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85800000048

第48章 附录一 唐氏职场胜经(3)

沟通的学问中,光有意识和技巧还远远不够,必须使沟通成为一门艺术。沟通的深奥之处,可以用一种艺术的方式来体现。你要学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何让对方接受你、认同你。你要经常反省、反思,措辞是否到位,是否容易产生误解。你还要尽力影响与你相关的团体和个人,不仅让他们接受你的观点,还要让他们主动配合你的工作,实现你的目标。

沟通法之二:态度和目的正确

在本书的第三章里,我曾讲述了1994年我决定加入微软。一开始和小兰提出去微软面试时,她没有反对,她赞同我的确是该去微软这样的大公司看一看。

可是等我通过微软总部的面试,真要搬去西雅图上班的时候,小兰明显变得情绪低落。

我不得不坐下来和小兰“谈判”。我特别能理解小兰当时的心情。我留学日本后,小兰也设法去了日本。我来到美国,她又放弃了在日本的工作,而且好不容易才办妥了来美国的签证。我的父母也到了洛杉矶和我们团聚,我的大女儿也即将出生。眼看一个三代团圆的家庭在异国他乡终于站稳了脚跟,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当时我在洛杉矶的3家公司都在赚钱,我们总算过上了好日子,可我竟然要关掉公司搬到西雅图,去微软做一个普通的软件工程师,年薪也不过区区5万美元而已。

我想她也一定期望我的职业生涯有新的突破,她只是十分担心我这一步走得太过于冒险。于是,我对她说:“我们的双鹰软件公司主要是给日本的软件公司做外包为主,你在日本的时候也知道,日本人对微软有多么崇拜。前几天我跟客户无意中说起我要去微软总部面试,他们竟然都很崇拜我,觉得世界上最优秀的软件高手才有机会去微软工作啊。而且他们说,我去了微软,如果有可能,还是要把单给我做,而且是比以前更大的单。所以啊,我去微软就是深造去了,两年以后我再出来,那就是有金字招牌的软件工程师,到时候接单就更容易了……”

我强调自己去微软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虽然做出的改变是巨大的,但却是合乎逻辑的变化(当然,后来因为我在微软里发展得很好,自然也就没有再回去做我自己的公司)。小兰就这样被我说服了。

虽然后来我经历过无数职场上的重要变迁时刻,但至今为止,我仍然把这次和小兰的“谈判”看做我生活中最得意的一次沟通。我在入职之后的一段时间因为看不到出路而异常迷茫,小兰还反过来安慰我,说到了新环境总是需要时间来适应。我这才完全定下心来,为了能在牛人众多的微软脱颖而出而全力以赴。没有小兰的支持,我能在进入微软不到一年后就抓住机会从一名程序员升迁为部门经理,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我总结自己沟通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遵循了两大原则:第一是态度正确,我从来都是和颜悦色,两个人坐下来把问题摊开来心平气和地说明白、讲清楚;第二是目的正确,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大家达成共识,把事情做好,而不仅仅是为了我单方的个人利益。

正因为遵循这两项基本原则,我在以后的职场生活中,沟通谈判的潜能完全施展开来,几乎无往而不利。我也特别想告诉大家,在职场沟通中只要坚持这两点原则,那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沟通法之三:沟通是一种习惯

很多人知道沟通的重要,但却每每在需要的时候忘记沟通的原则,或者态度错误,或者目的错误。最终的结果必然如缘木求鱼,非但达不到目标,反而适得其反。

我想,那是因为没有把沟通作为一种习惯,成为工作中的本能反应。要想养成这种习惯,方法其实也很简单比如,我们每天都要在职场上说不少话,就应该经常反思:刚才说的几句话,究竟应该不应该讲?表达同样的意思,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是否在别的场合讲,效果会更佳?听了我的话,对方是什么反应,如果换做是我自己,我会怎么想?

时常进行这样的理性的分析,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刚开始的时候你要强迫自己,就跟改变自己的性格一样。但是到了后来,一个已经拥有善良、乐观、向上的性格的人,根本不需要强迫自己。沟通也是一样。刚开始你要强迫自己,有些话不能说,有些话不能太快地说,而有些话是必须要表达出来的。

当沟通变成你的一种习惯后,你会发现,良好的沟通能力真的可以改变你在职场上的很多际遇,许多往昔觉得困难无比的事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许多过去难以打交道的人其实都有容易接近的一面。让沟通提升你的职场竞争力,何乐而不为呢?

沟通法之四:把领导当做一个特殊的普通人

怎样和领导沟通,也许是所有职场人觉得最困难的一个课题。我的诀窍就是,要把领导当做一个特殊的普通人。

所谓普通人,是说领导和我们一样,同样有喜怒哀乐,同样有爱恨喜憎。以对待普通人的平常心去和领导沟通,你和领导的距离就不会那么遥远。同时,领导毕竟是领导,你要意识到他的特殊之处,因而怀有特别的尊敬之心。

比如我在微软时面对盖茨,我的基本沟通态度还是和对别人一样,那就是以诚相待。随着职务的提升,我和盖茨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我对盖茨的了解也逐渐增多。在对盖茨的伟大胸怀和商业天才的敬佩日渐加深的同时,我也意识到,盖茨其实还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爱吃汉堡包和烤鸭、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又有点孩子气的美国男人。

我在本书第三章里写过,第一次和盖茨单独见面,是在1997年微软于日本发布一款由我主持设计的新产品之时。为了让盖茨上台时能够迅速找到最好的演讲位置,我在舞台上事先用粉笔画好了脚印。后来有人问我:你这样做是不是有讨好领导的嫌疑?我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其实,不光是在舞台上画脚印,那次东京发布会时我还守在休息室的门口以备盖茨有不时之需。后来我做微软中国区总裁时接待盖茨访华,我在盖茨下榻的酒店提前准备好他最喜欢的汉堡包和北京烤鸭。

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将盖茨当做一个特殊的普通人看待。他虽然贵为微软公司董事长、世界首富,但他也是一个有着普通人需求的常人。他上台演讲时可能因为紧张或者准备不足,而不知道哪里是最好的位置。他在陌生的环境里可能分不清东南西北。他有自己的食物偏好,如果吃不到中意的食物,他工作时也可能心情烦躁。

我所做的事,就是将我从日本学到的规范和细致做到极致。不仅仅对盖茨是这样,事实上对微软的其他高管,我都一视同仁,都是同样对待的。因为这是我身为经理人的职务范围之内该做的事。而职责之外的事,即便举手之劳,也绝对不做。因为那样不规范,不职业。

不光和领导打交道时如此,包括和客户、同事以及下属的沟通,你都要把对方当做一个特殊的普通人看待。因为人性是相同的。你理解他,你尊重他,在这样的基础上,还有什么是无法沟通的呢?

沟通法之五:人情先于生意

我任微软中国区总裁之初,微软中国与政府的关系并未完全理顺。就任期间,我做了很多政府关系方面的工作,也确实让政府的领导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对微软公司的看法。其根本核心还是要做到让领导信任我这个人(此刻我就是公司的代表)。

如果对方对你有了好感,相信你、接受你,自然就会接受公司、相信公司。

而有些做政府关系方面工作的人更多地喜欢说公司怎样有名、有实力,在中国做了多少投资等等,让人感觉他们公司来中国是来帮助中国的。这样的沟通方式,政府的领导肯定是不会接受的。且不要说一家公司对中国而言实在是太小了,而且这种方式也太商业化了。不要忘记领导也是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政府觉得微软在中国过于强势。微软公司常说需要与政府合作,其实这意味着把自己放在了与政府平起平坐的位置,这是不对的。我的策略,是把自己定位于群众,我会对政府表示,政府部门与微软中国是干群关系,微软会以群众的姿态接受政府的领导,完成领导赋予的任务。然后,领导关心群众是理所当然的了。

我和政府领导交流的时候,也从来不提微软是多么伟大的一家公司(其实不说也应该知道的,他愿意来接见你本身就是因为你公司的名气),而更多地谈及一些个人方面的情况。比如说一下我自己的经历,然后引出他过去的经历。任何人都很愿意回顾过去一路走过的辉煌。如此就很容易拉近双方的距离。这样两次下来就可能成为朋友。我经常和员工说:“要能和领导交上朋友,朋友间还需要做关系吗?”

包括对媒体记者也是这样。我绝不把和媒体的关系仅仅定义成工作上的事务关系。我不但设法记住每一个采访过我的记者的名字,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主动给记者发祝福短信。先和记者交朋友,交上了朋友,还需要公关吗?

做一个好的销售也是一样的道理。先不要谈你的产品多好,而首先需要加深个人的感情。人都是有感情的,人情先于生意,这就是中国的文化。

沟通法之六:坦诚是一切沟通的基础

也是在我任微软中国区总裁的时候,微软公司在国内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与媒体的关系相当紧张。许多媒体异口同声地说微软在中国是在搞垄断。我希望通过与媒体的沟通,让他们理解微软当时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在我看来,中美两国的沟通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美国人追求的是滴水不漏,比如美国的白宫发言人。而与中国人打交道,最受欣赏的沟通方法是坦诚。

当时,舆论普遍认为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在中国定价太高。对此,我坦诚地告诉媒体,自己也认为价格太高,但这不是我能决定的,是美国总部的决策。这句话说出后,媒体和公众认为我没有在定价问题上狡辩,而是道出了真正的实情。

我上任之前,在微软的新闻发布会上,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况:举手提问的记者很多,而被叫到的记者却总是那么几个。这几位据说是和微软关系比较好的,所提的问题是“经过了微软公关部审核”的。但是这种防范的做法恰恰起到了相反的效果。记者们没有机会问自己的问题,更得不到微软方面的回答,往往凭自己的判断来下结论,发表的文章对微软更加不利。

我改变了这种状况。我当时提出一条与媒体打交道的原则:能说的我都说。

我认为,记者也是人,只要真诚地对待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想知道的事情,就不会有什么猜疑和误解了。所以,只要记者问到的问题,我都用一种特别诚恳的态度,实打实地回答,从来不耍花腔。不能说的就告诉记者,“微软是上市公司,有些问题实在不方便透露”。而只要能说的,就一五一十地把来龙去脉都说出来。

我也改变了开发布会时选择性地让记者提问的方法。只要有记者举手,就让人把问题问出来,发布会时间不够用,发布会结束之后再交流。如果我没有时间,就让相关的人员留在现场继续解答。

自此,我的坦诚赢得了媒体的信任和认同。很多媒体都能感觉到,我是在用心与他们交流。微软在中国的形象也因此大为改观。

第七篇职场心理暗示法

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满足?如何找到自我?如何重获力量?——这是我们在职场生涯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职场上充满了数不清的明堡暗礁,不安与不快是最常见的两种负面情绪。如果不能时时予以自己足够多的正面心理暗示,我们非常容易被负面情绪所左右,自己打败了自己。

有人问我,你所谓的职场心理暗示法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有本质的不同。阿Q是在看不到任何出路的情况下的自我麻痹,而我所说的心理暗示是积极向上的,一定是发自内心而非自欺欺人。

心理暗示法之一:为自己打工

在中国,打工似乎总是不如做老板那么的光彩。但我对打工的定义是,我不是在为别人打工,我是在为我自己的人生打工。因为我的工作改变了我的人生、家庭、未来。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平台。人生就是一个舞台,你从生下来到离开人间,就是在舞台上表演。我们每个人都是为我们自己在演出。有的人喜欢自己搭一个小舞台,这无可非议。你摆一个地摊做创业者,你觉得这个舞台就是属于你自己的,这很好。你希望在一家大的公司里,利用公司的平台做事,这也很好。舞台没有可比性,只是看你喜欢什么样的舞台。从这个角度讲,打工也好,创业也好,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作为一个打工者,我们只是需要告诉自己:为自己打工,为自己演出。在你的人生舞台上,你永远是主角。对于这一点,你一定不能放弃。

心理暗示法之二:我是老板(上级)的合作者

在如今的工作环境中,最艰难的挑战,也许就是如何既要获得事业上的提升又要维持自我的独立性。职场上的成功,绝不仅仅是保住工作而已,更是追求心理上的自我满足。虽然我们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都会从基层的员工开始,但我希望你不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打工者。

我刚进微软时,只是一个底层的工程师,但我从来没有以打工的心态看待我的工作。包括后来成为职业经理人,以及跳槽至盛大、新华都,我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打工者。因为我一直都在坚持做自己的事业。

同类推荐
  • 共和国大使

    共和国大使

    本书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达·芬奇的艺术之手,着重描绘人类的精神领域,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纳训一生的爱国热情、理想与追求,以及曲折的人生经历、鲜为人知的遭际命运、不寻常的痛苦和欢乐,作了较全面、客观的描述,并对其文学翻译活动和各译本特色,及其在民族教育与中阿文翻译方面所做的贡献作了介绍。纳训,是我国现代译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
  • 卡帕传

    卡帕传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奠定了世界近现代的行为规则。不仅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大英帝国灵机一动划分出的奇怪疆界,孕育的年轻国家,就连如今横行世界的英语语法,交往规则也大多出自大英帝国之手。现在好多人都批评美国世界警察,其实英国才是给警察制订法规布置任务的幕后人物。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本书把视角房子张爱玲和苏青身上,分别选取了她们人生中的几个片段,描写张爱玲和苏青的生活、工作、交友等方面。
热门推荐
  • 暮烬光耀寂夜

    暮烬光耀寂夜

    躲在某一个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个地点,想念一个,站在原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风烟荡去,尘埃落定。从此,过往的一切,也不过都只是传说而已。世界太大,我却还是遇到了你!世界太小,我却还是弄丢了你!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神魔始皇传

    神魔始皇传

    辰宿朱雷在去帝星学院的路上被行刺,人品爆发使出了空间跳跃逃脱,偶遇凤诗殷。当星光帝国的皇太子遇上来自异大陆流浪儿,当懒人天才极品太子遇上勤奋向上的命运之子,他们能够写出怎么样瑰丽灿烂的史诗?他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比亲兄弟更亲。他们不是情人,却比情人的关系更深。当全世界的人都与辰宿朱雷为敌的时候,只有凤诗殷站在他的身后与他并肩作战。
  • 万界真仙

    万界真仙

    入道懵懂,不知何为修行;仙路杀伐,始悟剑下寻真。心无玲珑七窍,身无道法通玄。一朝纵起凌霄志,当以掌中刃,屠尽阻道人。出入血海,不染红尘,只求逍遥,不问长生。时是:苍茫篱樊波涛起,欲淘天下修行人;冗繁大千得道果,尸山血海证真仙。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极品逍遥:混世无赖

    极品逍遥:混世无赖

    司马空,乱世之中的一个小混混,没落的古武术世家的子弟,却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来到了圣玛大陆,成了工业文明社会的现代人。美人如玉,战火无情,世道险恶,人心欲念他该何去何从?古武阵法纵横异世,功名唾手可得。且看一个混混如何玩转战场,情场,官场,在异世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 宇宙最前线

    宇宙最前线

    《三体》同类型纯正硬科幻小说。本书将再现世界顶级科幻大作《三体》众多创意:智子、三体文明、面壁计划、飞刃、水滴、树形建筑、太阳系舰队、ETO、黑暗森林、二向箔、阶梯计划、星环、曲率驱动、光速飞船、光粒、我们的星星、执剑人、歌者文明等等。本书将重塑【黑暗森林法则】,谨慎提出并完善【宇宙丛林理论】。书中另有大量科幻创意点子干货,绝非抄袭!书友群:211652852,大家可入群来探讨科幻创意合理与否、故事情节走向等等,非常欢迎大家!
  • 绝代芳华,倾城之恋

    绝代芳华,倾城之恋

    她们是爱情与婚姻中的第三者,在爱里挣扎迂回。林徽因、王映霞、孙多慈、高君曼、蓝妮、何蕙珍,徐志摩、郁达夫、徐悲鸿、陈独秀、梁启超……才子与佳人,阴谋与爱情。她们的故事或悲痛或哀伤,或热烈或倾力,用毕生写一个情字。当爱情败给世俗,当激情输给岁月,谁来为爱情买单,谁来为佳人嗟叹?
  • 话说春秋战国那时候儿

    话说春秋战国那时候儿

    本书(作者张宇龙)以时间为基本顺序讲述了春秋战国时的历史故事。周王室东迁后逐渐衰弱,诸侯趁机做大,并出现了五个霸主。到春秋中叶,战争更是不断,国与国之间,甚至在诸侯国内都有规模不小的战争。进入战国时期后,各国间已经没有了友好,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本书在介绍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以后的战国时代时,前期多以历史故事为主,后期多以人物为主,人与事相辅相成,一直讲述到大秦统一。
  • 梦回大明十二年

    梦回大明十二年

    一个是大明王朝的孤傲王爷,有着一腔抱负,却始终活在烟鬼父亲的阴影中。一个是都市生活中白领剩女,终日忙碌在相亲途中,有朝一日穿回大明,却成为了宫女中最低等的都人。一个是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书生,从来命运不曾垂青于他,那便安心的在书斋中过这一世么?是什么际遇让他们的命运交汇在一起。一起梦回这大明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