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9800000049

第49章 “知足”与“不足”(4)

风烛残年的老人,生病时,最想见亲人,最怕与亲人久不见。每次平常的分别,她都可能看成是最后一别。身患重病,天不假年,她怎能不用巨大隐忍痛苦地眷顾这悲黯的时光。虽然不表白,可承受着折磨,多么渴望亲人陪伴在身边呀!

这次回来,我没带孩子,全身心地照料她,安稳地听她倾诉,短时间便产生了很强的依恋心理,喝了心灵的鸡汤,格外难分难舍。

走出家门,我不敢回眸她一生居住的茅草房;走到村东头,这个当年星期六晚上,她等我夜归的无形“哨所”呀,她再也没有力气走到这儿了。离开时锥心的痛,此刻几乎把我拍倒在地上,我泣不成声!我这一辈子,从没遇到比这次离别更痛苦的时刻了,就像是最后的诀别。也许人对死亡有奇异的预感,只是不能把握而已。几个月后,我在睡梦中,真真切切听到她呼唤我的名字,醒来,再也没见到她,再也没听到她的咳声和诉说。

7

她每次“知足”的感叹,面对的都是自己平生第一次遇到的平凡事情,在今天的人眼里,也许微不足道,但在她生存年代的具体环境中,对于她,那每件事情的小小超越,都令她心满意足。

不管她感觉多“知足”,也掩盖不了我们对待她的无数“不足”,并由此引发追悔和思索,也许有利于来者享受满满的“知足”,不再是“点点滴滴”。

人常说,老子爱小子“无限长”,小子爱老子“扁担长”,多用此言批评小子不够孝顺。这多少有点机械批评之嫌,如果从“时间差”的角度上,我倒认为这是对事实的陈述,还能使我们获得某种有益的启示。

老子与能独立生活的小子之间,有个很长的“时间差”,提倡晚婚晚育,特别是高学历族,这种时间差又自然拉长。一般说,老子负担小子的生养和教育的双重义务,并直到小子独立,最少要二十多年功夫,如若再尽呵护孙子辈的半义务或全义务,还要拉长十年左右。

而小子比较自觉意识到感恩,多从经济独立开始,其父母也同步开始转入老年期。这转型有三种情况:老子命短的归西了,命苦的生病了,命好的健康依旧。这健康型的,多给小子“啃老”提供了机会,便流传“家有老,是一宝”之说,这对要孩子族适用。

健康长寿的,同命苦的一样,也要经历病病歪歪阶段,老年人主观意愿是“慢慢地活,快快地死”,但这由不了自己。所以小子养老送终成了老子生命的最后需要。老子因生病,把小子拖得精疲力竭者确有之,也随即传出“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俗语,但多数是拖几年几月或几天,就到了生命终点站。

这与老子养育小子和呵护孙子的三四十年比,不是“无限”和“有限”之差吗!

姥姥与我是祖孙隔代,她用后半生精力独自把我拉扯成人。她本该到了享受儿女的感恩而颐养天年时,却殚精竭力地养育着新生代,后来她蹒跚在夕阳路上时,还履险如夷地照料“避难”的重外孙女。

如果从她十六岁做继母开始算起,直到她照料重外孙,她为儿孙操劳远超过六十年。客观地说,我能遇上的感恩时间连“扁担长”都没有。幸好她高寿,给了我短短的机会。

可这机会到来不满两年即逝,阴差阳错,这机遇的时间,与那场灭绝人性毁灭人伦的浩劫相重合,而我又偏偏处境艰难,使她夙夜忧虑,连她晚年的安宁都成了奢望。不仅如此,我反倒继续拖累她,那场灾难直到“零蛋”考生走红,小学生黄帅“向老师开炮”,我都戴着沉重的精神镣铐工作和生活。十几年不涨薪的拮据,生活上她不时地还补贴我,她惦着我远超过我挂念她,当初的感恩计划不到两年便成了黄粱美梦。

对她的感恩不仅来得迟,又遇上客观上的不顺,更有我主观上的糊涂观念,使我陷入误区不能自拔,而且延续到老,我还不以为非,反以为是。这观念从我懂事开始就羁绊着我的行动。

好好学习,决不让她操心分神,是对她最好的尽孝,是对她恩德的回报。这话是所有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盼,有何错!但要知道,我好好学习,的确是顺从了老人的意志,不给她招来烦恼,反使她为之满足,甚至很骄傲。可这只能是她个人的一种心理感受。

孝顺不仅是一种心理情感,更重要的是一种行为,即尽直接关爱及奉养义务的行为。

晚辈“有出息”,确实能给老子带来慰藉,将为尽孝报恩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无论如何代替不了对老人的实实在在的关爱奉养陪伴的具体行为。

如果把努力学习视为尽孝报恩,就等于把应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结果,转换成了对老人感恩的具体行为,在逻辑上,这是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这如同说,种子在土里发芽,婴儿在哺乳中长大。本是自然规律的必然,令主人十分欣喜,可却生拉硬扯认为“发芽”和“长大”,是对主人的感恩尽孝。它们既无感恩意识,更无尽孝行为,岂不荒唐!把张三的结果贴到李四的身上,对李四是虚无的光环,并以假乱真。

本是不同的两件事,把一件事情的结果效应,置换成实际上一点没做的别一件事情的行为,真是貌似有理的荒谬可笑。如果我们反向思维,能推论一个非常孝顺的人,就一定是事业上成功的吗?这两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种张冠李戴的糊涂观念,在促使学习中起过作用,但简化掉了具体的孝的行为,也淡化了孝的意识的培养和主动转换孝的角色,并去做力所能及的尽孝的事情。这种糊涂观念的形成,与那时流行的“孝敬父母是狭隘的极左思潮”也有关系。

还有句经典说法“忠孝难两全”,在很长时间里左右过我的行动。

这“经典”只是突出忠与孝两者的矛盾,人们可以信手拈来,为不忠或为不孝提供理论辩护。我认为,只能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选择,绝不是常态生活;而人的生命状态绝大多数是常态的。忠不易孝,孝也不易忠,这极端思维,只适用于非常态的生活环境。

如果我们把努力工作看成是对事业的忠,越发没完没了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夙夜在公,就会像治水的大禹一样“三过家门而不入”。

西方的一位哲人说过,完全为了爱而牺牲事业,可能是件可悲的但英勇的事,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但完全为了事业而牺牲爱,虽然也是种愚蠢的行为,但却不是件英勇的事。

由此可见,“牺牲事业”和“牺牲爱”都是“愚蠢的行为”,这是很严厉的批评。也很明确,这里所说的爱的内涵,肯定包括对老人的关爱孝敬,与当今提倡“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中,不只对平民而言,包括在常态生活中英雄模范和大贾高官,只要以“不能两全”为借口推卸不尽孝的义务,无疑都是“愚蠢的行为”。所以要两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顾“大”失“小”。有人因创造业绩忙得没时间关照父母,却成为“英勇”的一部分,还光彩无限,大公无私;而因关爱父母耽误工作,却只被骂“愚蠢”,绝不说是“英勇”。英王爱德华八世为爱情牺牲事业,之所以流芳千古,是因为他有“可悲的英勇”,虽然他那样做是种“愚蠢的行为”。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难道只是件英勇的事,而不是愚蠢行为吗!为了完美的肯定而不去否定,这不是唯物论,本身就是愚蠢的功利主义。

同时,还有一种困惑羁绊我缓于起步,使有限的机会,只能蜻蜓点水,不能持之以恒。这就是“等条件稍好点”。

所谓“条件”是指什么呢?诸如经济拮据程度减轻点,没想到工资十几年不变;等工作压力小点,没想到先是戴着精神镣铐被改造中下乡,迎来“科学春天”后,又在拼命寻回逝去的十年时进入中年;等孩子稍大两岁,没想到孩子一上小学就进入了不能输的人生起跑线,拼小升初,后来拼中考高考,步步紧逼,一步不敢放松,如挑担走在长征路上,连与同伴打招呼都顾不上;等房子稍宽绰点,没想到十七平米的单身宿舍,四五口人竟安居二十一年,孩子一直睡拉床,白天折叠后当椅子写作业,何时安得广厦!

一系列的等,等到她夕阳下,天上又出了三星,三星出又落,还没有看到曙光出现。

这种种以主观改变客观,使自己陷入其中不可自拔,实是没有把尽孝看成是义不容迟,没有紧迫感,没有设身处地考虑她的年龄,健康状况及心理诉求,已经进入生命的“倒计时”,就没能抓住有限的时间和机会尽孝心,失去了方知悔不再来。

在物质生活匮乏时,使老人享受晚年,努力改善生存的物质条件,关注她的吃穿用,这是首先和必要做的。但心理情感和精神上的关爱体贴,用物质是不能完全代替的。对于小字辈,决非经济独立才开始表达孝心,这条人伦的感恩之泉,应从懂事起就流淌在老者的心田,这才是高层次的感恩尽孝。不是那种每年生日宴上热闹一次,然后不闻不问的纯粹的形式主义。

在名为《我宁愿》的一首诗中,我感受到了老年人的那种心灵诉求:宁愿在我活着时,“多陪我几分钟”,“握住我的手”,“哪怕是来一个电话”,“送我一枝花”,“说几句鼓励的话”,“与我促膝谈心”,“为我轻声祈祷”,诉说对我的“感觉”和“看到你期待相守的目光”。与这种精神上对老者的抚慰相比,我们前面做的那点点滴滴的小事,显得多么微不足道,甚至是低层次的狭隘。与老人巨人般的付出相比,我连侏儒都不够,只能是皮袍底下榨出的“小”。虽然已经成年,但不成人。因为没能转换自己的角色,把自己从被她关注自觉地转换为主动关注她,而且这关注不只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

还有一点也必须提及,小子不该给老人太多的负能量和“噪音”,因为无意中会搅扰老人的心绪。假如在睡前老人接到个不愉快的电话,就会使其彻夜难眠,因为其精神太脆弱了。多报喜少报忧,不能见面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也不该借机翻旧账,急了还尥蹶子,哇啦哇啦讲大道理“训人”挤兑人,想以“新”拉直“旧”的“代沟”。不要勉强要求老人适应自己,更不能较劲,少几分责备多几分体谅理解,这些是尽孝的小子必修的口德和心德。

我与姥姥同行近四十年,羁绊我尽孝的有“天灾”,但更多的是“人祸”,即我个人修养德行肤浅之“祸”,即我在理性上糊涂观念之“祸”,错过了极有限的尽孝良机,才使孝来得太迟,并使爱来得简单和机械。

这难以忍受的良心谴责,过去三十多年压在我的心头,痛苦非但没有减轻,反而随年岁增长而加重。

同类推荐
  • 生命的年轮

    生命的年轮

    张钧编著的《生命的年轮——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是散文集。精选了作者多年创作的散文六十余篇,描写了作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家人、朋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反映了作者对家人、朋友深沉的爱,对孩子寄予厚望,对生活和工作的执著。《生命的年轮——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里的散文意象纷呈异彩,想象出奇,展现了他内心一个很广阔的心灵世界,作者的造意功能开拓了他散文广阔无垠的思维空间。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值百年华诞之际,四川省图书馆编辑出版《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以彰显历史,缅怀前贤,昭示未来,意义深远。《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荟萃了一批优秀图书馆专业工作者在长期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中积累的成果,凝结了四川省图书馆人的集体智慧,生动再现了四川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精彩画卷,将为未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此书以蘅塘退士所选《唐诗三百首》为基础,从诵读实际出发,调整下少量长诗,增添一些孙选所没有的脍炙人口的短章。分体编排。入选作者,均对其诗歌的内容倾向艺术风貌作扼要介绍。为帮助顺利诵读,对一些语词作必要的简注。照顾到今人习惯,对孙选中“乐府”类按实际体式分别归入律、绝、古体。每体之中,各以作者生年为序。总之,一切设计都从方便诵读着眼。如果说普及唐诗的大型选本是丰盛的筵席,赏析专书是别味的自助餐,那末这个小型吟诵选本算是精致的名小吃荟萃,品种齐全,份量适中,清香可口,营养实惠。
  • 我是你的眼

    我是你的眼

    这本《我是你的眼》一书,近15万字,像是作为老师,苦口婆心为你指点迷津;像是作为医生,向您道出为病人解除痛苦所付出的智慧和爱心;又像是作为一个智者,向你道出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所在;也像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向你描绘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总之,作者用一生的努力、拼搏、责任和智慧为你呈现出别样的人生,给你讲述一个个正能量故事,希望它能启迪你的人生,升华你的思想境界,助你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位医生的感悟与自白,不仅仅讲述他在行医过程中的感悟,也讲述了他对于生命的体会,对身体与疾病的关系的理解。
热门推荐
  • 东槎纪略

    东槎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系统之呆萌小天后

    系统之呆萌小天后

    她曾是最忠诚的影卫,活着的唯一意义便是誓死保护自己的主人!一朝穿越,她成了一个孤儿,还随身携带一个风华绝代系统?“大人,我是风华绝代系统小助手阿不,初次见面,请多指教哦~”“恭喜大人无师自通,触发隐藏任务……”“叶萌萌!你看你又做了什么~?!”“恩?”“呃,哎呦,我的小祖宗,麻烦下次再有这种事通知我一声ok?再来几次,我一定会神经衰弱……balabala”“哦。”
  • 灵曰

    灵曰

    现代首席杀手云轻,一生冷血无情,本以为会一生如此,谁知却遇上了那以为的真爱……但是谁又曾想那真爱却为了区区一百万,而对其痛下杀手。云轻死前不愿再爱,却重生在了异界大陆,并在17年后开始遇上命中注定的一切。当面对早已心动的命定之人,当一切的真相浮上水面,云轻又该何去何从?
  • 爆笑魔妃:农女修仙

    爆笑魔妃:农女修仙

    哎呦诶,现在妖怪越来越多了,为了人生安全,伊贝贝只好选择去修仙。不过她这是什么运气?有美男当师傅,魔君当相公,太子当男宠,神兽当小弟,她第一次发现生活竟然是如此美好多娇。
  • 陪伴最好的等待

    陪伴最好的等待

    “原来,最傻的是我,你们都在瞒我对吗?”她奔出这伤心之地,眼泪奔涌而出。幸好有他的陪伴,幸好有他还在等待,爱上他,很容易;从等待,到分离,到相爱,幸好他们的心在一起。对着物是人非的地方,她悄然落泪,现在的她只有这个空壳了,没有了感情的身体只有空灵。说好的不变呢,其实她并不是跟那个外表一样的坚强,她有了名利,但她想说,没了名利还能挣回来,没了灵魂怎么办……他无声地为她拭去眼泪,她转眸,幸好,你还在……
  • 80后爆笑又惨痛的房事:房奴

    80后爆笑又惨痛的房事:房奴

    这是一部八零后的生活情趣小说,也是社会问题小说。王斌和欣欣都是八零后的大学生,他们毕业后来到上海滩打拼自己的天下。他们都找了薪金不错的工作。他们是在大学时代相爱的,可是因为没有房子,没有结婚。他们拿着高工资,满以为自己可以买到房子,因为王斌父亲生病和死亡,他们花去了房子的首付款,不得已他们买下了城中村的一处二手房,而且是按揭方式买下的。故事围绕房子问题展开陈述,描写了开发商冯枫,炒房族盈盈,房屋中介卫兰等等典型人物,陈述了让人们广为关注的八零后婚姻生活房子三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故事主要以八零后为读者对象,还涉及八零后的父母。所以市场前景比较好。
  • 浴火为凰:第一傲世魔后

    浴火为凰:第一傲世魔后

    她是现代叱咤黑白两道的顶级特工,却不料,一朝穿越,竟成了无父无母的十岁女娃。渣男渣女挑衅?一巴掌把你拍回娘胎重造!某国皇帝想轻薄?她一只手都能把你玩得不知亲娘是谁!传说中的九塔吊炸天无人能通关?不好意思,塔顶的宝石就是她拿走的!天灵山踪迹无人知晓?她逛个树林都能碰到入口!他是魔界唯一的神,传闻中残忍无情,却偏生对这总是拒绝他的小家伙,蚀宠入骨。“小家伙,不管轮回多少次,你,注定是我的。”【不定时连载,可绕坑可入坑,目测全文免费】
  • 宠爱前妻:倒插门老公

    宠爱前妻:倒插门老公

    风染是为了钱嫁给易向天,但她知道他是真的爱她才娶她的。不可否认婚后她是幸福的,如果没有遇到时宇,也许就没有那么多波折了。风染和时宇开始于一夜情,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段美好的爱情。而对于易向天,他虽然有很多女人,但只爱小染,是他的疏忽才让她有了外遇,他怒过恨过,只是没想到还是分开了。风染连特特都舍得,这个狠心的女人,但易向天相信分开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他还是会回到他身边。而风染的前男友在风染嫁人后就离开了,直到有一番成就才再次回来,尽管有钱了风染依然没有选择他。
  • 诺守

    诺守

    忘不掉,爱不了,舍不得,只能这样下去,改变不了自己的心意,不承认也无法忘怀的爱。
  • 七月花开:神魔九小姐

    七月花开:神魔九小姐

    某城:不论何生何世,我许你一世繁荣。某桦:且论几时相遇,我伴君一世倾城。伴汝一世倾城繁荣,白首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