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刚过,一场知时节的好雨就滴滴答答地落下来。山坡前畦一畦的春韭,带着紫色的叶尖,羞羞答答地从泥土里钻出。那挂满水珠的叶片,在微风细雨中散发着诱人的韭香。这便使我想起了杜甫那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的诗句,恨不得立即捋两把韭芽放进嘴里,尝尝那春天的鲜美。
韭菜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蔬菜之一。韭菜生长历史悠久。《诗经》中《豳风·七月》里就有“四日其蚤,献羔祭韭”的记载。那时,人们就把韭菜和羊羔作为珍贵礼品用来赠送长者和祭拜先人。据说韭菜原是一种长在深山人未识的野菜,先人们在挖野菜充饥时尝到了它的鲜美,就把它采到家里当菜吃。我想,第一个生吃韭菜的人肯定是个英雄,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的。久食之后,人们又发现了韭菜有强筋健体、滋补壮阳的作用。自伏羲造八氚文王演周易,就把天下万物分成了阴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双数为阴,单数为阳,九是阳中之阳,是大阳。药师们根据韭菜的这种特性把它称为九菜。百姓们知道韭菜既可食又可药用,就到山野里采来野韭种子,挖来野韭的根,在地里一畦一畦地栽种,韭菜由野菜变为家菜。后来文人造字时看到一畦畦排列整齐的韭菜,就把“九”改为“韭”字。
韭菜的保健养生作用在古代就有独到的见解。据马王堆出土的汉书《十问》篇中有这样的记载:文挚晋见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询问养生之道,文挚就推荐了吃韭菜。他说,自后稷开始农耕以来,只有一种作物栽植后会绵绵生长而千年不绝,那就是韭菜,也正因为它生命长久才把它命名为韭。韭菜孚春即复生,阜早承受天之阳气,加之又得到地气的长久滋养,体虚肤皱而中气不足之人若能经常食用韭菜,就可以展皱纹,补中气。视力差的人吃它可以明目,耳朵聋的人吃它可使听觉得变得灵敏。春季三月吃了它疾病就不会产生,筋骨强健,因此韭菜又被誉为百草之王。韭菜养生的道理写人官书的不止此篇,其它帝王养生的书里也有记载。据现代科学技术测试分析,韭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B、钙、磷、铁、可食纤维、脂肪、蛋白质和种辛香挥发物质——硫酸丙稀等。鲜韭养生以农家小园里栽植的为最好。用净水浇灌,豆饼作肥,无农药、无化肥、无污染,其菜质脆、嫩、香、甜。男人常吃体魄健壮,精力充沛,女人常吃则肌肤细腻,美容养颜。
韭莱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韭菜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根叶煮食,能温中下气,补虚益阳,调和脏腑,止泄血浓,腹中冷痛。生捣汁服,主治胸肋痛疼,又可以解药毒,疗狗咬伤,亦可涂诸蛇虺、蝎虿、恶虫毒……也可治疗吐血、唾血、衄血、尿血,妇人经脉逆行,打扑伤损等症。煮汁饮有止消渴、盗汗,熏产妇血运,洗肠痔脱等功效。据现代医学证明,韭菜中的硫化物具有降血脂、降血压作用,对便秘、结肠癌、痔疮有明显疗效。现代中医认为,韭菜食味甘温,有补肾益阳,散血解毒,调和脏腑,降湿理血之功效。民间多用韭菜捣烂糊肿痛,韭根煎水洗痒疹、扭伤等。记得我小时候夜间摸知了猴崴了脚脖子,红肿痛疼,奶奶到园里刨来韭根加上蒜苗桑枝等煎水给我洗脚,只三日便好。
韭菜既是美味又是佳肴。它生食熟食皆可,作主菜调料咸宜。韭菜炒肉,韭莱炒鸡蛋、韭菜炒海鲜;韭菜包子、韭菜饹子、韭菜饺子;煎韭根、拌韭黄,淹韭苔、做韭酱……面条加韭菜卤子是鲜中之美,涮羊肉缺了韭花酱则食之无味。“鸡跖宣菰白,豚肩杂韭黄”,宋代诗人陆游就着猪肉炒韭黄与村郊们豪饮时更加诗兴大发。在众蔬菜中,韭菜既具大家闺秀的风范,又兼小家碧玉的娇美。贵宾国宴,星级宾馆,登堂人屋毫不逊色;路边小店,百姓餐桌,家常风味受宠显秀。
食韭菜是我的一大嗜好。逢年过节,乡村朋友给我捎来自家栽的韭菜,或生吃或开水一撩,大蒜拌之,越吃越辣,一时满头大汗,方觉浑身通泰。在乡镇工作时,我把前后院都栽上韭菜,早晨拿着馒头蹲在韭畦子里,咬一口馒头,捋一把韭菜,吃得又香又甜,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如果说兰是花中君子,韭便是菜中君子。它那傲视自然的身姿,一尘不染的韭白,亭亭玉立的韭苔和那顶伞形的美丽花序,显得那么顽强和高雅。它不怕风吹雨打,不怕千刀万割,不嫌山沟薄地,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每年霜雪冰冻后,都长出壮实的叶子。农民对韭菜有着特殊的情感。韭菜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可育苗移栽,也可以直播。农村里家家有韭园。平常人来客去,到园里割几把韭菜,炒着包着就招待过去。家中急用零花钱,割几斤韭菜集上一卖就能解决问题。老百姓有句顺口溜:园中栽上一畦韭,人来客去不烦愁,家中生活常改善,油盐酱醋样样有。
近几年,涌现出许多韭菜专业村、专业户,以栽种韭菜奔小康致富。他们引进了大韭王、大金钩、独根红、紫根蓝等新品种,实行保护性的栽培技术。韭菜产量高,品质好,一年四季都有鲜韭上市,活跃了市场,满足了城乡人民的需求。可惜的是有的菜农超限使用农药化肥,带毒的残留污染了韭菜那纯洁的机体。当务之急,增强国人的食品安全意识,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行市场准人,还韭菜的清白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