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600000003

第3章 TTK:最早的合资企业 (1)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舒婷

尽管经历过无数大场面,譬如,在中法两国元首的见证下签订并购协议,再如,在如雷的掌声中登台领取“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荣誉,但在2011年9月28日,李东生迈上惠州的江北体育馆舞台时,他的激动仍然是此前任何一次都难以比拟的。

这一天,是TCL创立30周年的庆典日。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没有等闲的李东生与TCL人穿越改革开放的历史汇聚到这里,很多人都已白了头。

“回望走过的30年,千言万语,化茧成蝶,我最想说的一个词,就是感恩。从当初TTK小小的车间,到今天产品遍及全球,TCL30载,我们要感谢那些日子,感谢一路陪伴我们的几代领导,感谢曾经与我们并肩战斗的同事和员工,感谢风雨同行的合作伙伴。”李东生如是说。

的确,30岁的TCL是幸运的,它生逢一个“大潮起珠江”的时代,沿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潮流而前行,一路历经风光与凶险无数,而身后更有无数枭雄如星辰般此起彼落。当30年以降,只有TCL和少数精英留了下来。

和很多的大会一样,30岁的TCL的“生日party(晚会)”充满了各种喜庆的元素。当林树森、肖志恒、钟启权、游宁丰、黄业斌、朱友植、范品魁等TCL各个时期的扶持者和见证者都同聚一堂时,当吕忠丽、郑传烈、袁信成、胡秋生、吴科等“历史人物”再现舞台时,当宣读李鸿忠专门发来的感情深切的贺信时,当接过员工们给他颁授的“金舵奖”时,当他的母校——华南理工大学的年轻大学生在台上奔跃时,李东生与其他人的心里都流动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情思。

这是一个与中国崛起同步而兴的创业故事;

这是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成长故事。

历史是一幕充满了复杂表情的大戏,它从一个最不经意的细节开始,由一群原不起眼的小人物扮演主角,始而传奇,继而激荡,在无数曲折中演绎最让人惊奇的命运。

2011年9月28日的李东生,是否还记得30年前自己的青葱模样?

敲门的大学生

1982年夏天,作为“文革”后第一批毕业的大学生,李东生结束了4年的大学生活。当同学们大多服从分配回到原籍,得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这个长相清秀的南方青年也开始规划自己的将来。

李东生的原籍惠州市,是当时惠阳地区的首府,当时的惠阳地区辖13个县市,包括现在的东莞市、河源市和汕尾市。当时有两个十分体面且稳定的工作单位摆在李东生面前,一个是惠阳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科委),一个是惠阳地区公安局通信科,都是别人求之不得的政府单位,可他似乎并没多大兴趣。李东生主动去找人事局领导,说自己不想坐办公室。

人事局的同志颇为疑惑地看着李东生,心想这个“靓仔”是不是读书读傻了,“这么好的工作都不要,难道想回去做工人吗”?没想到,李东生还真的回答道:“我就想到工厂去。”

见过想方设法要进政府单位的,没见过一门心思要去工厂的,见李东生精神奕奕且态度坚决,不像是信口开河或者一时头脑发热,人事局的同志只好顺水推舟:“那你看哪个厂愿意要你,我们支持。”得到了组织上的批准,李东生压抑住内心的兴奋,信心十足地开始自谋出路,有一种当家做主的喜悦。

作为无线电专业的高才生,能够学以致用、发挥专长是李东生选择工作单位的首要条件。但当时惠州的电子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个惠州市仅有几家规模不大的企业,不过李东生似乎早已有了心仪的对象。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李东生径直走进了位于农机仓库中的一家新办的小企业,揭开了自己人生的序幕。

这家公司叫“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TK),是一家刚开办不久的中港合资企业,按现在的标准,与其说它是一个厂,不如说是一个小作坊。但李东生不在乎这些,他先直接找到当时的公司董事长范品魁,简要地自我介绍后,便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时任惠阳地区机械局局长的范品魁先是大为诧异,想不到自己这样一家创办不久、设备简陋的小厂居然还能引来一只金凤凰。在确信面前这个小伙子不是开玩笑之后,范品魁喜出望外,紧紧握着李东生的手说:“太好了,你愿意来,我们当然欢迎。不过这是老板厂(合资企业),很辛苦的,你要有思想准备。”

就这样,李东生成为TTK第43名员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技术员,而且是实习性质的。正式加入TTK后,李东生第一个理想是尽快成为车间主任。当时,所有人包括李东生自己,都不可能想到,工号43的李东生,日后会把这家小厂做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工业巨头,李东生本人也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家之一。

在后来的一些媒体报道中,李东生放弃公务员不做,宁愿进厂当一名普通工人的选择被无限放大,他们着力渲染其远见和产业报国的雄心壮志等,甚至将其与考中状元不做官的张謇相提并论。然而,这种善意的演绎和拔高并没有得到李东生本人的认可。

有一次,李东生在接受杨澜访谈时,提到自己最初的选择说道:“当年进入企业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回到惠州的时候,原是被分配到机关,到科委或公安局通信科。我想我是学工科的,如果待在机关里几年之后专业就要荒废掉了。我想实实在在干点事,所以就跑到这个合资企业去了。他们刚刚开办,很需要人,也有干事的机会,而且外资企业工资也高一些。”

与媒体的报道相比,李东生自己的话应该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在作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之前,李东生考虑了很多,也去问过和观察过那些机关单位里的人,结果他发现,这种事务性的工作和生活的确不适合自己。这个朴素的想法才是引导他作出选择的关键。而且他似乎天生有一种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格外有兴趣,也敢于尝试。

不喜欢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有好奇心,也有事业心,这些性格特质都在李东生后来所展开的事业中展现无遗。而这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成长经历决定的。

曲折成长路

1957年7月,李东生出生于广东省东南部的小城惠州。李东生的父亲是一名典型的革命干部,1953年从汕头调到惠阳,当过惠阳中心车站站长、公社社长和县供电局局长。母亲是邮电局的职工,这是一个由严父慈母组成的传统中国式家庭。

李家有二子一女,李东生是长子,因此父母对这个长得颇有点英俊的男孩寄予了较大的期望。不过李东生基本上也没挨过揍,只挨过父亲的“讲道理”。说到这些,李东生总会笑着回忆:“父亲他很善辩,可以说得我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1957年6月,让无数学界泰斗和知识精英遭受厄运的“反右派运动”正式拉开大幕。这场巨大的灾难迅速席卷全国并愈演愈烈,与几年后的十年“文革”浩劫一起酿成新中国日后难以弥补的创伤。

由于身处基层,“反右”运动中,李东生的父母并没有受到直接冲击,但是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是无法回避的。李东生的父亲因为在党内会议讨论中提了几点意见,差点被列为“右倾分子”,最后从惠阳中心车站站长任上被发配到西支江水库工程当供应科长。年幼的李东生也和父母一起到了工地,李东生的妹妹就是在工地上出生的。当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父亲的同事们经常找一些河鲜野味给年幼的李东生和母亲增加营养,这给幼年的李东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许多年后,李东生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曾看到叔叔伯伯们抓到一条大蟒蛇,以及蛇肉的美味。

孩提时代的李东生并没有什么政治概念,在他的脑海中,“右派”只是个可怕的字眼儿,谁被戴上“右派”的帽子就要倒大霉。李东生的父母在“文革”中也被打倒,几位老师也鼓励他去考理科,加上之前的印象,以至于高考前夕他放弃了自己酷爱的文史哲。李东生原是想学文科的,因为下乡三年,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历史及哲学书籍,也写了不少笔记与文章。但当时的高中班主任高君昭老师却建议李东生去学理科,理由是以他直率和正直的个性,学文科很容易成为“右派”(李东生后来知道,高老师的丈夫也是大学毕业,因为和“右派”沾边,一生不得志)。

“文革”开始的前一年,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李东生,既聪明又调皮,尤其喜欢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而且他不像其他小伙伴只顾着嬉戏玩耍,在父母的影响下,李东生从小就养成了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多年以后他还能记得自己看的第一本书是《十万个为什么》。童年时代,这本书几乎能够解决所有令李东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但是把整本书翻破翻烂,他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向和蔼可亲的班主任会忽然变成大家口中的“牛鬼蛇神”,遭到无休止的辱骂和殴打。

不久之后,让他更为困惑的事情发生了。由于父亲当时是县供电公司的一把手,按当时革命者的说法属于走资派,也给抓进了牛棚。更可怕的是,由于受到父亲牵连,原本在邮电局工作的母亲,也被关起来办学习班,停发工资近半年,后来被转到一个农机厂当又脏又累的翻砂工,好几年以后才回到原来的单位。家庭中忽然少了顶梁柱,李东生的祖母带着几个孩子生活,有几个月甚至连买菜的钱都没有。

除了父母遭到打击和迫害给李东生带来的痛苦和绝望,来自同龄人和社会的歧视更让李东生难以承受。他曾经想过加入参与打倒班主任和父亲的红小兵队伍,却因为出身不好被拒之门外。孤独苦闷的李东生从此只能从心爱的书本中寻求慰藉。

尽管家庭多遭变故,又逢“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但父母还是竭尽所能让李东生完成学业。李东生自己也刻苦攻读,努力用精神食粮充实自己。虽然当时的家庭背景和时代背景都注定李东生没有什么美好的前程,但他始终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

熟知那段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对于像李东生这样毕业于“文革”期间的年轻人,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大概有三个方向:一是参军,二是进厂,三是下乡插队。走这三条路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之后,其表现和出身又决定他们是否有资格上大学。由于李东生的家庭在当时属于有问题的家庭,李东生只有最差的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插队下乡。作为“走资派”的孩子,李东生没有选择的空间,有出路已经算不错了。

如果说命运对李东生还有些怜悯的话,那就是他下乡的地方没有离开惠阳。当时政府依照苏联模式建了不少农场,惠阳县的马安镇也有一个鱼苗场,李东生就在那里插队。

插队的体力劳动是极其繁重的,知青们很快就放下了书本,李东生却舍不得扔下自己的学业。他读了许多当时能找到的文学、历史、哲学书籍,坚持写日记和读书笔记,并试着向一些刊物投稿,于是很快有了“书呆子”的外号。在这期间,他阅读文史哲类书籍的兴趣被大大激发,还写了一些诗歌和散文。多年后,李东生回忆说,他的文字功底,就是那个时期积累的。大量的阅读和艰苦的农场生活阅历,使他的世界观日渐成形。

按照当时中国的情形,李东生坚持学习的动机不可谓不纯粹,读书就是读书,至于将来的出路,李东生想都不敢想,也容不得他想。“文革”开始后,全国高校就停止了招生,上大学只有推荐这条路。周围也的确有知青被推荐去上大学,但这样的幸运又怎么会降临在像李东生这样的人身上?每思至此,李东生不免欷歔。

有一句话叫“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当时李东生并没意识到自己已经作的准备,因为根本没有机会。然而,在李东生下乡插队后的第三个年头,机会还是

来了。

1977年秋的一天,李东生的高中语文老师文吉禄骑了15公里的自行车来到农场。文老师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连李东生递上的茶水都来不及喝一口,就激动地对李东生说:“要高考了,你赶紧准备吧。”并将“文革”前的一套高中课本带来给他。望着汗流满面的老师,李东生心中无限感激。

雪莱以浪漫的笔调写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对于李东生们来说,春天马上就要来了,而冬天却似乎变得异常寒冷。1977年的冬天,原本气候相对温暖的粤东,刮起了罕见的凛冽北风。当年农场知青都想参加高考,而农场正在搞冬季水利建设会战,宣布大家都不能请假回城复习,只在考前给三天假期复习。身为农场民兵排长,老实的李东生不敢拿病假单请假,只好留在农场好好干活。为有更多的看书时间,李东生和另一位知青主动申请晚上留下看守工地,这样白天就可有半天的休息时间读书。他晚上在四处漏风的茅棚里,点着昏暗的煤油灯看书复习。那个头脑灵活的知青用废纸卷了一个筒,罩在煤油灯上面,火苗果然变大变亮了一些,信心和希望也随之增加。那年高考前,晚上在野外工地茅棚里读书和睡觉时刺骨的寒冷,李东生多年后都记忆犹新。

同类推荐
  • 五星级员工是这样诞生的

    五星级员工是这样诞生的

    精英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本书作者通过对贝尔实验室的200名精英员工长达十年的贴身研究,发现他们每天的行动中隐藏着和普通员工不一样的秘密。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所有雇员的生产效率的方法是教给他们成为精英的秘诀,让人人都成为五星级员工。
  • 导购高手十日通

    导购高手十日通

    本书严格按优秀导购员的实际导购服务流程,层层深入、逐步展开。全书分导购高手应具有的礼仪与素质、导购高手应掌握的商品知识、怎样应对形形色色的顾客、顺利成交的秘诀是什么、如何利用导购技巧创造优秀业绩等10章,部分章节篇首设有相关的“精彩案例”,面对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实际运用引导。此外,书中还设有“专家提示、专家建议、避免误区”等栏目,对有关重点问题进行精要性提示。本书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导购员、信息员、营业员、促销员,各商业企业的领导、管理人员及有志于研究商业企业导购服务技能的专业人员、在校师生。
  • 领导必修的8套潜学问

    领导必修的8套潜学问

    本书介绍了领导必修的8套潜学问,包括领导者消弥于无形的平衡学问、领导者方圆互用的变通学问等。
  • 领导能力改变世界

    领导能力改变世界

    领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领导者率领部属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严格说来,领导能力不单是管人的能力,还包括影响人的能力;不单是激励下属的说教能力,更包括感化下属的身教魅力;不是仅仅靠自己行动,而是号召大家一起行动。在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下,每位领导者都面临着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的问题。
  • 管别人先要理自己

    管别人先要理自己

    本书通过书中的趣味实例和深入浅出的理论,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了解管人先管己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在操作中必须注意的细节,启发人们如何让最头疼的管人问题变成一件易事、一件趣事。
热门推荐
  • 我来了斗罗大陆

    我来了斗罗大陆

    前世今生,扑朔迷离,智商超过200的少年,最终成为王者
  • 重生之富贵

    重生之富贵

    重活一世,张豪本想一生逍遥、随遇而安,奈何儿女情长、家仇恩怨世事牵绊,要如何?如何?当退无可退,就当站起来,踏破这世间万种艰难,斩断这天地纷纷情仇,拼得一个富贵安宁的人生!(新书来了!点击一下,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一句话,您的阅读是我写作的动力!)
  • 重生凤逆九天:公子请自重

    重生凤逆九天:公子请自重

    前世,她是鬼谷传人,一身奇门幻术和天工巧术炉火纯青,为了一个男人弃了师门助他一统九州,却最终与肚子里九月大的孩子一起,死在“夫君”手上。重生到玄天大陆身份经历都迷云重重的逍遥谷弟子身上,还附赠一个三岁儿子。只是,孩子他爹哪位?这位和前世夫君一模一样的?这位和前世好友一模一样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世,她不再是谁的依属,若不可避免要再次处于风口浪尖,那她要一手操控天下棋局!皇权,霸爱,阴谋诡诈,天下倾覆,剑指九天,横扫八荒。“我们说了一辈子的谎话,偶尔也想说一两句真心话。”“比如呢?”“比如,我想就这么执子之手,与尔白首。如何?”“你说谎的时候要真诚许多。”
  • 智力闯关西游记(第1集)

    智力闯关西游记(第1集)

    《智力闯关西游记》就不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纸质图书了,它更像一座沙盘——立体的游戏沙盘。读者可以闯进去,和书里的主人公一起玩儿,和他们较力。本来阅读都是读者跟着作者的思路转,这本书却把读者也拉进来,给读者一些事情做,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
  • 万界龙帝

    万界龙帝

    一代神帝重生凡界,说他是废物?他有上古神术,修炼不死之身!他有坐拥万千手段,修炼一日千里!万界龙帝,纵然再活一世,必将执掌天命,睥睨天下,横扫万界!
  • 热血主宰

    热血主宰

    上古大战之后,人族大胜,妖族被赶至大千世界的偏远地带,苟活残存;魔族几近灭亡,销声匿迹;强大魔兽血脉被封印。千万年后,两个小家族的生死存亡,却令妖族再现,魔族再起,无数魔兽强大血脉的封印被解除……
  • 李安哲学

    李安哲学

    本书运用东西方两种不同哲学传统评析李安导演作品。图书第一部分聚焦李安导演的华语影片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道、儒及佛教哲学主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其导演的英语影片中所体现的西方哲学思想主题:然而,全书的终极目标在于探索李安糅合这两种文化、架构中西文化沟通桥梁(即为表现电影主旨内容,策略性的汲取中西文化思想)的电影导演哲学。
  • 魔王手册

    魔王手册

    新书《萌之御灵者》,书号:2957235
  • 尊主溺宠:尸妃你别跑

    尊主溺宠:尸妃你别跑

    简然,简王府死去半年的废柴郡主!再睁眼,已被重生而来的僵尸之王替代,且看她如何为原身报仇,虐渣渣,掀起一场盛世风云!!据说,在这里普通丹药比黑金币还贵,可是她储物空间里神品丹药都是以堆来记的怎么破??什么?有渣渣带着亚圣兽来找茬?来人,关门放僵尸,这移动血袋来的太及时了,正好他们饿了!!神兽她都看不上,还亚圣兽?可是正当她优哉游哉的虐着渣渣喝着小茶的时候,身后突然跑出来一个邪魅美男一把将她楼进怀里:“小然儿,本尊饿了!”也不等她说话扛起她就往屋里走去!“……”卧槽!谁把这只放出来了?!!【新文开坑,需要爱哒票票~】
  • 1001种浪漫

    1001种浪漫

    当您拿起这本书来读的时候,便为自己接通了爱的电流。本书中,作者将告诉您如何使生活中的爱情体贴入微、爱意浓浓、如痴如醉,1001种浪漫的方法,会令您幸福地沐浴在爱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