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82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人们之所以看历史书,我想,除了历史专业的人之外,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部分人被历史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把历史当小说看,所谓“看热闹”,纯粹出于消遣。大部分人很可能是受了培根的影响——他在《论读书》(Of Study)一文中说:“读史使人明智。”(Histories make men wise)——想从史书中学些奇计阴谋,以便在激烈的人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诚然,历史中充满了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也不乏各种场合的人生角力,勾心斗角,拈酸吃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二十四史也是二十四部阴谋权诈史。所以要想从历史中学到些权谋,那是相当容易满足的。但我以为,读史的真正收获,并不在于学一些人生中常用的小聪明,培根先生之所谓“wise”者,在这里也许当作“博学有见识”解。读史书,历观朝代的兴亡、人事的变迁、恩恩怨怨、是非成败,见得多了,从中体悟出些道理来,提高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洞察力和预见性,这才是上层境界。古人云,鉴往以知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本小书,是浙江文艺出版社“读史馆”丛书的一种,内容是春秋战国这一段历史。春秋战国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圣哲迭现,英雄辈出。那个时代,周王室的权威几乎扫地以尽,难以维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统治秩序,只剩下“天下共主”的政治符号意义。秩序的崩溃,一方面意味着混乱、无序,大家渴望有英雄振臂一呼,来重新收拾局面,维系安定的生活环境。这是霸主产生的社会政治基础。一些胸怀远略的大国之君,开始代天子征讨,主持诸侯会盟,成为天下秩序的维护者,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春秋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五个霸主,这就是所谓的“春秋五霸”。但“春秋五霸”具体指哪些人,历史上却有不同的说法。比较流行的两种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或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两种说法牵扯进来的共七位国君。其实,五霸的说法远不止这两种,牵扯进来的也远超七人,这其实反映了当时参与争霸的国君数量之多。我们熟知的齐桓公为五霸之首,但在他之前,其实已有郑庄公、齐庄僖公等所谓的“小霸”,召开地方性的诸侯会盟,维护王室威信。从总体上讲,春秋时期,虽然“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但春秋前期诸侯国之间进行的还是争霸活动,并不以灭人之国为主要目的。至春秋后期以至战国时期,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周天子连政治上“天下共主”的符号意义也所余不多,各诸侯国的公室也面临着来自卿大夫的挑战,甚至为卿大夫所取代,由“政在诸侯”演变为“政在家门”,甚至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局面。于是,晋一分为三,姜齐也被田齐所取代,季氏家臣阳虎也掌控了好长时间的鲁国政权。诸侯国之间,也由原来的争霸战争转变为兼并战争。战国中后期,演变成齐、楚、秦、燕、韩、赵、魏七国争雄的局面。最终的结局,当然是奉行法家政治的虎狼之秦一统天下。这是政治演变的大概。

秩序的崩溃,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思想上、学术上的束缚解除,“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由官府垄断的礼乐也好文化典籍也好,开始流布到民间,一部分掌握文化的王官也沦落到民间,士的数量增多。自孔子始,开私家讲学之风,更进一步促进了士阶层的壮大。礼崩乐坏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引发了士的思考,他们从不同的侧面为这个无序的社会开出药方,因而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主要的有儒、道、墨、法等家,还有拿不上台面的纵横家和成为绝学的名辩家,后世往往称之曰“百家争鸣”。这一时期学术自由度和活跃度以及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我国历史上都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为了在争霸战争或兼并战争中占有优势,各国开始了招纳贤才、发奋图强的活动,也积极探索新的制度或施政措施,整个社会孕育着新的变裂。反映在政治上,即是各国的变法运动,变法成功者,往往率先崛起,齐桓公的煌煌霸业就是最好的例子。反映在思想学术上,即是百家争鸣,涌现了一大批学术精品,如《老子》、《论语》、《孟子》、《庄子》等。

本书力图满足读者“看热闹”和“明智”的两种需求,同时,笔者还有一点存心,那就是汲取古人思想学说中的人性光辉,涵养我们的心灵。在风格上,尽量写得轻松些。当然,限于笔者水平,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景,到底如何,还需读者评判。出于以上原因,选取哪个角度写作,便成了首要问题。从制度入手,或许历史演变的脉络更清晰,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一来,很少有人愿意去看枯燥的制度变革;二来,礼乐文明的崩溃与制度创新是个缓慢的过程,很难有清晰的界限,更重要的是,各国情况并不同步。思量再三,决定选取代表性的人物,从人物入手,也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来兼具故事性;二来一切历史的演进,都由大人物推动,时代越往前,大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所占的地位越重,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尽管我们常说“历史是由人民写的”。

本书共选取了十四位人物,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争霸风云”,取代表性的列国之君。齐桓公是五霸之首,开“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之局面,他的用人之道和把握战略机遇的能力及战略计划的实施,无不说明他成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霸业洵非偶然。在宋襄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礼乐文明的背影,他固守仁义,坚持按规则出牌,结果一败涂地,送了老命。他的争霸悲剧,也是规则败给功利的悲剧,从深层次讲,甚至是我们民族的悲剧!晋文公是晋国百年霸业的奠基者,尽管孔子批评他“谲而不正”,但他从流亡公子在短时期内一跃而成为号令天下的霸主,他的用人之道和治国方略,自有其可观之处,更不要说他传奇的经历了。而从赵武灵王这位半拉子英雄身上,我们则可以看到战国时期君主的缩影。在那个竞争更为激烈、时局更加激荡的时期,一着不慎,往往满盘皆输。在战国,半拉子英雄绝不止赵武灵王一个,类似的还有齐闵王等。

第二部分“济济多士”,则选取诸侯国六位著名的谋士。由于选了齐桓公,所以不再选管仲,因为此二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样的道理,选了孙叔敖就不再选楚庄王,尽管他的霸业毫不逊色于齐桓、晋文。孙叔敖作为千古循吏第一人,不仅治国有术,谋家有方,更令人钦佩的是他清正廉洁、执法严明、不阿权贵、体恤下民的政治品格。同样的还有子产和晏婴,子产不仅能把“国小而逼、族大宠多”的郑国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能在楚、晋两大国的夹缝中间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其胆略固足以雄视千古。但真正令人佩服的,还是他那“不毁乡校”的政治襟怀和“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政治品格。晏婴先后辅佐过三位性格不同、爱好各异的君主,不但能全身避祸,还能勉强支撑处于季世的齐国的大国地位和尊严,显示了这位“裱糊匠”的高明之处——尽管他不能,甚至任何人都不能挽救齐国日益没落的命运。伍子胥一身牵系楚、吴、越三国兴衰,他的传奇经历,正足以反映这一段历史,而他的悲剧性结局,多源于他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的性格。在利口覆家邦的纵横家中,范睢显然是翘楚,比之人品低下不入流的苏秦、张仪,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这是选取他的原因。当然,从范睢身上,我们也可以体味到人性的复杂。一生纠缠于个人恩怨之中,这不能不说是这位草根出身的英雄的致命之伤。至于屈原,时运不济的他无缘施展治国平天下的韬略,“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最终自投清流。他已成为千百年来无数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

第三部分“百家争鸣”,选取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四人,略述其身世及学说。墨家虽号为显学,实则战国后期几近乎绝迹,于中国历史影响不大,这是不取墨子的原因。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孟子,不少人误认为这位孔家店的二掌柜一开始即地位尊崇,其实不然,孟子的身后浮沉,几乎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学说演变的梗概。

对于选取的人物,可能见仁见智,秦穆公、魏文侯、商鞅、吕不韦、庄子等人物未入选,不能不说是遗憾,但限于篇幅,也为了这本小书尽早问世,只能留待日后弥补了。

同类推荐
  • 大明记

    大明记

    元末,旱涝疫疾,地震山崩相继而作,饥荒四起,民不聊生,蒙人却仍旧残暴不仁,纵情挥霍,滥发钱钞,以致物价腾跃,天怒人怨,不甘忍受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万里山河,烽火连天......一代雄主朱元璋,内扫群雄,外击蒙元,最终一统天下,建元洪武,国号大明!新朝初立,神州大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外有鞑靼屡屡犯境,内有云南西北数省尚未收复。路府间无数结寨自保的宗族豪强,不服王化,刀兵不绝于野。深山大泽之中,数十万贼寇隐匿其中,道路不靖。从硝烟中走出的一众文臣武将,完成了推翻暴政的理想,从而成为了当政者,他们的理想是否依旧,他们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时代,这是一个从失衡走向平衡的时代,也是历史中绝无仅有的一个杀官如杀狗的残酷时代,大时代风云激荡之下,云诡波谲,杀机暗涌,我们的故事就从一个六月飘雪的日子开始......
  • 重生在三国的那些年

    重生在三国的那些年

    穿越东汉末年,第一件事当然是悠走张飞张大爷。“走吧,翼德。我们打黄巾去,让大耳贼一个人撸吧。”“陈宫,我没有地盘混了,借你的中牟县一用,可否?不借!不借就上老虎凳、辣椒水。”“哼!小子,你叫啥名字啊?郭嘉?”逆战立即多云转晴,笑容可掬:“呵呵。小嘉嘉,乖,你卖不卖身啊?……操,郑重声明啊,老子也没有龙阳的嗜好。”“呵呵,乔国老你有几个女儿?啊!两个都给我!我怎么好意思呢?来人啊,快送两位夫人到我房中去。…啥!你还没有答应?别出尔反尔噢,反正我都要了。抗议无效。”“呔,典韦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欺负我家豢养的老虎!…切,一句不知道就能算了?来人啊,立即给这位英雄起草不平等条约。”煮酒论英雄时:“操,听许劭说你是治世之能臣,我给他个面子,以后你就在我麾下做一个能臣吧。要不然就切小鸡鸡。”曹操顿时脸色铁青,和被抢了婆娘一样怨恨:“许劭,你这个贱人!”
  • 三国小秃驴

    三国小秃驴

    穿越就罢了,穿越成一个和尚;穿越成和尚也就罢了,还穿越到三国!穿越到乱世也就罢了,等等,关羽真龙护体,郭嘉逆天改命?!宗师多如狗,群仙遍地走!继上古封神之后,最混乱的群仙争霸,儒家智珠在握,道家不甘示弱,贼秃蠢蠢欲动!云杰仰天长啸:这是开什么国际玩笑!为了活,与神鬼妖仙圣,战个痛!
  • 霸主中原

    霸主中原

    他出生豪门,却身世不幸,沦为奴隶。然而,五胡起兵,因缘际会,他结识羯族首领石勒,并成为他的义子。从此,他跟随石勒,经过多年征战,不但辅助汉王灭掉西晋,而且在两赵争雄中战功赫赫,位极人臣。就在他事业巅峰之时,石勒暴死,让他一下子跌入深谷,从朝中被贬西陲。这时的他,不但没有气馁,反而依赖关中之地,逐步扩大势力,踏上了一条新的征程......
  •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本书撷取了57个最著名的历史片段,依据局中所反映出的核心要素,分类探查其中所包含的“规则”,认知其中所体现的"局道"。不只是历史故事,也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典范。
热门推荐
  • 呆庵普庄禅师语录

    呆庵普庄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逐天大帝

    逐天大帝

    逐天大帝齐天宇重生为天生绝脉的废物世子,以禁忌功法铸就最强根基,从此开启逆袭之路。抓天骄、神子拉车,圣女皇女为侍,红袖添香!吾逐天归来,统御八方的帝国一脚踏平,高悬九天的神宫伸手可摘,哪怕那渺渺上苍也要被吾主宰。
  • 夏梓曦的完美复仇

    夏梓曦的完美复仇

    她的父母被同一人杀害,她立志要报仇,因此她从以前的活泼变得冷漠了。
  • 张良(名人传记丛书)

    张良(名人传记丛书)

    担负着光复故国的梦想奔走四方,满怀大义,博浪沙刺杀秦王,洞悉局势,鸿门宴上扭转乾坤,运筹帷幄,楚汉相争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建立汉朝之后明哲保身而急流勇退。书中客观生动地讲述了张良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展现出的卓越才能,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淡薄处世的一生,他的高尚节操为青少年读者立下了一个典型的榜样。
  • 孙伯素大学记

    孙伯素大学记

    详细介绍了80后男生孙伯素的4年大学生涯,通过一个中年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大学教育及大学生这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本来书名作者定的是《我的大学》,由于已有前辈使用该书名,不得已改名为《孙伯素大学记》,这其实与作者的创作意图背离,作者希望写作三部曲:《我的十九岁》、《我的大学》和《我的社会》,如今《我的大学》不得已改名,其他两部作品不知道该改作何名,《孙伯素十九岁记》、《孙伯素社会记》?我也只能“呵呵”了。且走且推敲吧。
  • 三峡交响曲

    三峡交响曲

    这是一首表现三峡工程建设的长诗。诗人将长诗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上,经过精心选择,择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场景和画面,歌吟了三峡工程的宏伟与壮丽,描绘了三峡工程建设者的英雄群像, 现出他们朴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使长诗涵蕴工程可歌可泣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从而使长诗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感和浑厚的文化意蕴。
  • 甜妻粉嫩嫩:OK,总裁大人

    甜妻粉嫩嫩:OK,总裁大人

    【1v1宠文】外人眼中,江彦衡帅气多金,霸气专情,很少有女人配得上他,但在乔奈眼中,这个男人傲娇毒舌,腹黑霸道,自己时时刻刻都想要远离他。当二人被一纸合约绑住,乔奈严守底线、低调做人,却依旧被扑倒吃掉。对此,她表示无法接受:“宝宝我拿你当boss,可你特么的居然想shui我!”
  • 迪迦奥特曼之征程

    迪迦奥特曼之征程

    传奇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这一生的征途,只换来无尽的悔恨,踏上最后的征程,完成最初的夙愿
  • TFBOYS花之物语

    TFBOYS花之物语

    TFBOYS,当今超人气少年偶像组合,平均年龄只有15岁,当帅帅的王俊凯遇到冷漠的韩夜希,青梅竹马,再相遇。当萌萌的王源遇到可爱的韩梦曦,当酷酷的千玺遇到萌萌哒的韩梦,会发生什么?他们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敬请期待!
  • 邂逅大师

    邂逅大师

    在书业和读者中颇具影响的“文汇原创丛书”,又推出新作,本书就是其中的一本,记录了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贾鸿图近年来游历世界名胜之地,每每“邂逅”那些大师的经历。在人生中,与大师同行,你会像钢铁一样坚强,你会像大海一样坦荡,你会因像他们一样献身自己热爱的事业而永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