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2500000020

第20章 为抗日历经艰险(2)

1938年的年初,万桐书离开了学校,参加了武汉的抗日群众团体,进行抗日的宣传活动,对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

在团体中有一批青年学生,常常在一起学唱抗日救亡歌曲,排演革命的戏剧,经常到城市广场和娱乐园演出,激发群众的抗日斗志。

有一天,他们在江汉关集中时看到冼星海站在江汉关大楼南面廊道上高唱“在太行山上”的歌曲很振奋。

冼星海的嗓音非常浑厚响亮,表情相当肃穆庄重,歌声如长江的浪涛滚滚向前一泄万里地冲入云霄,尔后又像巨瀑落地似地震响在听众的心间,激起万众一心的无可阻遏的共鸣。

所有的听众被这共鸣的艺术威力推向杀敌的战场,每个人都变成了横马立刀所向无敌的英雄,向反动派冲杀而去,向日本鬼子砍杀而去,实在是大长了革命人民的反抗的志气,大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

万桐书被冼星海的歌声感动得热血沸腾,浑身是劲,恨不得立即投身于太行上的火热战场,斩杀敌寇,报效祖国。

万桐书感受到了革命歌曲的震撼的威力,认识到了革命歌曲鼓舞人心的深远意义。

万桐书被冼星海的革命热情和献身精神激励得斗志昂扬,无所畏惧。

万桐书对洗星海产生出无比崇敬无限热爱的感情,在心中默念,一定要学习冼星海的革命精神,像他一样写出鼓舞人心的歌曲,激发革命人民的革命激情,为救国救民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在歌声的鼓舞下,广大的青年学生点燃了革命的火把,高举起“保卫大武汉”的火炬开始了声势浩大,群情激昂的游行。

一路上群众不断的加入,参加游行,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从中国滚出去!”“保卫大武汉!”

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高唱着“大刀进行曲”“保卫马德里”“救亡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振奋人心的歌曲。

游行队伍的口号声和歌唱声此起彼伏,一直不断,显示了革命群众的革命意志和伟大力量。

日本人和伪军警听了这震撼人心的歌声恨之入骨,看到这样的游行队伍心惊胆战。

他们把仇视的目光投射在点燃革命火炬的冼星海的身上。

日本鬼子奉命出动,抓捕鼓舞人心的冼星海。

万桐书看到日本鬼子追踪冼星海的情景,不由吃惊,产生了保护冼星海的念头。

他和同伴们商量好对付日本人的好办法。

他们把躲藏在大街商铺的冼星海悄悄领进后面的寝室,让他穿上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再戴上一副有色眼镜,身背卦箱,手拿卦幛,装扮成测字算命的老道士,从后门走出去。

为了掩护冼星海,万桐书穿上冼星海的衣服,装扮成冼星海的模样,从前门走出去,在同伴们的保护下引诱敌人追踪而来。

他们都很熟悉汉口街巷的进出口,到日本人追来时,他们立刻拐进小巷进入人家的院落,再翻墙而出,又走到大街闹市隐身而去。

此时的万桐书已经又换穿了自己本来的衣服,又恢复了自己原有模样,使日本人大失所望地又去寻找真正的冼星海。

此时真正的冼星海早已远走高飞,脱离了他们追捕的视线,安全地回到了秘密住所。

此时的冼星海在武汉已经参加了周恩来所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负责音乐工作的创作与宣传,推动抗日的歌咏运动。

《在太行山上》就是他根据抗日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敌的事实谱写出来的歌曲。

而歌词是从太行山上来的一个游击队员写的,他把歌词交给冼星海,冼星海当即谱出了曲子。

一经教唱,很快传遍了全国,引起极大的反响。在他短短的革命的一生中,他谱写出六百多首乐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冼星海出生在广东番禺,祖父和父亲都是海员。由于生活的艰难,很早相继去世了。

他的幼年很不幸,依靠帮佣的母亲生活。7岁时随母亲飘泊到新加坡生活。

冼星海曾先后在北平和上海的大学里学习音乐,后来又到法国巴黎音乐院学习作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他是靠半工半读学习音乐的。生活的艰难困苦并没有摧毁他学习音乐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他曾担任过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的职务,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他被党中央派遣去苏联莫斯科深造,创作了歌颂苏联人民的伟大卫国战争的《第二交响曲》。还创作了怀念祖国的《中国狂想曲》。

1945年10月他病逝在莫斯科。

但他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出于对冼星海的热爱与崇拜,万桐书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冼星海的研究,冼星海的以上生平事迹,是他在后来的的研究与学习中所知道的。

冼星海的苦难生活与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一直鼓舞万桐书奋发学习、自强不息的信心。

他把冼星海当作永生学习音乐不屈不挠的光辉的榜样。

榜样的作用在于使他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创作音乐的力量。

由于武汉形势的日趋险恶,日本鬼子不断地派飞机轰炸武汉,再加上因为万桐书保护了冼星海,引起武汉当局的特务和日本人的怀疑,他的安全受到威胁,他的母亲王维珍很担心,怕他遭遇不幸,整天愁眉苦脸的催他躲避到安全的地方去。

恰好此时,万桐书所参加的宣传抗日的革命团体也因武汉形势的险恶而去宜昌等地活动。万桐书征得母亲的同意,毅然随革命团体乘“江顺”号轮船离开了武汉。

此时的万桐书只有15岁。

他的母亲王维珍很不放心,但迫于无奈也只好让他走了。

临走时,王维珍再三叮咛他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离开革命的团体。他表示牢记于心,绝不辜负母亲的祝愿。

王维珍很了解革命的团体,也很依赖革命的团体,认为有了革命团体,自己的儿子才会有安全的保证,才会使自己的儿子磨炼成才,成为像冼星海那样受人尊敬的人。

革命的团体给王维珍以极大的安慰与鼓舞,让她看到了孩子成长的希望之光。

因为她知道革命团体是共产党所领导的组织,是人类希望的组织,是光明战胜黑暗的组织,也是自己儿子的归宿,所以,她很放心。

她给自己的儿子给了不少的钱——都是自己的平日节衣缩食,辛苦干活所挣来的钱。

万桐书不愿接受,她硬是给他,并说就等于她支持了革命,支持了抗日,支持了共产党。

万桐书听到母亲的话,很感动,认为母亲的心境很开阔,眼界很宽阔,境界很高大,不愿拂去母亲的爱国之心和爱子之情,只好忍痛接受了。

万桐书是在他母亲的热泪盈眶中走进轮船的,是在他母亲的招手惜别中离开江岸的,他深深理解母亲对他的眷恋和疼爱。

亲情的离别是很伤心的事,也是很无奈的事,这都是日本侵略者侵占武汉所造成的不幸,也是大汉奸汪精卫的罪过;也是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罪过。他恨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恨蒋介石。恨汪精卫。

他在船上想着自己母亲的安危,想着汉口被日机轰炸的惨景,想着汉口人民的悲惨遭遇,想着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情景。……

突然又传来了日军飞机轰炸江面的声音,他立即站起来向远处的江水望去,只见在前面的江面上升腾着烈火浓烟,却不见了前面航行的“江兴”号轮船。

万桐书正在困惑不解的时候,负责革命团体的领导人从船头走过来对大家说,前面的“江兴”号轮船被日军的飞机炸坏了,炸死了很多人,我们“江顺”号轮船围住了,也不敢前行,暂不遭遇轰炸,又不能前去营救“江兴”号船上的遇难者,实在很遗憾,很痛苦。

他大骂日军是豺狼,是禽兽不如的恶魔,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船上所有的人也大骂日军的兽行,同仇敌忾地表示到了宜昌等地一定要组织广大的人民群众,狠狠的消灭日本侵略军,为死难的同胞报仇,为拯救中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正当大家为轮船不能前进而忧虑的时候,突然轮船上的广播又播出了更不幸的消息。

广播说日军已进入大武汉,进行野蛮地烧杀抢掠,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军民进行顽强的抵抗,给疯狂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听到这样的消息,船上的许多青年都流出了担忧的眼泪,都在替自己的家人担心,都在为家乡的不幸而痛苦。

万桐书也同样担心自己的母亲和兄弟姐妹们的生命安全,也同样为家乡的陷落而痛苦而着急。不过,他走前知道自己的母亲已经转移到较为安全的地方避难,心中又稍稍感到些安慰。

后来当他回到汉口面见他的母亲后,才知道他家中的他的钢琴——也就是曲亮老师留给他家的纪念品,被日军的飞机连同房屋都炸毁了,他痛苦得很长一段时间都未能展开眉头,心中的怒火久久不能平熄,时时梦见曲亮老师那可亲的面容,那悲壮死去的神态。

过了一会儿,船上的广大青年突然喊起了振聋发聩的口号声:打倒日本侵略者!为死难的烈士们报仇!保卫大武汉!赶走日本军!我们一定要打回大武汉!为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同类推荐
  •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
  •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从福特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创立福特汽车公司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现了亨利·福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世界级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中汲取他那种对自己的理想执著不懈的追求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勇闯难关的坚定信念。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本书用最唯美、最诗意的文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林徽因,还原她一生的起起落落与悲欢离合,讲述她几段情缘的始终,以及在感情路上,她如何巧妙维护、理性取舍。愿她的智慧能开启我们的心灵,教会我们在孤独中坚强,在爱的路上不离不弃。
  •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的一生,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生命历程如同史诗一般;那深刻的底蕴,肤浅的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只有崇尚真实的人才能走到他的内心深处。他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用一生写就了生命的悲歌。在他身上,我们会看到自信和勇气,激情与幻想,勤奋与斗志,而他也凭借这些,使自己的人生达到辉煌。今天,世界充满着变化,无数的机遇,只有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全欧洲的热血青年们,没有谁比拿破仑更适合做你们的榜样了!他在所有的西方人中,独一无二,在历史的舞台上呼风唤雨,掀起狂风巨浪,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代价。
热门推荐
  • 寻道

    寻道

    在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一个风神如玉的青年人对着一条迷你型的金龙说道,原来这个世界真的有龙啊。
  • 星宫物语

    星宫物语

    十二星座的男女各有各的爱情故事,有羞涩、大胆、豪放,可是到了古代,又会是怎样的呢?
  • 现代锦衣卫

    现代锦衣卫

    身为现代人,混迹锦衣卫!大明锦衣卫是知道的,可这满清地血滴子怎么也出现了?白莲教树大根深俺知道,但这个黑龙会又是怎么回事,十二堂、三百六十五个分舵,枝繁叶茂到这个份上,坑爹涅吧?!打仗、争霸——虽然俺知道地东西的确是多了些,但这应该不是一定要被推出来作为“带头大哥”这种高级炮灰地理由吧?穿越很郁闷,失忆很悲催,但却因此而多了几个老婆,该怎么办?明明说好是认个干爹的,怎么转眼却成为了赘婿?还有,汝这个小妞,哭也木有用,俺真的不是汝说的那个人,所以俺也不是汝家相公,乃滴明白?本书官方群:9023400
  • 久居晴天

    久居晴天

    女主藤思久晴与男主王俊凯在高中时不明了的恋爱。。。。明明持续了十年却依旧擦身而过。。。。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刻意的人为。王俊凯:我现在终于知道了你名字的含义,原来你希望的世界里永远都是晴天,而我,也希望能够居住在这样的晴天里,作为一个长久的梦,永远不要醒。宫野冥诚:如果给我重新再来一次的机会,我的选择不会变,还是会重新爱你一次。藤思久晴:灰姑娘有仙女帮助她,最后与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你是王子,可我不是灰姑娘也不是公主。我只是一个平凡人,静静的看着你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就好。叶千影:就算时间逆流,我也不会离开,即使陪你一起下地狱,我也愿意。
  • 我的宇宙探索之旅

    我的宇宙探索之旅

    浩瀚宇宙的独特探索视觉,用超级细腻的硬科幻术语,推动和解决各种脑洞情节,致力追求准确的科技细节。战舰战机和高达的混合流,带你环游浩瀚的宇宙星空。
  • 祭神志

    祭神志

    繁盛的龙庭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气势之盛,红尘高达万丈,遮天蔽日,涌动间如大海咆哮,风起云涌。可叹,那万丈红尘之上,无尽虚空之中,一座巨大辉煌的宫殿的在波涛汹涌的红尘巨浪之中涌动着……是新的神灵的产生,还是那远古传说之中早已消失的神的归来?暗流涌动中,谁又会被推上潮头?
  • 唯我独武

    唯我独武

    不尊天地,不敬仙神,法道万千,唯我独武!
  • 穿越时空大拯救

    穿越时空大拯救

    罗伊所在的地球联邦在通过未来科技结盟的5号宇宙战机的帮助下,星盟溃不成军。然而,当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之际,地球联邦却从缴获的文件中意外的发现了一丝异样。随之,一场尘封数年的大爆炸被突然推至众人面前……本作为刘慈欣先生《雷霆战机故事》的续写。关键词:时间机器,星外高等文明,通古斯大爆炸,反物质武器等。
  • 网游之天下无贼

    网游之天下无贼

    逆天神兵、死亡圣器、轮回魔甲,踏足游戏强者巅峰,睥睨天下!宇辰本是平凡的青年,只为赚钱,进入了风靡世界的游戏中。一个不会网游的菜鸟,领悟另类战斗模式,获美女青睐,得龙脉宝藏,战群雄,霸天下!从此踏上无敌巅峰之路,成就一代神话!
  • 德艺双馨(中华美德)

    德艺双馨(中华美德)

    《颜氏家训·名实》曰:“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双馨》为“中华美德”丛书中的一种,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呼吁广大青少年肩负着祖国的发展任务,成为德艺双馨的卓越领导者。德为先,艺为本,学前辈,奔双馨。书中故事短小精悍、内容积极健康、文字通俗凝练,注重趣味性和可读性。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