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62700000021

第21章 难忘的家庭教育讲座

舟曲县城很特殊,是城市与乡村的混合体。初来乍到的我们走在唯一的、狭窄的街道上,时不时地会怀疑自己到底身处哪里?因为你能看到着装时髦、很有气质的城里人,也能看到背着背篓、地地道道的农民。显然,在接孩子的路口,我们看到的是身份迥异、打扮差之千里的家长。就是这样的群体,他们相同的观点是:孩子送进学校,读书做人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殊不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孩子进校门前离不开家庭,出了校门生活的圈子几乎都是在家庭,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离不开家庭这个极其重要的大熔炉。可是,我们的老师也恰恰忽略了教育的这一主阵地,长久以来,学校不曾召开过家长会,老师不曾和家长正式碰过面,甚至孩子毕业了,家长都不知道孩子的老师是男是女,姓啥叫啥。所有的老师只是带着自己的执着,兢兢业业地干着、踏踏实实地努力着,很辛苦、很无奈。当然,也就出现了孩子逃课、不够文明等现象。试想,“二加五等于零”的教育怎么能不在这里生根、发芽呢?学校的教育又怎么能不艰难呢?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团队的成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反复地斟酌后,我们决定向学校申请,请求他们安排一年级家长会,让我们做一次“家长培训”。这一口头要求当即得到了校领导的支持,特别是吴苍林副校长,他激动地说道:“没问题,我们真是求之不得,讲座内容不看了,全校老师相信你们!”

就这样,我们在取得校方的支持后便投入到了积极的准备中。张琇芳老师拿出了自己的著作《家长成长之路》,我们一遍遍阅读,从中寻找家庭教育的良方;刘建瑛老师想办法上网,摘录“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途径;张英老师和马生吉老师开始了数次的走访,他们从老师们口中寻找家庭教育被忽略的主要原因,而我则认真地归纳了自己十几年来带班的最好经验。白天,上课之余大家便开始分头忙碌;晚上,我们便围坐在一起,反复地商讨、定稿,并确定讲座人选。因为要在相同的时间里召开,又因为场地狭小,我们的家长会被安排在了三个班,经过一致表决,讲座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的刘建瑛老师、我和一直从事“亲子教育”的张琇芳老师来担任。

当讲稿被我们一遍遍修改成型后,大家又开始了反复地演练。组内最活跃的我总是敢第一个吃螃蟹,可不,没等大家吃完泡面,我就开始催了:

“方便面有那么好吃吗?值得你们细嚼慢咽吗?快,我要开讲了。”

“好,我的汤不喝了,我洗耳恭听。”最听话的张英老师擦嘴巴了。

“我干吃面,不妨碍的,你讲吧!”张琇芳老师封住了方便面口袋。

“我们的玲子要讲了,马老师,你支持一下吧!”只吃饼干的刘建瑛老师最疼我了,关键时刻就会出口帮我。

演练正式开始了,我站在四个人面前脱稿演习……一个个观点被幽默化了,一个个例子被生动化了,一次次鼓动被巧妙化了。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停地打断我要进行表扬。末了,竟然忘了提意见,还好,头脑清醒的刘建瑛老师指出了我用词不当、观点模糊的缺点,大家除了纠正外又添加了一些必要的内容。就这样,稿子又一次得到了充实,走向了完美!

终于,9月5日,一年级五个班的家长会在三个班级同时召开了。我负责一(一)班和一(四)班的家长。两点不到,本不宽敞的教室里一下子坐了一百多位家长。看着前来参加家长会的人群,我一下子想起了小时候被大人领着看露天电影的情景:有怀里抱着孩子的妈妈,有手里干着活计的大嫂,有手里领着小不点的爷爷,还有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大家的脸上写满了好奇与兴奋。但又不同于看电影,因为一百多号人竟然没有喧哗的声音,大家安静地坐着,不管自己是否能看懂,都把目光聚焦在了黑板上。眼里流露的那份慎重、那种期待,让我的心里漾满了自信与自豪。

当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讲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时,有人分明地显出了愧疚之色;当我用身边鲜活的例子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时,有人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当我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做学校的一份子时,有人热情地举手。那张张动情的脸上写满了欣慰与满足……将近两个小时的会议在家长们的认真倾听中结束了。

期间,让我最最感动的是那位怀抱孩子的年轻妈妈。

那是一位年轻的藏族大嫂。刚进教室前,我注意到她怀里抱着熟睡的孩子,大概五六个月吧。和我目光相遇的瞬间,她明显地脸红了,继而低头匆匆走过我身边坐到了靠窗户的一张凳子上。我知道,她一定为自己抱着孩子来而尴尬了,所以,我不敢多看她,怕给她带去压力,但又好奇地偷偷关注她。起先,孩子睡得很踏实,那位大嫂听得专注极了,频频点头,看得出,她已渐渐忘记了怀里熟睡的孩子。

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孩子醒了,兴许是饿了吧,小不点稍稍安稳了一会儿就开始在妈妈的怀里挣扎了,他使劲拧着身子极力地要站起来,年轻的妈妈急得又是抖又是摇。因为座位比较狭小,这一举动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有人着急、有人蹙眉,我也差点要停下来了。可孩子却不了解妈妈的处境,他不仅挣扎着,还哼哼唧唧地闹起来,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不耐烦。怎么办?我极力想替大嫂解围,可是没有办法,只好佯装无所谓地提高嗓门讲下去。不料,刘汉仁校长坐不住了,他示意年轻的妈妈赶快抱孩子出去。一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到了年轻妈妈的身上,我的讲座被迫停了下来。此刻,我知道她很尴尬,只好期待着她尽快离开,谁知,在众目睽睽之下,年轻的大嫂忽一下掀开了衣襟,将乳头塞进了孩子的嘴巴,孩子不哭不闹了,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奶……

是什么力量给了年轻的妈妈勇气?是教育!是谁让她做出了如此惊人的举动?是孩子!因为她已从我的讲座中听到了教育孩子的良方,懂得了教育孩子的重要。为了刚刚上学的女儿,也为了怀里吃奶的乳儿,她不能离开,她必须牺牲自己的自尊,在众人面前掀起衣襟。

这次经历让我一生难忘,我要把这个美丽的故事当做教育的动力,我更要真诚地呐喊:“做老师真好!做一名好老师真幸福!”

附:家庭教育讲座主要内容

认识家庭教育 追寻教育良方

一、了解家庭教育的地位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的方式。所以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告诫为人父母者:“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

家长朋友们,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对孩子影响最大、最重要的:家庭是一个大染缸,给她红色的底子,她会永远鲜亮;给她黑色的底子,就不会红得那么鲜亮。希望你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依赖学校。很多家长以为把孩子交到学校就锁进了保险柜,从此不再过问。其实,学校教育是有局限的,是以教知识为主的,不是包罗万象的,家庭应该从思想品德、为人处世、理财能力、生活能力等各个方面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二)溺爱孩子。当前,大部分家庭的生活都以孩子为中心,有的甚至是绝对的中心。例如一些家长,因为自己从小吃了苦头,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便不愿孩子受一点委屈,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要求怎样做就怎样做,父母对待孩子百依百顺,不打折扣。由于家长娇宠子女,要求不严,放松教育,甚至纵容放任,用溺爱代替教育,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的习惯、蛮横放肆的性格。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容易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在学习上也绝对不会是刻苦努力、成绩优秀的学生。就这样,对孩子物质的一味满足和放任自流,助长了孩子的贪欲,只索取不付出,也增加了他的无能感。

(三)放任孩子。有些家庭对孩子行为的对与错一概不管不问,对其学习努力与否也不关心,任其所为。长此以往,孩子表现为对事物无是非观念,对学习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成绩好坏也随其自然,这种家庭环境也很难使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者。

(四)控制孩子。有的家长喜欢完全控制着孩子,他们认为,子女的一切有关问题应该由他们处理。其管理方式和态度过分严格,甚而专断独裁,过多地干预子女的行为,无视引导、劝解、说服的作用。尤其对子女成绩期望过高,以至揠苗助长,采取打骂恐吓等手段。就这样,家长忽略孩子的感受,不关心孩子的心情,导致孩子孤独,最后形成自私、冷漠等不健康的性格,进而引发不道德的行为。

(五)父母对其子女要求过高,批评多,表扬少。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可我们身边很多做父母的却非常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而且在父母的重压之下,天真活泼的孩子变得有点忧郁迟钝,这难道不是父母之过吗?成长需要激励,作为父母应懂得孩子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孩子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这样他(她)才会容易产生思维的灵性和行动的主动性。

三、明确家长对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一)树立起目标。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当有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和标准,就容易集中精力干成事情。反之,没有目标或目标偏差,则可能糊里糊涂地推着干,甚至不知道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同样,家长教育孩子也应该有目标。孩子上学了,大多数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关爱和期望,能及时为孩子树立起一个好的目标,如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走出舟曲、走出大山,让家里人一起过好日子等,这些目标将调动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若家长能长久地督促孩子完成自己的目标,孩子肯定会努力学习,将来有好的发展。

而也有一些家长,却不知道帮助孩子树立目标的重要性,竟说:“孩子有什么目标?”“小孩子什么也不懂……”“我家孩子不是学习的料……”“我家祖坟不会冒青烟……谁知道孩子将来能干啥,反正供他上学,学到哪算哪,就看他自己了……”想想看,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怎么会有学习的动力呢?又怎么会努力学习呢?

说到这里,我想告诉你们关于我的成长经历: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的家庭在本不富裕的村子里几乎是最贫穷的,这,源自于我父亲不幸的遭遇。父亲很不幸,九岁没了娘,在没有温暖和关爱的日子里饥一顿、冷一冬的境况下长大了。二十一岁那年,我的大姐刚刚出生五个月,不幸再一次降临了,父亲在帮助村里安装铡草机时,右手被硬生生地铡掉了。从此,饥寒交迫、茅屋寒舍便伴随着相继出生的我们姐妹四人和一个弟弟。毫不夸张地说,童年留给我的记忆是“不自由、常挨饿、没衣服”。因为父亲只有一只手,家里只能靠养羊为生,自打我和妹妹、弟弟记事起,便都有了放羊的任务。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周末下大雨或是学校不放假,因为只有那样我才会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挨饿、没衣服穿算是童年带给我的心酸记忆了。我的小学是在自己村子里上的,饿肚子、穿补丁衣服甚至穿露着脚趾头的鞋也无所谓。可上了中学就不一样了,每天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中午回不了家,记忆中的午饭多半都是靠蹭别人的,想想我当时的行径是多么难堪。肚子饿了没人知道,可没衣服穿却是很难捱的事,尤其春天来临的时候,穿棉袄热得浑身直冒汗,可脱了棉袄又冷得受不了,那时候的我,好羡慕别人有毛衣穿,哪怕是一件马甲也好。但,有什么办法呢?家里人口多,父亲一只手,母亲又常年生病,七口人挤在一个大炕上的窘迫让父母亲哪里能顾及孩子的感受呢?这样的境况注定了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寒酸。为此,母亲常常感叹:她做梦都在发愁,什么时候可以将孩子拉扯大?所以,在父亲、母亲的心里,念头只有一个:孩子们不生病,家里盖新房子。基于这样的念头,加上无法摆脱的贫穷,父亲和母亲从来不敢奢望别的,只希望儿女尽量吃饱穿暖。故此,我的大姐纵然成绩很好,但迫于家庭经济的重负,只好于初二那年含泪辍学。轮到我和二姐了,很巧合,我和二姐要同时参加中考和高考了。记得父亲当时皱着眉头狠狠吸了口旱烟说:“你们都考吧,考完了再说,总之不让复读。”我和二姐清楚父亲说的“考完再说”是什么意思,分明在告诉我们,家里的条件只能允许供一个,当然复读是想也不能想的。就这样,我们带着前途未卜的压力参加考试了。结果,我考上了,而二姐却差了几分,说真的,当年的我没有考上师范的喜悦,因为我为二姐的处境难过着、担心着。果然,父亲信守了他的规定,就这样,我那个一直酷爱学习的二姐伴着眼泪放弃了她的大学梦。时隔多年,家里的境遇一天天好起来了,但两个姐姐的学业成了父亲、母亲心中永远的痛。如今,即使两个姐姐都相继在城里安家落户,但父亲、母亲仍然无法原谅自己,尤其父亲,常常自责自己当年的决定,母亲也时常埋怨自己:“唉,当年我就是太好面子了,生怕跟别人借钱,生怕人家笑话我们没房子住,现在害得你两个姐姐那么辛苦……”

告诉大家这些,只希望我们能明白:孩子还小,不懂得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作为家长,我们不需要为孩子规划多么宏大的理想,但我们要时刻鼓励、鞭策孩子好好学习,让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这,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也是给自己一个完美的交代。

(二)培养“向师性”。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作为家长,要想让孩子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孩子喜欢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那么,家长就要在孩子心目中播下“爱老师、敬老师”的种子,即培养孩子的“向师性”。在此,我想请求家长要做到:告诉孩子老师知识渊博、知书达理,让孩子崇拜老师;告诉孩子老师无私辛苦,让孩子尊重老师;在孩子面前尽量夸大老师的作用,即使在上学期间老师误解了孩子,批评了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错误,可以私下找老师,解释沟通,从而不破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三)培养好习惯。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八十”、“桑条自小育,到老育不直。”我相信在座的家长们对这样的话都不陌生,也明白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所以我们必须对孩子从小进行好习惯的培养。

今天,针对目前孩子存在的问题,我要提醒大家培养好以下几个习惯:

1.学习习惯:在孩子入学前的一段日子里,家长应增加孩子安静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如剪纸、写字、画画等,以便入学后能尽快适应课堂学习。入学后,要督促整理书包,如换好课本、削好铅笔,带上尺子、橡皮等,以培养自理能力。如果孩子没有做到,家长要提醒、帮助他,慢慢养成习惯。此外,还需要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比如记住老师留的作业并能完成,如果孩子说没有作业,家长要询问老师或孩子的伙伴,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并培养他“先做该做的事,再做喜欢的事”的良好习惯等。

2.生活习惯: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小学一日生活,提前做些准备,提高孩子自我照顾和保护的能力。如孩子必须学会正确穿衣、裤、鞋;有好的饮食及进餐习惯,特别是要求孩子不带零食进校,以保证饮食安全及卫生,并避免影响孩子上课的注意力。

3.卫生习惯: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讲卫生会让老师、同学不喜欢;要帮助、监督孩子洗脸、洗脚、洗头发;还要给孩子穿上干净的衣服,告诫孩子不要弄脏,保持衣物和环境的整洁等。

此外,还需要让孩子懂得一些必要的公德,如不乱翻(拿)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让良好的习惯成就孩子幸福的人生。

(四)注意讲文明。清朝初期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这说明注重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对孩子自身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家长,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文明礼貌方面教育孩子。

1.语言文明:做到与人交谈时不说粗话脏话,能在适当场合和时机运用文明用语,如“您好;谢谢;不用谢;麻烦您了;对不起;没关系;打扰您了;再见”等。

2.生活文明:要求做到衣着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等。

3.交往文明:要求孩子待人接物大方有礼,举止有度,经常使用文明用语;不打扰别人说话;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听从长辈教导,要主动与父母交流,不顶撞、不任性等。

4.行为文明:要求孩子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如在校园等公共场所内不要大声喧哗,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财物和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不糟蹋庄稼等。

所谓“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就是说我们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不能认为事情小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就可以迁就孩子。因为在文明礼貌教育中无论事情或“大”或“小”,道理是一样的,很多“大事情”是由“小事情”积累成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

(五)做个好榜样。家长要明白,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所以,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热爱学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督促孩子要努力学习,而自己却常常通宵达旦地打麻将,那么孩子感兴趣的恐怕不是如何搞好学习,而是如何玩好牌;学习的恐怕不是科学知识而是玩牌窍门了。若父母饭后捧一本书,伴一杯清茶,端坐书桌前,伏案读书,孩子耳濡目染,也会经常看书、学习。

总之,家长一定要记住: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六)遵守学校规定。孩子上学后就成了学校的小主人,当然,家长也成了学校的一分子。学校是孩子成长的地方,我们做家长的有义务帮助学校做好管理,使学校变成一方净土,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学习。那么,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做好什么呢?就目前来看,我们要遵守以下规定:

1.不让进校就不进。家长要服从学校管理,如学校要求在哪里接孩子就必须在指定的地方,以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学习的有序,也便于学校的管理工作。同时,会给孩子留下一个印象:学校的规矩很重要,连家长都这么认真地遵守,以此给孩子埋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种子。

2.请你来你必须来。为了孩子,家长要及时和老师沟通,在接到老师的邀请后不做推辞,要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要准时来开家长会,要执行学校的通知等,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好示范、当好榜样。

最后,我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交流活动:“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亲爱的家长,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同类推荐
  • 我给总统当御医

    我给总统当御医

    李计留先生——一位中非友谊使者,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声名远播的非洲总统“御医”,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他以精湛绝妙的中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迷倒了”三任总统,对他赞不绝口;他和总统的关系极其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伴君如伴虎,曾跟随总统到处出访,一享尊贵,有幸列席联合国大会,亦亲眼目睹了总统的婚姻和爱情复杂关系的内幕……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诗心:从《诗经》到《红楼梦》

    诗心:从《诗经》到《红楼梦》

    本书收录了从《诗经》到《红楼梦》的30篇传统诗词,虽是一鳞半爪,却可以见出中华文明线性文化绵延不绝的特性。本书稿梳理了古代文人、英雄知音难逢、怀才不遇共有的千古之痛,分析了“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体现的中庸文化的张力结构,总结了中国诗词独有、凿通上天阶梯的“兴”的创作手法。凭借“兴”的翅膀,引领读者窥见永是春天的诗词的彼岸。造化多情,造化无情。此情长远,情由心生,心生寂寞,寂寞花开。通过本书可以瞥见,上帝之影就在一现之灵光里。
  •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我们有太多的多余部分。正是这种种多余滋养了诗歌的应有乃至诗歌的万有之空。如何使得多余的成为必要的,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只是初级阶段的诗人的禀赋和工作。成熟的诗人,已经不急于引起关注了。与其说愤怒出诗人,不如说安静出诗人。安静,如一颗尘埃,终于落到了实处,并且与宇宙等量齐观。安静,安静,用安静批判一切安静。唯有如此,你才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你是尘埃中的哪一颗尘埃。
  • 标志与季节

    标志与季节

    本书描述了时间在自然中发生的微妙作用,揭示出各种动植物在自然界中随季节而发生的微妙的变化,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动人的、生机盎然的自然和谐之美。同时也是一部作者寻求精神家园的朝圣记录。
热门推荐
  • 纯白魔法爱

    纯白魔法爱

    “女生是什么颜色?男生又是什么颜色的?女生是红色?男生又是什么颜色呢?”我不知道,我不太清楚。展现出什么样颜色的面容的女生。展现出什么样颜色的面容的男生,这样的两人邂逅后,两人间又会是什么样的颜色呢?肯定还是一片纯白就像刚装饰好的校园展现出接下来。所以,恋爱的颜色肯定是白色的,由两人的颜色染成的无垢的纯真的白色
  • 暴力体修

    暴力体修

    经脉断裂?丹田破碎?不能修炼!这算个屁事儿啊!且看废柴少年得上古体修传承,成就无上体尊!瞪我一眼,爷灭你全家!弱水三千,爷一瓢饮尽!顺我者昌,逆小爷者亡!
  • 2012年短篇小说选粹

    2012年短篇小说选粹

    这部短篇小说集,是编者一年来的阅读所得。我相信这些小说的作者,都认真地从事着创造性工作。他(她)们不仅是现实生活强大的观察者,也是当下和历史的沉思者,更是小说艺术的行家里手。阅读的乐趣,就由此而生。
  • 我的大师之路

    我的大师之路

    我是一个宅男,我在玩LOL,我要上大师,但是我现在只有青铜五。我不知道本文有多长,但是我感觉应该不会短,因为我要上大师很难,我已三年青铜。
  • 安全灯谜集萃

    安全灯谜集萃

    本书收入的各类安全灯谜,为分上下两编。上编以安全题材为谜面,下编以安全题材为谜底,为了便于读者对灯谜的理解,作者对大部分谜作加了简注。同时,为了普及灯谜知识,帮助读者提高猜谜、解谜能力,作者专门编写了《猜灯谜的基本方法》和《猜带“格”灯谜的要领》两部分,分别介绍了24种猜谜方法和36种谜格知识,每种猜谜方法和谜格知识,都用3条灯谜为例进行讲解,形象直观,易懂好记。
  • 元素之城

    元素之城

    异界大陆混乱,两个小男孩遭遇种种挫折,最后千辛万苦,成为了新世界的神。
  • 命运

    命运

    展示的是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沉浮。时间跨度较大,跨越了从20世纪30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时间长河,这中间有很多大的历史背景,如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遭受的外敌侵扰,鸦片流毒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伤害与冲击,还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在不断地奋斗和探索中,中国终于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富裕之路。主人公曾源是一个出生于旧社会贫穷人家的苦孩子,但他积极上进,从军大半生,有着丰富的经历与体验,其人生在社会大背景下,跌宕起伏,激烈,深邃。
  • 身体内部系统健康手册

    身体内部系统健康手册

    身体内部结构,犹如地球上包罗万象的自然景观。只要生命存在,身体内部就会一直不停地运动:每天,心跳平均10.8万次,肺呼吸2.6万次,肾脏过滤1700升的血液,胃分泌1.5升的胃液,肝则制造1升的胆汁,最精彩的生理反应乃是生殖过程。
  • 幻冰帝

    幻冰帝

    有一位崛起于混沌中的先行者,在死去之前遇到了一个倔强的男孩,于是将要陷入黑暗的世界重新焕发生机!
  • 弑神戳天

    弑神戳天

    他不知道自己身世,一次意外,他重沉睡中苏醒,不知道以前的事情,在离死亡的边缘之时,他觉醒了,为了守护这偏大陆,他踏上修修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