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爱护不庇护。爱护,是指“一把手”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大家。政治上关心,主要是关心大家的思想进步,关心大家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现代知识学习,使大家多懂一些马列主义,多有一些真才实学,独挡一面开展工作。生活上的关心,就是经常询问生活情况,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大家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使大家处处感受到领导的温暖和诚意,从而增进同志间的感情。
不庇护,就是对其缺点和错误不纵容、不包庇、不迁就,不加分析地上纲上线,一棍子打死。要尽力拉一把,虽严厉有加,但决不整人。
4.果断不专断。说的是“一把手”决策时既要有主见,当断则断,又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拍板定夺。果断是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作风务实、敢做敢为,敢于担当的表现,当断不断,不仅会错过良机,耽误大事,而且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因此,“一把手”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时,不能畏首畏尾、患得患失,而要从容镇定,坚决果断。
果断不是盲目决断,更不是专权专断,搞“一言堂”。它是以多谋为前提,决事乘其机,断事合其理,处事利其成。”“一言堂”,看起来果断,实际是专断,破绽百出,极易产生不良后果。
5.施威不耍威。戴高乐说:“没有神秘感就无威望可言,因为对一个人太熟悉了就不能产生敬畏。”“一把手”处于领导位置,担当着改革发展、致富一方的重任,如行为轻浮毛草就没有严威感和权威性,就会做事无人跟,说话无人听,无法胜任自己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需要严威和权威,而这种严威和权威并非完全由职务和权力决定的。有的人虽然担任了较高的领导职务,但却很少有人敬畏他;有的人虽然职务不算高,但抓工作力度大,群众愿意服从他。个中原因,除了能力和水平之外,更有平时在群众中形成的印象。这种印象:一是仪表整洁严谨,内心思虑专一,不懈怠不懒散,透着精明强干的英气。二是每临大事有静气,不急不躁,举重若轻,体现出大家风度;三是“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说话办事心中有底,平时不乱说,说时必有中。四是日常温柔敦厚、谈笑自若,到了关键时刻能瞪起眼来,言行举止寒气逼人。
“一把手”增强自身的严威感和权威性大有必要,但却不能因此摆架子耍威风,装腔作势,大气呵人,这种官僚衙门作风害人、害己、害集体,必须坚决克服,力戒蔓延。
“一把手”处好与副职关系技巧
一位经验丰富的领导在做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位领导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没有画满,留下一个缺口,反问道:“这是什么?”“圈?”“圆?”“零?”“未完成的事业?”台下的人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成绩,道理很简单:我从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一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一个缺口给下属,正是体现了领导的最佳方式:上一级领导把握目标,下一级领导提供手段;主要领导给副职放权,副职就会为“一把手”尽责;留一个缺口给下属去做,就是放一份权力让下属发挥。
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副职是“一把手”的助手,是左膀右臂,亲密战友,是协助考虑全盘工作而又具体负责一方工作的实施者。副职在班子中处于重要、特殊而又复杂的位置。他受制于人,又制于人;既被动、又主动;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一把手”拥有了得力的助手,犹同如虎添翼,等于事业成功了一半。因此,充分发挥副职的职能作用,是“一把手”认真研究和掌握的领导艺术。
一、放权、放手、放心
放权。一般说来“一把手”要给副职两个权力:一是协助“一把手”考虑全面工作的权力;一是主导分管工作方面的权力。达到有职、有责、有权、有势。使副职感到手中的权力是真的,位子是实的。从而说话理直气壮,办事敢作敢为。
“一把手”必须明白,副职在为正职负责,为正职行使权力。“一把手”要维护副职的威信,树立副职的权威。要有胸怀大局、成人之美的品格,创造条件使副职超过自己,并为此而高兴。
如果“一把手”把权力都揽在手里,紧攥不放,什么事都要自己说了算,那么副职就放不开胆子,迈不开步子,欲干不能,欲罢不忍。最终成为孤家寡人,啥事也干不成。
放手。就是放手让副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独立解决矛盾和处理问题。“一把手”不插手、不干扰、不猜忌,充分信任和依赖副职。
日常工作中,有些“一把手”总是对副职放心不下。当副职认真负责,大胆工作,敢作敢为时,总是表现出一种“叶公好龙”的神态,千方百计找点岔子干预一番。结果,弄得副职左右为难,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其实,放手让副职工作,天塌不下来,不要把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看得过重,要允许副职失败,失败是副职走向成熟的阶梯。
放心。就是让副职担当的工作和任务放心去干,相信副职能够解决好工作中的困难,处理好关系,完成好任务。要鼓励副职“大胆干,不用怕,出了问题有我在”。对副职的这种放心和鼓励,往往能使副职产生无比的力量和干不好决不罢休的劲头。只有对副职放心了,才会真正放手、放权。
二、支持、依靠、揽过
支持。放权、放手、放心是对副职的支持,但不能代替具体工作中的支持。具体工作中,“一把手”对副职遇到的困难要给予鼓励帮助;紧急情况下的重大问题来不及请示要谅解;遭到别人诬告要为其撑腰;处理的事情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不要轻易否定等等。只要正职与副职之间能做到推心置腹,心心相印,情同手足,工作就会如日同天。
依靠。副职是“一把手”的左膀右臂。工作中,“一把手”要依靠副职出主意、想办法、见行动,依靠副职克服困难,共渡难关,开拓进取。但也有的领导不善于使用自己的左右手,单打独斗,孤军作战;甚至冷落副手,爱理不理,各吹各的调,各拉各的套。这种做法极不利于班子团结,阻碍工作的开展,是万万要不得的。要知道,在一个班子内,只有知己才能依靠,只有知心才能共事,以心换心才能赢得信任。
揽过。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任何人工作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人只有经受失败的考验,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巅峰。“一把手”要为副职创造宽松、协调的工作环境,允许副职出错,并为其担当责任,一起总结教训,纠正不足,以利再战。
当一个人有了过失时,也是心情最不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失望、消沉、内疚。这时需要的不是责备、训斥、抱怨、更不是嘲讽,而是关心、体贴,理解和安慰。让副职知道,凡成功者的身后往往拖着长长的失误和挫折的阴影。有志者从不承认失败,而是巧妙地把挫折化为一种动力,去赢得新的成功。
揽过不仅给副职以信心和宽慰,还可以展现班子的亲密团结,增强群众克服困难的信心,防止别有用心人寻找缝隙。
三、宽容、沟通、协调
宽容。“匹夫见辱,拔剑而起”,这是导致失败的根源,表现的是人的器量窄小。“一把手”的工作不可能十全十美。因利益达不到满足而背地寻机报复和恶意攻击的人大有人在。这时“一把手”最要紧的是要宽容、忍耐。忍就是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以身示教。这是一种胸襟,一种器量。三国时期有个“击鼓鸣曹”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祢衡是个才子,无论人品、才能都是一流的。曹操请祢衡做军务,动机虽然很好,但没请人上坐,因而伤害了祢衡。曹操大权在握,便请祢衡击鼓,以此羞辱他。祢衡也不拒绝,脱下便装,光着身子大击其鼓,边击边骂曹操是国贼。此时,一片喊杀声,但曹操却很冷静,容忍了祢衡,他不能因杀一个手无寸铁的祢衡,背上忌才害贤的骂名,使天下人才对他望而却步。与其说此时曹操明智,倒不如说他气量大。
事实上,无论何种人物,为人做事胸怀坦荡都是必要的,即所谓容人无量。“一把手”更是如此。
沟通。沟通是理解的桥梁、团结的枢纽,统一步调的有效机制,沟通就是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过程。“一把手”行使权力,不仅仅是做决定、发指示,部署工作的简单过程,同时伴随着沟通和疏导的工作。“一把手”和副职的思想一致了,意见统一了,权力才会“顺流而下”。所以,优秀的“一把手”大都是善于运用沟通艺术的高手。它包括对拿不准的问题、有分歧的问题、已决定的问题以及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要沟通等等。沟通中,“一把手”对副职要坦诚阐述己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毫无保留地讲出来,不似是而非,不模棱两可,不先入为主,认真听取副职的意见,尊重副职的看法,尽可能采纳副职的意见,以调动副职独挡一面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协调。协调是“一把手”科学运权艺术之一,很多工作都是在协调中达成一致,取得成功的。在班子内,“一把手”要特别注意协调副职与副职之间的关系。一些单位副职较多,各把一摊,各管一面,各有特点。他们的工作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为一体,而各自的性格及分管的工作又各自不同。对此,一把手对副职们要一视同仁,不分亲疏,不能孤立地评断谁的作用大,谁的能力弱,而由此厚此薄彼。要及时解决副职之间的矛盾,协调好关系,使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你丢我拣,你挤我让,像群星拱月一般凝聚在“一把手”周围,从而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总之,“一把手”和副职的关系特殊而又十分重要。就全盘工作而言,副职是配角;就分管工作而言,副职又是主角。因而,副职具有依从性和相对独立的双重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相应的独立性,依从性就无从谈起;同样,没有依从性,独立性必然失去依托。所以,“一把手”要充分发挥副职的助手、参谋作用,进而协调好各方关系,共同把工作搞好。这是一门认真研究的运权艺术。
副职处好与“一把手”关系技巧
在党政部门经常是一正一副两个领导或几个领导供职一个部门。副手应十分注意做到“到位不越位,用权不越权,出场不炫耀,做事不抢功”。
直到现在,我朋友林祥也不明白自己是如何被“流放”到另一个部门的。其原因乃为“一山难容二虎”。原来,在一次公司的管理层会议上,林祥并没有因自己是该公司的副总经理,就总经理的经营方案投了反对票。这在“一把手”的眼里是不能容忍的:这不是让自己当众下不了台吗?此后,虽然这位“一把手”对林祥还是客客气气,但内心深处已不再是信任他了。之后,在一次会议上,这位“一把手”以扩大生产的名义,将林祥调离了总公司,派到一个新设立的营销公司抓业务去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林祥已无法同原公司“一把手”成为最佳拍档。让我们想一想,哪个领导不希望能同一个与自己有着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副手在一起共事呢?所以林祥的错在于没有领会“一把手”的用意,且在公共场合让他下不了台。业内人士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在副职辅助“一把手”工作中,有八成的副职调离工作是因为和“一把手”相处的不和谐。副手如何成为“一把手”的最佳拍档,的确是一门认真研究的学问。
在领导班子中,“一把手”和副手,是同一目标下两个不同角色。副职既是一个重要角色,又是一个特殊角色。一方面,副职是“一把手”的参谋和助手,其职责在于配合“一把手”对全局工作提出合理意见,参与制定重大决策;另一方面,副职主管一方面或几方面工作,负责决策的贯彻执行,承担着某一方面工作的直接指挥和协调责任;再一方面,副职处于中心枢纽位置,一头连着上层一头连着下层,工作中承上启下,那一头搞不好都会给工作带来不利;再是副手在整个角色位置上是一个重要的台阶,只有经过同级副手岗位的锻炼,才能为将来当好“一把手”打下坚实基础。不会当副手的领导,成不了合格的“一把手”,善于做好副手的工作的领导,才有望成为优秀的“一把手”。
所以,身为副职的领导一定要树立“辅佐”和“绿叶”意识,从大局出发,坚决维护“一把手”的威信和地位,“甘当配角不冒尖,乐做绿叶不争艳。”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副职要正确定位自己,摆正心态,全力辅佐好“一把手”工作,千万不可越权行事。实际工作中,常见到一些副职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越权现象时有发生。表现为:一是上行“越权”。该“一把手”讲的话他讲了,该“一把手”做的事,他做了,甚至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强加于领导,使领导不得不违心允诺,干扰了“一把手”的思路和决策,犯了大忌。二是平行“越权”。干涉属于其他平级副职职权范围的事,“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造成平级之间关系紧张。三是下行“越权”。该下级做的事,他也去惨和,事必躬亲,亲历亲为,不放心,不松手,造成下级情绪低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