后宫的小路上缓慢的走着,内侍侍女远远的跟着。一想到头绪纷繁的朝政国事,赵丹便夜不能寐,然太后临朝听政,自己反倒还能轻松一些,他非常希望这种局面能够长期维持下去,可是还能维持多久呢?赵丹不敢多想,太后的后背越来越佝偻,走路已经完全离不开拐杖了,太后宫距离偏殿只有二百多米,两人却走了有半个时辰。

廉颇接到诏书兵符,并没有在意那不可擅自出击,加强防守的字眼,久在军旅,他自认为对君上诏书里模棱两可的字眼拿捏得很是到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仗大胜了,便什么话都好说,若失败,则会以擅自出击导致兵败论罪。廉颇对自己的战场统兵只能还是深为自信的,我怎么会擅自出击呢!于是便向边郡各统兵大将发出了调集人马到曲阳的命令。

然而此事还没有完,否则廉颇怎么会在蔺相如面前严重失态,狂敲帅案。

就在廉颇接到君上诏书兵符之时,平阳君赵豹也已经抵达晋阳,立即叮嘱各要塞守将严密防守。可是这个徒有封君高爵的赵豹哪里是在战场上浴血拼杀一步一步升到左庶长的蒙骜的对手。蒙骜在秦军中素以沉稳持重著称,武安君白起但起大军攻城掠地,后续一应支援补给及大营守备等要害关节均交由蒙骜筹划,且近几年来秦国不管蚕食魏韩两国,很多小规模战役君交由蒙骜统领,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攻城时攻城器械与攻城士兵的密切配合都锤炼得炉火纯青。平阳君赵豹到达晋阳不到三日,晋阳南部要塞城池便丢了三个,损兵六万十万秦军直逼晋阳城下,把个赵豹急得团团转,却不知如何统筹防守,只得迅速向邯郸告急。

而此时,平原君赵胜也抵达了齐国,一场赵国新君即位以来的第一次外交斡旋便在如此背景下悄然展开了。

同类推荐
  • 历古,别离

    历古,别离

    汝想要成就大业,却因父亡国吾只是想跟在汝身边辅佐汝却换来饮恨之结果吾不会怪你但是,吾一定会找到你……
  • 余唐

    余唐

    人人皆有自己的活法,他只想活的更好,哪怕做一个小人物,哪怕是到了唐朝……唐朝固有盛唐的好,静观公孙大娘舞剑,漠然杜子美的国家之情,痛饮青莲杯中酒,洒血北漠关。这,也许就是我要的大唐,一个更真实的唐朝……
  • 仙源魅影

    仙源魅影

    杨家大院的长工赖英得爱上了东家的小姐杨桃花,东家将其绑在山林喂狼,杨桃花在省立师范读书后,却移情别恋,此时,日军樱花间谍小组以开妓院为幌子进行秘密活动,以色情、金钱收买了一批蝇头小利之人,抢夺桃花源寨会金库及铜锭,发动细菌战,共产党人王汉山等人吸收桃源女子师范的学生,建立红桃小队,联络各方抗日武装,与魅影周旋,一举摧毁了日本谍站,抗战现出了曙光。
  •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群雄逐鹿,看天地苍茫,谁主沉浮。铁血襄阳,血泣山河。张守仁,一个具有现代灵魂无名小卒,用一把石灰撒出了一个辉煌帝国!血战襄阳扬名四方,强渡黄河攻陷蒙军,铁骑百万安民心,合纵连横定九州……江山如此多娇,却引得无数穿越者皆为折腰……
  • 1896之最强帝国

    1896之最强帝国

    1896年台湾这是一个拥有金手指的男人横空出世,抢遍世界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神圣骑河马帝国衰落史

    神圣骑河马帝国衰落史

    神圣骑河马帝国为黄龙骑士团角色扮演qq群的背景设定帝国。神圣骑河马帝国神似古罗马帝国,疆土横跨欧亚大陆,从细雨蒙蒙的不列颠到繁荣兴盛的意大利,从古老沉重的希腊到烈日炎热的亚美尼亚,再到未知神秘的远东印度,帝国太平盛世,经济日益增长,前景一片大好。不幸的是,久而久之,帝国糜烂堕落,军事颓废,贪官无数,国力衰弱,在这最危险的时刻,发生了史上最大规模叛乱,帝国迎来灭国危机!本小说并非神圣骑河马帝国正史,只是一篇不长的同人小说,但是借用帝国传奇人物姓名和大部分设定。神圣骑河马帝国角色扮演qq群号为:385188389欢迎大家光临本群,如有兴趣可以和我们一同游戏。(本群所有战争、剧情与矛盾皆由罗马2全面战争或阿提拉全面战争电脑游戏解决)
  • 古宅往事

    古宅往事

    老宅拆迁,搬进新宅却发生一堆古怪的事情,不仅如此,拆迁队还从地基下挖出一口棺材.......从此我的身边离奇事情不断还牵扯出了一个我不知道的大秘密......据说这是一个100个人看过,101个人会爱上的故事。
  • 九剑纪元

    九剑纪元

    盘古大世界,人间界人皇之子,天生废材天体绝脉,筋脉闭塞无五行属性之分,丹田混沌一片不能修行。面对世人的嘲讽和欺凌,看凌狼如何逆天改命扭转乾坤,冲破六界,执掌自己的命运。九剑纪元全新的修真体系和境界,让世界为我二,为我癫。
  • 混世散仙

    混世散仙

    不一样的修真之旅,原来,散仙并不是修真失败的产物,散仙,也是可以这么彪悍的。
  • Abraham Lincoln

    Abraham Lincol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下搜神记

    天下搜神记

    神仙去了哪里?妖怪在何方?八百年前,太阳系中能够适合修炼的天地灵气在一夜之间消失不见,火星上的天庭与雷音寺,金星上的西方诸神殿,也在一夜之间举教搬迁,飞向了宇宙的深处,不知去了何方,能走了都走了,走不了的和不想走的,选择潜伏了起来,躲在神影级法宝里,等下灵气回归的一天。从此太阳系中的修真界从此落寞,也不再适合修炼仙法与妖法。
  • 倾世医后:陛下,请放手

    倾世医后:陛下,请放手

    她嫁了他,他爱上她,却毁了她的人,伤了她的心。历经磨难后,她终于有机会得以远离他,可他,却追上她。爱妃,别逃了,非要我把你锁在后宫你才肯安安静静做我的的皇后么?不,陛下你错了。慕容熙已死,此世间,再无慕容皇后。我沫熙发誓,此生再不入后宫。
  • 失忆33天

    失忆33天

    开头是介绍男主角和女主角是男女朋友关系,并且打算下个月结婚,然后就在结婚前几天,他们两个在逛街买钻戒时突然发生爆炸事故,李伊伊护住王浩,自己却被爆炸余波炸成重伤,等他们醒来已经在医院,李伊伊父母说她因为爆炸虽然救过来了,但是却也失忆了,而且性格也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随后王浩开始带李伊伊去以前去过的地方试图帮她找回记忆,但怎么都不能让她回忆起来,李伊伊也喜欢上了别人!结尾就在李伊伊快要和别人结婚,王浩失望伤心时,却被告知一栋大楼发生火灾,而那栋大楼正是李伊伊上班的大楼,随后王浩冲进大楼,四处寻找李伊伊,找到李伊伊后他们往出走却发生事故,李伊伊终于想起了一切,但王浩却受了重伤
  • 九龙帝

    九龙帝

    9月20日,有位大学生在G市的一座险山上登山,眼看太阳快要落山了,便在山上搭起了帐篷。准备在山上过夜。到了晚上他随便吃点干粮便睡觉了,到了凌晨他便起来解手,正好他是在一个悬崖上,他便在悬崖边解决了。可当他解完手以后边昏了过去,正好落下了悬崖.....
  • 大明宫之智谋天下

    大明宫之智谋天下

    西域高昌国国师宇文澈,是个在当时首屈一指不可一世的人才。无论智谋、策略、工程均是全西域最富盛名。人称‘西域智谋第一’,身边宠物神鹰‘苍狼’更是在昆仑山之巅吸收日月之精华的神鹰,据说寿命已超过百年。在大唐皇帝李世民打算建造新宫大明宫时,全天下的人才都来到了长安。而宇文澈为高昌国国师,自然也从西域赶来,在这紧要关头之时,吐浑攻击凉州,这时宇文澈正好路过凉州,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南司马,北拓拔,太宗皇帝的特务机构百骑司,都参与江湖之事。此时波斯,吐蕃,南诏各国都在打着各自的算盘,企图对刚刚建国的唐朝致命一击,唐朝的未来何去何从,大明宫有着怎样的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