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1600000062

第62章 老太监认下这具焦尸(2)

燕王出师,迅雷不及掩耳。通州、遵化望风归降,蓟州、居庸关亦被攻陷。都督宋忠率兵来夺居庸关。他心生一计,哄骗将士说:“尔等家属俱在北平,现闻已被燕兵屠戮,积尸盈途,快随我前行,报仇雪恨!”军士闻听此言,个个怒目切齿、摩拳擦掌,争向居庸关杀去。来到关前,遥见燕军旗帜下,士卒整齐,不是父兄,就是子弟,询问家人,都称无恙。当下恼动军心,大呼:“宋都督骗了我们!”一阵喧哗,相率倒戈。宋忠手忙脚乱,燕军乘势杀来,官军顿时溃败。宋忠逃奔不及,死于乱军之中。开平、龙门、上谷、云中诸守将望风降附。

官军战败的消息飞传南京。建文帝正与一班儒生在讨论“以礼治国”,此时也慌了手脚,匆匆忙忙祭告太庙,宣布削去朱棣的燕王封号,废为庶人。又命大将军耿炳文率师征讨燕军。建文元年八月,大军出征。临行前,建文帝再三叮嘱道:“当初南朝梁元帝萧绎说过,‘一门之内,自动干戈,实属不祥’。如今众位将军与燕王对垒,也要好好体会这个意思,千万不要使朕蒙上杀叔的恶名。”

耿炳文领旨出师,大军号称三十万。建文帝在南京日夜遥盼佳音,不料连连接到败报。先锋杨松勇武轻敌,遭燕军袭杀,全军覆没。大将潘忠引兵驰援,中伏被擒。耿炳文率主力部队出战,挡不住燕王铁骑踏阵,官军损兵折将,退守真定城。燕军狂攻三日,未能破城,遂回师北平。建文帝十分懊恼,急召齐泰、黄子澄问计。黄子澄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足深虑。耿炳文老迈无能,臣举荐曹国公李景隆,将门之子,才堪大用。”建文帝听了连连点头。说起来,这位李景隆还是建文帝的表哥呢。他长得一表人才,平素喜欢读书,论武谈兵,头头是道,就连建文帝也佩服他三分。只是他身逢太平盛世,从未亲临战阵,唯一的“军功”就是擒拿周王。这次正好让他沙场建功。齐泰道:“李景隆能文不能武,断不可用!”建文帝此时像一个溺水的人抓住了一块救命的木板,哪里肯放:“李景隆乃朕之周亚夫也!”当即拜李景隆为大将军,率五十万大军出征。为了表示尊崇和信任,建文帝还效仿古代皇帝礼待大将的做法,亲自为李景隆推车,行“推毂礼”。李景隆受此重任和殊荣,不免趾高气扬,不把那些老将放在眼里。他亲率主力进驻河间,又命镇守辽东的江阴侯吴高挥师南下,夺取永平,对北平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燕军将领闻李景隆重兵压境,不免惊慌,议论纷纷。燕王笑道:“李景隆乃赵括一类纸上谈兵的人物,不足为惧。”他决定率主力驰援永平。诸将不解:“倘若李景隆乘虚来袭北平,如何是好?”燕王道:“我出援永平,正欲诱他前来。先破吴高,后破李景隆,统统在此一举。”当即传令世子朱高炽和道衍和尚率一支人马固守北平,他自己亲率大军去解永平之围。

李景隆闻知燕军主力驰援永平,认定燕王中了他的调虎离山之计,暗自得意,立即下令全军直扑北平。怎奈北平城坚壕深,一时攻打不下。老将瞿能怒不可遏,亲率二子和一千精兵,冒着矢石,杀上彰仪门城头。道衍和尚亲率各路守军赶来堵截,与瞿能在城头展开激战。瞿能寡不敌众,忙派人请李景隆调大军接应。谁知李景隆暗藏私心,不愿让这员老将抢了他嫡系部队的头功,故此按兵不动。不多时,瞿能的人马力不能支,被打下城来,这位老将气得破口大骂。

当时正值隆冬,天气奇寒。道衍和尚心生一计,命守军连夜汲水灌城。一桶桶凉水从城头上浇下去,转瞬即冻,结水成冰。第二天早晨一看,北平城竟像披了一层厚厚的冰甲。官军攻城越发困难了。

李景隆督师苦攻了十余日,仍未得手。探马又传来坏消息:燕王已杀败吴高,并在大宁收编了宁王的军队,军势更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回来。李景隆闻报大惊,进退两难,只得分军为二,一部分继续攻城,一部分列阵迎击燕王。使他百思不解的是,燕王怎么能收编了宁王的军队呢?

原来,燕王率大军赶到永平,吴高根本抵敌不住,仓皇丢下几千具尸体退出了山海关。燕王没有急着赶回北平,却改向北赴大宁。大宁是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封地。宁王虽然年轻,但也曾跟四哥朱棣统率过戍边的军队,有些打仗的经验。朱元璋把朱棣和朱权封在北方,为的就是防御塞北元军残部的骚扰。朱棣一来怕朱权听从朝廷的命令,出兵袭他的后路,二来想把宁王手下的三万精锐骑兵弄到手,扩充自己的实力,便打起了宁王的主意。

燕王命大军偃旗息鼓,潜至大宁城外,隐蔽起来,自己只带几名亲信将领进了大宁城。见了宁王,说起父皇去世,新君生疑,日子不好过,忍不住痛哭流涕。宁王同病相怜,不免相对垂泪,倍加抚慰。燕王向宁王诉苦说:“朝廷大军压境,北平被围,危在旦夕。愚兄无法,只好逃了出来,投奔十七弟。求贤弟设法救我!”

“小弟怎样才能救哥哥呢?”宁王不解。

“我本心并不想反叛朝廷,只因奸臣相逼,遂至今日骑虎难下。只要贤弟为兄代上一表,陈述愚兄心迹,代为求情,我想皇上定会允准。”

宁王信以为真,马上亲手拟了一道表章,情词委婉恳切,请赦燕王一死,连夜派飞骑驰送南京。又吩咐设宴款待燕王,杯盏相交,推心置腹,亲密无间。

燕王在宁王府天天饮酒,畅叙兄弟之情。他手下的将领却依计行事,秘密收买了宁军的大多数将领。过了几天,燕王向宁王告辞,说是欲回北平。宁王殷勤地送出郊外,置酒饯行,酒杯斟满,敬给燕王。谁知燕王忽掷杯于地,大喝道:“伏兵安在?”只听一声呼哨,燕军冲出,将宁王团团围住。宁王大惊失色,回顾自己手下诸将,竟一个个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宁王都指挥朱鉴情知有变,拔剑上前救护,竟被燕军杀死。燕王紧握着宁王的手说:“贤弟不必惊疑,愚兄此举也是万不得已。将来事成,决不会亏待贤弟!”宁王万般无奈,只得交出兵权。宁军从此全归燕王指挥。

燕军声势大振,复杀奔北平而来。燕王一马当先,左右冲杀,挡者非死即伤。这时北平城也九门齐开,守军在燕王世子朱高炽和道衍和尚的带领下一齐杀出。官军腹背受敌,顿时溃散。李景隆见大势已去,仓皇引残军败卒逃到德州,上疏朝廷,惶恐待罪。不料朝旨下来,竟是对他的慰问和嘉奖,还加封他为“太子太师”,另有御酒、貂裘等重赏。李景隆受宠若惊,跪在地上,恍恍然如在梦中。

原来,李景隆的奏书一到京,便被黄子澄扣下来,不让建文帝知道,怕的是李景隆这个败军之将连累了他这个举荐人。建文帝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最信任的“先生”竟会对他撒下弥天大谎,他的那道诏书成了千古笑柄。

建文二年,太子太师、大将军曹国公李景隆在德州檄调各路人马六十万,进攻真定。燕王亲率燕军迎击。双方展开血战,直杀得山摇地动,日暗天昏。箭雨中,燕军尸横遍野,燕王战马三易三蹶,幸亏燕军援兵赶到,方转败为胜。李景隆一败于白沟河,再败于济南城下,最后单骑逃回南京。黄子澄见事不妙,径自去见皇帝,要求对李景隆严加惩处。御史大夫练子宁等人纷纷奏言,要求皇帝将李景隆处死。建文帝念及亲情,只是不听。

燕王在济南城外击破李景隆的大军,本以为济南城唾手可得,没想到碰了一个大钉子。山东布政司使铁铉与将军盛庸督众固守,誓死不降。燕王的招降书被扯得稀烂,掷出城外。燕王大怒,令将士蓄积城外溪涧之水准备灌城。铁铉使出诈降计,恳请燕王退师十里,只带少数轻骑入城受降。燕王不知是计,跨马张盖,径趋城门,差点被从天而降的大铁板砸死,好不容易才在侍卫的救护下逃得性命。城外所蓄山水也被铁铉的兵士趁乱偷偷放掉,灌城之计终成泡影。燕王恼羞成怒,调集大炮狂轰滥炸,直轰得城头上砖石横飞,守军非死即伤。忽见城上竖起一些大木板,上面赫然写着“太祖高皇帝之灵”七个大字,有些木板已经被炮火击碎了。燕军吓了一跳,急忙停止射击。面对先帝的“牌位”,燕王也不得不有所顾忌,暗自叹息这个铁铉实在不好对付。双方对峙了三个多月,燕军师老无功,遂退回北平。

建文帝接到捷报,擢升铁铉为兵部尚书,镇守济南。封盛庸为历城侯,拜为平燕大将军,统兵北伐。又命都督吴凯进驻沧州,遥为掎角,合图北平。

燕王闻知,乃命大将张玉偃旗息鼓,奔袭沧州,大破官军,生擒吴凯。燕王亲率大军进攻盛庸的部队,不料中了埋伏,在众将的护卫下奋力死斗,才夺路逃脱。大将张玉不知燕王已经突围,拼命杀入重围寻觅,被官军一阵乱箭射毙马下。

燕王奔还北平,检阅将士,损折两三万,闻知大将张玉战死,不禁痛哭失声。经此挫败,燕王不免有些心灰意冷。道衍和尚进言道:“臣前谓,师行必克,但费两日。两日就是东昌的昌字。今东昌遭败,已成过去,此后必获全胜。”燕王重新振作,招兵买马,以期卷土重来。

建文三年春月,燕王又誓师南征。临行前,自撰祭文,哭奠大将张玉,并脱下自己的战袍,焚赐忠魂。全军将士,无不感动,临阵奋勇,以一当十,大破官军。建文帝无计,遣使与燕王议和,以为缓兵之计。后来又听从方孝孺的劝谏,改变主意,将燕王的使者投入狱中。

燕王闻报大怒,遂横下一条心,孤注一掷,置大江以北于不顾,率大军直捣南京,要与建文帝赌个输赢。

燕军渡过长江天险,占领了镇江,直接威胁南京。建文帝徘徊殿上,束手无策。群臣个个无计可施,纷纷揪打李景隆泄愤,金殿上乱成一团。建文帝喝住群臣,委派李景隆去燕营议和。燕王声称朝廷交出奸臣,他才罢兵,说罢掷下一份“奸臣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人名。李景隆灰溜溜地揣起名单,回来复命。

群臣认为燕王不肯议和,纷纷劝建文帝出走,暂避兵祸。方孝孺反驳道:“京师城高池深,还有精兵二十万,粮食充足,陛下宜坚守待援,不可轻动。”建文帝依言而行,布置军队防守。齐泰、黄子澄上疏请求出外募兵,不待建文帝准奏,便径自出城而去。建文帝不禁叹息道:“这班人把事情弄成这样,却忍心抛下朕逃跑吗?”

正说着,外面报知燕军已兵临城下。建文帝闻奏,倍加惶急。只见御史魏冕踉跄趋入,报称左都督徐增寿密谋献城降燕。建文帝半信半疑,接着又有几人接连入奏,口出一辙。建文帝乃命左右拿到徐增寿,斥骂道:“你贪生怕死,朕偏要你先死!”亲自动手,拔出佩刀,将他砍死。余怒未息,又见翰林院编修程济跑入殿中,大呼道:“不好了,不好了,燕军已入城了!”建文帝惊问道:“这么容易,莫非有人做内应?”程济道:“曹国公李景隆大开金川门,迎入燕王,所以京城被陷。”建文帝如五雷轰顶,顿时泪下:“罢了,罢了!朕未曾薄待曹国公,他竟如此负心,天理何在?朕今日在劫难逃,不如殉了社稷吧!”言毕,即欲拔刀自尽。身边的几个臣子慌忙劝阻,将建文帝拥入内殿。

燕王亲率精兵悍将,旗甲鲜明,浩浩荡荡从金川门进入南京,在曹国公李景隆的陪同下登上城楼。南京各门的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武器,归降燕军。不少文武官员听到消息,急忙随风转舵,跑到金川门城楼上参谒燕王。燕王内心十分得意,表面上少不了温言软语抚慰一番,声称此来只为“面君请罪”,别无他意。朱棣心里明白,他这次冒险孤军深入,只占了北平到南京的一条狭长地带,大半天下还是建文帝的天下。如果建文帝逃出了南京,登高一呼,他燕王就会四面楚歌,前功尽弃,说不定连一条归路都保不住。想到此,朱棣内心不免生出几分焦灼。为此,他曾多次密令部下万万不可放走建文帝。正思忖间,忽见城中皇宫烈焰腾空,探卒来报,建文帝和后妃等在宫内自焚了。朱棣表面不动声色,内心一阵轻松。

昔日富丽堂皇、雕梁画栋的皇宫,现在已成了一片瓦砾残砖。横七竖八的焦木散发出一阵阵刺鼻难闻的气味。在这一片废墟中间,赫然躺着几十具尸体,面目发肤全已烧焦。至于哪一个是建文帝,已经根本无法辨认了。

朱棣见到这副惨状,心中也不觉恻然,叹息道:

“痴儿,痴儿,你又何至于如此呢?”

如何确认朱允炆的尸体,确实让朱棣头疼。从附近抓到一些太监和宫女来辨认,也都说不清。后来还是一个老太监胆子大,指着一具尸体,硬着头皮说这便是皇帝,其余的太监宫女忙随声附和。朱棣便下令把这具尸体盛殓起来。至于那究竟是不是建文帝,却只有天知道了。

燕王朱棣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元永乐(公元1403年),史称明成祖。

即位后,朱棣下令清宫三日,张榜缉拿“奸臣”,一律严惩不贷。截手断足,削耳割鼻,寸磔油烹,斩首灭族,无所不用其极。

一场惨烈的大屠杀又开始了。

西汉

11 西凉王

秦朝

东汉

注:王莽建新朝,未计。

同类推荐
  • 超级无用博士

    超级无用博士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个年轻的集物理化学双料博士竟然穿越到诗词歌赋的古代,高位的文凭显得无用。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双料博士穿越后凭着自己的专业学识混迹在古代。他游龙在名妓中。他金戈铁马,奔驰沙场。他驰骋商场,钱途无量。唯一主修的专业基本没用上,成了副业。他真的无用吗?期待他无用的钱途,无用的发明,无用的创作。本书YY兼YD喜欢看的多多订阅
  • 七杀立皇帝

    七杀立皇帝

    谁言乱世莫诉儿女情,实则乱世儿女情更深。为了守护心中的挚爱,为了信守许下的诺言,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做出多大牺牲?牺牲掉自己一生的幸福,变成太监,试问天下间有谁可以做到吗?她是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他是信念如钢、至死不渝的铁骨男儿。在经历过毁家灭门之祸后,他们又将有一番怎样坎坷的复仇经历?刘瑾是明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立皇帝”,曾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是与“九千九百岁”魏忠贤齐名的大太监。其势大滔天,座下高手如云。这位旷世枭雄的结局却是经历了千刀万剐之刑,死得悲惨至极。他的死,也成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试看一对江湖儿女,如何最终报得血仇,铲除巨奸,上演一段旷古绝今的凄美爱情故事。
  •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全新修订典藏版)

    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此后,备受好评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之“大明王朝纪事”等书相继推出,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从“人”的视角诠释帝王将相,通过入木三分的精彩剖析,全新解读历史巨变与政治迷局,用轻松有趣的独特方式讲出了历史的真相,使人豁然开朗又难以释怀。2015年,《大明王朝纪事》推出全新修订典藏版,读懂朱元璋、张居正、嘉靖、崇祯等传奇历史人物得势与失势之谜!
  • 尘南旧史

    尘南旧史

    一粒尘埃,附于历史巨轮。碾过悲歌岁月,驶往昌平盛世。可历史岂会记住一粒尘埃?当是不会。但尘埃终将刻入历史的齿轮。谨以此文献给抗战史上付出鲜血与生命的小人物。
  • 夜语:步步生姿

    夜语:步步生姿

    大才子徐子明被人陷害,卷入科考舞弊案,惨死在朱元璋屠刀之下,莫名其妙重生在御史陈家,成了一个官宦千金,可惜好景不长,未及成年又惨遭灭门之祸,重重打击之下,她能坚守本心,只为寻疑而来么?是要复仇,还是救赎?
热门推荐
  • 疯狂修真传

    疯狂修真传

    本故事的主人公孙小七是一名高级企业管理人员,在2014年3月8日的那场震惊世界的马来西亚客机失踪案件中,大难不死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中,在哪里有无所不能修真者、奇特的妖族、嗜血的魔族、阴暗的魂族等各种未知族群,孙小七为了回到地球那个朝思暮想的家,而奋斗着,80后的进步思想、现代化的营销策略、以及不一样的处事风格,让孙小七在这个未知的世界中披荆斩棘创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修真大道,孙小七到底能不能回到地球?能不能再见到父母?请你随着《疯狂修真传》的不断发展看下去……!(本故事旨在悼念那些在马来西亚客机失踪案中罹难的广大同胞,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中,活的更加传奇,如果可能真的希望他们得以重生!)
  • 术射

    术射

    一把弓,一囊箭,一个平凡少年,踏出故土,走向江湖,他们引导了他的人生,他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 仙器养成计划

    仙器养成计划

    偶然去追一只火狐的萧雨无意间,竟然在一个地下溶洞中发现了一面神秘小镜,从此开始一段让他颇为头疼又吐血的经历!····某雨:“TMD,你这破镜子又把我的千年玄铁,万年金精吞了!”某镜:“为了修复~”某雨:“OMG!我的千万灵石、百万仙玉怎么都不见啦!不会也被你吃了吧?!”某镜:”为了修复~“某雨:”&……%¥#@!你特么别跑,老子非把你砸烂不可!“········
  • 青少年需要把握的12个处事方法

    青少年需要把握的12个处事方法

    《青少年需要把握的12个处事方法》将告诉您我们需要把握自己,命运需要你有主见的指挥;将告诉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发挥优势拓展生命的宽度;如何拯救自己,在苦难中锻造高贵的品质;如何改变自己,让你更具备改变世界的实力;我们需要激励自己,善待自己,克制自己,守住自己……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 《黯花香》

    《黯花香》

    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一种神奇的花种——黯花,说是能遇到此花并闻到花香就能练就一身好武功,但是没有人见到过此花,寻它的人都没有再出现过,真的是这样吗?
  •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牢固确立人命关天的政治伦理》、《切勿“与民为仇”》、《猜不透的电影审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命运

    命运

    展示的是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沉浮。时间跨度较大,跨越了从20世纪30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时间长河,这中间有很多大的历史背景,如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遭受的外敌侵扰,鸦片流毒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伤害与冲击,还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在不断地奋斗和探索中,中国终于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富裕之路。主人公曾源是一个出生于旧社会贫穷人家的苦孩子,但他积极上进,从军大半生,有着丰富的经历与体验,其人生在社会大背景下,跌宕起伏,激烈,深邃。
  • 绝世之神途

    绝世之神途

    历经落幕时代的北境大陆,在雷之天帝的光辉照耀之下,开始崭露头角,励志成为一代强者之路的楚笛,在继承与发扬天帝意志之下,创立了绝世楚门,北境斗三皇,中洲战玄帝,混乱平黑白,雪原迷冰姬,帝山留清史,书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绝世篇章。吾欲立志登神位,反手成地覆为天。终入轮回寂灭时,唯流芳名照世间。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
  • 苍穹葬

    苍穹葬

    孤寂、血腥、轮回?只为那一次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