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1600000061

第61章 老太监认下这具焦尸(1)

——明建文帝 朱允炆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建都应天府,后改称南京。

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给国运昌盛的大明王朝投下一道浓重的阴影。

一弯残月孤寂地挂在天边,把它那清冷的银辉洒向百里皇都。残月如钩,勾起皇帝朱元璋满腹的心事。他久久地徘徊在皇宫庭院中。月色迷蒙,寒意逼人,一丝苍凉悲怆之感不觉萦绕心头。多少天来,他就是这样食不甘味,夜不成眠。他已年近古稀,储君又英年早逝,帝业江山,谁人承继?怎不叫他忧心如焚?

朱元璋出身寒微,早年投身军旅,金戈铁马,纵横天下,终于一统华夏。登基伊始,即诏立谪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并把其余的儿子统封为亲王,作为中央朝廷的屏障。这二十几位亲王权力很大,封地遍及全国,把整个天下都牢牢地控制在朱家皇族的势力范围之内。

对功臣,朱元璋自然是加官晋爵,极力笼络。名缰利锁,乃骏马之笼头,猛虎之囚槛,乐得让功臣们去受用。可是有一条:功臣们不论功劳多大,地位多高,生前封的爵位也只能到“公爵”这一级为止。只有到这个“公”寿终正寝,才追赠一个风风光光的“王”,以示皇恩浩荡。就这样,朱元璋还是放心不下。他发觉太子朱标生性仁厚,将来恐怕难以驾驭那些位高权重的功臣,于是索性借着两桩“谋反案”进行大清洗,杀掉了丞相胡惟庸、凉国公蓝玉等一大批文臣武将,同时株连被杀者多达几万人。当年随朱元璋轰轰烈烈打天下的智臣名将几乎都被杀光了。

太子朱标见父皇滥开杀戒,忍不住出来替一些无辜的文臣大将说好话,倒弄得朱元璋有苦难言。一次,太子进内宫谒见父皇,朱元璋指着地下放的一根棘杖对太子说:

“你把它拿起来!”

太子看看棘杖,不免犹豫起来,那上面生满尖利的棘刺,实在无法下手,弄不好会搞得鲜血淋漓。看到太子为难的神色,朱元璋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

“棘刺不除,区区一杖尚且难拿。朕现在杀掉那些人,正是为你除去棘刺,好让你将来安安稳稳地做皇帝。你难道还不明白朕的苦心吗?”

如今,太子早逝,朱元璋的一番苦心终成虚话。眼下,另立储君已是刻不容缓。

按照千年古制,立嫡立长,太孙朱允炆(wén)当继帝位。可是论到“立贤”,自是四皇子燕王朱棣莫属。

皇孙朱允炆自幼身处深宫,终日由儒生、太监、宫娥相伴,生性柔弱,志向平平。唯一的嗜好便是搜集雨花奇石。朱元璋六十大寿时,年仅十五岁的朱允炆献上一份贺礼,非同凡响:几百枚精巧绝伦的雨花石奇形异状,流光溢彩,镶嵌成“万寿无疆”四个遒劲酣畅的大字,直看得百官赞叹,龙颜大悦。

只是,这双玩赏雨花石的手,能挟九鼎重器君临天下吗?古往今来,力能举鼎者难道只是秦武王一人吗?

只继承高贵的血统,而不能继承先辈的雄才大志,由此而酿成的惨祸还少吗?

四皇子燕王朱棣颇有父皇的风范,韬略武功皆在诸皇子之上。多年来雄镇边关,屡建战功,深得朱元璋的宠爱。此子如生乱世,自可脱颖而出,成就一番帝业。可惜偏偏生在帝王之家,排行又是第四!

皇孙皇子均是朱家血脉,立长立贤实难决断。国之盛衰,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朝堂之上,群臣激昂、唇枪舌剑的情景如在眼前。

“立嫡立长乃千年古制,万万不可更改!”

“立贤乃乱世不得已而为之,大明乃太平盛世,万不可自取其乱!”

“若立四皇子为太子,将置二皇子、三皇子于何地?”

朱元璋龙颜不悦。什么古制、宗法,纯是腐儒之见。只是人言可畏,众意难违。在这种强大而可怕的习惯势力面前,朱元璋第一次感到,虽为皇帝之尊,亦乏回天之力。

细细想想,群臣之言也不无道理。如果立了燕王,引起诸皇子不和,以致祸起萧墙、同室操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朕意已决,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将来继承帝位。”

群臣俯伏跪拜,称颂陛下圣明。

朱元璋长叹一声。他心里明白:这是无可选择的选择。

洪武三十一年,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年七十一岁。年轻的朱允炆登上皇帝的宝座,改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嗣位,诏令各地亲王无须来京。于是诸王皆遣使朝贺,不复入觐(jìn)。建文帝乃册妃马氏为皇后,子朱文奎为皇太子,封弟朱允为吴王,朱允为衡王,朱允熙为徐王,免不得有一番忙碌。待到大事已定,建文帝便开始着手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夙愿了。

那是一个孕育于深宫的梦。久处深宫帷幕之中,既使人窒息,也使人早熟。朱允炆被压抑的愿望就像一棵扭曲的树在顽强生长,即使被立为皇太孙,仍是心事重重。一天,在皇宫的东角门边,朱允炆拉住侍读老师黄子澄的衣袖悄悄问道:

“诸叔王各就藩国,拥兵自固,一旦生变,如何对付?”

黄子澄暗自心惊,难得皇太孙年纪轻轻便有此远虑,怕的是此语泄露出去,会招来滔天大祸。他四顾无人,低声答道:

“殿下勿忧,且听臣讲一个故事。”

他讲的是汉代的一段史实。景帝时,七王作乱,以“清君侧”为名杀奔京师。景帝拜周亚夫为将,一鼓荡平叛乱,七王伏诛。朱允炆听了,长舒了一口气。他在心中默默地笑了。

建文帝早就认定亲王和藩国是他的心腹大患。亲王们岁禄丰厚,位高权重,甚至可以控制当地驻军的指挥权。亲王府内设置官属,由“相国”主持,还有亲兵卫队,少者三千,多者达一万九千人。这分明是些小朝廷、土皇帝,叫他这个大明天子如何高枕无忧?纵观今日天下,“棘刺”不在朝臣,而在亲王藩国也。建文帝必欲除之而后快。

一天深夜,建文帝召黄子澄进宫,问道:

“先生可记得当年东角门的谈话吗?”

“臣时刻不敢忘。”黄子澄应声答道。

建文帝遂令黄子澄为太常卿,与兵部尚书齐泰密谋削藩之事。

建文帝决意削藩,但顾虑颇多。亲王俱是叔辈,藩国又是太祖皇帝所封,明令削藩,恐为天下人议论,有伤圣君之名。又怕激起兵变,弄得不可收拾。因此表面上对亲王们尊崇如故。一日,户部侍郎卓敬密书上奏,称燕王智虑过人,现镇抚北平,地势险要,兵马精强,万一有变,不易控制,应徙封南昌。建文帝阅毕,召卓敬入殿,对他说:

“燕王乃朕骨肉至亲,应无他变。”

卓敬叩首道:

“陛下岂不闻隋文帝和隋炀帝的故事吗?父子至亲尚自相残,何况叔侄?”

建文帝脸色顿变,不待卓敬说完便道:

“卿且休言!容朕细思。”

此语传出外廷,顿时流言四起,都说新主有意削藩。诸王闻知此事,俱怀不安。

不久,朝廷接到密报,周王朱有不轨之举,燕、齐、湘三王亦参与此事。建文帝大惊,忙召黄子澄、齐泰入内密议。齐泰认为诸王之中唯燕王最强,除掉燕王,余人可不讨而服。黄子澄插口道:

“不然。欲除燕王,先须剪其手足。今宜速捕周王,先行处罪。除周慑燕,一箭双雕。”

建文帝点头称善:“避实击虚自是上策。只是周、燕相连,周王岂肯束手就擒?”

黄子澄微微一笑:“陛下不必过忧,臣自有计。”

建文帝大喜道:“朕得先生,可以无忧了。凡事当尽委先生。”

黄子澄领旨出宫,当下召曹国公李景隆,授他密计。

李景隆依计而行,率兵千人,扬言奉命防边。到了开封,突然袭入周王府,把周王朱及其妃嫔统统拿下,押解至京。建文帝见失魂落魄的周王成了阶下囚,不免又生怜悯之心,意欲放他归国。黄子澄和齐泰坚持不可。于是废周王为庶人,禁锢京师狱中。诸王人心益乱。

都督府官吏高巍痛感国事危机,恳切上书献策。奏称分封诸王乃太祖皇帝的长远大计,上法三代之公,下庇圣子神孙。然藩国地大兵强,易致生乱,诸王又多骄逸不法。不削则废法,削之则伤恩,实属两难。为国家安定计,宜勿施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广封诸王子弟以分其势,小其地以分其力,如此则藩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黄子澄、齐泰二人承建文帝削藩密旨,正欲建功扬名,哪里肯听高巍的忠告,遂将奏章扣下不报,束之高阁。

黄、齐二人日夜苦思削燕之策,只因燕王地广兵强,一时不便下手。一日,忽得密报,燕王私造兵械,指日图变。建文帝闻知,忙问良策。黄子澄谓先发制人,出兵讨燕。齐泰却认为不可,建议调燕藩护卫军出塞,以弱其势,然后静观其变,寻机兴师问罪。建文帝不想把事情闹大,遂纳齐泰之言。以备边的名义,派都督耿练兵山海关,都督徐凯练兵临清,又派都督宋忠到开平戍边,并从燕王府护卫军中抽调一万五千人归宋忠统辖。网张东、南、北三面,成擒燕之势。同时密令北平左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张信密切监视燕王,伺机除之。

燕王朱棣身居北平,志在朝廷,京师消息无所不知。建文帝削藩之举,使他又恨又怕,惶惶不可终日。当年他大哥皇太子朱标去世,父皇曾有意将他立为太子,后来听信群臣之议,立了皇太孙朱允炆。朱棣心中不满,暗中蓄下异志。他听从心腹之臣道衍和尚的主张,在燕王府的宫舍下边建了很多密室,秘密请来工匠,在里面日夜打造兵器。又养了许多鹅鸭,日夜闹嚷不休,来遮掩打铁的声音。建文帝继位不到半年时间,已有五位亲王或死或废,更使他坐卧不安。他一面佯称病重,一面暗中加快准备。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五月,京师举行太祖皇帝的周年祭典,称为“小祥”。建文帝传旨各亲王不必进京,但对王子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朱棣为了麻痹朝廷,狠狠心把三个儿子统统打发进京。心腹亲信都劝他不要冒这个险,朱棣却笑着说:“皇上对本王疑心甚重,本王偏送去三颗定心丸,也好让那班奸臣贼子找不到破绽。”朱棣话虽这么说,事后却也忐忑不安。齐泰果然有意扣下王子做人质,幸亏皇上优柔寡断,三位王子才逃脱大难。待到父子团聚时,朱棣喜极流泪,庆幸天不灭燕。

为了继续迷惑朝廷,朱棣索性假装得了疯病。他披头散发,衣衫不整,跑到闹市狂呼乱叫,闹得大街上乱哄哄的,车马都不得通行。王府侍卫们要扶他回去,他就乱打一气。饿了就在饭摊上抢食物吃,困了就躺在路边沟渠呼呼大睡,一睡就是大半天。侍卫们只好远远跟着,暗中保护。这样闹腾了十天半个月,全北平都盛传燕王爷疯了。

北平左布政使张昺(bǐng)始终心存疑惑,便亲自带人到燕王府探问病情。当时正值盛夏季节,赤日炎炎,却见燕王身披羔皮大衣,坐在炽热的火炉旁,犹自瑟瑟乱抖,连呼天冷。张昺恭敬地向他问候,燕王却东拉西扯,满口荒唐。张昺竟信以为真。

燕王府的百户邓庸奉命到南京呈送燕王有病的奏章,被齐泰拿下,严刑审讯。邓庸受刑不过,只好把燕王府私造兵器、操练壮丁的事一一招供。建文帝乃发符遣使,往逮燕府相国,密令张昺、谢贵联络燕王府长史葛诚及指挥卢振为内应,设法图燕。北平都指挥使张信一向为燕王信任,故命他伺机捉拿燕王。谁知张信念燕王昔日对他恩重如山,终不忍下手,遂潜入燕王府,将朝中密旨对燕王和盘说出。朱棣感激不已,跪拜张信。张信走后,朱棣即命人监视葛诚、卢振,召集心腹亲信密议对策。

一天,张昺、谢贵、张信等亲率卫士,陪同朝廷使臣来到燕王府,追令交出相国。朱棣传令请使臣入内收验罪犯,随行卫士不得入内。张昺、谢贵不知是计,与使臣昂然入府。来到殿上,只见燕王全无病态,笑脸相迎,不免暗自惊奇。谒见完毕,燕王赐宴,酒过数巡,命人进瓜数盘,置于席上。三人连连称谢。燕王忽勃然变色,厉声怒骂:“寻常百姓尚念骨肉之情,本王身为天子亲属,性命偏危在旦夕。天下何事可为,亦何事不可为?”言毕,掷瓜于地。忽见两廊伏兵冲出,捉住三人,一齐绑起。燕王又传:“带罪犯!”只见刀斧手推着两个人来到堂下,正是燕王府的葛诚、卢振,俱是五花大绑。燕王哈哈大笑道:“本王哪有什么病!为奸臣所迫,以至如此。今日奸臣自投罗网,不杀何待?”刀斧手手起刀落,五颗人头砰然落地。燕王当即调兵遣将,攻占九门。都指挥张信早已带着他的部下加入了燕军的行列。不到半天工夫,北平城就落入燕军之手。

七月癸酉,燕王在城郊誓师,扬旗击鼓,刀枪林立,称“靖难军”。发布檄文,历数黄、齐罪恶,以“清君侧”为名造起反来。檄文日期不署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二年”。

同类推荐
  • 三国立鼎

    三国立鼎

    三十六岁死在了饭桌上的杨毅重生了!重生在了汉末,岂能什么都不做!上辈子能当上县领导,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上辈死在了饭桌上的杨毅这次准备换个活法!生活的转变让他准备轰轰烈烈的活上一回,三国历史将要因他改写!
  • 三国演义之一统天下

    三国演义之一统天下

    不好意思最近一直再生病,所以没有及时更新,望请谅解
  • 销售精英在宋朝

    销售精英在宋朝

    销售精英宋朝生,是虫是龙自分明。有朝一日得风云,五湖四海皆太平!
  • 匡明

    匡明

    意外回到万历年间,附身于八闽海商世家之幼子。前世草根屁民,今生世家纨绔,浮生如梦方才醒,自不甘做人下人。走私?俺们家只有那几百艘小破福船而已,见笑了。偷渡?俺们家一年才干多少回啊?真不挣钱啊。海盗?诶,诶,可不带这么瞎说的啊,跟俺们家绝对没关系!俺们家谁做主?咳咳,那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正在努力中……不过也快了,俺正准备科举呢。读圣贤书做龌龊事臭不要脸?赶紧滚蛋!爷曲线救国呢!
  • 重生三国之西凉马超

    重生三国之西凉马超

    他本是黑道枭雄,却死后重生……他无意中成为了马超,在西凉生活了十八个春秋。他竭力和这个世界融合同化,适应古人的一切……当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那颗永不泯灭的枭雄之心跳动不停,欲与古人一争高下!他不做人臣,只为一步步登上高峰,享受刹那间的喜悦……当中原征战不休,他却在西凉励兵秣马!当曹操刚刚战胜平生敌手袁绍之时,他却率数十万铁骑,马踏长安!没有别的要求,求各位大大在看书的同时,能把我的书收藏一下,或者有富裕的给一张推票……
热门推荐
  • 弗洛伊德谈本能与成功

    弗洛伊德谈本能与成功

    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心里感到诱惑就对诱惑反抗,而不屈从于它的人。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满盘皆输,这是令人悲痛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人做事无外乎两种原因——成就感和性冲动。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梦的内容根源于愿望。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对于成功的坚信不疑,时常会导致真正的成功。无知就是无知,谁也没有权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东西。理智的声音是柔和的,但它在让人听见之前决不会停歇。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 劫机

    劫机

    三十岁的小曼在结婚当天看到天空中有架飞机飞出了一个m的字形,想起十几年前曾有一个追求者许诺会为她驾驶飞机在天空中飞一个m代表自己的名字。与此同时,天空中那架飞机正遭遇着劫机,飞行员中枪,一名乘客牛大壮想起自己曾向某个女孩许诺在天空中飞她的名字,鬼使神差地来到驾驶舱,飞机蹭蹭下坠,他无能为力,幸亏飞行员即使醒来将飞机拉回飞行高度。这一下一上,正巧完成了当年的约定。
  • 待续的回忆

    待续的回忆

    在璇丽还在为别的男生伤心时,有那么一个男生,一直守护在她身边,只是太过年轻,没能给她想要的爱情,等到彼此都成熟的时候,他们共同拥有过的回忆,还能不能继续下去?如果继续下去,还会不会再分开,毕竟时隔多年。
  •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墓王的圣女妃(完结)

    古墓王的圣女妃(完结)

    三年前的一场穿越,紫凌莫名来到了耀日王朝,被关在不见天日,不见人影的黑屋里,三年孤独,与世隔绝的生活让人疯狂。一朝自由,她成了挽救耀日危难的圣女教圣女,全部价值是用她的圣女之血挽救她的新婚夫君——耀日的王爷凤夜绝。据说这个王爷是耀日的支柱,无往不胜的战神。据说他嗜血啖肉,冷绝无比。据说他得了一场怪病,只能靠圣女之血活命。据说:白衣胜雪的他变成了嗜血恶魔,若见天日,耀日必亡。她咬牙说道:“只要给我自由,只要有人陪伴,即使地狱冥府,与撒旦修罗为伍我也愿意。”没有想到,嫁入王府的她真的走进了地狱,她的新婚洞房居然是耀日王朝的神秘陵墓,躺在喜床上的居然是没有人气却美得没有天理的僵尸………好吧!.有这样一个帅哥僵尸陪伴,总比孤独得疯狂要好………什么情况?僵尸居然能说话:“我需要的不是你的血,而是你的命!用你的血液,只能让毁灭,用你身体做我的药人,我才能重生!”古墓遭遇,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上演,一段恨与爱的故事演绎……伤害一次接一次,折磨一波连一波,算计报复的游戏中,是谁遗失了自己的心?仗剑天涯,谁能挽留住那抹异世飘来的孤魂,谁能软化那颗伤痕累累的心……本文虐,不喜误入,女主该强则强,该弱则弱,该媚则媚,该狠则狠。隆重推出“帝陵”系列:《帝陵恨:腐尸王的祭妃》http://novel.hongxiu.com/a/199900/《帝陵殇:僵尸王的陪葬妃》http://novel.hongxiu.com/a/209128/《帝陵劫:嗜血王的圣女妃》http://novel.hongxiu.com/a/196601/《帝陵怨:邪魔王的疤痕妃》http://novel.hongxiu.com/a/209088/帝王古墓,大漠皇陵,凄风暗影中,演绎着多少爱恨情仇......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故事,亲们多支持啊!***************************推荐本人的现代文:《豪门首席的纸婚新娘》(已完结)http://novel.hongxiu.com/a/196031/《豪门首席的命定新娘》(更新中)http://novel.hongxiu.com/a/227507/朋友的书《易容王妃宠天下》文/上官凌月http://novel.hongxiu.com/a/221614/
  • 等你十年,tfboys

    等你十年,tfboys

    三个如皇室里的公主,冷漠无情,讨厌男生,是现在火热的黑白组合,她们三个女孩遇见tfboys会怎样呢,她们会不会因为tfboys改变呢?敬请期待。。。。。。。。。。
  • 时空之错爱

    时空之错爱

    一次意外的车祸,让张茉穿到一个很灵异的世界,她不知道自己是原来的自己还是只是一个灵魂,爱上了不该的爱的人,最后真相大白,她是留下还是离开……
  • 神级装逼系统

    神级装逼系统

    世界这么大,一天不装逼我就浑身不舒服!你没装过的逼,我帮你装回来!看过本书的,都能感觉浑身逼格上涨,装逼,再也不累了!
  • 《玄兵之王》

    《玄兵之王》

    占个坑发后写写不定期写字台定期[一个中心不定期
  • 红颜流年

    红颜流年

    最恨不过流年仓促中像被飓风席卷我才匆匆一眼还来不及将你留恋那些悲剧上演终归说着下辈子了结剩荒唐的誓言最后没入长夜到底是什么,让他们七年的感情像她的眼泪一般,流到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