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8500000073

第73章 葛庭之

葛庭之(1909.12—1984.7),江苏溧阳人,第三机械工业部计量检定所(现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计量所)创建人。1931年考入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专门学校,1935年毕业后留在金陵兵工厂(后改为兵工第21工厂)服务,先后任技术员、主任等职。1947 年3 月随21厂厂长赴美实习考察。1949年初,葛庭之毅然回到祖国,在21厂工务处任工程师兼生产科长。1952年12月调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研究所第六研究室工程师兼室主任;1957 年6月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现中航工业航材院)第六研究室工程师兼室主任;1961年5月任第三机械工业部计量检定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顾问。在此期间,1956年参加制订国家十二年科学研究规划;1959年受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计量组组员。1964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84年7月去世。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由于武器制造量值不统一,曾多次发生严重事故,葛庭之受命筹建长度计量研究机构和量值统一工作,研制出一系列专用样板,并使之批量生产,满足了武器生产需要并在国防工业系统全面推广。之后他又根据计量系统需要,建立国防计量器具数据传递系统,在有条件的单位建立区域计量站,并亲自编写教材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达到了把标准器量值逐级、准确地传递到产品上去的目的。他的这一开拓性工作,为其他类型计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1952年为丰富和发展国防计量研究与传递系统,葛庭之和周祖彭、戴树智等被调来负责精密测量室和精密机械加工车间(计量检定所的前身)的设计和组建工作,葛庭之担任精测室主任。经过一年多艰苦努力,终于建成了一所初具规模的研究机构。不仅拥有一定的研究设计力量和可供科研的实验室和试验厂房,并自主研发建成240米2 的恒温实验室(目前仍在使用);而且分别从苏联、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购进一批科研、生产所需的测量仪器和精密机床设备,如绝对光波干涉仪(柯氏干涉仪)、乌维尔斯基接触式干涉仪、万能显微镜、大型工具显微镜、小型工具显微镜、卧式万能测长仪、超级光学计和精密加工机床。经过安装调试,很快投入使用。这些仪器设备,当时在国内堪称一流水平。

精测室和精密加工车间试验厂房建成后,机床设备陆续进行安装调试,1954 年开始生产。在葛庭之的组织和带领下,研究室和车间紧密配合,开始样板试生产。为解决样板生产质量问题,经葛庭之等相关领导研究,决定从提高机械化入手,解决手工操作和技术水平不高的矛盾。一方面研究生产一些夹具,如正弦夹具、半圆弧夹具、分中夹具和螺纹量规、环规等;另一方面加强工艺管理,严格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工作。这样,生产出来的样板质量很快有了明显提高。样板机械化在生产中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提高加工精度,深受工厂欢迎。二机部为此曾做出决定,在重点厂推广。这对保证军工产品量值统一、提高军工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国防工业的迅速发展,借助样板和夹具等手段来实现军工产品量值的统一逐渐不适应了,客观上要求尽快结束分散状态,建立集中的计量机构,以适应国防工业发展的需要。1961年3月7日,国防工委和部领导决定建立计量检定所和精密机械研究所,对内设立一套机构,对外是两块牌子。计量检定所由葛庭之和任子珍负责筹建工作,他们将分散在各研究所中的长度、化学、质量、温度和应力等计量工作集中起来,于1961年4月30日完成了计量检定所的组建工作。

计量检定所成立后,首先碰到的难题是生产、试验、办公、生活用房非常紧张。葛庭之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办公室、财务和计划挤在一间房里办公;单身宿舍在不到20米2 的房间内,架起上下铺,住十多个人,不少双职工老少三辈同住在一间房内;把山坡上的一座羊圈整修、扩大、消毒,因陋就简改造成食堂,一直使用到1970年。职工新婚夫妇不断增加,家属住房一年比一年紧张,就将12间马棚进行翻修,解决了12户职工家属住房的困难。

条件虽然艰苦,但在葛庭之和领导成员的带领下,全所职工意气风发,精神振奋,工作、学习劲头很高。一到晚上,办公室灯光明亮,很多人经常工作、学习到深夜。有的职工进所时只有小学程度,经过刻苦自学,达到大专水平。青年工人自觉利用业余时间苦练基本功,青年技术人员练试验技能。这批技术人员和工人,后来大都成了计量检定所的技术骨干。

在计量检定所创建初期,葛庭之作为主要负责人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作风严谨、时刻想着基层。他虽然身患高血压病,但在处理关键测试数据时,仍连续几天不离开现场,直到写完分析报告后才去休息。每当基层加班加点工作时,他总要下去巡视,送饭送药到岗。由于他对国防计量事业做出的贡献,1964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葛庭之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致残,生活不能自理。1978年平反昭雪,任所顾问。1984年7月去世。

同类推荐
  •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
  •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本书对在全世界各地的晋江籍文化名人、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活动进行系统的评价。
  •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中国古代高僧传》这本书中讲述了大约10位高僧的故事,主要介绍了“法显、鸠摩罗什、真谛、智顗”等等高僧的故事。
  • 定格的记忆:邓百川的风雨人生

    定格的记忆:邓百川的风雨人生

    本书从译诗、注释、赏析三个方面对徐霞客的诗作作了较为详实的诠释。
  • 史玉柱的坎

    史玉柱的坎

    坎坷、困境,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过,史玉柱所经历的坎坷之多、困境之险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他以4000元的投资,在短短4个月就赚回100万,又因巨人大厦资金匮乏而在一夜之间从中国首富沦落为负债2亿多的中国“首负”。即便这样,史玉柱并未气馁,而是举债进攻保健品市场,黄金搭档一炮而红,而他马不停蹄地进军网游领域的举动更是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史玉柱,他曾被无数创业者誉为创业天才,是许多企业家眼里引以为戒的失败者,更是众人眼里的“逆袭英雄”。他抛开“负翁”的阴影,再次创业,抢占保健业市场、进军网游领域,成为身价百亿的商业奇才。他这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哪些辛酸、坎坷,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
热门推荐
  • 我本鬼雄

    我本鬼雄

    灵魂碰撞,千古纠缠,离合不散。上天入地,与玉皇阎罗比试!权谋天下,与唐宗宋祖比肩!舞文弄墨,与诗圣词仙比高。爱海情波,与仙女鬼妃共谱,烟雨风流,与女神妖孽共舞。行侠仗义,与仙道佛法看齐。因为,我本鬼雄!带你进入绝对没想过的天地.....
  • 尿毒症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尿毒症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本书将深奥的医学原理寓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本书通过尿毒症常识课堂、尿毒症科学治疗指南、肾的透析和移植、常用药物的科学应用、尿毒症的科学保健、尿毒症的用药常识问答等内容,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医学保健知识。本书可供关注身体保健读者、尿毒症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 龙斗苍穹

    龙斗苍穹

    空间的穿越,面临一个新的世界,出现啦新的挑战,该何去何从。。功法、斗气、天下之顶,唯我独尊~武神之路,坎坷曲辄,黑暗势力蠢蠢欲动一短人生的消亡,是另一人生的开始!!
  • 走不出的数字迷宫(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走不出的数字迷宫(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走不出的数字迷宫》编排体例合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求知欲,激发其探索“谜底”的兴趣。同时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普教育的参考书,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青少年素质与思想素质。
  • 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秦本义记

    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秦本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归莲梦

    归莲梦

    《归莲梦》共十二回,题“苏庵主人编次”、“白香山居士校正”,作者的真实身份与姓名已不可考。产生的年代大约在明代后期。小说写的是明朝山东泰安州乡民白双山夫妻,因为天旱,颗粒无收,被双双饿死,留下了个十二岁的女儿。一天,一位僧人经过泰安州,见白双山女儿孤苦伶仃,无依无靠,遂起恻隐之心,将其带到泰山,交给一位叫真如法师的僧人收养,真如法师为其取名莲岸,莲岸自此就在真如法师的教导下修行学佛。六年之后,莲岸十八岁时,她告别真如法师,下山访道,自创门户。在路上,她遇到了一位白猿大仙,大仙送给她一卷天书,叫《白莲经》。莲岸如获至宝,刻苦揣摩,从而学会了神通法术。后来,官逼民反……
  • 校花的神级保镖

    校花的神级保镖

    从国外归来,却修为半废的昔日最强佣兵,却意外卷入三大家族的漩涡,能否重归昔日荣耀;得神农鼎,破万重天!我要天下尽在我手……从国外佣兵团归来的叶元,本想平静渡过余生,却不料因一场保镖卷入三大家族厮杀漩涡,惹恼了蛰伏的古门派!意外得到神农大帝所留仙器神农鼎,自此恢复巅峰,重临修仙时代!一个个不朽的仙道门派,不老的古洞府也随之显现。西方的魔法士、北方的吸血鬼、东方的蜀山剑派、不死的帝皇···诸强归来,谁主沉浮?唯我最强王者神农血脉,论耀九天!暗潮汹涌危机四伏,佣兵崛起修者降临!唯我杀技惊四洲……为兄弟闯天涯为红颜荡四洲,
  • 我的修罗帝君

    我的修罗帝君

    一模一样的两个人,他们到底有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陌寒,我要吃的!”“嗯,给你。”“喝的!”“嗯,给你。”“你呢?”“嗯,给你。”o(╯□╰)o“神马?”男子嗜血的红眸笑意满满,嘴角微微勾起,然后,扑倒之!================================================================================“答应我,你要活着回来!”风陌寒忍着眼泪说。但换来的却是身旁男子无尽的沉默,她的眼泪终是忍不住掉落。男子轻轻拂去风陌寒眼角的泪水,红眸充满了眷恋与疼惜,“别哭了!”
  • 那五

    那五

    邓友梅的创作风格可用刚健、平实四个字归纳。而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京味儿”小说是《那五》《烟壶》等。这批“京味儿”小说,大都取材于旗人的故事。作家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今日读者不大熟悉的旗人的生活画卷,给人以历史的感悟和现实的启示。收入本集的有其代表作《烟壶》《那五》等,这几篇小说表现了邓友梅丰富的“民俗学”知识,也显示了他非凡的灵气。
  • 塔木德:犹太人的经商与做人圣经

    塔木德:犹太人的经商与做人圣经

    《塔木德》凝聚了上千年来2000余名犹太学者对本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智慧的发掘、思考和提炼,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航图,是滋养世代犹太人的精神支柱,是其他民族的人走进犹太文化,接触犹太智慧的一扇必经大门。它是犹太人人手一册,从生到死一直研读,常读常新。它不仅教会了犹太人思考什么,而且教会了他们如何思考。它用一种始终如一的声音,构建了犹太人的世界观。它宛如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或思想深邃的学者,始终和每一个犹太人进行世界交谈和讨论,并穿透琐细的生活,让人感觉到鲜活的智慧和触及万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