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4100000035

第35章 草场边是流淌的河水(3)

前后不到一个小时,玛依古丽一手提着水壶,一手端着铁盆走进来了,请我们一一净手,这就意味着,房外大锅烹煮的羊肉已熟。再看时,草原上上等肉质的手抓肉端进来了。我早就被明月平时的描绘弄得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伸手就抓来大嚼,但有明月来前的告诫,知道这里还有一大套学问,那就是羊的十二根骨头和其他部位的肉应该分给什么样的客人都有一定的规矩。玛依古丽首先把盛有羊头、肋条肉的大托盘放在我岳父面前,我岳父取刀割了一只羊耳朵递给大叔的一个最小的孙子,据说这是教诲孩子要听大人的话,然后把羊头递回盘里,开席就这样完成了。我先是客气一番,然后抓起一大块就啃,真是又鲜又嫩又香。阿丽娅带着笑意看我吃完了三大块,然后说,这是刚煮出的新鲜手抓肉。我必须承认,这绝对是迄今为止我吃到的最鲜美的羊肉了。

相比之下,明月并没有像我一样拼命地吃羊肉,而是一块一块地吃着香馕。她悄悄地告诉我,烤馕蘸酥油吃别有风味,阿丽娅家的烤馕特别好吃,比我们平常在集市上买的香多了。

一位据说是阿丽娅堂哥的小伙子一个劲地用匙勺拨拉手抓饭到我们面前,劝我们多吃。他还在我和明月面前的手抓饭上各放了一大块黄灿灿的酥油,按照哈萨克族的风俗,这是主人对你的礼遇,你必须吃掉,否则就是不尊重主人。我吃了几口酥油饭,味道的确喷香,明月很喜欢,但让我一下子吃太多还真不习惯。

吃好了,临下炕前,我还按照穆斯林的风俗,双手摸了一下两边脸,做了一个吧嗒(即“祈祷”),以前听哈萨克人说这是感谢安拉,意为感谢真主安拉赐给我们好饭好菜。

我请求女主人表演一段哈萨克舞。玛依古丽微笑着答应了,阿丽娅的堂哥让阿丽娅去里屋拿出冬不拉,把大鸭梨一样的一头搁在自己的右腿上,很快便弹拨出一串清脆的曲子,那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奶茶歌》的前奏。阿丽娅唱起来了,玛依古丽随之起舞,欢快、奔放而又随曲婉转的舞姿,演绎着哈萨克族的热情、开朗、多情和奔放的草原气息。

严冬的阳光暖人心,

沙漠清泉最珍贵,

奶茶斟满情和谊,

歌声绕着彩云飞。

阿丽娅虽然很年轻,但显然是这里草原上的歌手,歌声时而舒缓缠绵,时而急促嘹亮。又仿佛是正处在恋爱中的青春少年,骑着骏马奔跑在起伏连绵的牧场上。我想象着一个英俊勇敢、强悍健壮的小伙子和一位能歌善舞的美丽少女正在草原的毡房旁对歌约会。阿丽娅的堂哥坐在炕上摇头晃脑,弹出的乐音依然清晰有力,阿丽娅唱得抒情奔放,有着充分的热情。冬不拉的弹奏声告诉我,哈萨克族的巴郎(即“小伙子”)们和克孜(即“姑娘”)们总能感受到草原春天的灿烂和欢乐。

离开这个家时,女主人送给我们一些烤得很地道的香馕。阿丽娅送我们出来,一直送到离她家房子老远的一片草场边。她是代表了这个家送我们的,也只有她更容易与我们产生共鸣。毕竟,她是一个从知识到阅历方方面面较家里其他人更全面的年轻女孩。和她谈话听得出,她对我们这种走南闯北的经历有点儿羡慕。她说她还没有去过草原以外太远的地方,最远就到过县城。虽然我喜欢听她唱《奶茶歌》,但是我真希望她离开草原,回到学校,她不应该这么小年纪就回到闭塞的马场。但是和她说这话的时候,她一直无语。再劝她,她就说,这次招待你们太简单了,下次你们回马场要选一个好季节回来,好季节才会有美丽的东西看,有好吃的东西吃。多么纯朴的哈萨克族姑娘,也是多么令人怜悯的草原女儿。她应该坐在有着五十多个同学的教室里,品读我们的优秀作家描写草原的美丽语言,而不是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跟我们谈论好吃的东西!

钢索木板桥

2005年秋天,我回到老马场小住。和我一起回来的还有我那位同样向往新疆的南方大学同学李怡光。有一天,当我们各自举着一挂沙棘子一边品尝着一边走到红柳开得如火的河滩时,我惊讶地发现我曾经多么熟悉的那辆拉索缆车不见了,代之的是一条两边有铁丝网围护着的钢索木板桥。漫长而浩荡的跨河钢索木板桥,很像童年时代电影中的泸定桥,桥下流水潺潺。靠马场这边的桥头矗立起一扇门,灰白干涩的门板被一把小秤砣般大的铁锁锁住了。门板上还用墨笔写了一个手机号码和一个电话号码,那肯定是这桥的主人留下的,但是没有留下关门的原因。我想,在这秋天的大忙时节,关门的理由大概就是桥的主人农活太忙了吧,而过桥的人又不是每时每刻都有,因此门就要经常地锁着。留个电话好让那些不定时过河而又带着手机的人通知主人开门。

碰巧那天我没带手机,于是张嘴深深地吸一口气,朝岸边一百多米远白杨掩映的那片房子喊起来,过河啦——开门!我似乎听见自己的声音很洪亮,把河对岸几棵杨树上的一群黑鸟也惊飞了。我的同学也亮开喉咙用他的广东话喊叫,有没有人啊?接着又喊,开门啊!河岸的野果林和芦苇在我们的喊声里不停地晃动,我想,我们粗大的嗓门肯定把河岸的小动物们都吓跑了。

但是四五声喊过了,依然不见桥的主人走出来,也没有听到任何应答。我只好用同伴的手机拨打门板上留着的号码,一会儿电话就接通了,接听者是一个女的,很重的夹舌口音,我说我在河边等着过桥哪。女的说,你等一下,我马上来,便把电话挂了。

我靠着桥头的铁索吃着沙棘子,酸甜的汁液一股股地流进喉咙。又等了三四分钟,终于远远地看见六七十米外的白杨树林里,亭亭地走来了一位裹着紫色斜纹头巾穿着一身牛仔服装的女子。尽管我几乎相隔半年不见阿丽娅了,但是眼前走来的女子我还是第一眼就看出她不是阿丽娅。近了,看清了女子脸上酱黑酱黑的颜色,我才认出是玛依古丽,大半年不见,她已经变样子啦。我先问起那辆缆车,玛依古丽用流利的汉语说,夏天的时候我们拆掉了,建了这座铁索桥。她告诉我,丈夫的副食店生意很好,阿丽娅已在这年春天回到乡中学上学,念初二和初三的费用都绰绰有余了。

铁索木板桥的收费依然是每人每次一块。收钱的再也不是阿丽娅——2006年夏天我在马场的时候也没看见她,到了秋天也没有看见。兴许是桥比缆车好走,还可以骑摩托车,铁索木板桥上走的人越来越多了,过桥的时候,人踩在木板上有点儿像荡秋千。木板的缝隙通常有两三个手指宽,从那些缝隙向下看,水流很急很急,被河风卷上人的脚底,很冷很冷,水汽吹拂着人的脸,冰凉冰凉。这水是从库尔德宁天山脚下流来的,是雪水,也是纯水。看着这翻腾的浪花,听着这哗哗的水声,闻着这掺了花草味道的水的气味,有些梦幻的感觉,心境很净,想法却很遥远。

还有许多次,我骑了光旭的摩托车过桥。车轮在木板上滚动时发出咚隆咚隆的响声,整条桥晃荡得厉害,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会有些害怕的,但是车轮的响声像有谁在为我们的勇敢擂鼓助威。桥晃荡得厉害的时候,正在桥面两边行走的人都不敢动,只好紧紧地抓着铁索靠着,眼睛望着桥下的潺潺流水。10月上旬的吉尔尕朗河水依然很丰沛,河风扑面而上连绵而清凉。在桥上遥望东南面的喀班巴依雪峰,银白的雪线已经快要下到半山腰了。

2009年春末夏初我们回来时也是如此。不同的是每次为我们开锁的已是阿丽娅的奶奶,她已经和我相当熟识,看见我之后满脸皱褶里堆起一片淡然而缓缓的笑意,缺牙的嘴里好像一直在咀嚼或者嘟囔着什么。我依然不怎么懂她的哈萨克语。但是我打听到,年轻的少妇玛依古丽已经去了新源县城,和她丈夫一起经营一间面积近二百平方米的小型超市。2008年7月,我专门到了县城看过他们的小超市,架上货物琳琅满目,顾客有出有进,在这样一个不足三十万人口的县城,属于正常运转。

到了2011年7月,我回来时专门到河边看那座钢索木板桥,发现桥已成了危桥,河滩边的桥基已基本被春日的大水冲塌,桥面的木板只剩下三五块,而通往这边马场的路口因为一户人家建房的需要,基本占去了三分之二,实际上就等于封住了。我问光旭,他说现在去莫乎尔巴扎的路已改走二队,在二队河边,马场投资十万元新建了一座钢索木板桥,也不用收钱。我和光旭骑着摩托去了二队,站在河边看那座新修的桥,桥的确比旧桥坚固多了,光旭骑着摩托车走在上面晃荡也不大。我站在桥上凝望桥下滔滔西流的河水,想起前年还在通行的那座桥,那座阿丽娅家的钢索木板桥,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再也没有人走它啦,我也不会再有机会走它啦,我不禁感慨悄悄变化着的一切。2011年8月我在马场的时候,马场的人还跟我谈到,等到明年河坝对岸的公路变成油路,我们乘车就可以全程走油路了。那么,走眼前这座钢索木板桥,那只是步行或者骑摩托车走捷径的人才需要的了。

那个阿丽娅姑娘呢,据说她自2007年到县城里读高中后就很少再回老马场,如今她已经上了大学。玛依古丽说她的目标是到乌鲁木齐上新疆师范大学,回来在县城当一名教师,或者回到乡里也行,因为现在这里还缺少热爱乡下的教师,而当前教师的地位和薪酬也不低了。这是一个考虑到自身志愿和地方实际的理想,我在心底里祝她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

同类推荐
  • 解密中国大案(四)

    解密中国大案(四)

    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 我们是兄弟姐妹

    我们是兄弟姐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传家宝、水的故事、伟大的爱国者、给志愿军捐战斗机的人、重逢、白衣圣者、月亮母亲、我是孔子的弟子、在航校的日子、生命的接力赛、车祸发生以后、大爱无疆、寻找匿名者、南疆的“国语小学”、“草原保尔”崔志永、牵念的家等等。
  •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不论生产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所有的劳动者和工作者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当然,我们的文章家、文学家,以及一切爱好写作的同志们和青年朋友们也不例外。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也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进行写作的。
  •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本书为绿色散文阅读丛书中的一本,为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散文新作合集,本册为全套书中的人物卷,书中用细腻的笔法描摹了作者在幼时及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作者被选入中小学教材的文章不胜枚举,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本丛书包括:1.《一枕河山》2.《蜜色黄昏》3.《水碗倒映整个天空》4.《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含辛茹苦》5.《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热门推荐
  • 绝色神医:转世为寻夫

    绝色神医:转世为寻夫

    她与他原本是一对眷侣,却因为顶级雷劫而陨落。两人约定来生再见,重逢之路有多坎坷.....且看腹黑夫君如何吃醋。“你以后离他远点,不然我会让他下不了床!”某美男吃醋道。“........”某女神看着天空。一群乌鸦飞过........
  • 领主系统

    领主系统

    “哇……这是哪儿?”“哈哈哈……穿越这好事,终于轮到我了。”美女、财富、权利,我来了
  • 噬碎虚空

    噬碎虚空

    一个吞噬灵脉的纪元已经开启。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只有数之不尽的灵脉。灵脉不是用来栽种药物的,而是用来的吞噬的。看小镇的废物小子如何吞噬灵脉,如何破碎虚空。
  • 萌行末世

    萌行末世

    谁说女子不如男?末世来临之时,璃茉带领着一群女子军,打丧尸。降妖兽。讨回那些被受屈辱的女人一个公道!让那些进化着知道,其实女人也可以拯救世界!……主角在末世前时就有特殊的能力,那是一次和闺蜜们打游戏得到的。她可以使用英雄联盟里面各种英雄的能力!有丧尸来了!行,我提莫的技能先隐个身,在种一个蘑菇!炸不死你?有远程怪物在吐口刺,毒水,骨头?没事来个疾风的风墙,就问你们怕不怕?另外还有一个农场空间?末日什么的完全不怕吗!……等级分别为青铜白银黄金……
  • 痞妃倾城:惹上邪魅鬼王

    痞妃倾城:惹上邪魅鬼王

    推荐新书《绝色小痞后:妖孽邪帝,用力宠!》她是恶名在外的纨绔痞女,刁钻蛮横,嚣张狂妄;他是尊贵无双的邪魅鬼王,腹黑阴险,人人敬畏。一次中毒,他们有了纠缠,“女人,惹了本王,你不觉得应该负责么?”她撇嘴,“我惹得人多了去了,想要负责?门口报名预约排队去!”某王邪肆一笑,忽然塞给她一个粉可爱的小包子,“本王特权插队!”
  • 神剑阿青

    神剑阿青

    阿青不是为了剑而生的,因为剑是为了阿青而生的。
  • 元曲之美

    元曲之美

    本书作者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并附有原作欣赏及曲人小传。
  • 新编税收优惠政策读本

    新编税收优惠政策读本

    税收优惠政策颁布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国家制定了大量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对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吸引外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发挥了巨大的历史性的积极作用。
  • 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又称《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是德国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通过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加工德国民间的童话、神话、传记,完成出版的一部著名童话集。他们的童话一方面保持了民间文学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同时又进行了提炼和润色,赋予它们以简朴、明快、风趣的形式。第一卷于1812年圣诞节前夕在柏林问世,共收录童话200余则,自问世以来,《格林童话》在全球影响十分广泛。
  • 西南纪事

    西南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