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追求真理,参加CY
1925年10月,我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CY),做地下工作(时年十五岁)。我一向就有着积极向前努力向上的进步要求,可总是烟水茫茫,时沉时浮,可望而不可即。我之所以在中学时代,便积极参加校内学术文体活动,并且先后参加追悼孙中山先生纪念活动和五卅惨案运动,便是服从真理要求进步的明证。特别是在被督署拘禁一个多月的日子里,与共产党员邹努相处,畅领教益,更加提高了思想认识。出狱以后,便认真向邹努叙述,提出自己的要求。邹努说他早已把我作为建团的对象在帮助,我想入团,他们欢迎。以后几天,他一直对我进行团的知识教育,并指出从事地下工作活动须保持并且遵守保密策略等等。当然,江西地方团的组织情况,也全面进行了介绍。就在出狱的后两天,邹努把我邀到黎明中学——大革命时期的江西革命中心,和他一起参加了黎明中学师生欢迎我们出狱的大会,在这里见到了很多人,如赵醒侬(当时只介绍说是国民党省党部的领导人,后来才知道他是中共省委书记)、方志敏、曾天宇(都是黎明中学的负责人),还有一些原来不认识或者并不认识的人,他们对我的到来,十分热情,使我十分感动。
在此顺便介绍一下黎明中学的情况。这所学校设在东湖边的解家厂,规模不大,仅有三个班,学生不过一百多人,设备较简陋,校舍也不很宽敞。可是,这是党所创办的学校,在这里,传播着马列主义的真理,并发出灿烂光辉的革命火焰。在这里,点燃起江西省的革命火花。当然,党团的组织设在别处,另组机关,但大型的报告会、半公开的小型会议却在这里召开。主要是作为国民党省党部半公开(对外仍保密)的中心基地。校长是省议会议长龙钦海挂名,实质上他不来学校,由中共党员曾天宇以校务主任名义主持校务。专职教师不多,千方百计向外聘请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兼职教师(当时南昌中学教师很多在外兼课),办得有声有色。正因为这所学校是当时的江西革命中心,为江西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黎明中学的欢迎会上,曾天宇以主持人的身份致欢迎词中,着重分析国内外形势,联系我们被捕事件,指出当前青年必须团结起来,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军阀压迫,再接再厉,挺起胸膛,继续奋进。在一师欢迎会上,见到了冯任、王立生、朱由铿等人,他们在会上慷慨陈词。所有这些发言,都成了我的革命教育课。在此以后,邹努带着我到高升巷一所学校里,会见了团省委书记丁健西(从苏联学习回来,修水人),他和我作了一次恳切的长谈,我也诚恳地向他表示要求进步,要求参加革命的态度。我记得很快就由邹努介绍入了团。当时我还在赣省中学读书,赣省中学在墩子塘,距解家厂不远,便分配我到黎明中学参加支部组织活动。这便是我参加革命工作的新开始。
在参加CY以后不久,我又由邹努的介绍参加了国民党,说是经过组织决定,便于今后从事青年学生运动工作,我当然是照办。参加后,分在我家附近的一所学校的支部活动,支部负责人陈灼华(女,江西省党部妇女部长),让我转到一中读书,由我主持成立了百花洲支部(其中有鹤记照相馆青年摄影师)。我在参加国民党后不久,赵醒侬分配我到省青年部协助搞青运工作(部长朱大贞,还有个秘书袁觉仓),仅仅是在假日或课余去黎明中学,有事便做,无所谓办公,也无报酬。在以后时间参加的活动是不少,曾经听了几个形势报告会(省委组织的),还有开展工作的会议(团省委组织的)。先后参加了两次活动,一次是陈启天来赣讲学,开展反国家主义派的斗争;另一次是我负责主持的反对江西省教育厅1926年暑假的全省高中毕业会考运动。所有这些会议及工作活动都是在邹努领导下进行的(邹努是中共江西省学委、团省委宣委)基本上都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在国民党省党部方面,也参加了一个会议,那就是成立南昌市党部,地点是在黎明中学。在这次会议上推选了傅惠忠、黄作楫、傅兢仁、肖国华等为市委,我和邹努、傅惠忠、黄作楫、傅兢仁、肖国华等被选为出席江西全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这是因为要进行一年一度的换届,更由外县增加了一些新建组织,也应开会,只不过因为北伐战争正在进行,这次代表大会一直延到北伐军占领南昌后才开会。以傅惠忠为首的南昌市党部在地下活动时间一直是设在黎明中学里面,但没有正规形式,只是开开会、搞活动。
我参加了好多次的报告会,一般是在黎明中学教室里召开。这种报告会,是经过精密部署的,戒备森严,事前都进行过保密训练,并且规定了进出路线(好在解家厂在湖边上,外面四通八达),不能随便走,也不许两人结伴走。进出前后,首先看看有无形迹可疑的人,进门应答口令,一般是夜间的多。当时纪律很严,大家都能严格遵守。被通知参加的人,必须准时,这里是传播革命的火种,能够受到教育,都乐于参加。有些报告,至今记忆犹新。那次是讲政治军事形势,广东政府有两个省,六个军,敌人则有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数十倍于我,而且有英、美、日本帝国主义都作后盾支柱。但是尽管表面强大,实则各自钩心斗角,各据山头,力量分散。而我们则有广大人民的支持,何况久经训练的军队,出师北伐,正义之师,外有苏联援助,何愁不胜。更主要的是我们有正确的军事策略,那就是“联孙(传芳)讨吴(佩孚)不理张(作霖)”,攻主恶,一定能够获胜利。这一报告,令人信服,我好像看见眼前闪耀着胜利的曙光。
在开始一段时间里,由于团支部过组织生活,和省党部青年部多少有些待做工作,所以我是经常去黎明中学,课后经常去那儿转一转,假日那就有更多时候待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