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82500000031

第31章 济济多士(18)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昭襄王继位,秦国的政权转到昭襄王母亲宣太后的手里。由于宣太后是楚国人,在外交政策上偏向自己的娘家,于是楚国再次背弃“合纵”的盟约,与秦修好。齐国对于楚国这种摇摆不定的外交极为不满,联合韩、魏伐楚,大败楚军,并杀死了楚国大将唐昧。素来不讲信义的秦国不仅不出兵相助,反而借此机会向楚国发动猛烈的进攻,楚军三面受敌,多次被秦军打得大败,不得已只好再度与齐讲和。齐楚停止了战争,再度结盟。齐楚的联盟对于秦国始终是个莫大的威胁,所以秦国决不会允许这一联盟的存在。秦昭王再次施展外交手段,想要破坏齐楚联盟。他以与楚联姻为名,诱骗楚怀王入秦会盟。楚怀王尽管很是愚蠢,但多次受骗的经历让他对此也保持了足够的警惕,一度犹豫不决:“欲往,恐见欺;无往,恐秦怒。”围绕楚怀王是否应该入秦会盟的问题,屈原再度与楚国的亲秦势力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屈原深知秦国阴险狡诈,从来不讲信义,且野心勃勃一心想吞并诸侯,兼并天下,因而竭力劝怀王不要轻易前往:“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屈原的意见得到楚国大将昭睢的支持,他也认为“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并建议楚王加强警备,发兵守边。以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为首的亲秦势力目光短浅又畏秦如虎,不顾一切地劝说怀王前往会盟。君子与小人斗小人胜,屈原在这次斗争中又落了下风,他的正确主张未被采纳,怀王在子兰等一伙小人的蛊惑下前往会盟,落入秦人的圈套,被扣押在秦国。在受尽屈辱后,这位糊涂的君主最终客死他乡。

四、怀恨被放,怒投汨罗

楚怀王被秦国扣押后,为了防止秦国以怀王为质对楚国讹诈,楚人另立太子横为君,是为顷襄王。顷襄王继位之后,以其弟子兰为令尹,亲秦势力把持了楚国的政权。由于楚怀王入秦是听信了子兰的劝说,在怀王被扣押之后,楚人纷纷责怪子兰,屈原也很是愤恨。这些话传到子兰耳朵里后,他不仅不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反而恼羞成怒,把火气撒向坚持正确意见的屈原。在他看来,正是由于屈原的存在,才彰显了自己的错误,使得自己丑态百出。如果都附和自己的意见,国人就也不会把全部的怨恨集中在自己身上了。小人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把自己的错误归咎到别人头上。为了打击屈原,他拉拢屈原的死对头上官大夫,让他在顷襄王面前进谗言,诋毁屈原——这本来就是上官大夫的拿手好戏。顷襄王不愧是怀王的儿子,其昏聩愚昧确实有乃父之风,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屈原流放了。楚国从此走上了万劫不复的道路!

这次流放的打击,对屈原来说是致命的,一种绝望的情绪在他心中弥漫开来。眼看着自己的祖国在一群昧暗无知的小人的把持下越滑越远,直坠向那无底的深渊,自己却有力使不上!他一遍遍地怀念与怀王那段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时光,却不得不面对这漆黑的毫无希望的现实!世间许许多多的不平不公现象一时涌向他的心头,他迷惘,他困惑,他不明白他有何错,为什么上天对他这么不公?诗人开始怀疑一切,怀着满腔的悲愤,他写下了《天问》。在这篇诗中,屈原质问上帝:

比干何逆,而抑沉之?雷开阿顺,而赐封之?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比干热血丹心,却被纣王剖心杀死;雷开阿谀奉承,却赢得纣王的封赏。上天怎么反复无常?你到底惩罚什么样的人,保佑什么样的人?屈原似乎看透了历史,看透了天命。历史证明,天命是不可靠的,像比干这样的好人往往没有好下场,得势的都是雷开这样的小人。之后,不幸的消息仍然源源不断地传来,在秦的进攻之下,楚国不断被削弱。屈原振兴楚国战略中的一支重要的借助力量——齐国,在以燕国为首的秦、魏、燕、韩、赵五国联军的进攻下几至亡国,他联齐制秦的战略也从此绝无实现的可能了。不久,秦将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故都郢,顷襄王退保东北,楚国再无复兴的可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屈原的心渐渐死了,他完全陷在绝望的情绪中,整个世界对他不再有任何意义,他的精神也彻底垮了!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形象地记录了诗人最后伤心欲绝、神魂迷乱的镜头: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他既不能与那帮小人同流合污,去过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又不愿再忍受这毫无希望的生活,在为后人留下《哀郢》、《怀沙》等哀婉动人的诗篇后,他毅然选择了死亡!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诗人在汨罗江怀沙石自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屈原的命运得到历代绝大多数仁人志士的同情,他拳拳的爱国之心、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立场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扬和歌颂。如汉代的贾谊、刘安、司马迁等,他们既悲慨屈原的遭遇,“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又赞许屈原的心志,认为可与“日月争光”。梁代萧统也称屈原“含忠履洁”,“深思远虑”。此外,苏轼、朱熹等也对屈原的行为志节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有很多并不仅仅是单纯评价屈原,更多的是因为他们与屈原有着相似的遭遇,借评价屈原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在屈原的事迹和作品中,他们觅到了知音,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归宿!但是,也有一些宵小因为自己见识低下、不辨是非,肆意对屈原横加诋毁。在这些人中,班固可算得上是旗手。他指责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批评屈原“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是“贬絜狂狷景行之士”。细看班固的为人,便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他一生惯于摧眉折腰,以谄事外戚窦宪为能事,最终却不免横死狱中。范晔在《后汉书》中这样评价他:“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屈原的高风亮节不正足以照出他道貌岸然下的“小”来吗?还是东汉王逸对班固的驳斥最有力量,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班固那一套明哲保身、“全命避害”的伎俩是“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的。

屈原之所以能感动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也许是因为真正的志士其命运大多坎坷,其济世的理想往往被现实击得粉碎。我们不能说他们所有的理想都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也不能说他们的壮志难酬全是因为遇到了昏君。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都是清高的,也是清醒的。这清高和清醒使他们成了孤独者。他们往往没有现世的知音,他们的人生充满一种不被理解的绝望,在这种绝望的情绪的笼罩下,他们没有了方向,没有了追求,他们的生命不再有意义。古人言:哀莫大于心死。他们的心已死!有人说:“伟大的爱国者之死是对难以实现自己高远理想的丑恶现实的否定,是对理想人生的痴迷、憧憬和向往,是他个人道德、情操、高尚人格的最后完成。”这是对屈原最为深刻的解读。志士们通过解读屈原,完成了对自己精神的塑造,在苦闷的现实中觅得一点慰藉。正是屈原为他们树起了精神的大旗,使他们的灵魂有所皈依。就屈原在楚国的地位而言,并不十分重要,他对楚国的影响也算不上大。从司马迁所收集的屈原的材料来看,也远非完备。但在楚国长达八百多年的历史中,司马迁为之列传的仅孙叔敖、屈原两人。从众多的英雄谋士中选择为屈原列传,司马迁看中的正是他“宁为兰摧玉折,不做瓦砾长存”的精神品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屈原与司马迁自己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写屈原也正是写他自己。

也许有人会认为屈原过于偏激,因为历史上更多的智者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合情合理的选择。比如孔子曾对他最为得意的弟子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比如孟子所躬行践履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比如扬雄在《反离骚序》中对屈原的批评:“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这些都有道理。但是,对于屈原,你可以不同意他最后的选择,却没有权利去污蔑他!

同类推荐
  • 昙花帝王

    昙花帝王

    一个毛泽东高度关注的历史人物,一个进入美国中学教材的中国人物。他从驿卒到帝王,然后又从帝王到高僧。他传奇的一生,既让人热血沸腾。又让人感叹唏嘘。他改变了历史,却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是英雄,他是盗贼。他不贪美色,却一生与美色相伴。他无意功名,功名却和他不离不弃。他的人生是个谜,他的结局是个谜。他是个短命的帝王,他是个长寿的高僧。他带我们走进波澜壮阔的画面,他带我们走进刀光剑影的历史。这就是昙花帝王——李自成。
  • 这样读史更有趣

    这样读史更有趣

    读起来有趣味,悟出来有收获。历史犹如滚滚长江之水,汹涌东逝,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历史是凝固、暂停的现实,在凝固的历史画面上,笑谈着历史故事,也别有一番乐趣。本书作者站在历史的角度去体悟那些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用现代的观点来理解他们的悲喜人生。如何读史,大有学问,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很难撩开历史的面纱;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很难体会历史的百般滋味。本书作者站在历史的角度去体悟那些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用现代的观点来理解他们的悲喜人生。
  • 乱世乞丐

    乱世乞丐

    他前世是个从小混混摸爬滚打崛起的超级总裁,一次意外让他从二十八楼摔下来,谁知没有把他摔进阎王殿,却摔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化作乞丐的李子希还要重新摸爬滚打,再来一遍。
  • 大明朱文正

    大明朱文正

    朱文正,朱元璋之侄,为人狂放不羁,却又胸怀大略。洪都保卫一战,使其名扬天下,被誉为明朝第五大将。然而却在战后被告谋反,被朱元璋关进囚室,幸得马皇后求情,才保住性命,终其一生再也未能出战。其子最后却能获封藩王,令人诧异,其中到底有哪些内情,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且后人多对朱文正洪都一战大加赞扬,却对朱文正的人品多加贬抑。试想,一位用兵的绝世奇才岂不会洞察天下大势,而昏庸的去背叛自己掌握大权的亲叔父?其中必有很多曲折与内情,或者说是误解,那么,我的这篇小说就以朱文正为中心,讲述一个属于朱文正、属于大明的故事。
  •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就人类社会而言,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然而在时间的长河中,历史由近到远,模糊了它的真实面孔。还原历史真相、正确解读历史,是每一位历史学家最基本的治学态度。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精彩纷呈,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说:“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出整个社会的变化活动。”本书集中了十一位国学大师智慧的结晶,将中国的五千年历史讲述得跌宕起伏。
热门推荐
  • 骑狐难下

    骑狐难下

    在这个地方,动物成精,他们与人一样生活着,拥有同样的感情和生活习惯,耳朵和尾巴是他们的标志。以狐虎狮熊四国为主的生活。四国的争斗几乎没有停止过,我们的女主人正是这猫族部落自小派到狐虎两国的人,目的是让四国崩溃。但是,她与狐国王子邂逅让人……
  • 不要对我说抱歉

    不要对我说抱歉

    温莎欧娜·维斯特,一个中加(中国和加拿大)混血,真实身份是女巫的后代。她十多年前来到中国D市,遇见了一些不开心的事,发誓以后在也不来D市。十多年后,她再次来到了D市,再次遇见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她再次发誓不再来到D市,五年后,她再次来到了D市,再次遇见了他……
  • 萌妃嫁到:这个战神有点冷

    萌妃嫁到:这个战神有点冷

    what?姐姐的肤白貌美和大长腿呢?穿越成这瘦骨嶙峋的豆芽菜?老天你在逗我!痛哭,最惨绝人寰的,居然穿成了个太监!作者呢,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作者:给你安排满世界的美男还不行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七十二神器

    七十二神器

    上古神魔大战遗留下七十二件神器,万年之后异世界侵略七十二件神器纷纷出世两个不同文明的世界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 风中女孩

    风中女孩

    蔷薇是谁?一个女子。“稿子可上交了,这期全名杂志是离不开你的。”,维奇斯在传达总主编的话。总主编是位老教授。这期全名杂志推出五周年庆刊,蔷薇正是全名杂志打造青春文学小说的一颗星。本书扣扣群298152617。
  • 封神诛天记

    封神诛天记

    如果,“天毁了......,地灭了......,而我有未完成的心愿,我该何去何从?在灵界大陆上,不仅存在着可以举手投足间,毁灭天地的修灵师,还有可以使用各种瑰丽魔法异术的阴阳师。但是,只要是修炼者,无不梦想着突破那无上神境。成为神,不仅可以参透那长生之谜,生死之境。更可以掌握整个寰宇。可是,没人知道是否真的有神存在。如果神真的存在?那到底是神创造了天地,还是天道轮回了众生!他,出生在灵界,却天生无法凝聚灵气修炼。到底是他天生废材,还是另有原因?夹杂着身世之谜,爱恨纠葛。他将会在灵界有什么样的经历?
  • 尊主溺爱俏萌天降女

    尊主溺爱俏萌天降女

    一抽筋成千古恨,对于这一句话作为影后的樱九寻对此好不赞同。想当年她是那么的威风凛凛,却因为一时的手脚抽筋,葬送了她一生的幸福。【片段一】某隐卫对着某妖孽道:“尊主,夫人揣着您的娃跟天下第一公子跑了,夫人还说她要把她给您的聘礼给拿回来。”某妖孽闻言森森一笑道:“把夫人给本尊的聘礼给收好了,派莫言阁去追杀那什么言治初。”哼!本尊就不信你不回来。某隐卫“………”他说,我北冥遗风只愿为你倾尽天下,卿可愿与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说,我告诉你吧!我樱九寻就是爱你,就是要霸占你一辈子。所以愿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穿越之农家白骨精

    穿越之农家白骨精

    高级白骨精命陨大山,农家小娘子被逼自尽!当这两人的身份调换,又会发生怎样惊天巨变,受得了辱骂,挨得起白眼,任劳任怨,扛起几方家业!且看重生后的白骨精怎样利用农家娘子的身份活的风生水起!揭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无双的萝莉枪神

    无双的萝莉枪神

    在阿拉德大陆上,一个有些废柴的枪手混混度日,无所事事。直到——一天被流星砸中,获得无与伦比的能力!那就是——变成一只傲娇萝莉。萝莉就会那么轻易推倒吗?不不不,如果是这样想的话你就等着吃萝莉枪神的子弹吧。
  • 独家试爱:情迷首席霍先生

    独家试爱:情迷首席霍先生

    “瞎说!淘宝我都没给过差评,像我这样善良的人怎么可能有仇人?”秦梦诗无辜的咬手指。“昨天拍卖会,秦忠拍下的那块地,被你抬高了六倍的价格。你猜他现在想不想生撕了你?”霍天宇笑。秦梦诗:“伦家不是故意的,伦家只是胳膊酸了,活动两下。”霍天宇:“举着号码牌活动,夫人好兴致!”一对在爱恨情仇里翻滚挣扎,嬉笑怒骂的爱人,当尘封往事一点点揭开,这一世的辗转流年,那一卦的命运纠葛,他们究竟会何去何从?唐僧离开了女儿国,小时候以为他躲过了一劫,长大后才知他错过了一生。明知情丝难解,却还甘愿为它所困。爱是指缝间的阳光,也是角落里的哭泣。有糖心蜜意的忧伤,也有心如死灰的绝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