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39700000007

第7章 文(2)

天砚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一,详细记载了一块宝砚制作与发现的过程,不仅写了文物本身,还写了与这文物有关的三个人——秦一生、燕生与作者自己。

少年视砚,不得砚丑〔1〕。徽州汪砚伯至,以古款废砚,立得重价,越中藏石俱尽〔2〕。阅砚多,砚理出。曾托友人秦一生为余觅石,遍城中无有〔3〕。山阴狱中大盗出一石,璞耳,索银二斤。余适往武林,一生造次不能辨,持示燕客〔4〕。燕客指石中白眼曰:“黄牙臭口,堪留支桌。”赚一生还盗〔5〕。燕客夜以三十金攫去。命砚伯制一天砚,上五小星,下一大星,谱曰“五星拱月”。燕客恐一生见,铲去大小三星,止留三小星。一生知之,大懊恨,向余言。余笑曰:“犹子比儿〔6〕。”亟往索看,燕客捧出,赤比马肝,酥润如玉,背隐白丝,类玛瑙,指螺细篆,面三星坟起,如弩眼,著墨无声而黑沉烟起,一生痴口张而不能翕。燕客属余铭,铭曰:“女娲炼天,不分玉石。鳌血芦灰,烹霞铸日。星河溷扰,参横箕翕〔7〕。”

〔1〕砚丑:据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牛黄》记载“丑宝”是牛黄的别称。故砚丑即砚宝。

〔2〕以古款废砚:在砚石上刻上古文字,废掉了砚石天然的状貌。

〔3〕秦一生:张岱《琅嬛文集》卷六《祭一生文》:“…余友秦一生,家素封,鸥租桔俸,可比千户侯。而自奉极淡薄,家常无大故,则不杀雁凫,踽踽凉凉,一介不以与人,而又不鸣不跃,以闲散终其身……乃一生性好山水声伎,丝竹管弦,樗蒲博奕,盘铃剧戏,种种无益之事,顾好之,实未尝自具肴核,为一日溪山之游,亦未尝为一日声乐,以供知己供饮。乃其所以自娱者,往往借他人歌舞之场,插身入之。故凡越中守土、有司及豪贵肆筵设席,或于胜地名园,或于僻居深巷,一生无日不以微服往观。至夜静灯残,酒阑客散,其于楹楚之间,两目烂烂如岩下电者,非他人,必一生也。大率无事,日以为常,非大故,非外出,非甚疾病,虽水火不之避,风雨勿之阻也……”

〔4〕造次不能辨:仓卒之间,无法辨别真假。燕客:张岱的堂弟。见张岱《琅嬛文集》卷四《五异人传》。此人名萼,初字介子,又字燕客。乃一豪绅公子,挥金如土。最后抗清而死。

〔5〕堪留支桌:可以用来垫桌子。意思是不是什么砚宝,而是一般的石头。赚:欺瞒。

〔6〕犹子比儿:虽是侄子,却像自己的儿子一样。意思是,虽然宝砚落入了燕客之手,因为他不过是偶然兴之所至,并不珍爱这些文物,就好像到了我的手里一样。

〔7〕女娲炼天,不分玉石,鳌血芦灰,烹霞铸日:《淮南子·览冥训》有这样一段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星河溷扰,参横箕翕:天上的星河位置都被扰得混乱了,参星横着,箕星大张着口。

一方砚石,经历竟如此曲折有趣。秦一生之憨厚,燕生之狡狯,张岱之喜悦,均跃然于纸上。而砚铭之诙谐风趣,更使此文增添了情趣。

吴中绝技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一,记载了吴中治玉、治犀、治嵌镶、治梳、治金银、治扇、治琴、治三弦子的能手,给工艺美术史留下了一项可贵的资料。

吴中绝技: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嵌镶,赵良璧之治梳,朱碧山之治金银,马勋、荷叶李之治扇,张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子,俱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1〕。但其良工苦心,亦技艺之能事。至其厚薄深浅,浓淡疏密,适与后世赏鉴家之心力、目力针芥相对,是岂工匠之所能办乎?盖技也而进乎道矣〔2〕。

〔1〕治玉:制作玉器。以下治犀、治嵌镶、治梳、治金银、治扇、治琴、治三弦子中的“治”含义相同。

〔2〕盖技也而进乎道矣:大概工艺技能已上升到“道”的境界了。

一位古代的知识分子,能认识民间工艺师对社会的贡献,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濮仲谦雕刻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一,为我们记叙了一位技艺高超而决不追名逐利的雕刻艺人的动人事迹。

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1〕。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2〕。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3〕。仲谦名噪甚,得其款,物辄腾贵〔4〕。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5〕。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6〕。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7〕。

〔1〕濮仲谦:明·刘銮《五石瓠》卷三《濮仲谦刻竹》:“苏州濮仲谦磨竹器,如扇骨、酒杯、笔筒、臂阁之类,妙绝一时。亦磨紫檀、乌木、象牙,然不多。或见其为柳夫人如是制弓鞋底板二双,又或见其制牛乳酪筒一对,风斯下矣。”古貌古心:古朴的形貌、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粥粥(yūyū):柔弱而卑谦的样子。

〔2〕勾勒数刀,价以两计:寥寥刻上几刀,其价格就要用白银一两以上来计算。

〔3〕必用竹之盘根错节:即根雕艺术。

〔4〕款:款志。

〔5〕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南京三山街一带靠仲谦手艺而得利的有几十个人。仲谦赤贫自如:濮仲谦虽然赤贫如洗,却依然故我,毫不在意。

〔6〕辄自为之:主动要求替他们制作。

〔7〕势劫之、利啖之:用权势逼迫他、以金钱引诱他。

一位雕刻艺人,技艺如此高超,却不求名,不逐利,实在难能可贵。张岱在《琅嬛文集》卷一《鸠柴奇觚记序》中称赞他说:“余友濮仲谦,雕刻妙天下。其所制剔帚、尘柄、箸瓶、笔斗,非树根盘结,则竹节支离,略施斧斤,遂成奇器,所享价钱与金银争重……彼仲谦一假手之劳,其所制器,置之商彝周鼎宣铜汉玉间而毫无愧色。倘不加物色,而一入樵人之手,不过地炉中一柮火已耳,岂不重可惜哉!”

孔庙桧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二,描述了孔庙中桧树的神异。

己巳,至曲阜谒孔庙,买门者门以入〔1〕。宫墙上有楼耸出,“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骇异之。进仪门,看孔子手植桧〔2〕。桧历周、秦、汉、晋几千年,至晋怀帝永兴三年而枯。枯三百有九年,子孙守之不毁,至隋恭帝义宁元年复生。生五十一年,至唐高宗乾封三年再枯。枯三百七十有四年,至宋仁宗康定元年再荣。至金宣宗贞三年,罹于兵火,枝叶俱焚,仅存其干,高二丈有奇。后八十一年,元世祖三十一年再发。至洪武二十二年己巳,发数枝,蓊郁;后十年,又落。摩其干,滑泽坚润,纹皆左纽,扣之作金石声。孔氏子孙恒视其荣枯,以占世运焉。再进一大亭,卧一碑,书“杏坛”二字,党英笔也〔3〕。亭界一桥,洙、泗水汇此。过桥,入大殿,殿壮丽,宣圣及四配、十哲俱塑像冕旒〔4〕。案上列铜鼎三、一牺、一象、一辟邪,款制遒古,浑身翡翠,以钉钉案上。阶下竖历代帝王碑记,独元碑高大,用风磨铜,高丈馀〔5〕。左殿三楹,规模略小,为孔氏家庙。东西两壁,用小木书历代帝王祭文。西壁之隅,高皇殿焉。庙中凡明朝封号,俱置不用,总以见其大也。孔家人曰:“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

〔1〕买门者门以入:买通看门的人,(让我)从(正)门进入。

〔2〕桧:桧树。又称刺柏,常绿乔木。幼树的叶子像针,大树的叶子像鳞片,雌雄异株,雄花鲜黄色,果实球形,种子三棱形。

〔3〕党英:党怀英,字世杰,号竹溪,金代著名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4〕宣圣:孔子。四配:指颜渊、子思、曾参、孟轲。旧时以此四人配祀孔子庙。颜渊、子思居东,曾参、孟轲居西,通称四配。十哲:指孔子的十个弟子: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

〔5〕赑屃(bìxì):石碑下负重的龟。

此文表面上是写孔庙桧树的神异,实际上是写孔子的威仪。敢于将帝王之家“凤阳朱”称之为“暴发人家,小家气”,固然体现了孔圣人的威仪,更体现了对朱明王朝的蔑视。而作为明代的作家张岱敢于将其写下来,也使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

孔林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二,详细记载了曲阜孔庙和孔林的景观。

曲阜出北门五里许,为孔林〔1〕。紫金城城之,门以楼,楼上见小山一点正对东南者,峄山也〔2〕。折而西,有石虎、石羊三四,在榛莽中。过一桥,二水汇,泗水也。享殿后有子贡手植楷〔3〕。楷大小千馀本,鲁人取为材、为棋枰。享殿正对伯鱼墓,圣人葬其子,得中气。由伯鱼墓折而右,为宣圣墓。去数丈,案一小山,小山之南,为子思墓。数百武之内,父、子、孙三墓在焉〔4〕。谯周云〔5〕:“孔子死后,鲁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馀家,曰‘孔里’。”《孔丛子》曰:“夫子墓茔方一里,在鲁城北六里泗水上。”〔6〕诸孔氏封五十馀所,人名昭穆,不可复识。有碑铭三,兽碣俱在。《皇览》曰:“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不能名。一里之中,未尝产棘木、荆草。”紫金城外,环而墓者数千家,三千二百馀年,子孙列葬,不他徙,从古帝王所不能比隆也。宣圣墓右,有小屋三间,扁曰“子贡庐墓处”。盖自兖州至曲阜道上,时官以木坊表识,有曰“齐人归处”,有曰“子在川上处”,尚有义理〔7〕。至泰山顶上,乃勒石曰“孔子小天下处”,则不觉失笑矣〔8〕。

〔1〕孔林:山东曲阜孔子墓旁,植林木数百亩,称为孔林。

〔2〕紫金城城之:以紫金城作为城。第二个“城”字,用作动词。门以楼:以城楼作为门。“门”用作动词。

〔3〕楷: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下·支植下》:“蜀楷木,蜀中有木类柞,众木荣时枯卉,隆冬方萌芽布阴,蜀人呼为楷木。”张岱《张子诗秕》卷二《子贡手植楷》诗可供参考:“孔林多异木,问名不能解。云是门人携,奇种遍四海。楷为子贡植,干朽根不毁。石碣志其旁,根株为蓓蕾。楷族多子孙,萧疏满林霭。大者为棋枰,小者作拄拐。留名在曲阜,三千年不改。轻薄大夫松,乃辱秦寮采。端木命名时,其意自有在。惟不受秦官,真堪为世楷。”

〔4〕数百武:古人常步、武并称,半步为武。

〔5〕谯周:三国时蜀国的经学家,字允南。

〔6〕《孔丛子》:此书托名孔子后代秦末儒生孔鲋所编撰,据学者考证,实际上是三国时魏国的王肃所伪造。

〔7〕齐人归:指齐送女乐给孔子。《论语·微子》:“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子在川上:孔子认为时间像流水一样逝去,人们应当珍惜时间,自强不息。《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孔子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将古人的事迹生硬地比附并落实为某种景观,这是现代旅游业中极普遍的现象,想不到始作俑者竟是孔林。

燕子矶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二,描绘了南京燕子矶的特殊景观,其特点是“石骨棱层”、“碚礌如铁”,江中水流湍急如箭。

燕子矶,余三过之。水势,舟人至此,捷抒取,钩挽铁缆,蚁附而上〔1〕。篷窗中见石骨棱层,撑拒水际,不喜而怖,不识岸上有如许境界。戊寅到京后,同吕吉士出观音门,游燕子矶,方晓佛地仙都当面蹉过之矣。登关王殿,吴头楚尾,是侯用武之地,灵爽赫赫,须眉戟起〔2〕。缘山走矶上,坐亭子,看江水洌,舟下如箭〔3〕。折而南,走观音阁,度索上之。阁榜僧院,有峭壁千寻,碚如铁;大枫数株,蓊以他树,森森冷绿〔4〕。小楼痴对,便可十年面壁〔5〕。今僧寮佛阁,故故背之,其心何忍?是年,余归浙,闵老子、王月生送至矶,饮石壁下。

〔1〕水势湁(shíjī):水流涌动的样子。捷(cù)抒取:把缆绳急忙拉住,再轻轻地慢慢收拢。蚁附而上:像蚂蚁一样附着向上爬。

〔2〕吴头楚尾:指古豫章(今江西省)一带。其地位于春秋吴的上游,楚的下游,所以如此称呼。

〔3〕江水潎(piē)洌:江水流得很急。

〔4〕碚礌(bièliè):大石头。

〔5〕十年面壁:南朝梁普通年间,天竺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这是禅宗初祖。达磨渡江后,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默然无语,共九年。见晋·法显《神僧传》。以后泛称面壁十年或十年面壁,借以指长期专注于某种学问或工作。

此文写作者对燕子矶的喜爱之情,一则以“不喜而怖,不识岸上有如许境界”来直抒胸臆,再则以“小楼痴对,便可十年面壁”的佛教典故来间接抒情,都运用得非常出色。

鲁藩烟火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二,描绘了鲁藩烟火妙天下的神奇景象,使人如临现场,观看了一晚灿烂的烟火。

兖州鲁藩烟火妙天下。烟火必张灯,鲁藩之灯,灯其殿、灯其壁、灯其楹柱、灯其屏、灯其座、灯其宫扇伞盖〔1〕。诸王公子、宫娥僚属、队舞乐工,尽收为类中景物。及放烟火,灯中景物,又收为烟火中景物。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看烟火者,看烟火烟火外〔2〕。未有身入灯中、光中、影中、烟中、火中,闪烁变幻,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亦不知其为烟火内之王宫也。殿前搭木架数层,上放“黄蜂出窠”、“撒花盖顶”、“天花喷礴”。四旁珍珠帘八架,架高二丈许,每一帘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一大字。每字高丈许,晶映高明。下以五色火漆塑狮、象、橐驼之属百馀头,上骑百蛮,手中持象牙、犀角、珊瑚、玉斗诸器,器中实“千丈菊”、“千丈梨”诸火器,兽足蹑以车轮,腹内藏人。旋转其下,百蛮手中瓶花徐发,雁雁行行,且阵且走〔3〕。移时,百兽口出火,尻亦出火,纵横践踏〔4〕。端门内外,烟焰蔽天,月不得明,露不得下。看者耳目攫夺,屡欲狂易,恒内手持之。昔有一苏州人,自夸其州中灯事之盛,曰:“苏州此时有烟火,亦无处放,放亦不得上。”众曰:“何也?”曰:“此时天上被烟火挤住,无空隙处耳!”人笑其诞。于鲁府观之,殆不诬也〔5〕。

〔1〕灯其殿、灯其壁、灯其楹柱、灯其屏、灯其座、灯其宫扇伞盖:这几处中的“灯”,都作动词用,即挂灯、张灯的意思。

〔2〕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看烟火者,看烟火烟火外:天下看灯的人,要从灯外去看灯;天下看烟火的人,要从烟火外去看烟火。

〔3〕雁雁行行:像大雁在空中飞行时一样排成整齐的队列。

〔4〕尻(kāo):尾部。

〔5〕殆不诬也:真是不假啊。

对于鲁藩烟火的灿烂繁盛景象,作者既用直接绘景的手段作了活龙活现的描绘,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又用“月不得明,露不得下”予以夸张,更用苏州人夸耀苏州烟火繁盛的荒唐话予以烘托,使人更为久久难忘。张岱巧妙地将画家的皴染法融入文中,真乃出神入化!

朱云崃女戏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二,记载了朱云崃组建家庭女戏班子的情况。对他欣赏戏曲歌舞艺术的行为是予以褒扬的,而对其好色妒忌的行为则是予以批判的。

朱云崃教女戏,非教戏也。未教戏,先教琴,先教琵琶,先教提琴、弦子、箫管、鼓吹、歌舞,借戏为之,其实不专为戏也。郭汾阳、杨越公、王司徒女乐,当日未必有此〔1〕。丝竹错杂,檀板清讴,入妙腠理,唱完以曲白终之,反觉多事矣。西施歌舞,对舞者五人,长袖缓带,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弱如秋药〔2〕。女官内侍,执扇葆、璇盖、金莲宝炬、纨扇、宫灯二十馀人,光焰荧煌,锦绣纷叠,见者错愕。云老好胜,遇得意处,辄盱目视客;得一赞语,辄走戏房,与诸姬道之,出入,颇极劳顿〔3〕。且闻云老多疑忌,诸姬曲房密户,重重封锁,夜犹躬自巡历,诸姬心憎之。有当御者,辄遁去,互相藏闪,只在曲房,无可觅处,必叱咤而罢〔4〕。殷殷防护,日夜为劳,是无知老贼,自讨苦吃者也。堪为老年好色之戒!

〔1〕郭汾阳、杨越公、王司徒:指唐朝的郭子仪、隋朝的杨素和三国时魏国的王朗。

〔2〕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形容舞姿或翩然高举,柔弱婉转,或低身下蹲,摩地而舞,或盘旋扶持,轻盈婀娜。

〔3〕盱目视客:睁大眼睛看着客人。佹出佹入: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进去。

〔4〕当御者:轮到她陪睡的。

老年而好色,蓄养了许多姬妾,已经很不妥当。然而又妒忌心重,“殷殷防护,日夜为劳”,难怪作者要骂他为“是无知老贼,自讨苦吃者也”!

绍兴琴派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二,记载了当时绍兴琴派师傅、学徒、琴曲名以及技法,可为中国弹琴史增加一项翔实资料。

丙辰,学琴于王侣鹅。绍兴存王明泉派者,推侣鹅,学《渔樵问答》、《列子御风》、《碧玉调》、《水龙吟》、《捣衣环仞声》等曲。戊午,学琴于王本吾,半年得二十馀曲,《雁落平沙》、《山居吟》、《静观吟》、《清夜坐钟》、《乌夜啼》、《汉宫秋》、《高山流水》、《梅花岸》、《淳化引》、《沧江夜雨》、《庄周梦》,又《胡茄十八拍》、《普庵咒》等小曲十馀种。王本吾指法圆静,微带油腔。余得其法,练熟还生,以涩勒出之,遂称合作〔1〕。同学者,范与兰、尹尔韬、何紫翔、王士美、燕客、平子。与兰、士美、燕客、平子俱不成,紫翔得本吾之八九而微嫩,尔韬得本吾之八九而微迂。余曾与本吾、紫翔、尔韬取琴四张弹之,如出一手,听者服〔2〕。后本吾而来越者,有张慎行、何明台,结实有馀,而萧散不足,无出本吾上者。

〔1〕练熟还生,以涩勒出之:弹琴的技法。张岱为行家,他在《琅嬛文集》卷三《与何紫翔》中有一段专门谈论弹琴技法的文字可供参考:“昨听何鸣台、王本吾二人弹琴。何鸣台不能化板为活,其蔽也实;王本吾不能练熟为生,其蔽也油。二者皆是大病,而本吾为甚。何者?弹琴者,初学入手,患不能熟;及至一熟,患不能生。夫生,非涩勒离歧、遗忘断续之谓也。古人弹琴,揉绰注,得手应心,其间勾留之巧,穿度之奇,呼应之灵,顿挫之妙,真有非指非弦非勾非剔、一种生鲜之气、人不及知己不及觉者。非十分纯熟,十分淘洗,十分脱化,必不能到此地步。盖此练熟还生之法,自弹琴拨阮、蹴鞠吹箫、唱曲演戏、描画写字、作文做诗,凡百诸项,皆借此一口生气。得此生气者,自致清虚;失此生气者,终成渣秽。吾辈弹琴,亦惟取此一段生气矣。”合作:符合弹琴的要求。

〔2〕服:惊服。“癠”同“骇”。

此文谈论弹琴技法极其老到、内行,可见张岱艺术素养门类之广,技艺之精。

花石纲遗石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二,记载了花石纲遗石的来龙去脉及奇异之处。

越中无佳石。董文简斋中一石,磊块正骨,咤数孔,疏爽明易,不作灵谲波诡,朱花石纲所遗,陆放翁家物也〔1〕。文简竖之庭除,石后种剔牙松一株,辟碕负剑,与石意相得〔2〕。文简轩其北,名“独石轩”,石之轩独之无异也〔3〕。石篑先生读书其中,勒铭志之〔4〕。大江以南,花石纲遗石,以吴门徐清之家一石为石祖。石高丈五,朱移舟中,石盘沉太湖底,觅不得,遂不果行。后归乌程董氏,载至中流,船复覆。董氏破赀募善入水者取之。先得其盘,诧异之,又碦水取石,石亦旋起〔5〕。时人比之延津剑焉〔6〕。后数十年,遂为徐氏有。再传至清之,以三百金竖之。石连底高二丈许,变幻百出,无可名状。大约如吴无奇游黄山,见一怪石,辄目叫曰:“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1〕窋咤(zhùzhà):东西在洞穴中将要透出来的样子。朱:北宋时苏州人,商人出身,为了巴结当时的奸臣蔡京,在苏州搜刮民间奇石,破墙拆屋,劫往东京,献给蔡京,称为花石纲。陆放翁:陆游,字放翁,南宋杰出爱国诗人。

〔2〕辟咡(ēr):形容松树的样子,像人侧着嘴巴与耳朵对着石头一样。

〔3〕轩其北:在北面开窗。

〔4〕石篑先生:陶望龄,字石篑,明代著名学者,笃信王阳明的学说。

〔5〕(nì)水:没水。同溺。

〔6〕延津剑:世传苏州虎丘常有剑气,状如虎,延津剑跃化为龙。

此文结尾,为了显示花石纲的“变幻百出,无可名状”的奇特之处,竟借用吴无奇游黄山时见怪石睁目大叫“岂有此理!岂有此理!”的行为来状写,张岱行文手法的变化多端,于此可见一斑。

焦山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二,详细地记载了镇江焦山的景观。

仲叔守瓜州,余借住于园,无事辄登金山寺〔1〕。风月清爽,二鼓,犹上妙高台,长江之险,遂同沟浍〔2〕。一日,放舟焦山,山更纡谲可喜〔3〕。江曲山下,水望澄明,渊无潜甲〔4〕。海猪、海马,投饭起食,驯扰若豢鱼〔5〕。看水晶殿,寻瘗鹤铭,山无人杂,静若太古〔6〕。回首瓜州,烟火城中,真如隔世。饭饱睡足,新浴而出,走拜焦处士祠。见其轩冕黼黻,夫人列坐,陪臣四,女官四,羽葆云罕,俨然王者〔7〕。盖土人奉为土谷,以王礼祀之。是犹以杜十姨配伍髭须,千古不能正其非也〔8〕。处士有灵,不知走向何所?

〔1〕仲叔:张联芳,字尔葆,号二酉,燕客的父亲。

〔2〕长江之险,遂同沟浍:因登高缘故,长江就像田中间的水沟。

〔3〕纡谲:曲折。

〔4〕曲(wō):水流曲折回旋。潜甲:潜藏的鳞甲,指鱼龙。

〔5〕豢鱼:人工豢养的鱼。

〔6〕瘗鹤铭:东汉处士焦先曾隐居在此山,故名焦山。有定慧寺、华严祠、三诏洞、瘗鹤铭等胜迹。瘗鹤铭是著名的摩崖刻石。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其时代和书者众说纷纭,但均无确据。曾崩落长江中。乾隆二十二年移置焦山定慧寺。铭文正字大书左行,前人评价很高。后文焦处士祠,即为祭祀焦先的祠堂。

〔7〕羽葆:帝王仪仗中以鸟羽联缀为饰的华盖。云罕:天子出行时为前导的旌旗。

〔8〕杜十姨:明代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名妓杜十娘。伍髭须:伍子胥,春秋时的名臣。将此二人放在一起祭祀,实在是不伦不类。所以张岱认为“千古不能正其非也”。

此文结尾,用笔冷隽。焦先作为隐士,为人极其清高,面对着如此不伦不类祭祀的恶俗场景,当然是逃之犹恐不及。

表胜庵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二,主要介绍了作者有关表胜庵的一篇启文。

炉峰石屋,为一金和尚结茅守土之地,后住锡柯桥融光寺〔1〕。大父造表胜庵成,迎和尚还山住持。命余作启,启曰:“伏以丛林表胜,惭给孤之大地布金;天瓦安禅,冀宝掌自五天飞锡〔2〕。重来石塔,戒长老特为东坡;悬契松枝,万回师却逢西向。去无作相,住亦随缘。伏惟九里山之精蓝,实是一金师之初地〔3〕。偶听柯亭之竹笛,留滞人间;久虚石屋之烟霞,应超尘外。譬之孤天之鹤,尚眷旧枝;想彼弥空之云,亦归故岫。况兹胜域,宜兆异人,了住山之夙因,立开堂之新范。护门容虎,洗钵归龙〔4〕。茗得先春,仍是寒泉风味;香来破腊,依然茅屋梅花。半月岩似与人猜,请大师试为标指;一片石政堪对语,听生公说到点头〔5〕。敬藉山灵,愿同石隐。倘净念结远公之社,定不攒眉;若居心如康乐之流,自难开口〔6〕。立返山中之驾,看回湖上之船,仰望慈悲,俯从大众。”

〔1〕住锡:出家人云游到一个地方住下来。

〔2〕给孤: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人名)佛在世长者之名。梵语本名苏达多,译曰善施,梵语别号阿那陀摈荼陀,译曰给孤独,略名给孤,建祇洹精舍之人。西域记六曰:“善施长者,仁而聪敏,积而能散,拯乏济贫,哀孤恤老。时美其德,号给孤独焉。”玄应音义三曰:“阿那他,此云无亲。旧人义译为孤独,宾荼驮写耶。此云团与。旧人义译为给,犹是须达多之别名。修达多,此云善与,故得给孤独名也。”大地布金:《贤愚经》卷十:“语须达言:汝若能以黄金布地。令间无空者,便当相与。”安禅: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杂语)犹言入定。张缵赋曰:“今筑室以安禅。”王维诗曰:“安禅制毒龙。”飞锡: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谓比丘之旅行也。释氏要览下曰:“今僧游行,嘉称飞锡,此因高僧隐峰游五台,出淮西,掷锡飞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来多是飞锡。”

〔3〕精蓝:佛寺,僧舍。初地:佛教修行的第一阶梯。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的第一地名。

〔4〕护门容虎: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庐山慧远法师之故事也。庐山记二曰:“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远法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时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盖起于此。”洗钵归龙: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晋书僧涉传曰:涉西域人,苻坚时入长安,能以秘咒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咒龙请雨,俄而龙下钵中,天辄大雨。坚及群臣亲就钵观之。李绅诗曰:龙钵已倾无法雨。

〔5〕半月岩:在山阴法华山天衣寺旁,岩下有一泉,即使月圆之时,池中也只见到半个月亮,故称。一片石:庾信喜爱北朝温子升所作的《韩山碑》,庾信出使北朝后,有人问他北方如何,他说:“惟韩山一片石堪共语,馀若驴鸣犬吠耳。”张岱借来赞颂惟有生公说法可听。听生公说到点头: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梁时高僧竺道生……尝讲经于虎丘寺。聚石为徒,石皆点头。世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语。

〔6〕结远公之社: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庐山东林寺慧远,俗姓贾氏,雁门人。初学儒,二十一岁出家,以道安为师,达大乘之奥旨。时襄阳有寇乱,道安散徒众,远辞而至荆州,将往罗浮,抵浔阳,爱庐峰清静,住于山阴。时有沙门慧永,在西林寺,原为同门。永劝刺史桓伊兴东林寺,使远居之。于是隐士刘遗民雷次宗及沙门千数,由远游止,远乃与缁素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于无量寿佛像前修净业。着法性论,唱涅翤常住之说。出沙门不教王者论,张沙门之纲维。居庐阜三十馀年,不出影山。送客每以虎溪为界。晋义熙十二年八月寂,寿八十三。见高僧传六。康乐:指东晋诗人谢灵运,亦笃信佛法,对佛学很有研究。

启文为骈文,两两相对,对仗精工。文中用了十馀个佛教的词语与典故,都非常贴切。足见张岱的佛学素养也是相当高的。

梅花书屋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二,记叙了作者所筑梅花书屋周围景观的雅致、优美,显示了作者审美水平的高超。

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造书屋一大间。傍广耳室如纱,设卧榻〔1〕。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馀朵。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2〕。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3〕。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傍〔4〕。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5〕。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慕倪迂“清蚫”,又以“云林秘阁”名之〔6〕。

〔1〕纱:纱帐,张施在室内用来隔层或避蚊。

〔2〕香雪:一种木本花叫六月雪,盛夏开洁白的小花,远看如积雪。

〔3〕太湖石:范成大《吴郡志》卷二十九:“太湖石,出洞庭西山,以生水中者为贵。石在水中,岁久为波涛所冲撞,皆成嵌空。石面鳞鳞作靥,名弹窝,亦水痕也。没人缒下凿取,极不易得。石性温润奇巧,扣之铿然如钟磬。自唐以来,贵之。其在山上者名旱石,亦奇巧。枯而不润,不甚贵重。白居易品牛僧孺家诸石,以太湖石为甲。宣和五年,郡人朱造巨舰,载太湖石一块入京师,以千人舁进。是日,役夫各赐银碗,并官其四仆皆承节郎及金。遂为威远军节度使,而封石为盘固侯。诛,馀小石未献者留郡。西河两傍,悉归张循王家。比年,士大夫好石者多,山中人始以旱石加斧凿,作玲珑意。又剜石面赝作弹窝纹,街不识者,或得善价。其非巧石,但青白玉质,可作碑碣及瓮砌兜者,则出湖中之龟山。莹洁可鉴,坚润如金玉,亦为天下之冠。”

〔4〕滇茶:明·王世懋《闽部疏》:“滇茶不宝珠而色鲜好。娇于宝珠茶,其大如碗,瓣有重台。交覆,可当芍药。”

〔5〕西番莲:《袁宏道集》卷十四《西莲亭记》:“西番莲,又名千叶莲,每一朵其瓣层叠而不结实,人家多植之盆池中。”

〔6〕倪迂:倪瓒,字元镇,署名曰东海瓒,或曰懒瓒,变姓名为奚元朗、元映、幻霞生,别号有五个: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萧闲仙乡、云林子。元朝著名画家。明初,被召不起,人称无锡高士。山水不著色,亦无人物,枯木平远竹石,景以天真幽淡为宗,称逸品。生平不喜画人物,亦很少用图章,所以有迂癖之称。家中富有,轻财好学,尝筑清硋阁,藏古书画于中。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文如其人”。我们可以套用一句,叫做“景如其人”。现在读张岱此文,观其梅花书屋周围之景,可知张岱之为人。

不二斋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二,写不二斋的种种优美景观和作者恣意的享受。

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腊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1〕。后窗墙高于槛,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幅〔2〕。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瞹,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帷之纱幕,以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夏日,建兰茉莉芗泽浸人,沁入衣裾〔3〕。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沉秋水。冬则梧叶落,腊梅开,暖日晒窗,红炉瞺〔4〕。以昆山石种水仙,列阶趾。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槛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本。余解衣盘礴,寒暑未尝轻出,思之如在隔世〔5〕。

〔1〕翠樾:指成荫的绿树。

〔2〕横披:横写的字幅。

〔3〕建兰:宋·王贵学《王氏兰谱·白兰》:“建兰,色白而洁,味芎而幽,叶不甚长,只近二尺许,深绿可爱,最怕霜凝,日晒则叶尾皆焦,爱肥恶燥,好湿恶浊,清香皎洁,胜于漳兰,但叶不如漳兰修长,此南建之奇品也。品第亦多,而予尚未造奇妙,宜黑泥和沙。”芗泽:香气。芗,通“香”。

〔4〕毾(tōdēng):一种细毛毯,上面织有彩纹。

〔5〕盘礴:箕踞。伸开两腿坐。

全文满幅都是优美的景观与恣意的享受,但这都已不再是现实,全是记忆中的往事。文末以“思之如在隔世”一笔抹之,多少凄凉之感,尽在言外。

砂罐锡注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二,记载了当时砂罐、锡注两种工艺品的制作名家。

宜兴罐,以龚春为上,时大彬次之,陈用卿又次之〔1〕。锡注,以王元吉为上,归懋德次之〔2〕。夫砂罐,砂也;锡注,锡也。器方脱手,而一罐一注,价五六金,则是砂与锡与价,其轻重正相等焉,岂非怪事!然一砂罐、一锡注,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惭色,则是其品地也。

〔1〕龚春、时大彬、陈用卿:明·袁宏道《瓶花斋杂录》:“瓦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二三千钱。龚春尤称难得,黄质而腻,光华若玉。”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卷三:“王祖玉贻一时大彬壶,平平耳,而四维上下虚空,色色可人意。今日盛洞山茶,酌已饮。倩郎问此茶何似,答曰:‘似时大彬壶。’予冁然洗盏,更酌饮之。”又卷十二:“时大彬之物,如名窑宝刀,不可使满天下;使满天下,必不佳。古今名手积意发愤,一二为而已矣。时大彬为人埴,多袖手观弈,意尝不欲使人物色之。如避租吏,惟恐匿影不深。吾是以知其必传,虽然偃蹇已甚,壶将去之。黄商隐曰:‘时氏之埴,出火得八九焉。’今不能二三,盖壶去之矣。故夫名者身后之价,不可以先,不可以尽。”明·陈贞慧《秋园杂佩》:“时大彬壶:时壶名远甚,即遐陬绝域犹知之。其制始于龚春壶,式古朴风雅,茗具中得幽野之趣者,后则如陈壶、徐壶,皆不能仿佛大彬万一矣。一云:龚春之后,四家董翰、赵良、袁锡,其一则大彬父时鹏也。彬弟子李仲芳,芳父小圆壶,李四老官号养心,在大彬之上,为龚春劲敌,今罕有见者。或沦鼠菌,或重鸡彝,壶亦有幸有不幸哉!”清·阮葵生《茶客话》卷十二:“龚春壶式,茗具中逸品。其后复有四家:董翰、赵良、袁锡,其一则时鹏。鹏,大彬父也。大彬益擅长,名重遐域。其后有彭君实、龚春、陈用卿。又徐氏壶,皆不及大彬。彬弟子李仲芳小圆壶,制精绝,又在大彬之右,今不可得。近时宜兴砂壶,复加饶州之鎏,光采射人,却失本来面目。陈其年诗云:宜壶作者推龚春,同时高手时大彬。碧山银槎濮谦竹,世间一艺皆通神。高江村诗云:规制古朴复细腻,轻便堪入筠笼携。山家雅供称第一,清泉好瀹三春荑。昔杜茶村称澄江周伯高著茶茗二系表,渊源支派甚悉。”

〔2〕王元吉、归懋德: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二:“技艺名家:昔人治一业,攻一器,足以传世行远而不朽,较之抱兔园一册,饱食终日,死牖下,淹没而无闻者,不可同年语矣……赵良璧、黄(按:应为”王“元吉、归懋德治锡……张玉贤火笔竹器,皆名闻朝野,信今传后无疑也。”

明代文人对民间工艺品颇为欣赏,故对民间艺人的事迹多有记载。这些记载对我们研究明代工艺美术史极有价值。

沈梅冈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二,记载了一位与权奸斗争的忠烈之士在狱中十八年仍坚持读书并制作工艺品的事迹,显示出他无比坚毅的性格和可贵的气节。

沈梅冈先生忤相嵩,在狱十八年〔1〕。读书之暇,傍攻匠艺。无斧锯,以片铁日夕磨之,遂利〔2〕。得香楠尺许,琢为文具一,大匣三、小匣七、壁锁二;棕竹数片,为一,为骨十八〔3〕。以笋、以缝、以键,坚密肉好,巧匠谢不能事。夫人丐先文恭志公墓,持以为贽,文恭拜受之〔4〕。铭其匣曰:“十九年,中郎节;十八年,给谏匣;节邪匣邪同一辙〔5〕。”铭其曰:“塞外毡,饥可餐;狱中,尘莫干;前苏后沈名班班〔6〕。”梅冈制,文恭铭,徐文长书,张应尧镌,人称四绝,余珍藏之〔7〕。又闻其以粥炼土,凡数年,范为铜鼓者二,声闻里许,胜暹罗铜。

〔1〕沈梅冈:沈束,字宗安,会稽人。嘉靖甲辰进士,官吏科给事中。因同乡沈炼弹劾奸相严嵩,严嵩怀疑沈束为沈炼同宗,也参与其事,将其逮捕入狱,在狱中十八年。

〔2〕乱(xiān)利:锋利。

〔3〕蚫(shà):扇子。

〔4〕夫人丐先文恭志公墓:沈束的夫人求我的祖父给沈束写墓志铭。文恭:张岱的祖父。

〔5〕十九年,中郎节;十八年,给谏匣:苏武是汉朝的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匈奴扣留了十九年,仍坚持气节,不肯屈服;沈束担任给事中,被关在狱中十八年,也始终没有屈服。

〔6〕塞外毡,饥可餐;狱中蚫,尘莫干;前苏后沈名班班:苏武被放逐到荒寒之地,饥饿到靠吞吃毡上的毛来勉强维持生命;沈束在狱中所制的竹扇,灰尘是不能沾染的。前有苏武,后有沈束,名声都是很响亮的。

〔7〕徐文长:明代著名画家、戏曲家、诗人,也有一身傲骨。张应尧:明代著名篆刻家。

张岱此文主要是通过其祖父给沈束写的两则铭文来赞颂沈束的气节,既高度概括,又切实可感,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三世藏书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二,记载了张岱家图书聚散的情况,文中充满了惜书之情。

余家三世积书三万馀卷。大父诏余曰:“诸孙中惟尔好书,尔要看者,随意携去。”余简太仆文恭大父丹铅所及有手泽存焉者,汇以请,大父喜,命舁去,约二千馀卷〔1〕。天启乙丑,大父去世,余适往武林,父叔及诸弟、门客、匠指、臧获、巢婢辈乱取之,三代遗书一日尽失〔2〕。余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乙酉避兵入剡,略携数簏随行,而所存者,为方兵所据,日裂以吹烟,并舁至江干,籍甲内,挡箭弹,四十年所积,亦一日尽失〔3〕。此吾家书运,亦复谁尤〔4〕!余因叹古今藏书之富,无过隋唐。隋嘉则殿分三品,有红琉璃、绀琉璃、漆轴之异。殿垂锦幔,绕刻飞仙。帝幸书室,践暗机,则飞仙收幔而上,橱扉自启;帝出,闭如初。隋之书计三十七万卷。唐迁内库书于东宫丽正殿,置修文、著作两院,学士得通籍出入〔5〕。太府月给蜀都麻纸五千番,季给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岁给河间、景城、清河、博平四郡兔千五百皮为笔,以甲、乙、丙、丁为次,唐之书计二十万八千卷。我明中秘书,不可胜计,即《永乐大典》一书,亦堆积数库焉〔6〕。余书直九牛一毛耳,何足数哉!

〔1〕简:挑选,选择。太仆文恭大父:张岱祖父官至太仆,死后谥号文恭。丹铅所及:古人用丹砂及铅粉校勘古籍,丹铅所及即指在书上书写的校勘文字。手泽:手写的遗泽。舁去:搬走。

〔2〕天启乙丑:即天启五年,公无1625年。武林:杭州。

〔3〕乙酉:清世祖顺治二年,即公元1645年。剡:今浙江嵊县。方兵:鲁王部将方国安的部队,详见《越俗扫墓》注〔6〕。舁至江干:籍甲内,挡箭弹:抬到江边,垫塞在衣甲内,抵挡箭弹。

〔4〕亦复谁尤:还能责怪谁。

〔5〕得通籍出入:准他们登记在册,凭此允许他们出入两院。

〔6〕《永乐大典》:明代永乐年间所修的大型类书,共22937卷。现仅存797卷。

文人爱书,胜过任何东西。文末谈到隋、唐、明三朝藏书的情况,图书的存亡关系到国运,看来张岱写出这些内容,是寓有深的。

丝社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记载了作者当年结丝社从事琴弦演奏的雅兴。

越中琴客不满五六人,经年不事操缦,琴安得佳?余结丝社,月必三会之。有小檄曰:“中郎音癖,《清溪弄》三载乃成;贺令神交,《广陵散》千年不绝〔1〕。器繇神以合道,人易学而难精。幸生岩睿之乡,共志丝桐之雅。清泉磐石,援琴歌《水仙》之操,便足怡情;涧响松风,三者皆自然之声,政须类聚〔2〕。偕我同志,爰立琴盟,约有常期,宁虚芳日。杂丝和竹,用以鼓吹清音;动操鸣弦,自令众山皆响。非关匣里,不在指头,东坡老方是解人;但识琴中,无劳弦上,元亮辈政堪佳侣〔3〕。既调商角,翻信肉不如丝;谐畅风神,雅羡心生于手〔4〕。从容秘玩,莫令解秽于花奴;抑按盘桓,敢谓倦生于古乐〔5〕。其怜同调之友声,用振丝坛之盛举〔6〕。”

〔1〕中郎:汉蔡邕,字伯喈。性笃孝。少博学,好辞章,精音律,善鼓琴,工书画。灵帝时拜郎中。董卓征召为祭酒,累迁中郎将。后以卓党死狱中。贺令:《太平广记》卷三二四《贺思令》:“会稽贺思令,善弹琴,尝夜在月中坐,临风抚奏。忽有一人,形器甚伟,著械有惨色,至其中庭。称善,便与共语。自云是嵇中散,谓贺云:‘卿下手极快,但于古法未合。’因授以《广陵散》,贺因得之,于今不绝。”

〔2〕琴歌《水仙》之操:《通志略·乐略第一》:“水仙操》,世言伯牙所作。伯牙学鼓琴于成连先生,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延望无人,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但闻海上水汩没崩澌之声,山林窅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终,成连刺船而还。伯牙遂妙绝天下。”

〔3〕东坡老:指宋代大文豪苏轼。《苏轼集》卷30《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元亮辈:指晋宋之交的诗人陶渊明。《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20萧统《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4〕肉不如丝:唱歌不如奏琴。以肉代人的器官嘴,以丝代乐器琴。

〔5〕花奴:唐玄宗时汝南王李癡,小名花奴。善击羯鼓,玄宗尝谓侍臣曰:“速召花奴将羯鼓来,为我解秽。”

〔6〕友声:朋友。《诗·小雅·友声》云:“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丝社《小檄》,用的是骈文。骈文要求对仗精工,用典贴切。此文对仗极其工整,所用典故,都是古代有关奏琴的著名故事,显得十分妥贴。

兰雪茶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记叙了张岱家独有的兰雪茶的制作方法及其特色。

日铸者,越王铸剑地也〔1〕。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气。欧阳永叔曰:“两浙之茶,日铸第一〔2〕。”王龟龄曰:“龙山瑞草,日铸雪芽〔3〕。”日铸名起此。京师茶客,有茶则至,意不在雪芽也。而雪芽利之,一如京茶式,不敢独异。三峨叔知松萝焙法,取瑞草试之,香扑冽〔4〕。余曰:“瑞草固佳,汉武帝食露盘,无补多欲;日铸茶薮,牛虽瘠,偾于豚上也〔5〕。”遂募歙人入日铸。勺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一如松萝〔6〕。他泉瀹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郁。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取清妃白,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雪芽得其色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7〕。四五年后,“兰雪茶”一哄如市焉。越之好事者,不食松萝,止食兰雪。兰雪则食,以松萝而纂兰雪者亦食,盖松萝贬声价俯就兰雪,从俗也。乃近日徽歙间,松萝亦改名兰雪,向以松萝名者,封面系换,则又奇矣!

〔1〕日铸:山名,在会稽东南。

〔2〕欧阳永叔:北宋杰出文学家欧阳修,字永叔。引文见《归田录》卷一。

〔3〕王龟龄:南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诗人王十朋,字龟龄。

〔4〕三峨叔:张岱的三叔张炳芳,号三峨。松萝:松萝茶,产于安徽歙县松萝山。

〔5〕汉武帝食露盘:《三辅故事》:“建章宫承露盘高三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牛虽瘠,偾于豚上:《左传·昭公十三年》:“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意思是说,牛虽然很瘦,压在小猪身上,难道还怕它不死?张岱认为,日铸茶薮里的茶叶很多,尽管采来试炒,还怕炒不成?

〔6〕勺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都是采茶、制茶的手法。藏法:贮藏茶叶的方法。

〔7〕兰雪:张岱家自制之茶,采用松萝茶的炒法。

张岱不仅善于品茶,还善于制茶,真是明代研究及实践茶文化的一位卓有成就的专家。在《琅嬛文集》卷三《与胡季望》中,他曾详细叙述了他家炒茶之法:盖做茶之法:俟风清日美,茶须旋采;抽筋摘叶,急不待时;武火杀青,文火妙熟。穷日之力,多则半斤,少则四两。一锅一小汤罐盛之,煮水尝试,其香味一样,则合成一瓶。如一锅焦臭,则不可搀和;倘杂一片,则全瓮败坏矣。瑞草雪芽,其托胎具在于此。

同类推荐
  • 华盖集:鲁迅作品精选

    华盖集: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冯小刚、张国立、王铮亮、何炅、姚晨、柳岩含泪推荐,讲述一个普通家庭三十年岁月变迁和亲情往事。从1岁的“小米豆”,到30岁的“大萌子”,北京女孩赵萌萌的身边,总有父亲的陪伴,她的母亲则在旁边充当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了父女俩的30年。30张照片记录了30载年华,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观者动容。
  • 古燕新声

    古燕新声

    本书收录了近十年在固原一中就读的学生作品,分为初中部分和高中部分。
  • 流芳

    流芳

    作者对一百多位中外名人的传奇爱情故事,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一百多个催人泪下的爱情经典,尽现“流芳”的生动,不一样的经典诠释相同的真谛——最深的爱和最重的情,会随时日一起成长,永世流芳。我们都曾经拥有美好的、纯纯暖暖的、如淡蓝天空般清澈的爱情。现在,无论那份爱怎样,无论对方怎样,无论自己怎样,无论时空、际遇怎样,我们依然相信真爱的存在,真心爱过,就是高贵的。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流芳……
  • 我的叔叔“李小龙”

    我的叔叔“李小龙”

    关于不能成功的爱情,关于破碎的梦想,关于挫折的欲望;关于破裂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小说都可以算是关于失败的故事。尽管这样,为什么还有人要读不可救药的失败的故事呢?我想人们之所以读小说,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会感觉不幸的人并非只有自己。同时也会明白,在不幸和失败中依然梦想得到救赎,不屈不挠地活下去的人也不止自己。
热门推荐
  • 妖气袭来

    妖气袭来

    百慕大?那是白虎的寝宫,所以路过的船只都沉了……那不勒斯“死亡谷”?那是冥王的墓地,所以动物们莫名的死亡了……圣塔柯斯小镇的魔幻森林?那是玄武骸骨的沉睡地,所以地球引力在那里不适用……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不是因为一千万年前的地壳变动,而是因为土系精灵王在那里和麒麟打过架……且看现代都市中的齐墨霖如何跨越苦难和悲伤,最终成为阴影世界中的一代妖。
  • 银素流光

    银素流光

    她是凰国的二公主,而自己不过是青楼卖笑人。很简单的关于一个公主和青楼名倌的故事。女尊,男性生子,无宫斗万能女主,略虐男主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西樵语业

    西樵语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话史诗

    魔话史诗

    上古时代神魔大战中九黎魔族败北华夏于涿鹿之野,于是乎残余九黎魔族逃亡南荒,天魔蚩尤被诛。随即九黎魔族四分五裂、分崩离析南荒九黎由此更无宁日,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百年后,冥魔两界西幽暗天与一支未知势力席卷圣界天圣国,从此天圣王朝覆灭,天圣太子九黎煜夜侥幸出逃,凭借一支暗魔簪,逃往魔界暗天王朝投靠昔日圣界黎圣圣君有恩于魔界的默娘,出示暗魔簪,于是将其收养。从此,煜夜踏上了乱世复仇之路,他的命运也由此转变,一切的兄弟情义爱恨情仇情怨交织也从这里开始如星星之火般漫延。覆灭幽暗,复兴天圣,寻觅伊人,找出另外神秘部队报仇雪恨,一统九黎,这将是他终身的使命,血的使命!然而复仇背后又是一段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
  • 淌过青春河的男人

    淌过青春河的男人

    这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兼具的长篇励志小说,分上下两册,110万字左右,作者历时6年、十易其稿写就。主要记述了一个七O后男性,在穿越青春校园之间,为爱情、事业、家庭孜孜不倦打拼的感人历程,其间的辛酸、坎坷、与痛苦自不待言,但结果却是那么出人意料,全书既有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又有惊心动魄的官场演义,还有一波三折的创业背书,更有人世界真善美、假恶丑的斗争与较量。小说以第一人称手法写就,文笔流畅、幽默、俏皮,读来亲切,真实感强。叙事、抒情、一定的议论为本书主要特色。相信,无论是与主人公同龄的男性女性,或是如今九O后、OO后占主体的新青年,读后都会有所收获,会获得一个全新的爱情观、事业观、价值观。
  • 我的通灵未婚妻

    我的通灵未婚妻

    他是流氓富二代,专门惹是生非,无恶不作,仗着自己的出身和相貌四处拈花惹草;她是家道中落的千金小姐,温柔善良又娇弱,为了守住仅有的家业,被迫与那个可恶的他订婚。他不屑:哼,绿茶婊,别在我面前装可怜,让你当我未婚妻,你也是高攀了!她气结:你……你以为我想嫁给你吗?被激怒的恶少辣手摧花,咦,等等,娇弱的妹子怎么突然成了武林高手?!!!!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三生灭天

    三生灭天

    这是属于武修的世界!武修,修的是无与伦比的力量;武修,修的是永恒不变的决心;武修,修的是绵绵不觉的生命……一本功法引发一个故事的开始。他修三生,战锋芒,却只待今朝“三生逆转定武神”!
  • TFBOYS青春修炼手册

    TFBOYS青春修炼手册

    呵呵这其实就是TFBOYS默默守护与相伴的改版,我也不多说了,去看TFBOYS默默守护与相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