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82000000059

第59章 如何击退颓风?

近年来有一种不好的现象一天一天在发展,而今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态度严肃的作品销路不广,而谈情说爱,低级趣味的东西却颇为“风行”。据说甚至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同一作家的作品如果书名“香艳”,与女人有关,销路便能较好,而翻译的小说改题为“爱情,爱情”者,也确实可以多卖。

当然我们不能不承认,即使在这漫天烽火,物价高涨的时候,也还有不少人或“精力过剩”,或渴求刺激,或神经变态,而又有钱,他们就喜欢那些无聊的读物,花几百块钱买一本书,在他们是无所谓的,高兴时看几页,不高兴时丢开完事;几百块钱比起他们在另一消遣——打牌的进出数目来,那简直是九牛之一毛。像这一种“民族的畸形儿”,在我们这不健全的社会内,无庸讳言,只会一年年多,不会一年年少;政治的和社会的环境既然非但不能使此等“畸形儿”减少,而且助其滋长,而政府书报检查的鞭子也未尝落在那些无聊读物的身上,故在抗战七年多的今日而见此现象,实在只能说是无量数的大怪事之中一区区小怪罢了。

但不能不说这问题是严重的。问题之所以严重,不在社会上有这些人喜欢看这些书,而在这一现象已经诱发了大部分书店的“生意眼”,并且又在引诱一些“作家”向这一方向投机取巧。不嫌说得夸张些,书店在这中间的作用实在不小,尤其在这所谓“非常时期”。出版家不愿意出版,这就根本拉倒,但即使出版了而贩卖商不愿多批,那也糟糕。战时寄运书籍非常困难,寄费又贵,出版家在发行方面依赖于贩卖商者较战前为多。印书成本太大,出版家希望销得快,这才资金可以周转。我们听说过,某书出版后不到一星期,五千部就销完了,这是近年旺销之佳话。然而这所谓已经销完了的五千部,并不全数到了读者手里,不,恐怕一半的一半也不到;这所谓“销完”只表示出版家已经将货脱手,这所谓“销完”应当说已经被贩卖商“批完”了。书是存在贩卖商手中。贩卖商为什么那样热心抢批?因为根据他们的生意眼,他们认为此书好销。这是贩买商的生意眼能够影响出版家。出版家为维持营业,也就不能不有生意眼,或跟着贩卖商的生意眼走,终至于动摇了一部分“作家”有意无意地做了书商的尾巴。从出版家、贩卖商,以至一部分的“作家”,可说都是受了环境的压迫,不得不以生意眼为重;正因为是“不得不”如此,故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大危机。年来颇有些议论,既斥责书业中人之唯利是图,复归咎于作家们之制造颓废与麻痹,而对于造成今天出版业的不景气以及畸形状态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原因,则不置一词;这样的议论其实倒是一种烟幕,把问题的真相弄模糊了。

书业中当然不能说没有“唯利是图”或“利令智昏”的分子,然而大部分书业中人是认识了他们的事业的重要性的。他们的最大的愿望是,印出来的书有聊而又能销,营业蒸蒸日上;降而求其次,只能在文化方面打些折扣,而希望营业能维持现状。最后,除了少数尚能咬紧牙关,收紧裤带,苦撑下去,一般的倘不兼营别业,就只好迎合不良的风气,做低级趣味的尾巴。至于作家,亦不能一概而论。甘居下流,以制造颓废与麻痹为乐者,自然也有,而戴抗战之羊头,卖色情之狗肉者,亦复不少;但是大多数作家虽在精神与物质生活交受压迫之下,还能坚守岗位,不失故我。这是有目共睹的事。这大部分作家如果有罪,罪在他们不能不吃饭,而为了要吃饭,又不得不在顾忌多端的夹缝中作微弱之呼声,不得不在饥寒交迫之生活中匆忙写作,生炒热卖;再进一步说,罪在他们还不能突破重重的阻碍,发挥能力,以击退文化界的颓风!而且客观上他们亦不被准许大声疾呼,一新耳目。

当前的现实情形对于霉菌的生长特别有利:经济的困难压迫着出版家不得不走所谓生意眼,或至少减少生产;颓废的低级趣味的歪曲现实的作品未受应得的制裁,而在书市场挤走了正当的读物;如蝇逐臭的文坛投机家正在鼓扬颓风,而态度严肃的作家则或贫病交迫不能写作,或写作了亦不能出版。民族文化的危机难道还不算严重,不算深刻么?

我们再从另一方面看。

读者购买力的薄弱,当然也是出版业不景气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者有人作这样的推论:低级趣味的颓废色情的读物,它的读者对象是有闲而又有钱的阶层,严肃作品的读者群却是既不有闲亦无余钱,这一种情形如无改善,则文化的前途恐怕只有暗淡。这一个论调就等于说,即使严肃的作品有可能出版,还是没有读者的。

事实恐怕未必尽然。一般读者购买力之低落当然要影响到书的销路,但这影响不会是绝对的。在书价尚平,读者购买力尚高的时候,一般读者购书的标准是要宽一点,他们选择书不十分严格,而在钱袋干瘪的时候他们买书当然不能那么痛快;然而真有打动他们心坎的好书,他们即使节衣缩食还是要买的。三五人组织小小读书会,平均负担,买了书来公有,这种互助的经济的办法,我们亦见过不少。虽然生活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青年的一代求知欲还是那么旺盛,正义感还是那么强烈,这表示民族的活力绝未衰退。再说,今天颇为风行的那些无聊读物的读者也未可一概而论。除了一小部分读者确是乐此不疲而且舍此更无所求,敢说大部分读者无非借此消遣。消遣的态度对于严肃的读物当然不好,但对于无聊的读物却正表示了读者心里有苦闷,而苦闷则远胜于麻木;他们和那些醉生梦死怡然自得之辈是有颇大的差别的。这一类的读者对于严肃读物的见解很值得玩味。他们觉得严肃的作品搔不着痒处,不够味。当然这种批评有时是由于他们认识的不足,但大体上也还道着了几分的。

所以问题不在没有读者,而在作品之是否能够表现了现实的深广复杂,是否有血有肉,换言之,即是否能够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震撼着他们的灵魂,使他们痛快地哭,痛快地笑,提高他们的情绪至于白热。

这样的作品是我们现在所迫切需要的。然而直至现在,我们还没有得到产生这样的作品的客观条件。我们这时代是民族历史上空前的大变动的时代,在我们面前还有艰苦的战斗,在我们将来,当然有一个光明的远景,然而如何在今天的艰苦战斗中胜利地出来而到达光明的未来,这中间却横梗着无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人人所身受痛感、焦灼忧虑的。如果一个读者读完了一本书,却不见书中写到这些问题,或虽触及,亦只浮光掠影,宽皮宕肉,顾此失彼,那他当然会感到失望的,至少也是不够味了。至于那些歪曲现实,大言不惭,把读者当作低能儿的作品,自更不用说。一句话,作品不能反映时代,不能挖掘到现实的深处,倒提过来从里翻到外,给读者看。现在有不少作品态度够严肃了,然而触及现实之处却见得异常地踌躇趑趄,徘徊迂曲。作家即使不中用,照理是不应如此的。所以然之故,还在于作家没有选择题材和处理题材的自由。

作品既要反映现实,就不能不触及现实中的问题,就不能只在问题的边缘徘徊,就得直薄问题的核心,这是很简单明了的。而简单明了的事今天之所以成为棘手的难题就因为连带引起了歌颂与暴露的问题,换言之,就是光明面要写,黑暗面是否也应该写的问题。

这是一个老问题。我们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社会,故有所歌颂,亦必有所暴露;现实生活中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故要忠实地反映现实就不能只写光明不写黑暗。问题乃在作者站在哪一种立场上去歌颂或暴露,去理解那光明面或黑暗面。但这在今天应当是不成问题的。今天作家们的共同立场是坚持民主,坚持反法西斯战争,以求建立独立自由的民主国家。在这一大目标之下,歌颂与暴露、光明与黑暗的问题,实在已经变得很简单。歌颂的对象是坚持抗战、坚持民主,为抗战和民主而牺牲私利己见的,是能增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力量及能促进政治的民主的;反之,凡对抗战怠工,消耗自己的力量以及违反民主的行动,都是暴露的对象。同样的,凡对抗战有利对民主的实现有助的,就是光明面,反之,就是黑暗面。

曾有人主张多歌颂,多写光明面,以为这样才是积极性,才能提高抗战情绪,坚定胜利的信心;如果有所暴露,那就是打击民心士气,就是失败主义和悲观。依这一个主张,作家选取题材的范围就缩小了一半,作家尽其全力也只能表现半面的现实。然而事实上,那另一面的现实是真实地存在的,是人民所目睹而身受的;人民既非因为作家描写了而始见此现实的另一面,当然亦不会因为作家之不写而就忘记了此另一面的现实。存在者始终存在,目睹身受者始终目睹身受,作家们奉命而不写现实之黑暗面,并不能转变事实,徒然使得作家在人民面前成为大言不惭的说谎专家,结果是会连他们所歌颂的真正的光明面也不被人民所信任的。这是最浅显的道理。如果恐怕黑暗面的描写会影响到人民对于胜利的信心,那末,作家即使不写,人民早已身受目睹,倘将因此而有不良的影响,则亦早已有了,活的事实是最有力的雄辩。所以明智之举,不是讳疾忌医,而是抉露病源,使不至疑神疑鬼而减少不必要的恐怖心理。现实既有黑暗的一面,掩饰是徒劳的,唯有敢于正视而给以正确的探研,然后能杜绝破坏者的兴风作浪而消除人民的忧疑恐怖。所谓作品的积极性,应作如是观。讳疾忌医的办法,在作品上只能起相反的消极的作用,正如在实际生活上不会有积极的效果,只是把病症拖重罢了。

道理是非常简单,但是在今天以前,作家们想要全面地表现现实而不使自己在人民面前成为一个糊涂虫一个说谎专家,事实上还是不被许可的。结果是态度尽管够严肃,作品却是贫血。

现在没有人敢说那些制造颓废麻痹的作品是要得的,也没有人不觉得广大的读者群实在如饥如渴在要求够味的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现在有许多人只觉得作家们没有尽职,没有尽量反映抗战的现实,然而作家的选择题材处理题材之不自由,却还是受不到充分的注意。这譬如限制了厨子的调味作料,而又要求他做出好菜来。

自然,光有了运用材料的自由也不是什么都不成问题了,作家还得加紧修养,加紧向生活学习。但目前第一切要之事莫过于要求解放材料的限制。换言之,即在坚决地反法西斯,坚决地要求民主的大原则下,作家应有创作的自由,凡是现实所有之事,应当都在他观照之下,应当都在他写作范围之内。

这是击退颓风、开展新运的唯一关键。我们盼望这一时机也该到了,因为讳言缺点只有增加困难,这几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了。

1944年11月。

(原收1961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茅盾文集》第10卷)

同类推荐
  • 十年非常语文梦:孤舟话语

    十年非常语文梦:孤舟话语

    十年磨一剑。这是一位血液里流着语文热情和激情的青年教师的智慧结晶。全书不仅记录了春来老师十年的追梦心路历程,而且全面展示了春来老师对语文的解读对语文问题的思考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诠释。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 国学:我们共同对话

    国学:我们共同对话

    本书主要内容有:国学的内涵、特性、意义、方法,儒家“人性论”的现实启示,现实需要老庄,儒道之外说诸家,史学经典导读,传统戏曲的特性,戏曲脸谱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对传统戏曲的影响,传统小说的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等等。1、内容上,与常见的国学专著不同。本书一般的资料性、记忆性知识不讲或少讲,增加了一般国学书中没有的古诗读诵吟唱艺术和诗歌、戏曲、小说的特性解读等,更切合中小学教师的兴趣的和教学实际,适合作为教师的国学培训教材。2、写作上,与一般的教材不同。本书采用通俗的文字和师生互动对话的形式,读来比专家学者的国学书更亲切、更鲜活,更易懂,适合广大国学爱好者的阅读。
  •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2011年3月1日,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通过微博,让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那些因为上学路远无法回家吃饭,必须忍受饥饿的孩子,并大声疾呼:孩子们需要一份“免费午餐”!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孩子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看似普通的献爱心活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还有一颗颗炙热的心,和对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国家的呵护之情。所以,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翻开本书,见证您的一份爱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免于饥饿,快乐成长。
热门推荐
  • 天赐的女儿

    天赐的女儿

    一个神秘的乞弃儿,有一群嬷嬷抚养成人,开始人世红尘的纷扰生活。
  • 篡神者

    篡神者

    生而能识人谎言的少年罗墨突遇惊天之变,得到姐姐炼金实验室后他对世界的认知一夜间被颠覆,身后那如芒在背的窥视感,被人隐藏在废墟深处的真相,将万物玩弄于鼓掌之间的伟大存在。他能否找回自己最亲最爱的人?传说中走到炼金术的尽头就是神的领域,究竟是否有人能够挣脱枷锁获得至高无上的力量权杖?
  • 重生进行曲之那个人

    重生进行曲之那个人

    处于学生时代的那些人,有着最为单纯的残忍。这种残忍,可以让他们用无比纯洁天真的炙热眼光,将同龄人逼入死角,而没有半点负罪感。他们,仅仅是在追求自己灰色生活中的一点色彩而已。就算那色彩是用别人的鲜血染成的,也毫不在意。在这部重生与救赎交织的进行曲中,他们每个人,既是入地无门的病人,又是沾满鲜血的罪人。
  • 中国文化博览2

    中国文化博览2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在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找寻着未来的方向。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个体,为了求得生存,人类更是与自然界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斗争。而工具的产生为人类开启了一扇通往科技文明的大门。栖息于神州大地的炎黄子孙是人类最早的远古居民之一,其中已知最古老的属现在云南省境内的元谋人,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在那个时候,他们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我国发现最早的工具就是他们使用的刮削石器。这一时期也就是史学界所称之的“旧石器时代”。
  • 图解拉伸保健操

    图解拉伸保健操

    本书针对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常见身体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介绍了全身各部位拉伸方法,释放身体能量,起到减压、舒缓的作用。同时详述了常见病的对症拉伸法,达到防病保健、祛病养生的目的,使拉伸更实用、更有效。另外,根据生活实际需要,特别设计了随时随地可进行的3分钟拉伸操,科学、全面、周到,力求让读者时时刻刻享受到拉伸带来的活力和乐趣。随书附赠精美演示光盘,实景演示动作,方便读者精准把握动作要点、轻松学习。
  • “吃”心一片

    “吃”心一片

    果果是个吃货,万千美食尽是她后宫佳丽,可是……可是吃货易胖啊!因此,果果对自己没有信心。学校男神安玉树捧花跟她表白时,她更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谁知这惹来了大麻烦,温润如玉的男神忽然化身腹黑毒舌男,对着她百般挑剔千般指责!更让她陷入了水深火热、血雨腥风之中!果果欲哭无泪,她只是想做一枚安静的吃货啊!这时,另一枚吃货男子唐熊从天而降,又是遮风挡雨,又是“吃”味相投,让果果完全把持不住!就在她以为找到了真爱,荡漾地从此你胖我胖一起走,你瘦我瘦全都有时,一切都在唐熊瘦下来之后变了样……这是一本让胖子脸红心跳荡漾春天的纯爱小说,也是一本腹黑邪魅美男子PK软萌温润可口男的火辣小说!
  • 剪一段幸福入茶

    剪一段幸福入茶

    本书不是谈论茶的专著,而是以茶作引子,意在营造了一种优雅的氛围,让人在美好的幸福时光中,更容易获得真善美的启迪。本书分为生命成长、冷暖人间、幸福婚姻、挚爱亲情四卷十辑,每卷通过一种茶的感悟来交流若干个话题和故事,从故事中品出茶与幸福人生的关系,给我们一种感动之余的思考,一种智慧的所得,一种热爱生活、永不放弃的斗志。
  • 生于1871

    生于1871

    1871年,欧洲大陆,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法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871年,亚洲的一个新兴岛国为了全面改革和修改不平等条约,开始了他们第一次远航。同一时间,在亚洲大陆上的另一个老大帝国,两个婴儿在南北相隔万里的截然不同的两个家庭中呱呱落地。1871年,这是一个注定不凡的一年,新生的德国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强硬登上历史舞台,被火神肆虐过的美利坚开始‘火’了。而同样想要寻求新生的那个老大帝国是会像德国一样异军突起于世界之林,还是像‘巴黎公社’异样昙花一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 无良神医

    无良神医

    三流医科大学毕业的唐睿明,学的是西医,对西医却一窍不通。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中医秘籍,从此开始了他的多彩人生……
  • 学园战记

    学园战记

    平凡的校园,不平凡的人“无聊”少年撑着头望向窗户外的景色。“骚年,成为战士吧”脑海里响起的声音“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