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2500000019

第19章 为抗日历经艰险(1)

万桐书再三追问自己的父亲怎么不见了,王维珍极力稳住自己波动的情绪,装出一副很平静的样子说他的父亲被一个重病患者的家人请走了,去给那快死的病人治疗去了。

万桐书听后皱紧了眉头,十分狐疑,他并不相信自己母亲的话,他认为母亲在瞒他,因为他已经从母亲的脸上看出了不祥的阴云,看出了她心中的悲痛。

他猜测到自己的父亲可能又走了,不知又去了哪里,反正是去做什么神秘的事情去了,究竟是什么事,他也说不太清楚。

他在心里嘀咕:肯定是对母亲不利的事情,不然母亲是不会如此反常的。

他觉得母亲很痛苦,应该为她分担忧愁,不该给她增添痛苦,所以,他也不再追问了。

万桐书的感觉是正确的,事实是万桐书在学校上课时,有一个在暗中保护万勖之的人来到家中告诉万勖之说背叛了革命的蒋介石派特务来到汉口通缉他,鄂先生要他立即跟接近他的人火速离开汉口。

因为万勖之是忠实于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国民党左派人士,是秘密联络共产党的革命者。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真诚帮助下,果断地提出了“以俄为师”的口号,改组了国民党。

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创立了黄埔军官学校,训练革命的武装力量准备兴师北伐,消灭控制北京的北洋军阀。

为了宣传革命的主张,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11月不顾肝癌发作的危险,应受革命潮流影响的冯玉祥的电邀,赴北京共商革命大计,由于病情恶化,他于1925年3月12日不幸病逝。

作为孙中山先生侍卫的蒋介石起初伪装革命的“左派”,于1926年先后制造了“中山舰事件”,从军队和国民党中央组织机构中排挤共产党员,乘机窃取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要职。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部署和积极推动下,北伐军英勇作战,节节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上海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威胁到帝国主义和买办阶级的利益,被他们收买的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出动军队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接着在各地进行所谓的“清党”,狂叫:“宁可错杀千百,不可放走一人。”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起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反动政权。

1927年7月15日,俨然以孙中山先生“继承人”伪装的汪精卫也在武汉突然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进行大肆屠杀,其手段的凶残不亚于蒋介石。

至此,蒋介石和汪精卫彻底背叛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事业。

坚持孙中山先生革命主张的革命党人受到他们的残酷屠杀。

万勖之在1928年被蒋介石所派的特务抓获,关进了上海的龙华监狱,三年后的1931年秋天,他被鄂先生和申神营救出狱,秘密来到汉口与妻儿见面,只团聚了一天一夜,又被特务所迫,在申神的保护下,离开了汉口。

以上这些事情都是万勖之在万桐书去学校上课时告诉王维珍的,所以,此时的王维珍很为万勖之担忧,内心极不平静,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如实告诉万桐书。

万桐书由钱袋忆起自己父亲的突然出现和突然离去,感到很伤感很无奈,由于心情的沉重,他再也没有追问父亲的去向,冷冷地看着眼前的钱袋,心想父亲和母亲对他的关爱无比深切,理应以实际行动报答他们对自己的深情厚爱。

虽然有父亲在几年前留下的一袋钱凑起来勉强可以买架钢琴,但万桐书依然拒绝母亲的好意,不愿让母亲再不顾死活的干活卖衣了。

他很担心自己母亲的身体,他很怀疑自己母亲的身体没有什么病的说法。

他的心强的母亲依然很固执,依然坚持不断地日夜干活儿,结果有一天真的病倒了。

病倒的母亲并没有倒在床上,也没有向万桐书直说她有病了,而是照样默默无言地做艰苦的缝纫活儿。

万桐书看在眼里放在心中,知道劝说是无用的。

他就采取了强硬的态度让自己的母亲服从他的意志,按照他的意思停止工作。

这一招果然产生了效果。

他的母亲果然屈服于他的意志。

什么办法如此奏效呢?

那就是他从来未曾使用过的办法——旷课。

他用不去上课的办法迫使自己的母亲停止伤害身体的工作,他的母亲着急了,生气了,要动手打他,他把手掌伸给母亲让她用板子打,结果母亲举不起木板,却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他也流着眼泪,他一边用毛巾给他的母亲擦眼泪,一边耐心地劝说母亲求医生看病,母亲说没有钱,他说他去挣。

母亲心疼自己的儿子,她说:

“母亲的病不要紧,要紧的是你不能旷课,也不能去打工挣钱,你还小,不到挣钱的时候,你要听我的话。”

他更心疼自己的母亲,他说:

“上不上课没有关系,现在的汉口政局很动荡,上课念书没有用,有用的是母亲,如果母亲有什么意外的话,做儿子的就惨了,我不能没有母亲,不能让病魔缠住自己的母亲不放,我要赶走病魔,救下母亲,这是我的要求,请母亲无论如何答应我。”

王维珍看到自己的儿子热泪盈眶地请求她,她心软了,服从了,她说:“那好吧!我答应你,我愿请医生,你也要答应我的要求。”

万桐书点着头说:

“请母亲直说吧!”

“你要去上课。”

“我答应母亲。”

“你不能去打工挣钱。”

“我听母亲的。”

“我已经跟曲亮老师说好了,他答应带你去买钢琴,挑个好的,钱不够,他愿意借给咱们,你把那袋钱交给曲老师,跟他一同去买琴,买回了琴,我就请医生看病,好吗?”

万桐书听后觉得自己的母亲很有心计,绕着弯子,还是让他回心转意,服从她的意志,他本不想答应,可转念一想,又惹母亲伤心生气,把事情弄僵了。

他知道曲亮老师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演奏家,也是个很有同情心的好老师,自从教他弹琴后,从不收他的学费,反而处处帮他,时时关心他,特别是对他和他的母亲语重心长地讲述目前中国的不幸与黑暗的原因,讲述救国救民的道理,讲述汉口的革命形势,讲述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和任务,使他和他的母亲听后心明眼亮了,他们都愿意听他讲中国时局的变化和革命的出路。

特别是他的母亲很敬佩曲亮老师,对他说他跟他自己的父亲一样很有学问,很有正义感,很有远大的抱负。

从他母亲的感慨中,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父亲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是个从事拯救国家的神秘人物,很了不起,至于究竟做什么具体的工作,他还是不甚明了。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自己的父亲是神圣而又伟大的,值得他崇敬,值得他学习。

如今他觉得曲老师的为人似乎跟他的父亲一样,那么神秘但又很亲切,那么沉稳而又不失机智,那么谨慎而又不失果敢,那么专心教琴而又不失耐心育人,觉得自己的老师不同于一般的人,所以,他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心思告诉给他。

他认为曲老师年纪不很大,比他大不了十岁,比他的父亲母亲小的多,可见识却很多,知道的事情比他的母亲多的多,是个很有鼓动性的师长。

此时他的母亲提到要他把钱袋送交给曲老师买钢琴,他不由萌生出一个安慰自己母亲的好办法,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他把这个好办法藏在心底,不透露出来,只做不说,想到这里,他果断地答应了自己母亲的要求。

他按自己母亲的叮咛,把钱袋里的钱和母亲攒下来的心血钱送交给曲老师,对曲老师如实地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和要求。

曲老师听完事情的原委和经过情况,当即夸奖了他,并爽快地同意依他的要求行事。

他的要求究竟是什么呢?

那就是用他带来的这些钱先给他的母亲治病,但不告诉他的母亲。

至于买钢琴的事先搁置下来,以后再买,采取拖延的办法,等看好母亲的病再想办法。

曲亮老师被他孝敬母亲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但他不想让他善良的母亲失望,便对他亲切地说:“我理解你的苦衷,你是个很好的孝子,但我不想让你母亲失望,也不愿让你为难,希望你采纳我的办法。”

万桐书愕然地问:

“什么办法,老师请讲。”

曲亮想了一会儿,有条不紊地说:“你母亲的病情究竟如何,现在还未查明,等查清楚后,再看情况行事,现在首先得把钢琴送进你家,让你母亲安心。只有她安下心来,才能顺利地治好她的病。”

“你的意思是先买钢琴?”

“不!先把我的备用琴放进你家,你好练琴。是我借给你的,你不用担心。”

“这怎么行?老师还要教学用。”

“不碍事。你尽管用。你母亲问起,就说是买的。”

“这样行吗?又连累老师费心了,不好意思。”

“行。别想那么多了。还有就是现在的医生不好请,费用太高,又多半是误人的庸医,我想你母亲不愿请医生看病,也许有这方面的顾虑。这个问题,我来解决,医生由我来请,你尽管放心好了。”

“太麻烦老师了,真不好意思。老师说的这些问题,我怎么就想不到。”

“你还小,经历的事情不多,你就别多想了,你还是去上课,别叫你母亲伤心了,一切由我来操办,你同意吗?”

“谢谢老师的安排,我太感激老师了。”

“不用客气,谁叫你是我的学生呐!既然你是我的得意门生,我就得管你的事。

“谢谢老师的关心,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的恩德。”

“不用谢。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事。不过,这些事,你知道就行了,不能对别人说。”

“我记住了,请老师放心。”

就这样,在曲亮老师的安排下,王维珍看到了久已盼望的钢琴放在家里,也听到了自己儿子所弹奏的美妙的歌曲,心境顿时好多了。

曲亮老师请来了一位信得过的医生,经过诊断,确定王维珍因劳累过度而得了肠胃不爽、气血不畅的疾病,五脏六腑没有什么大病,经过服药和调理,静养了一个多月,逐渐好了起来,又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了。

万桐书悬起的心很快放下了。

自此以后,曲亮老师常常给万桐书讲解汉口革命形势的变化情况,万桐书不仅用功学习,而且也关心起时局的动荡与革命发展的趋势,关心起国家的命运,投入到革命的浪潮中,以歌曲为抗争的力量,唤起民众与黑暗的反动派做斗争。

通过曲亮老师的讲述,万桐书知道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也知道了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革命镇压革命人民的事情;更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英明伟大;也明白了汉口的革命形势的风云变幻。

万桐书记住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叶挺将军的故事。1926年5月叶挺率领北伐军先遣队挺进湖南,消灭了军阀吴佩孚的主力部队,然后又最先攻进武昌城,北伐名将叶挺和“铁军”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万桐书。

他也记住了汪精卫在1927年7月15日在武汉屠杀革命人民的背叛行为。

他更加牢固记住了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汉口召开政治局扩大的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里面出政权”的论断。

他决心投入到汉口的革命高潮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935年年底他和他的母亲收到了鄂先生从上海寄来的信,告诉他们万勖之在这年的秋天,被蒋介石的特务们所杀害。

鄂先生和申神带领秘密工作者,在共产党秘密工作者的帮助下,处死了杀害万勖之的特务们和凶手,为万勖之报了仇。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的态度。激起全国人民的共愤。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日本人又侵占了华北,接着又侵占上海,爆发了淞沪战争。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加之汪精卫投降了日本,成为了汉奸,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更加嚣张,把战火推向武汉。

武汉是控制中国南北各省的战略要冲,得武汉以制江南各省在战略战术上十分重要,日本人急于攻占大武汉,采取空中轰炸,地上炮攻的凶猛战术,遭到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和革命人民的英勇反击。

大汉奸汪精卫配合日本人的进攻,对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人民采取逮捕,关押与屠杀的手段。

此时曲亮老师遭到汪精卫在武汉特务们的逮捕,在酷刑拷打中拒不屈服,最后壮烈牺牲了。

原来他是共产党员,以演奏家的身份作掩护,一直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他以音乐为武器,向日本人和国民党反动派发起猛烈的进攻。

他以音乐作掩护,发动广大的革命人民向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牺牲时候还不到30岁。

他的精神永存。他将与天地同寿,与日明共辉。

王维珍和万桐书得知曲亮老师壮烈牺牲的不幸消息后,悲痛得泪流满面,寝食不安,像得了一场大病。事后很长时间他们才知道那位给王维珍看病的医生是共产党员,是曲亮老师的亲密战友,他是无偿地给王维珍治病配药。

曲亮老师在死前把那袋钱托那位医生送还给王维珍了。

曲亮老师的钢琴依然还放在王维珍的家里,成为永远的纪念品曲亮老师为什么如此关照王维珍和万桐书呢?

因为曲亮老师通过上级领导早已知道鄂先生和万勖之是革命党人的精英,也是共产党人的亲密战友,也了解他们的革命业绩,所以,他很敬重他们,对他们的家人和后代十分关爱十分照顾,这就是革命情谊的使然。

然而,曲亮老师到死也不曾把这些事情对王维珍和万桐书说破。

因为他是党的秘密工作者,他不会轻易解秘的,更不会轻易泄密。

曲亮的崇高与伟大不断激励着学生时代的万桐书走过重重的坎坷。

同类推荐
  • 旧闻新知张爱玲

    旧闻新知张爱玲

    本书第一部分是对20世纪40年代上海小报中有关张爱玲内容的爬梳、搜集、整理,有文章80多篇,涉及张爱玲的爱好、趣味、性格等方方面面。这些文章大多不是对张爱玲作品的赏鉴、批评和研究,而是以报纸媒体的立场,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对张爱玲的个人生活、好恶以及他人捕风捉影的言谈进行议论,展现出市民社会视野中的张爱玲形象。本书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张爱玲研究界的研究状况作一梳理、归纳和考辨、分析,并以综述的方式对张爱玲研究中的分歧、论争进行总结。本书第三部分是张爱玲的年谱简编。张爱玲的年谱编纂一直有人在做,但是一般还显简略。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 泉·最美:父亲心中的胡海泉

    泉·最美:父亲心中的胡海泉

    一个普通的喜爱文学创作的孩子是怎样成长为著名创作歌手的?他经历过怎样的困境?他面临过怎样的抉择?他如何步出泥泞,走向成功,成为数十万“北漂”青年中的佼佼者?父亲在这个从平凡到卓越的跨越过程中,是助推者,是旁观者,是反思者。诗人胡世宗用最质朴的笔触,从儿子的少年时代开始回忆,记录下胡海泉独特的成长轨迹,“北漂”的心路历程,成名的来龙去脉,创业的跌宕艰辛。这本书既是一个流行音乐家的成长传记,又是一本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开导孩子追逐梦想、走向成功的教科书。
  • 常德传印象

    常德传印象

    本书收集了全国各地媒体近年来对青岛港老总常德传事迹和人格力量的报道,全书分别以纪事、对话、评论为题,集萃的几十篇文章中,分别透视了常德传的精神世界和青岛港的建设成就。
  • 远交近攻:范雎

    远交近攻:范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远交近攻:范雎》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战国文臣谋士范雎的宦海一生。
热门推荐
  • 观音菩萨传奇

    观音菩萨传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守护甜心之亚梦几斗

    守护甜心之亚梦几斗

    有些老套,有些新奇,反正与大部分守护甜心小说的开头不一样就是了。不复仇!
  • 忆缘清远

    忆缘清远

    初中三年风风火火,跌跌撞撞,飘摇明媚的青春我们相互依偎走过。是匆匆过客,见证彼此的成长。是人来人往里的一抹剪影,映刻了彼此的忧伤。我们的故事从未伤怀,残留的只有时光冲刷之后隐隐的温暖。
  • 盛世凰妃:相门嫡女

    盛世凰妃:相门嫡女

    她是王牌特工,穿越成为相门嫡女,却遇美男出浴。庶母庶妹陷害?除掉!后宫权臣刺杀?找死!他是冷傲王爷,嗜血阴冷,智谋无双,却唯独对她情有独钟。她是他的妻,也是他的棋,成皇之日便是她丧命之时……真相大白之日,他拥着她不放手!“想要天下,那就放我离开。”“天下我要,你,我也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灭世武帝

    灭世武帝

    一人一剑,称霸天下。武林至尊,唯我独有。千秋万载,谁敢争锋。灭世武帝,不服来干。
  • 重回儿时

    重回儿时

    如果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你会怎么选择,是利用自己对未来的先知创造财富。是追求以前自己错过的事,还是去弥补自己以前后悔的事,还是努力奋斗让自己原本平凡的人生变得璀璨。当这道选择题放在陈雪面前,她会如何选择,会怎么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海棠花未开

    海棠花未开

    顾西城在警校上犯罪心理课的时候,曾听老师介绍过性冷淡。性冷淡患者:易夫妻感情破裂,造成家庭矛盾,严重的会成为犯罪的诱因。大家都说,这是得多倒霉能娶到这样的媳妇儿。顾西城深以为意地点头,他怎么都不会想到,他会更倒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皇绝世

    妖皇绝世

    一个被埋没的修炼天才,却被认为是一个无法修炼的蠢材,机缘巧合获得了妖皇的戒指,让轩辕泓乐走上了修炼者的道路,为了能够获得安静的生活,轩辕泓乐一步一步努力着,面对门派的追杀,他不曾埋怨过,而却勇敢的接受现实,踏破苍穹。
  • 途经一场寂静时光

    途经一场寂静时光

    遥望整个城市,华灯初上时,到底多少具爱情的躯骸正在一点点失去温度。也许会擦肩而过,也许会成仇反目,也许会相忘于江湖。但是当黑暗降临,孤独蚀骨,在大脑沟回的纹路里,剩下最多的记忆,还是温暖。所有的爱恨情仇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当我们年华老去,躺在摇椅里,嘴角的那一抹微笑,但是,从来不曾后悔。失去与拥有,挥霍和珍惜本来就是同一件事情。关于爱情,关于温暖,关于记忆,关于误会,关于秘密,关于背叛,关于迷失,关于逃离,关于那些活在纸上的我们每一个人,编织成那一条最华丽的成长轨迹。
  • 医者无疆

    医者无疆

    人生,好比一场黑色幽默。当你病人膏肓,你鞍前马后追随了几十年的老板,现在要放弃你;你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现在要放弃你。而现在最想让你活下去的,却是你素昧平生的医生,而你,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我长得什么样子。我知道,他们一直在等我的一句话:患者成功希望渺茫,建议放弃治疗。然后,就可以结束这一切,只等在你的葬礼上流几滴眼泪,了却你们这辈子的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