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3000000025

第25章 二代,父母返城的先遣队(2)

一紧张,说成了买一张一锅

与今天的海纳百川有所不同,上海的排外曾经为其他地方的人所共知。在计划经济年代,得天独厚的商业和轻工业地位,使得上海人对外地人往往另眼相看。“小新疆”们虽然有了一纸上海户口,但是一开口说话就让人当成了土气的外乡客。一边是西部的大漠旷野,一边是东部的密集城市,这种反差让“小新疆”们感受得特别真切。

李岚强迫自己说的第一句上海话是什么?她上车,坐公共汽车去叔叔家,那个时候一角钱一张车票,如果用上海话跟售票员讲,应该就是那样……其实在等车的过程中,她在心里默念了很多遍,等上了车,看到售票员一紧张,她把这句话说成了“买一张一锅”,售票员盯着她看了半天。李岚已经念了很多遍,但是上去跟人家要讲上海话的时候,还是讲错了。

对毛维俭来说,买东西比较难,费好大劲儿讲不出上海话,人家就很凶地问:“你要买什么?讲清楚讲,讲不清楚不要买。”开始经常会这样。晚上走到大街上,觉得一下子光怪陆离的,车来车往,声音很响,到处都是霓虹灯。有时候觉得很漂亮,站在那儿看,也不知道站的什么地方。因为这里分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新疆的团场那边根本不分这个,小时候在连队就连柏油路都没有,最好的是石子路,一走过去都是灰。

有一次他又站在那里看,突然有个骑自行车的过来,骑得很快,一下子撞到他。毛维俭往旁边躲了躲,还被那人骂一句:“眼睛瞎了!挡道!”毛维俭没说什么,那人又骂了一句,大概是外地的乡巴佬之类,就气愤地走掉了。毛维俭待在那里一看裤子也脏了,感觉这个地方不是自己的世界,灯光越是亮,越觉得自己是在黑暗里面。

挺长的一段时间,至少在高中的三年里,毛维俭觉得不属于这个城市。处处让他感到是从外地来的,只是有了这样一个户口;但是从生活习惯,或者思维方式上都不太像这里的人。

杨杰在新疆不怕走丢,因为路很好认,但是上海街道纵横,路都差不多,人好像掉到蜘蛛网里面一样,完全不知道东南西北在哪儿。有很多路,他花了很长时间才记住。不过他很谨慎,一般不独自出门,这个地方不熟,就想尽办法找人陪着一块儿去,没人陪就不去。

实际上对杨杰的父母杨清良、朱静华来说,他们是从小在上海长大,从上海出去的;杨杰跟这个情况正好相反,他从小在新疆长大,然后被带到上海。往往一个人出生在哪里,在什么地方成长的,就总是更怀念那个地方。做父母的总认为,在团场那样的地方孩子会没有出头之日;说白了就是,我本来不是农民,却变成农民了,现在不能让我的孩子也变成农民,至少应该是非农吧。

母亲朱静华起先并不了解孩子们的感受,因为从来没听他们讲过。但是有一次她儿子的朋友讲了一句话,给她触动很大,他说:“阿姨,其实我们这一代比你们还要难,我们从小来到上海,都是在边缘生活,都是在人家异样的眼光里长大的。”这句话真的给朱静华震动很大,才知道原来他们的成长比父母可能还艰难,只不过难的方式不一样。

何百成的儿子刚到上海的时候特别不习惯,买了火车票又回新疆去了。何百成硬是让他再到上海去,他对儿子讲:“我们交给你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必须在上海站住脚。你站住了,我们退休了才能回去;否则的话,你站不住脚,我们就再也回不来了。”后来他的儿子光荣地承担起了这个使命。

毛国胜在团场的一个熟人,他女儿回到上海中专毕业后,幸运地分配到上海港务局,应该是很好的工作。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姑娘突然辞职回新疆了。毛国胜在喀什碰到她,问她:“你为什么不愿意在上海住,要回来?”她说:“叔叔,我跟你讲,生活不习惯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那里的气氛让我受不了,感到很压抑。现在你看我一回来情绪就好了。”

那是1993年,毛国胜还在喀什的农三师工作,他借一次回上海出差的机会,接触了不少独自在上海的“小新疆”。临去的时候,他所在单位的同乡们都找他说:“你回去帮我们看看,我的孩子在上海生活得究竟怎么样。”到上海以后,毛国胜专门抽空联系了这些子女。孩子们见了从父母那边来的人都很高兴,可以把有些话说一下了,毕竟他们在上海没地方好说。

有的年轻人对毛国胜说:“叔叔,上海真好,确实好,你看大街上,比农场不知好多少倍。我们也希望融入到上海,做一个上海人,但是总被人家叫‘小新疆’。我们很矛盾,很困惑,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不过,毛国胜一问:“你们觉得还能在这里坚持下去吗?”结果,他们都说下决心不回去了。或许正是从小在新疆的环境里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使他们不仅要登陆上海滩,而且有信心要占住自己的一块地方。

第一个月工资,孝敬你们

日日夜夜,跟着父母生活在狭小拥挤的亭子间,耳闻目睹他们的艰辛谋生,让杨杰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在新疆团场的时候,是半军事化的生活,杨杰这样的小孩子是不知道钱是要赚来的,不知道要做很多工作才能赚到。也不大清楚是要有了钱之后才能买吃的,有衣服穿。

来到上海以后,母亲朱静华主要做一些手工活、针线活,都是厂里放的一些外活。她做过长毛绒玩具、小木偶之类的,经常会把活拿回家里来,给玩具粘帽子、粘手臂等等,家里的小孩子也都帮着一块儿粘。她每天从早上起来开始做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手几乎一刻不停。除了吃饭,把碗筷放下来就接着做,不是用缝纫机就是手缝。床边一点点的地方,正好放缝纫机,只能一个人勉强坐下去,晚上把小台灯放在边上。邻居之间就隔一层木板,很晚了,她还在踩缝纫机,人家都没说什么。

父亲杨清良是辆黄鱼车帮人送货,就像北京的三轮车。一车子几百公斤的货,上桥的时候拼命拉,拼命推。杨杰经常坐车后面,因为爸爸怕他没地方去,他又不爱跟别的孩子玩儿,就带他在身边。杨杰坐在车上的货物堆中,看着光怪陆离的城市在眼前闪过,心里就想: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呢?在新疆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跑到上海来这么累呢?

新疆兵团的上海支边青年二代,在各种场合常常被别人问起:“你是哪里人?”他们往往一时不大好回答,需要多说几句,告诉人家:“爸妈是上海人,但去了新疆;我自己生长在新疆,户口又落回上海。所以,我应该算是上海人吧。”

接下来,他们面临的挑战,就是要活得像个上海人。实际上由于不少家庭都是先把孩子送回来,所以他们许多人就相当于父母返城的小小先遣队,基本上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依赖父母,而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在上海抢滩登陆。

四十多年前,品学兼优的毛国胜因为大资本家的出身而与大学无缘。1993年,他的大儿子毛维俭如愿考取复旦大学。那天,他打电话给父母,报告自己考进复旦了。但是又觉得家里负担蛮大,跟父亲讲:“学费挺贵的,两千六百元。”这在当时是够高的。父亲毛国胜说:“我和你母亲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大学,你只管安心读书。”

在大学里,毛维俭显得比同龄人心事多一些。毕业在即,他被大家戏称为“面试王”。他的不懈努力有了明显成效,多家知名外企有意录用他,最终他却选择了一家工资待遇稍逊的大型国企。之后没用多少年,他已经在这家大型国企的分公司做到财务总监。他的父母也在2004年从喀什的农三师退休回到上海。

毛维俭的那一段求职过程颇有意思。毕业前,在大学宿舍的楼层里,别人总见到他打领带往外走,问他:“干吗去?”回答:“面试。”有人问:“你要面试多少家啊?”此外就是他老有信,楼下的门卫喊,几零几房间的毛维俭,有你的信。别人拿过来说:“你看都是公司的,是不是又叫你去面试?”他跑去面试没钱打出租,就坐公交车倒来倒去。买了一套好西装,八百块钱,很贵了;不过也很值,那套西装在他们宿舍里大家都借用。

真正把毛维俭的决心一下子敲定下来的,是那家公司财务部的领导。当时毛维俭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看他穿的那件T恤好像皱巴巴的,不是很讲仪表的样子。但是这位领导对他笑眯眯的,毛维俭也不认识,就走了过去。人力资源部的人拉住他说:“如果你来这里的话,这就是以后你们的头。就是他跟我们说,想要你来的。”毛维俭就停下来转头看看,那位领导马上走过来,把他的手给握住,对他说:“小毛,你爸爸妈妈还在新疆吧?”毛维俭一下子挺受触动,他简历里是这么写的。

领导又说:“你还有个弟弟吧,读初中还是高中?”随便这么聊了两句。后来有机会他跟毛维俭说了一句话:“我以前是在黑龙江插队的。”他也是插队的,这个感情不是装出来的。当时的这位领导,让毛维俭确定了自己的选择。

他上班以后是从7月的二十几号开始算工资,算半个月。到月初发一半工资的时候,大概是一千五百多块,毛维俭把整数取了一千块,寄到新疆去。写了一句话:“这是第一个月的工资,孝敬你们。”

同类推荐
  • 背面

    背面

    本书共分为四章,分别是内心的村庄、背面的忧伤、远行的足音、这些年,讲诉了作者在生活中的经历。
  • 大伟品水浒

    大伟品水浒

    本书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明星警察王大伟编著。从现代法律的视角品读古典名著《水浒传》,解析《水浒传》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破解犯罪密码,是一部预防犯罪的宝典,加强个人防范的手册,为人处事的百科全书。
  • 绿色经典生态文学系列:延龄草

    绿色经典生态文学系列:延龄草

    本书通过《鸟儿归来》、《鸟巢》、《桦林巡礼》、《蓝知更鸟》等8篇散文作品,描绘了森林中各种各样的鸟类。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花吹雪

    花吹雪

    回想起来,我可能是一个受古书旧书浸太深太重的文人,我更喜欢中国传统文人那种疏朗和纤婉的情调,那种芭蕉绿竹的情调,那种古琴古萧的情调,那种唐风宋雨的情调。
热门推荐
  • 靖难风云

    靖难风云

    以明朝靖难之役为大背景,讲述从洪武初年到永乐年间江湖与朝廷之间的恩怨情仇。按当下最时髦的说法本文也可以叫《落难公子逆袭记》或者说《明朝两家人》
  • 野蛮领爱

    野蛮领爱

    在百姓面前他曾是一个心狠手很恶名昭彰的混混,在兄弟面前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大哥;在女人面前他是一个超级情人。他带着他的兄弟成就了一个让世人瞩目的地下王朝,他带着他的部下成就了一个让世界军人拜服的天下,他带着他的女人成就了一段让天下情侣羡慕的因缘。
  • TFBOYS之不平凡的我们

    TFBOYS之不平凡的我们

    “小凯,我是丁紫郡呀!你不认识我了吗?”王俊凯用冷冰冰的眼神看着眼前的女生,然后用手拉了拉身边的女生,然后抛下她。雨哗哗的下着——“源源,我们去吃好吃的吧!”“好呀!”“啊!”——“千玺,轻松熊送你!””谢谢!“
  • 镇狱传

    镇狱传

    一个天赋顶尖的少年,在偶然得到圣帝传承的同时,也肩负上了除魔的使命。九九八十一锻打造圣兵,踏遍整个大陆,寻找圣火炼丹。寻找宿命中的同伴,走遍世界。一切,尽在《镇狱
  • 红尘旧事之小雯

    红尘旧事之小雯

    有缘相聚,无缘相守。命中注定,我终将失去你……
  • Hunter Quatermain's Story

    Hunter Quatermain's 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尘客栈之江湖小二

    红尘客栈之江湖小二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更何况,身边总跟着一个爱惹是生非的刁蛮小师妹!且看,无辜宅男宅小二,穿越到一个全是女人的名叫《红尘客栈》的门派,会发生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 桃源异世

    桃源异世

    桃源异世是否只是个传说,千年因果是否能够得到化解,万载桃源是走向毁灭还是延续,科技,道法交织,争名夺利,恩怨情仇,看病秧子少爷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
  • 成功男人必须远离的10种女人

    成功男人必须远离的10种女人

    成功男人对于这样几种女人必须多加小心唠叨、贪钱、势利、纵欲、自以为是、工于心计、不懂原则等。因为这样的女人足以使男人身心疲惫,丧失斗志和颜面尽失。对于一个成功者或是正在追求成功的男人来说,这种女人留在身边是他的悲哀。若想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事业和生活都能如鱼得水,就必须远离那些可能会伤到你的女人。本书对男人必须远离的10种女人一一作了介绍。她们分别是随意批判人的女人,贪钱的女人,放纵的女人,工于心计的女人,笑傲情场、左右逢源的女人,势利眼的女人,口是心非、爱找借口的女人,不懂忍让、个性太强的女人,颐指气使、自以为是的女人,不懂原则的女人。
  • 呆萌龙女:腹黑太子欺上瘾

    呆萌龙女:腹黑太子欺上瘾

    当天真浪漫的龙族公主,遇上腹黑霸道的人族太子,结果会如何?答案是吃干抹净,外加不让她返回龙穴。当冰龙公主因不能回家,到处与太子殿下唱反调的时候,该怎么办?一个字,宠!把她宠上天,不管是龙是人,一定不闹!当某龙被情敌离间而逃婚,某太子历经生死的把她找回,并深情告白道:“本宫早就说过,咱们两个是缘分天定,你以为你逃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