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9900000006

第6章 大趋势,中国二线城市新排行

在2030年前的20年中,中国的城市地价与房价都仍将处在强劲上涨的时间段内,而且会比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年上涨得更强烈……

1. 中国崛起的二线城市群

2010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发文章预测,未来20年世界将经历规模和速度均前所未有的城市化扩张。然而,并非所有国家都会参与这一进程;正在崛起的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两国将在新的城市化时代中扮演重要角色。

20年后,亚洲一半地区将实现城市化,近10亿人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数以万亿计的资金将用于修建道路、电力和供水系统以及发展社会服务。中国和印度将在全球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中占据40%的份额,但两国应对这一变化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中国已经有系统的计划,开始规划土地和建造交通网络,而印度并没有做好足够准备。

20年后,亚洲城市人口占全球城市人口比例将由1950年时的1/3增至55%,印度和中国将拥有全球30%的城市人口。20年前、当前和20年后世界城市人口总数分别为20亿、32亿和47亿,同期亚洲城市人口数量为8亿、16亿和25亿。

短短20年里,中国人口超过4 000万的城市地区数量将达到44个,印度将拥有11座这样的城市。谁将居住在这些城市里呢,中国居民主要是来自农村地区的移民,印度则主要是新增人口。20年后印度5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16%,中国是28%。

到2025年,70%的中国人将生活在人口数量过百万的城市里,印度的这一比例为47%。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人口过百万的城市221座,新增城市居民4亿,超过美国全国人口。印度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将达68座,新增城市居民2.15亿,超过西班牙全国人口。

如果保持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未来20年需要新增400亿平方米的商住综合建筑,相当于每两年增加一座纽约城。印度则每年需要新增7 000至9 0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相当于每年两座孟买或一座芝加哥。

未来20年中国需要新增建筑面积400亿平方米,相当于10个纽约或瑞士全国面积;印度需要新增14至18亿平方米,相当于4个纽约或科威特全境。

中国已经计划在170座主要城市修建新的地铁、公路和高速铁路,北京在2004至2006年期间仅城市交通支出就增长了近50%。相比之下,印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急需提高。以该国目前地铁和道路建设速度来看,印度即将遭遇大范围的交通拥堵。要适应目前城市化发展速度,印度需要每年修建 350至400公里的地铁线路,而这是过去10年中修建能力的20倍投入。

城市化进程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未来20年中国需要投入35至40万亿美元,印度的花费为2.2万亿美元。两国需要在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投入巨资。由于65岁以上人口数量翻番和大量城市移民出现,中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占GDP比例将由19%上升至21%。尽管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要承担这一开支也并非易事。中国许多大城市能够在资金方面实现自足,但其他小一些的新兴城市仍然存在赤字。印度的城市开支相比于国际标准仍非常低。

居民

中国和印度的大城市将迎来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创造出比如今的日本和西班牙更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城市中产阶层家庭数量将增长3倍,印度将增长近4倍。 印度年收入超过100万卢比(约2.2万美元)的城市家庭数量将达到1100万,超过澳大利亚全国家庭总数。城市化进程加快将拉大农村和城市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中国和印度城市人均GDP将分别是农村人均GDP的3.5倍和5倍。

城市就业将比农村地区更加普遍且收入更高,中国年增长26%的大学毕业生大部分会在城市工作,印度城市新增就业职位的3/4在服务部门。

即使中国和印度尽可能多地修建铁路、公路和地铁,仍将无法满足城市化发展和汽车数量激增的需要。过去20年,中国汽车数量增长速度是道路承载能力的3倍,北京市内车速已下降到不足伦敦的一半。印度的前景更糟,如果该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按照预期20年3 000亿美元的速度进行,全国交通将陷入停滞状态。

以目前投资速度计算,到2030年印度城市将面临公共服务危机,需要3 800万套住房,每天有1 090亿升污水得不到处理,每天缺少940亿升用水,每年有820亿吨垃圾待清理。

市政

中国城市化最大挑战可能要算水供应了,目前70%的用水需求来自农业,但城市消费者和商业企业需求正在增加。相比于总水量,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更明显,未来数年需要花费超过1 200亿美元用于水资源的运输、存储和管理。在印度,大多数城市基础设施部门未来几年里都将出现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2009年,总部位于美国的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一项中国城市化报告中预测,在未来20年内,中国城市40%以上的人口将由移民组成,当地政府向市民提供服务的能力将面临巨大压力。在现有1.03亿城市移民的基础上,在2025年前,中国城市还将面临另外2.43亿移民涌入,导致城市总人口接近10亿人。

报告预测,在更集约化的城市化模式之下,到202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提高20%,因为大型城市的生产率通常更高,能源利用效率也将提高20%。这一模式还能降低城市发展占用的可耕地面积。为应对这些日益加剧的压力,中国应摒弃当前更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转而采用更集约化的模式。中国当前的模式形成了成百上千的中型城市,并导致了中国标志式城市的无序扩张,而集约化模式则强调城市数量更少但规模更大。然而,鼓励发展大型城市也将带来一些弊病,例如空气污染加剧,而中国繁忙道路上的交通拥堵状况也将更严重。

麦肯锡预测,在2025年,中国将发展出11个经济聚落,其中包括沈阳、大连、青岛、济南、西安、郑州、长沙、厦门、福州等城市,各自带动旁边数个的城市发展。8个超级城市将在2025年诞生,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和成都等8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巨型城市。中国将出现221个100万人口的大城市,23个5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在十年内,中国数亿人将跻身上层中产阶层。到2025年,该阶层的人数将高达5.2亿,涵盖中国城市人口的一半以上。

目前,中国家庭会将税后收入的1/4存入银行,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存款率之一。中国高储蓄率的两大原因是对医疗保健和退休养老的担心。在未来的20年内,城市消费者在食品上的消费将以每年6.7%的速度增长,保持其在消费大类中的首要位置,并使中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食品市场之一。但其他消费大类增长得更快,因此食品所占的消费比例将有所下降。住房和医疗保健将成为两个增长最快的消费大类。到2025年为止,这两项支出加起来将占到家庭预算的16.6%。

2. 2030,中国地价预测

2010年6月,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经济学家王建撰文预测,在2030年前的20年中,中国的城市地价与房价都仍将处在强劲上涨的时间段内,而且会比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年上涨得更强烈。中国地价将以11%的速度递增,在2030年左右,中国将到达人口高峰,全国平均楼价将从现在的4 000元/平方米,涨到3万多元/平方米,即现在的十倍左右。15亿人口中将有12亿城市人口,城市化率超过80%。

目前如果不算进城打工的农民,当前真正的城市人口只有4.5亿,因此在未来20年将有接近8亿人要进城,是目前城市人口的两倍,而同期的经济总规模也将增长13倍,但是同期内的城市土地可供量仅能增长48%。

2005年,中国城市人口(为非农人口)为3.58亿人,当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为3.25万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人均占地水平为91平方米。按城市建成区人均占地与城市间交通网络人均占地大体为6∶4的比例计算,交通人均占地为61平方米,则2005年城市人口人均占地为152平方米。

到2030年,按人口15亿和80%的城市化率计算,将比目前新增约8.5亿城市人口,如果按2005年的平均城市化占地水平计算,将需占用1.9亿亩耕地。

全球粮价上涨将再次抬升地价,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房价上涨与地产商“捂地”行为有关,但是捂地行为是建筑在资源短缺的基础上,地产商正是由于清楚地看到了土地的长期稀缺性,才敢出巨资大量囤积土地。未来20年中国的非农土地供给只有2 000多万亩,分配到中国的几百个大城市,其中的大部分还要用到工、商、医疗、文教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去,能分配给房地产业的很少。关于2030年以前中国非农土地的可供量目前还有很多争论,在未来,中国政府将继续执行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碰的原则, 2030年中国将达到15亿人口,自1998年以来,中国人口增加了8 713万人,增长了7%,但粮食产量仅增长了3.6%,刚刚超过人口增长率的一半,如果按照目前的粮食增长速度,到2030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仅能增加到5.7亿吨,即有1.8亿吨需要进口,这已经相当于一年全球粮食贸易量的80%了,由于粮食是最重要的民生产品,中国占有如此大的世界进口份额是不可能的。

土地产出率与地价上涨率具有一致性。如果是计算地价增长率,应该比房价增长率更接近土地产出率的增长率。根据汇丰银行的研究报告,其中估计2008年中国的地价总值是100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按2008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3.63万平方公里计算,中国城市当年每平方米的平均地价就是2780元。

测算2030年的中国GDP总值,2000年以来,中国GDP的平减指数年均为4.2%,由于次债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大量印钞,而世界经济可能仍处在低迷期,因此未来20年内的通胀率应该大于前十年。因此,未来20年中国的GDP平减指数测算为年均4.5%。由于中国城市化严重滞后,其中包含了巨大的需求增长动力,因此以未来20年的经济增长率按偏于保守的8%计算,2008年的现价GDP是30.1万亿元,则到2030年中国的现价GDP总值就是430万亿元。

在5.35万平方公里面积上产出430万亿元经济总量,则到2030年中国城市单位土地的GDP产出率就是80.6万亿元/万平方公里,是2008年的9.7倍。这个增长倍数也就是地价增长倍数,即到2030年中国的地价基本上是目前的十倍。如果2008年中国地价均价是2 780元/平方米,则到2030年就是2.7万元/平方米,这个城市土地均价乘上全国城市面积,就是到2030年中国的地价总值,是1 445万亿元。

根据经济数据,日本在1990年地产泡沫高峰时,人均GDP30 000美元,东京城区房价均价20000美元,全国的城市地价总值约24万亿美元,比1985年广场协议后增长了1.4倍,如果挤掉泡沫,日本正常地价总值应在10万亿美元左右。中国的国土规模是日本的25倍,按这个倍数计算,到工业化完成期中国的地价总值应是250万亿美元,按目前汇率折算应是1 700万亿元人民币,与上面所计算的1445万亿元的地产总值相差不大。

在日本等东亚国家,地价一般占房价的70%,如果也按这个水平计算,到2030年中国商品房屋的平均价格应该已经超过了3.8万元/平方米。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目前的房价就已经是全国均价的3倍以上,因此到2030年中国千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平均房价将超过10万元/平方米。

2001-2008年,中国商品房价的年均增长率是7.6%,如果在未来20年中国的平均房价从2008年的3 800元/平方米上涨到超过3.8万元/平方米,则未来20年内的房价年均上涨率就会超过11%,这说明,到2030年中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时候,在15亿人口中将有12亿城市人口,城市化率超过80%。目前如果不算进城打工的农民,真正的城市人口只有4.5亿,因此在未来20年将有接近8亿人要进城,是目前城市人口的两倍,而同期的经济总规模也将增长13倍,但是同期内的城市土地可供量仅能增长48%,所以在有限土地供给背景下的城市化加速与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是导致地价与房价加快增长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人口高峰是在2030年,由于中国目前已经在加速进入老龄化阶段,到2030年以后人口总数也会出现较明显减少,中国城市地价强劲上升的势头由此才会开始转变。

【本章专家】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地缘战略家、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乔尔·科特金 全球未来学和城市问题研究权威

特奥·佐默 德国《时代》周报政治分析家

同类推荐
  •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是“纸上常春藤”系列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发掘其古老建筑和街巷,庭院和绿地,感受其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疯狂与浪漫,欣赏这里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独特的个性,追踪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的以及平凡的人物,同时也为有志于入读该校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技术支持,为大家构建一个了解、熟悉该校的崭新视角。
  •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本书是一本比较性的专著。它探讨了四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从社会等级、种族和性别等视角探讨社会政策,本书表明了在这些区分当中福利衡量显示出了重要性。作者描绘了四个国家的福利政策,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指出了每个国家面临的五大问题。本书浅显易懂,主要阅读对象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教师,是一本非常好的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专著。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黄土躬耕录

    黄土躬耕录

    本书分“理论篇”、“思辨篇”、“方略篇”、“实践篇”、“人生篇”、“访谈篇”六部分。收录了《构建诚信社会要从建设诚信政府做起》、《在改革发展中增加农民收入》等73篇文章。
热门推荐
  • 出人头地的方向

    出人头地的方向

    畅销书《出人头地》的作者方向以自身经历为主线,逼真刻画“狼与狼的交情”令人在笑中品味着人性悲苦。深度曝光黄金投机业的暴富玄机,08年黄金爆仓案千篇报道未掀的谜底被豁然翻开。小说动中有静,情人童言那沉静的真爱像一曲致死犹唱的圣歌。
  • 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

    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

    这本《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顺丰快递创始人王卫的12堂创业励志课》对于物流与快递行业的意义,不仅在于激发该行业内企业和企业家不断追求发展创新的热情,还在于推动整个行业逐步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模式。王卫及顺丰快递的成长故事,不仅会让更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开始思索自我修炼,更能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索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为整个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寻找更好的模式;同时也能激励其他行业的创业者和从业者们不断思索所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出路。
  • 百折千回之再世不为仙

    百折千回之再世不为仙

    他和她被打入凡间的原因没人清楚,那是和玉帝的私谈。玉帝最爱的小公主和最宠信的战神,从此只为普通人。待我轮回百世,方可再世为仙。可是经历这么多风风雨雨,却只愿于你长相厮守。世人只知仙人尊贵,却谁知仙家中人羡慕人间烟火,轮轮回回,却只愿……再世不为仙……我愿做一只蝶,盘旋在你的肩头,从清晨到入夜;我愿做一棵树,庇护着你的阴凉,哪怕我会被太阳灼伤;我愿做一粒沙,随风远去,却还只有你放不下;我愿做一朵云,在天上静静的看着你,已然足矣……我愿随你流浪天涯,只要身旁有你;我愿许你富贵荣华,只要你会开心;我愿陪你背叛世界,只要你的一点柔情;我愿允你永不背叛,只要你还在这;我愿和你落花逐水,只要你还在等我……
  • 终极魔幻

    终极魔幻

    他是一个世家子弟,却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架子,因一件事,而离开家。在一次偶遇救美遇险的机遇后,得到了比之以前强大数亿倍的力量。进入游戏后的他,慢慢的发现这个游戏世界原本是和平的时代却变成了乱世的黄金时代,本以为这是以民众的为主的玩家却发现连国家的军人也参与进来,一个个天才崛起的势力强大,一场场诡异阴谋的生死较量,游戏世界他是否能在天才之中脱颖而出,亲情,友情,爱情;重逢,背叛,悲伤的到来,又有什么样的事会发生,等着他的又是什么......有打斗中的搞笑、有战火中的热血、有爱情中的柔情,有你们想象出来的网游,一本带着神话色彩终极网游。
  • 族群与族群文化

    族群与族群文化

    本书分“族群概念研究”、“族群理论研究”、“族群认同研究”、“族群关系研究”等六部分。收录了《族群与民族》、《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等40多篇文章。
  • 小丑的爱不卑微

    小丑的爱不卑微

    《小丑的爱不卑微》:品味小丑的罗曼蒂克,致敬“偶像爱人”希斯莱杰(癫狂Joker),祭奠七年……———幻亦Joker.☆
  • 女人养颜先养阴

    女人养颜先养阴

    女人一生都在追求美丽,然而养颜却不能忽视“内功”。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养内荣外乃中医养颜治本之道,美丽容颜与阴阳平衡有着密切联系。在《女人养颜先养阴》中,美女中医李智大夫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依据《黄帝内经》中将女性的一生划分为七个阶段的理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女性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调理五脏六腑来保持美丽容颜,如何通过自我调控情绪来保持精神愉悦和心理健康。女人如花,需要智慧地呵护。
  • 道途轮回

    道途轮回

    当上古的禁制破碎时,人族、魔族、鬼族、兽族、海族,掀起血雨腥风,争霸天地!当天涯海阁、九大禁地、十万大山……再现时,是机遇,是神迹,更是无情的杀戮!当沸腾的热血洒向这片恩怨情仇的大陆时,上古的禁咒还可以封印一切吗?三魂:天魂、地魂、命魂;七魄:昆仑、山海、灵慧、中枢、天冲、草木、力魄。东海、西域、南疆、北荒、中原。迷雾鬼林、焱焚之地、幽冥间域、冰天雪地、罡风崖涧、洞天幻境、煞雷之渊、枯骨荒原、无间地狱
  • 情剑之三国魂临天下

    情剑之三国魂临天下

    三国乱世,诸葛孔明六出祁山,未能成功,五丈原七星主灯灭之后,他出营观天,见五虎上将之本命星格外明亮,方知当年震慑天下的五虎之魂,仍存于人间。安完后事,摆设祭台。又作法现出五虎之魂。将五魂封于一玉盒之内,用之祭天。并留下一张竹简,放置于玉盒之上,以保蜀之安宁。然后安然逝去。。。司马懿知后大惊,以后半生之精血来铸成一血凝盒。又同诸葛亮一般设法招出魏国五魂,不料吕布觉醒,灭了于禁争夺到这出世的一个名额,司马懿不好说什么写下一条:“汝等之任,便是镇五虎之威保我魏国”将血凝盒置于府邸之嗣。而诸葛孔明非人,而为一仙,下凡来体察民情,却被人间之悲欢离合深深打动。亲情,友情,爱情。皆体验过。但这也是仙界不允许的,也是天意,让他七星灯灭的。而当年诸葛对五虎所说的,皆在这灵府状元,清雨侯灵昔之身灵验。超脱仙魔本体,自成一派的魂界战争便拉开序幕。
  • 绝美太子妃:倾城杀手太诱人

    绝美太子妃:倾城杀手太诱人

    她,杀手女王,最优秀的多功能杀手,嚣张肆意,为了最爱她的哥哥而奋斗了十年,终于踏入了异世;他,异世里最强大国的太子,皇上面前的红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本领高超,冷酷乖僻......当她,穿越异世变得更加风华绝代,定要搅得这这苍茫大陆个风起水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