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5500000024

第24章 烟台企业在探索中“脱胎转型”(7)

背叛与新思维

冲破落后管理体制的束缚,港口出现了活力,而朱毅并不感到轻松。他深知,港口的发展固然取决于港口的存在方式和组合方式,但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则是港口兴衰的关键。恰恰在这一方面,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道更顽固的羁绊。制定了港口经营的八字方针:疏运、几十年来,烟台港一直习惯于生产型管理,“以调度为中心,以货源保生产”的指导思想根深蒂固。朱毅根据烟台港的实际,大胆提出了“以货源为中心,以疏运保生产,以生产保货源”的新的经营思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价格、服务、质量。

这是对我国港口传统经营思想的严重背叛!也是放开搞活港口经营的崭新思维!

当很多港口还在习惯地沿着走了几十年的老路向前行的时候,朱毅已经快速地脱离了这条轨道,将新的经营思想付诸实施。

烟台港过去长期货物压港问题严重,货主对此意见最大,老客户纷纷告辞。主要原因是装卸公司与铁路部门协作不好,致使大批货物不能疏运出去。朱毅查明原因后,立即登门与铁路部门协商,签订了合作协议,规定铁路部门以前5年平均数为基础,超运有奖。这样,一下子打开了港口货物疏运渠道,铁路疏运日装车数由1983年的17辆,增加到75辆,最高时日装车150辆。年疏运量由1983年的32.5万吨增加到102万吨。

今年3月,美国纳海伦玛号货轮满载木材准备在我国东部沿海某大港卸货,港方提出要收取25万元减载费,船方不干。正在双方僵持的时候,信息传到了烟台港。朱毅当即拍板:烟台港免收减载费,请纳海伦玛号轮到港卸货。美货轮很快从某大港驶进了烟台港,装卸公司立即为纳海伦玛号卸下了1700吨木材。这次烟台港虽然没有收取船方一分钱减载费,却赚回了30万美元的营运费。

“提高货运质量,实行全程服务”,是朱毅“以货源为中心”经营思想的具体体现。为此,朱毅曾冒着摄氏40多度的高温,下到船舱里,摸清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与装卸工人一起研究对策。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主持建立起货运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对不同货种装卸作业工序的不同环节、岗位,都制定出明确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并印发给工人严格执行。在此基础上,他又亲自跑到上海、大连、丹东等地,与港口、船方、货主联系,先后在烟台至大连、丹东、威海、龙口、上海等航线上,开展了“一条龙”联合质量管理活动,使货物从受理承运、装船、航行、卸船,到交付货主的全部过程,都受到良好的管理。几年来,烟台港的货损、货差和货赔一直为零。

在朱毅的领导下,烟台港变了。1985年以来,烟台港先后荣获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国家质量管理奖、国家设备管理奖,被评为全国企业整顿先进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局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前茅。

在生命的延长线上冲刺

——记工商银行黄县支行河北储蓄所主任李崇琨琨

1986年4月10日,一位身患绝症的中年人,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地举起了拳头,用他苍劲的声音发出了钢铁般的誓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他决心在生命的延长线上作最后的冲刺!

他,就是黄县工商银行龙口河北储蓄所主任李崇琨同志。

把有限的信贷资金用在刀刃上

33年前,只有16岁的李崇琨就成了金融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起初在黄县人民银行当办事员,后来担任了龙口办事处的工商信贷员。30多年来,他竭尽全力为国家理财把关,力争把每一分信贷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黄县化肥厂是个贷款大户。为了摸清贷款用途和化肥厂长期亏损的原因,李崇琨背着铺盖卷到化肥厂调查研究。

他白天下车间,进库房,查看设备和物资库存情况,晚上便戴着眼镜啃《化工知识》和《化工管理》等书籍。大年三十,他还在车间里向当班工人了解情况。

3个多月过去了,李崇琨终于摸清了化肥厂亏损的原因,并提出用当地劣质煤代替山西优质煤沸腾制氧的改进意见。有些人不相信一个信贷员能提出好点子,对他的意见根本不予理睬。他不灰心,继续向各方面投书,反映自己的意见。

终于,李崇琨的意见引起了县委的重视,继而受到省化工厅、化工部的重视,并决定进行试验。试验开始后,李崇琨又不辞辛苦,同工厂有关人员一起跑北京、济南,购进各种设备。后来,试验成功了,工厂因此扭亏为盈,贷款数额大大减少了。

“我是替国家管钱的,不能有二心”

在一些人的眼里,李崇琨是一位“财神爷”。有人想从他这里捞取好处,通过各种途径同他拉关系,给他送东西。然而,李崇琨就是不收这些“香火”。在33年的金融生涯里,他从没凭借手中的权力,收过一次礼,赴过一次宴。

李崇琨的妻子有个本家哥哥,是北马镇农民。他见邻居搞养殖或加工发了财,致富的心情非常迫切,跑了60多里路到龙口找着老李,要求帮他解决7000元贷款。李崇琨认真地说:“我这里没指望,跨地区贷款不符合规定。”

妻子赶忙接过话茬说:“哥哥前几年帮了咱不少忙,现在有难处求上门来,你就给想想办法吧。”

李崇琨诚恳地对表哥说:“表哥的恩情我终生不忘,可那是私事。这是公事,我不能拿着国家给的权力报答私情。”表哥生着气走了。

妻子埋怨他说:“人家都说你六亲不认,三亲六故让你给得罪遍了。”李崇琨却回答妻子说:“我是替国家管钱的,不能有二心。”

“为四化建设筹集资金,跑断腿也心甘”

1982年,组织上考虑到龙口河北储蓄所的工作开展不起来,决定派李崇琨前去领导。调动之前,不少人对他说:“干信贷是别人望着你的脸说话,干储蓄是你望着别人的脸说话。你快50岁的人了,何必去受那个罪。”可是,李崇琨想,储蓄存款是工商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筹集不到资金,信贷工作就变成了无米之炊,便二话没说,愉快地到河北储蓄所上任了。

河北储蓄所地处偏僻,周围工厂少,居民少,当时存款余额不足8万元,有时一天只有两三笔业务。这怎么行呢?李崇琨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他想,储蓄所前的街道繁华起来,人才会多起来,储蓄也会跟着多起来。于是,他先后找蔬菜公司、食品公司和一些个体户,要求他们在河北办菜店、商店和饭店。然而,回答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在那偏僻的城方办店没必要。李崇琨不灰心,一次说不通再来一次,直至说通为止。他又跑前跑后,亲自当“保人”,帮一些个体户找房子、开铺子。在他的热心操办下,一个个小店开办起来,偏僻的河北繁华起来了。他又自采、自写、自编、自刻,办起储蓄宣传小报。不久,所里的业务直线上升,一下子从每天两三笔达到了一二百笔。

看着储蓄所的业务一天天兴隆起来,老李并不满足。他向所里的同志说:“我们服务区的地盘上油水大着哩,地上有工厂企业,地下有煤矿工人,海上有采油工人,把地上的、烟台企业在探索中“脱胎转型”地下的和海上的余钱都吸引来,我们的储蓄工作会有更大的起色。”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扩大储蓄,他们决定打响开展储蓄工作的第二炮——发展代办所。

他来到煤矿,苦口婆心地劝说。矿长被他说动,不仅在协议书上签了字,而且在代办所开业那天,第一个带头存了款。随后,李崇琨又跑到电力三公司和矿区指挥部等单位去协商,办起了五个储蓄代办所,使储蓄业务翻着番地往上长。

李崇琨还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增加储蓄的根本措施来抓。他经常教育所里的同志,要把储户当亲人,热情对待。他们常年坚持早开门、晚关门,中午不休息,千方百计方便储户。有一次,一位营业员顶走了一个储户,他费了很大的周折找到这个储户,当面诚恳道歉,感动得那人把拿走的钱又存到河北储蓄所里。

还有一次,一位从沈阳回来的杨老太太,拿着从东北带回的存折,几次通过银行划拨,对方都给退了回来,理由是已经挂失。杨老太太找到了李崇琨,哭诉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杨老太太的后夫过世后,因后夫子女对她不好,她就带着存折回了老家,可他们的儿子却通过关系,在存款银行挂失了。过后,李崇琨骑着自行车多次跑到县城,,找法律顾问处帮助处理,又把有关证件拍成照片,寄给对方存款银行。在对方拒绝付款的情况下,他又一口气写了五封信,分别寄给沈阳市银行行长和有关储蓄所,终于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杨老太太感动得逢人就说:“李主任真是个好干部。”

李崇琨热心为储户服务的事迹,在广大储户中传播开来。一位远隔河北所几十里的老汉,专程跑到这里,一次存款3800元。有个储户原打算取出500元存款,就为他对储户的那个热乎劲,又从兜里掏出2500元,一起存入储蓄所。在李崇琨和营业员的努力下,曾经门庭冷落的河北储蓄所,储蓄余额连续三年翻番,去年达到4.98万元,比1981年增长15倍还多,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

“倒也要倒在工作岗位上”

去年8月的一天,骄阳似火。李崇琨顶着炎炎烈日,深入到车间工矿,开展零整储蓄业务。这天,他正和一个同志骑车到煤矿去,突然觉得胸闷、咳嗽、发烧,两腿像踩在棉花上一样,险些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同行的同志劝他回去休息,他说:“眼下任务正急,我怎么能躺下去呢!”晚上,他让儿子用针在脖后扎了扎就算了。

第二天,他又要到海上钻井平台去。大家劝他不要去,他说:“那里有80多名石油工人,月工资总额2万多元,这样的地方怎能不去呢?”他毅然跳上船去。七十里水路渡过去,他浑身像散了架一样软弱无力,可他硬撑着身子爬上了钻井平台,办完了零干这些事儿的那些人整储蓄手续。突然,一阵海风吹来,他觉得喉头一阵发紧,大口大口的鲜血吐了出来,平台上的人全惊呆了……李崇琨入院诊断为鳞血型细胞肺癌。大家强忍着悲痛,向他隐瞒了真情。行领导决定立即送北京治疗,尽一切力量抢救他的生命。

10月4日,李崇琨被转到北京肿瘤医院就医,确诊为肺癌。无影灯下,李崇琨的胸腔被打开了,可是癌细胞已经广泛转移。然而,手术后3天,李崇琨就下床练习走路,在右手还处于麻木状态的情况下,他还是把多日酝酿的工作意见,一口气写了七封信,托进京看他的同志带回来,分送给领导和同志。

手术后20天,李崇琨被转回当地医院治疗。腊月二十四日,医生考虑到这可能是他最后一个春节了,给了他半个月假,让他回家与家人过个团圆年。

可是,回到家里的当天晚上,李崇琨激动得一夜没睡好。他一遍又一遍地对妻子说:“这回我可是能上班了,我再也不回医院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叩开储蓄所的大门上班了。同志们一齐劝他回去休息,他说:“我在这里比在家里踏实,我宁肯倒在工作岗位上,也不能倒在病床上。”

也许李崇琨知道自己工作的时间不长了,他上班后,拼命似地工作,恨不得把应做的事情全部做完。让我们看看他在15天里所做的工作吧:——储蓄所门旁边有一堆雪,他嫌影响所容,抓起木锨、扫帚,呼哧呼哧地清除掉了。——春节前夕所里业务忙,一个对外专柜应付不过来,他亲自买来三张写字台,拼成了两个对外专柜。——他请来擅长书法的朋友,写了二十多副对联,分赠给一些老储户。——腊月二十八日,他和一个同志一起,顶着凛冽的寒风,骑车往返二十多里路,看望刚到本所工作的小郑瘫痪在床的父亲。看到小郑家里生活困难,又给县行写报告,建议县行给予适当补助。——腊月三十,他找来笔墨,亲自动手写了几十张宣传有奖储蓄的告示,又串街走巷一张张贴出去,直忙到黄昏。——除夕之夜,他惦记着储蓄所值班的同志,不顾妻、儿的劝阻,骑上自行车跑到储蓄所里,让值班的同志回家过年。——正月初二早晨7点,他就和同志们一起拉开了有奖储蓄专柜,并让家属为他送午饭,以便节省时间。几天之后,就收储22万元,比行里分配的任务多收储4万多元。……半个月时间,李崇琨整整上了13天班,值了两个夜班。正月初十,当县行和办事处的领导送他回医院时,他红着眼圈一再恳求:“让我为党再多工作些时间吧,我是干一天少一天了,倒也要围在工作岗位上。”

附:短评

可贵的进取精神

李崇琨同志的事迹是感人的。他几十年如一日,在金融事业上,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忘我工作,勇于开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创造了第一流的工作成绩。尤其是在患了不治之症后,仍然以顽强的精神,拼命地为党工作,充分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高尚情怀。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李崇琨的忘我拼搏事迹,正是这种民族“脊梁”的体现。不难想象,我们的“四化”前景是无比美好的。但是,这种美好前景的实现,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需要我们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艰苦努力,靠科学加拼命奋斗得来。在今天,我们要使改革卓有成效,尤其需要这种锐意进取、勇于献身的吃苦精神。如果大家都能像李崇琨那样,我们改革的步伐肯定会大大加快。

同类推荐
  • 汉末新朝

    汉末新朝

    身穿汉末,为了生存而战。
  • 天下为聘我为将

    天下为聘我为将

    大秦末年,天下大乱,诸候并起,四夷犯边,沙场争锋,金戈铁马,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不畏艰险,他们勇猛善战,在他们每次经典的战役中,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美丽感人的故事。生逢乱世,唯有死战;我,蒙恬的养子,百战余生的悍将,开国的帝师,却又是注定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那么,我的故事就从始皇帝驾崩后开始……
  • 回到原始社会当村官

    回到原始社会当村官

    原始社会,这是一个距离我们遥远的时代,那个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都还过着最古老的狩猎生活;21世纪的大学生村官秦风因为一次见义勇为回到了这个时代,又一次被众人推上了村官的位置,并且还坐上了第一把交椅;秦风觉得自己既然又当了村官,总得做点什么,因此盐有了,砖有了,水稻也有了,连唐宗宋祖都不曾见过的简体字也有了,一切都有了;这个多了秦风这个村官的原始社会最终变成啥样……
  • 史记论丛

    史记论丛

    本集收录公元2011年5月在中国苏州市举办“孙武子与《史记》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十届年会”研讨论文,学术讨论的重心是孙武子,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两代吴王称霸的业绩,以及孙子的业绩。
  • 断魂潮回

    断魂潮回

    高校研究生不堪导师压榨,跳楼穿越南陈,妄想远离尘世,试图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现实让他不得不卷入皇室争斗,亲情,友情的破灭,让他又站在了选择的路上
热门推荐
  • 给你掏心窝子的人

    给你掏心窝子的人

    那年,汉生十七岁,青山十六岁。我们在一个班上。我说的故事和他们有关。我说了,青山十六岁,正处在争勇斗狠的年纪,汉生和他差不多,而我却是个例外,我这么说没有包庇自己的意思,当时我十五岁,像个傻瓜,胆小怯懦,什么狗屁也不知道(按汉生的说法),只知道戴双手套在球门后捡球(我是个守门员)。虽然我们在一块看了很多张片子(尤其是外国的),我也难以想象长大后得和女人那样干才行,那已完全超乎我的经验之外。那些让人热血贲张又十分吓人的镜头让我好几天来都茶饭不思,更别提什么欲望了。
  • 淘金客自传

    淘金客自传

    我是一个常年四处奔波的淘金客,足迹遍布祖国大地,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平平淡淡了,没想到,那年夏天的一次本不该和我有关系的的事情,让我发现了这个惊天阴谋。
  • 都市灶君

    都市灶君

    一次对自家火神庙的打扫,张振从垮塌的灶台里掏出了位灶王爷。从次便踏上了一条成神的不归路。
  • 剑芒耀世

    剑芒耀世

    你是不是也会这样,偶尔在喧闹的街头,会有一霎那放佛整个世界开始坍塌,下沉。猛然晃头,又都回归现实。那么,那些没回归现实的呢?你有没有想过,他们的意识会不会随着世界的坍塌而深陷某个未知空间,迷失在其中,努力的正寻找回家的归途。又或许,他迷恋上了那方世界,正在一步步的踏上高处。谁知道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样的?
  • 走进动物王国

    走进动物王国

    地球从形成至今已经历了46亿年的风风雨雨。这颗蓝色星球的与众不同,源自于它孕育出的生命。在这40多亿年的漫长历程里,生命形式从诞生伊始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演化——其中动物这一独特生命形式,就在那原始的海洋中逐渐形成,并开始了它的进化历程。
  • 小天才:小卡尔·威特和小比尔·盖茨的成长故事

    小天才:小卡尔·威特和小比尔·盖茨的成长故事

    本书是一本适合父母和孩子共读的精品。本书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小卡尔威特和小比尔盖茨不同成长经历,其家庭采取的不同教育方式。
  • 旁门左道看心理

    旁门左道看心理

    本书从星座、血型、性格及其他方面分析其与心理学的关系,配合实用的趣味心理测试,一步步走进神秘的心理学世界。
  • 天眼道瞳

    天眼道瞳

    混沌之初,日月不兴。阴阳交错,五行相生。在开天辟地之后,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万千鸟兽虫鱼之中,唯人为天地之灵,顺天道,究寰宇,敢于日月争辉,遂与天地并称三杰。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在格物穷理之际,在一片灵气充盈的大地上,上古之人竟寻到了修习五行之力的法门,于是乎,这个世界成了五行的世界,世代修习,流传至今。在无尽的岁月中,在每一片土地上都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故事,而我们的故事将从一个极其平凡、简单的地方开始……
  • 笑语翱翔

    笑语翱翔

    爱上一个人需要多久?只需一秒.一秒的爱情,执著的成长与期许,只为了能够在收获爱情的季节遇上你,爱上你,如果,能够为你所爱,那么,我便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从此,神仙也不羡慕了!
  • 吃货王妃很能吃:腹黑王爷养不起

    吃货王妃很能吃:腹黑王爷养不起

    她本在一次演出结束后,遭到了亲姐姐杀害。再睁看眼,变成了长间国公主,还没开始享受,就尼玛的要嫁给腹黑王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