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3000000026

第26章 二代,父母返城的先遣队(3)

父亲毛国胜在取钱之前复印了这张汇款单,留个纪念。他在底下写了一段话:“二十一年来都是我们给他花钱,现在他给我们寄钱了,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毛国胜在电话里对儿子说:“我们会记住这件事,你有工作了,领到工资了,寄点钱给我们,很好。今后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多,比如买房子,要懂得节约。”

毛国胜保存的,还有两个儿子中秋节给他们寄钱的汇款单,而他们在边上写的留言是:“从前总是你们给我们压岁钱,现在我们长大工作了,以后该是我们给你们压岁钱。祝你们在新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个钱,毛国胜夫妇都没有用,把它存了起来。

现在,毛维俭觉得曾经的梦想实现了。自己结了婚有了房子,弟弟有个地方住,父母在上海也有地方住,全家人从新疆搬回上海又团聚了。他挺满足,基本的生活能保障,就觉得开心。算起来,他在上海生活的时间已经比在新疆长了。以前他每过一年都会自己算,到2004年是个分水岭,他在新疆跟在上海的时间正好对等,都是十四年。他十四岁只身来到上海,比父母去新疆时年龄还要小,当人生又一个十四年的时候,他已经在这里完全自立了。

拿九百块这么多的工资了

从1964年开始,李梦桃在农六师待了四十多个年头。他曾经是中蒙边境高海拔的北塔山牧场唯一留下的上海青年。北塔山遥远偏僻,气候寒冷,植被稀缺,只有哈萨克牧民散居在荒凉的山地。

“马背医生”李梦桃,走遍了牧区的每一处毡房,为条件艰苦的哈萨克牧民送医送药。长期工作在边境牧场的李梦桃,当年在大家都返城的情况下,选择坚持下去。在女儿李岚的儿时记忆中,父亲的形象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李岚记得,少数民族朋友称呼爸爸都是小李子。她和妹妹小的时候对爸爸印象不深,因为爸爸一出去都是几个月才回来。回来以后,那个灰头土脸的样子,时间长了头发也是灰白白的,又长,胡子一大把。“你说我们还能认识他吗?都叫他叔叔,哪个认识他,我和妹妹都不认识他了。等他全部洗好了,弄好了,胡子刮了,头发理理顺,噢,这个是爸爸。”

上海浦东地区开发的时候,亲戚朋友也帮李梦桃在活动,浦东有些新建的医院也想让他去,他毕竟是有医德有经验有副高职称的专业人员。但是他觉得,像他这样的医生,在上海应该说太多了;可是这样的医生留在新疆很有用,特别是留在北塔山很有用,人家很需要。因为是所谓的“万金油医生”,是全科医生,可以给当地牧民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牧民对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医生,就会欢迎,就会当做救星来对待。

远在上海的大女儿李岚,也像父亲一样努力着。女儿的倔强性格似乎与父亲一脉相承。她从纺织厂出来之后找工作,几经辗转进了餐馆打工。后来成为一家酒楼的店长。

李岚刚开始干餐饮这行的时候,做传菜员,跑菜的,端着菜跑到确定的台子,把菜名报了,上菜。她劲头可大了,不停地来回端菜上菜。结果,有一次主管要找她谈话,李岚以为他要训自己。心想,干得挺卖力的,干什么还要说我?主管说:“我不是要说你不好。你看你在那里跑菜,整个一中午就没看见别人出来过,就你一个人跑。”可是李岚觉得高兴,自己愿意啊。

那次到发工资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她兜里好像只有两分钱。但是两分钱能干什么呢?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能干。她只能走路上下班。因为在单位里上班,有饭吃,还有夜宵,那么就吃好了再回来。

但是这个星期有一天是她休息,怎么办?她就从前一天晚上开始看电视和借来的录像片,看得晚一点,再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起来以后把衣服洗掉,屋里整理一下。差不多又快晚上了,继续看电视,看完电视接着睡觉。睡到次日早上,跑到单位里去吃饭。她坚决不借钱,因为没钱花是自己造成的,是她没有把钱计划好,所以到这个时间就应该没饭吃。

六个月以后,李岚的工资从五百五十块涨到九百块。第一次拿到这九百块的时候,她眼泪都掉下来了。她对自己说:“李岚呀李岚你不容易,终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拿九百块这么多的工资了!”

在餐厅里她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客人,也遇到过搞医学方面的人,人家随口问起她:“小姑娘,你是哪里的?”李岚说:“在新疆长大,但我是支边青年子女,户口回到上海的。”人家就说:“新疆医学界有个李梦桃的。”李岚说:“那是我爸!”人家都特别吃惊:“啊,真的?是你爸爸?”那个时候李岚觉得可开心了,因为在这里也有人知道她的爸爸。

对李岚来说,既然已经出来了,已经走到现在这一步,就要再努力地走下去。不管将来是什么样,努力过了,充实过自己了,就可以了。没有让爸妈担心,这样就够了。但是如果有机会,她还是想跟全家在一起,还是想回新疆。

她从1991年到上海,十几年没有跟爸妈过一次年。2003年那次她辞职,就是特意选择在过年的时候,之后就赶着回家过年了。

李梦桃在牧区长大的二女儿李静也像他一样,在团场医院成为一名医务人员。她工作有十年了。有人问她:“你向往上海吗?”她说:“那肯定的。”不过,李静又说:“我觉得对现在很满足。上海是个很发达的城市,也是我父亲的故乡,我只能说是去旅游,或者是看看亲人,肯定会去的。但是新疆这里是我生长和工作的地方,我也热爱这里,热爱自己的工作。”

嘱咐她,不要说是新疆回来的

在上海市区的一座写字楼里,有一家物流公司,创办人叫刘伟,她也是上海支边青年的二代。刘伟从兰州大学毕业后回到上海,先给人家打工,2001年自己开公司做老板。现在,包括她姐姐,她另外一个同学,还有做外勤的,都是新疆支边青年的子女。她觉得相对于上海本地长大的年轻人,他们应该是更能吃苦耐劳。因为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开始没有人认可你,就要更努力一点。

但不可回避的是,这些支边青年二代,背负着生存的压力。在婚恋方面往往要遇到或多或少的波折。他们当初回来,普遍的情况是,男生进了钢铁厂,女生进了纺织厂。一个男孩子在钢铁厂,没房子,没存款,要说在这边找个不错的对象,那是蛮难的。家里没有住房给你,说到存款,当初父母往返在路上,全都“铺铁路”了。就算父母回到上海,工作了几年,能有多高的收入?所以这些人的择偶条件往往比较低。

尽管刘伟是兰州大学毕业回来的,但是当时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人家介绍对象时,先嘱咐她这么一句:“你可不要说你是新疆回来的。”

一次,在刘伟的公司里,进来一位送快递的男青年,经介绍得知,他叫张双平,也是支边青年的二代。他1989年落户上海,父母还一直在新疆。他骑着摩托送快递,风很大,他一路更是风风火火,争分夺秒。为了多挣一份工钱,张双平跟人商量,把自己的保安工作调到夜班,白天就可以兼职跑快递了。他刚回上海时分配到钢笔厂,没几年遇上国企倒闭和职工下岗,两万块钱买断工龄后,他就一直在做各种能够得到聘用的工作。他刚回来的时候没觉得怎样,几年以后,人家招工的都要什么学历,自己就没信心去找好的工作了。如今他的固定工作是在小区做保安,夜里在几个小区轮回巡逻。

现在他最大的烦恼还是住的地方没解决。他讲道:“很多事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过他觉得理解父母那一代人,他们也不容易,当初去新疆不也像自己回到上海时的年龄;他们当年也是离开父母,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去,那边的条件当然比上海差得多,可是那么多年也熬下来了。

上海最早有互联网的时候,杨杰是第九十位个人申请的用户。他通过自学,现在已经成为IT音乐界的佼佼者,专门给知名品牌网络游戏制作音乐和音效。在他自己的公司录音室里,他坐在工作台前用设备模拟出新疆那种风暴的声音。

杨杰操作的时候,电脑上显示出声音波幅,音箱放出音响效果。他说:“嗯,差不多应该是这样子的。我希望能够录到那种风暴的声音。不遥远,对我来说不遥远,现在还记得很清楚。新疆在我的记忆里,所有的声音都是很有颗粒感的那种;像磁带一样,很有颗粒感的声音。”

当年,那些跟着父母,辗转去江苏盐城海丰农场的子女,就读于那里的中学,同样曾经是支边青年的中学老师对他们有这样一番告诫:“你们现在是在考什么?你们就是在考户口。考你们自己的户口,也是考你们父母的户口!”

一代支边青年的还乡梦,在他们子女的身上延续着;子女们怀着父辈的祈望,回归到“美丽的新世界”。而他们,各自有多少梦圆,又有多少的失意。

这些年来,上海支边青年的人生起伏,有形无形中影响到子女;而反过来,子女的生存努力,也时时牵动着父母。这其中,跨越新疆与上海的曲折经历,是两代人都抹不去的共同烙印。

同类推荐
  • 中华古文精典

    中华古文精典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有历代王朝兴衰的沧桑,有百家争鸣的传世辉煌,有风景如画的冰河山川,有琳琅满目的都市繁华。在时间穿梭的长河中,弄潮人物纷纷登场,名篇佳作满目琳琅,奇谋大略左右挥靡,生活百态趣味盎然。
  • 柳光铎诗稿

    柳光铎诗稿

    柳光铎,1938年生人。退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員。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爱诗词丶收藏丶书法丶艺术刻字丶民间工艺。柳公葫芦是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诗集出版。
  • 解放临沂

    解放临沂

    许世友,这位在共和国将军的行列里,以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性格而闻名遐迩的特殊人物,以其貌似粗犷,其实缜密;嫉恶如仇,大智大勇的性格,曾经征服过他属下的无数将土。山东的解放战争,就是在他领导的胶东军区,首先拉开的帷幕。
  • 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

    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

    我们有太多的挣扎和压抑想去远方奔走发泄,也有那么多不忍挥去的从前想躲起来珍藏。可是在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格和勇气那么洒脱,说离开就离开。希望我们的心智能如年龄一样成熟,承担得起每一次决定后的代价。如果,旅行是为了释放,为了找到一种淡定自在的感觉,去哪里,还重要吗?一个人,不用太长时间,不必走太远,甚至不用行李,就是随着心情去走,去认识那些每天都能看见却从未走近的地方,就像到了一个全世界都找不到你的小天地。让所有包袱,统统被安静的自己消化。
  • 荷塘

    荷塘

    《荷塘》是梁必文步入生命之秋后出的又一本诗集,字里行间已没有了年轻气盛时的外露与浮躁,代之的是内敛与平和,追求的是一种诗的静美的诗思。
热门推荐
  • 无法无天

    无法无天

    阵,看似鳞次栉比,又看似什伍东西。然,实为章法有序,随目标变化而变幻,得当之时,以少胜多不在话下。而神、仙、道中人,对此却不屑一顾,以为阵法只是辅助之物,自己一式神通之下万人皆为蝼蚁。费此心机,得不偿失!而他恰恰相反,却以“阵”入道,自创“阵灵”一途。
  • 巅峰赌徒

    巅峰赌徒

    赌,人之天性!财富权势、身家性命,无所不赌,无人不赌!!小赌怡情,大赌激情,狂赌豪情!!!---------------------------------------------------这是一个高度,赌徒世界的高度,除了他无人能及!骰子,棋牌,那不是他的道具!!作坊、企业、国家、种族,那是他涉赌的对象!!!绝对控股,那是他的高度!!!!---------------------------------------------------
  • 诡谲医生多面妻

    诡谲医生多面妻

    她冰山附体对世事淡然,宁愿喜欢女人也不相信这世上有好男人。他诡谲邪魅又有高超的医术,偏偏喜欢啃又冷又硬的骨头。当她放下戒备接受他的时候,他为何又一反常态狠毒报复。一对不打不相识的冤家,牵扯出一段痴迷哀怨的过往。
  • 剑,江湖

    剑,江湖

    一柄冰冷的短剑,一颗炽热的侠心,这个地方是江湖,有热血情仇,有尔虞我诈。江湖人,可敬又可悲。
  • 单亲妈妈古代奋斗史

    单亲妈妈古代奋斗史

    做个母亲不容易,做个穿越便带了球的便宜母亲更不容易。想为娇儿选个爹,是原装的凑和还是外进的优良?怀胎十月儿降生,说得容易怀起来难啊!
  • 魔刀公子

    魔刀公子

    山中青年忽现世,引得江湖各方动。一语刀诀轻念,江湖翩翩少年,只为一个信念,恍若穿越万年,漫天桃花已落双肩,琴声喧喧咋看谁人弄弦。不作善界,不落群魔——是为邪也。
  • 愿与凯一生相伴

    愿与凯一生相伴

    梦琳的初牵初抱怎么都给了王俊凯?自己怎么会这么好运和男神又牵手又抱抱的。(在网上看到好多本关于三小只的小说,但是大部分都是半途而废了,没能坚持下来的,可能是因为时间少,而且还很苦恼结果怎么办吧!放心,菲菲会坚持下去,不会放弃此文。菲菲会用十分的努力换取您三分的满意。)
  • 偶遇神王重生之逆天神女

    偶遇神王重生之逆天神女

    她,普普通通的一个小学萝莉,身后有着巨大的魅力,死后重生,神力觉醒;他,云落大陆最大家族内定继承人,天赋绝伦,腹黑无比,五岁测试时被扼杀,转胎到人间。两人相遇,一个笑里藏刀,一个腹黑聪明。
  • 饮水知冷暖

    饮水知冷暖

    红色的眸子里无一丝情意,“若这天下容不下我,那我便不容这天下”“我非妖非魔,为何你们都想除掉我?”“哦?我会为一个女人失去理智?”
  • 古今商贾(智慧谋略文库)

    古今商贾(智慧谋略文库)

    本书从市场、企业形象、产品价格及营销这几方面讲述了古今商贾的智慧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