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要发挥好班长的统帅作用,关键是“打铁要自身硬”,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赢得部属的敬重和拥护。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自身的孚众力。反之,“一把手”言大于行,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另行一套,“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那么,其形象会在部属心中大打折扣。
一、对自己行之以范
“行之无愧天地,日月明鉴春秋”,身为“一把手”,要做到大家信服、跟随你,重要的是塑造好人格魅力。这种魅力,除上述几篇论述到的之外,最重要的有3点:
一要以诚心得人心。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把待人处事当作一门学科。有副对联写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公道做人、诚信待人的重要性。待人的基本态度是以诚待人,尊重对方,切忌弄虚作伪。诚实守信自古传为美德,在新时期,更赋予新的内涵。作为“一把手”,对其下属的行动必须予以充分地信赖,这是一种强大的激励手段。因为人一旦被信任,便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尤其上级对下级的信赖,这实际是对下级的一种最好奖赏,它将形成一股努力工作的动力,加速人体深处自信力的爆发,而这种自信力一旦爆发,工作起来就可以达到忘我的竞技程度。二要以能力聚人心。一般说来,“一把手”的能力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善于谋略。就是“一把手”要更多地从战略上,宏观上思考问题、决策问题,通过战略运筹进行科学决策,这是“一把手”的主要职责。要善于从零乱繁杂的事务中跳出来,用以主要精力抓大事,管全局,司本职,切不可劳而无功。二是精于预见。就是“一把手”要面向全局,面向未来,超前思维。其运筹不是就事论事,只顾当前,不顾长远,而是站在事物发展的制高点上,放大视野,高瞻远瞩,一步十筹,全方位探索。其思维有明确的目标性和方向性,有清晰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有恰到好处的科学性、前瞻性。三是勇于创新。这是“一把手”素质中最具活力的要素,也是体现个人能力和水平的最重要方面。在当今,有无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领导者是否具有“存在价值”,能否成为优秀领导者的重要条件。“一把手”创新集中体现在“结合”上,即将上情与下情、全局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密切结合,创造性地贯彻上级方针政策,走出一条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发展新路子。
三要以情感赢人心。“一把手”要取信于下级,就要对下级有热情。“热情不热情,关键看感情”。如果“一把手”自恃清高,缺乏应有的热情,既不亲近下级,更不信任下级,当然也就难以得到下级的亲近和信任。人在生活中,之所以趋善避恶、近美离丑,都是情感在起作用。所以,要做到亲善属下,及时运用“关怀激励”,将工作调节到协调而融洽的境地;宽容属下,以宽大的胸怀容纳属下的错误和不足,并为下属承担责任。“一把手”谅解下属的缺点和不足,下属也同样会谅解领导工作上的失误。毛泽东同志对此有过论述:“谅解、支持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二、对上级敬之以顺
首先,把上级领导当成自己的人。因为上级领导大都把下属当成自己的人,甚至是嫡系。真情希望下属忠诚于他,拥戴于他,一切行动听从于他。
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作为下属的“一把手”,如果能审时度势、巧妙地站在上司一边,表现出你对他的忠诚、义气和感情,他就会把你视为知己。其次,塑造一个谦逊的形象。上级交给的任务,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执行,即使你有比上级领导再好的点子,也要委婉地把它变成领导的点拨后而启发出来,千万不可聪明显露,“表现欲”过重。任何一个上级领导都不愿在下级面前种下既无点子又无本事的印象。第三,要善解上司的意图。善解人意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受欢迎的人。“一把手”要学会站在上级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切服从大局,一切服务大局,一切从大局出发。只要符合大局利益,就要大刀阔斧地干,并随时把握好上级领导的潜台词,深解其意,适时调整自己的做法。切不要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善解人意是任何一个领导,特别“一把手”顺上礼下,左右逢源,超凡进取的不可或缺的法宝。
三、对同事处之以和
同事相处,以和为贵,是班子团结的第一要义。做事即做人,做官看做人,是领导者当政的第一要素。“一把手”每天做得每件事,说得每句话,说白了,都在为自己拉“选票”,人缘好了,人气上升,赞成票自然就会多起来。因此,工作中一要谦虚坦诚,礼贤下仕。在一个班子里,大家同为同事,地位相等,职责相当,相互交谈切不可高人一等。对不同的意见,“一把手”的态度首先是尊重,不可好为人师,一口否决。对明显的不同意见,也不要直面相对,大不了不予表态,一笑了之。二要当面交换意见,适时消除误解。同事之间随时会产生不同意见或分歧,“一把手”要表现大度、坦诚相见,主动交换意见,及时消除隔阂,达成一致。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需要大家共同完成。三要助人为乐,有效合作。同事的困难就是“一把手”的困难,同事的进步就是“一把手”的进步。倘若“一把手”处处以自身的喜好来评价对待别人,路就会越走越窄。要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与不同脾气的人合作,求大同、存小异、讲风格、重情义。对同事,要“好话讲在背后,丑话讲在当面,”别人发火时忍一忍,自己有理时让一让,处处体现“一把手”的宽容大度。由此就会成为众人之上的自然领袖。
四、对下属动之以情
开明的“一把手”一定会对自己的下属说:“大胆放手地干,出了问题责任在我。”对这样勇于担当责任的上级,其下属工作必定是创造性的开拓。“一把手”意图的实现,需要全体部属的同甘共苦。所以“一把手”要宽以待人,公平处事,善于在部属中营造平等和谐的气氛,特别在处理部属的利益关系时,更要公心以待,合情合理,切不可“好处先及亲信,恩惠不择所恶。”下属偶尔出现了一些过失,“一把手”要用爱心来纠正他们的过错,并鼓励他们安其心、树其志,实事求是地查找原因,承担责任。这样的领导,会使下属感激涕零,终生难忘。宽容了一个人,调动了一片人,这是“一把手”的高明之举。新时期,“一把手”大都采用“温情管人方法”,以带有人情味的管人手段,多以鼓励和说服的方法带领下属工作。“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这种情感,能促进上下级之间的融合,产生巨大无比的力量,推动工作的进展。
五、对对手化之为友
身在官场,难免有与你有过节的人。身为“一把手”,也许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惩治他;身为下属,也许可以联络他人背地攻击你;身为同事,也许可以联合他人来报复你。但要切记,身为“一把手”,和下属、同事过不去,不痛快的迟早是自己,“多个对手,多堵墙”、“多个朋友,多条路”。无论你处在什么位置,也无论你有多么高的权势,都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大胸襟,不失尊严地化对手为朋友,化干戈为玉帛,让朋友为你添砖加瓦,让对手为您铺路搭桥,借众人之力,再上新台阶。
总之,做官先做人,然后再研究做事。人品在做事中体现,能力在做人中升华,“一把手”要统帅全班人马,开拓一方工作,就要讲究领导艺术,顺上礼下,左右逢源。不但要有理性的智慧,更要有丰富的人情味,以其优秀的品质,超凡的人缘,设计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做人处事之道,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成功之路,从而发挥出“一把手”运筹帷幄、“号令三军”的统帅作用,这不失为上上之策。
“一把手”谙熟运权技巧
在党政部门,“一把手”是法定代表,既要对全面工作决策,又要对全面工作负责,但这并意味着专权独断,全面用权。
权势的大小,在客观权力的基础上,取决于领导能否以恰当和巧妙的领导技巧去用权,取决于用权水平。方法不当,权力大而权势小;方法得当,权力小而权势大。“一把手”用权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
指“一把手”亲自动用决策权、用人权和指挥权。一是决策权,这是主要职能。“一把手”的决策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发展方向。具有战略性、科学性和长期性的重大意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首先是一个成功的决策者,而不是被动地执行者。成功的决策,除了“一把手”要具有创新精神、科学素养、民主作风、决断魄力外,就是直接地、正确地运用决策权,巧妙决策,慎重决策,科学决策。一旦确定了目标、方案,就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不得朝令夕改。二是用人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一把手”成功的关键在于有得力的左膀右臂,有忠诚强干的中层部属。要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把品行端正、博学多识、多谋善断,埋头勤政、善与人共的干部选用上来,给予用武之地,发挥其聪明才智。三是指挥权。指挥是“一把手”的职能,是一种使计划方案得以迅速实施的一种功能。指挥具有权威性、灵活性、行动性。直接实施指挥权,不是一人发号施令,而是有健全的信息网络,精干的指挥系统,实行统一调度。成功的“一把手”应该是不做越级指挥,不插手外线指挥,不做事无巨细的样样指挥。除指挥副职和主管下属外,一般在紧急情况下出马。如:当某一问题影响全局急需处理时;当某项重大工作需要亲临现场时;当群众呼声很大急需调解时;当直接部属矛盾突出急需协调时;当下属遇到难题急需解决时等等。除此之外,不乱指挥、不多指挥,用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考虑全局性的、方向性的问题,探索事业的发展和前程。
身为“一把手”并不是将权力紧紧地握在自己手中,而是科学合理地分授给副职和下属,使之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这是一种分而治之的平衡谋略。试想领导者面对着一个人口繁杂而机构叠加的庞大社会群体,纵有三头六臂,能力堪称一流,也难以实施自己的意愿。《韩非子·物权》中有“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表述。意思说,国君只需要掌握要令,而把四方之事交给大臣们去做,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一把手”只有适当地放权、授权,工作才能纲举目张,事业才能全面发展。当然,“一把手”授权时只能对自己的直接下属授权,不可越级授权。其授权技巧一是柔性授权。指对被授权者不作具体工作的指派,仅是指示一个大纲或者轮廓,使被授者有较大的余地作相机处理。二是模糊授权。有明确的工作事项和职权范围,在必须达到的目标方向上有明确的要求,但对怎样实现目标未做要求。这样使被授权者在实施手段方面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和创造余地。三是惰性授权。由于“一把手”不愿意多管琐碎纷繁的事务,且本人又不明白如何处理这些琐事,于是,便交给主管下属处理。这种授权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解放自己,使自己从繁琐的例常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考虑和运筹全局性工作,去干“一把手”该干的事。一方面可以增强下级的事业心、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下属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增强干部队伍执政能力。
这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是对“一把手”能力、水平、素质的综合检验。
人生如棋。识棋理、懂布局,方可占据主动,获得胜机;知进退,明得失,人生才能从容自如,走向成功。
在一个班子中,每个成员就是一枚棋子。作为“一把手”要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必须通过对权力的巧妙运用来完成精妙的布局,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从而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稳操胜券。主要把握如下分寸。
1.统揽不包揽。古人云:“善奕者,谋势,不善奕者,谋子。善谋势者,一子失着,全盘可弥补;而谋子者,却常常顾此失彼,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谋势,是讲统揽,讲全局,讲高瞻远瞩。统揽不包揽,是指工作上要充分依靠和相信下级,凡属下级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放手让下面的同志去做,有职有权,责权相辅,不包办代替,不越级干预。对副职分管的工作,主要是定目标,提要求,实施过程中,加强检查指导,及时排除干扰,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
2.大度不失度。大度,就是要有政治家的气量。首先,要善于把班子成员表层上的相互尊重、支持和谅解,升华到思想感情上的融洽和谐;从相互“客客气气”的浅层次,升华到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高层次;从“与人为善”的朴素心态,上升到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求团结、谋发展。其次,要虚怀若谷,宽厚待人。“一把手”要有“大家”的气度,不仅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更要善于团结工作上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包括多次反对自己而己被实践证明反对错了的同志一道共事。不失度,就是在原则问题上不能有半点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