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75000000027

第27章 韩三洲淘书

韩三洲先生是老朋友,认识十几年了,但不曾打听他的经历。直到他邀我给他的一本文集写序,我才通过文字了解他的履历。原来他也是知青,曾在河南信阳五里店插队,后来招工进了大别山深处一座铜矿,一九七六年,他搭上工农兵上大学的末班车,到武汉一所医学院学医。后来调到北京,在工人日报社医务所一直干到退休。他的职业是医生,却酷爱文史,写了很多读史笔记,散见于国内报刊。在新浪网也开了博客。他精选部分篇什,结成《动荡历史下的文人情怀》、《说实话的日子不多了》两个集子。我写序的就是后一个集子。我称他是独具只眼的民间史家。他恪守中国古代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溢其恶的良史传统,在核心档案不解密的情况下,广泛搜集散落民间的各种历史当事人回忆录、日记、书信等史料,撰写一篇又一篇读史笔记。其文字虽是散点透视,合在一起分明打开一条穿越权力的束缚与遮蔽,真切体察体制肌理的思想通道。他笔下呈现的历史真相,时常让人感到醍醐灌顶,振聋发聩。他的史料来源,有点类似于我的朋友谢泳,就是到旧货市场淘书。谢泳淘书在太原,韩三洲淘书在北京潘家园。他的博客里常有《购书杂记》。从他的行踪看,几乎每周六都要去,为怕与好书失之交臂,每次都得起大早,寒冬腊月亦如此。现在流行收藏热,许多人逛旧货市场,意在捡漏,圆一个小小的发财梦。但韩三洲买旧书,却是为了开启进入历史暗箱的门径。他淘的旧书,不但有出版社已经断货、书店里已经下架的书,还有大陆的内部出版物、海外出版物或个人自印本乃至盜版书,总数已经超过万册。在某些学院人士看来,公开出版物才是正宗的资料,对没有书号的印刷品看不上眼,不愿纳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其实这种观念很陈腐。治史如果只重官修的正史,忽视民间的野史,难有大的出息。治古代史如此,治当代史亦如此。韩三洲通过解读当代野史中的稀见史料,填补了历史记载的空白,校正了流行的成见,这是一种很高明的学术见识。

韩三洲知人论世的观察能力,不仅来自于书本知识,而且来自于家庭氛围。纸上得来终觉浅。解读中国当代史,最难切入的是高层政治生活。因为局外人不能入乎其内,缺乏历史当事人的生活体验,听不到圈内口耳相传的一手信息,光靠逻辑推演不足以鞭辟入里。而韩三洲得益于岳父何家栋。何家栋本人就是一位重大风波的亲历者,一位目光如炬的思想家。五六十年代,他作为工人出版社的编辑,参与李建彤小说《刘志丹》的策划与撰稿,深深地卷入了这场被钦定为“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的政治风波,可谓九死一生。晚年又以超凡的胆识,成为中国思想界众望所归的重镇。韩三洲耳濡目染,与岳父同经风雨,共尝艰辛,这也为他积累了洞察当代历史奥秘的人生底蕴。

韩三洲不光到旧货市场淘书,偶尔也参与印书。

一九八三年,何家栋先生在工人出版社副总编辑任上,十分繁忙。当时刘少奇平反不久,何老应王光美之邀,和她到湖南走了一趟,路上一边熟悉乡情,一边记录王光美的往事追忆。回京后多次与王光美交流,废寝忘食,颇费斟酌,几易其稿,写成王光美采访记录《四十四天——刘少奇同志回乡记》。可惜的是,这篇长文当时没发出来,枉费了一番心血。据说是刘少奇的女儿认为文章语言平淡,没有反映出国家主席的应有风范。二〇〇六年十月中旬,王光美、何家栋先后去世,这部稿子一度也不知下落。好在当时打印了几份,其中一份保存在工人日报老编辑王耳手中,二〇一一年,王耳把这份打印稿回赠给韩三洲。韩三洲一看,内容非常之好,语言真实平易,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在打印稿的旁边,还有一些王光美对书稿的意见与眉批,其中所讲的事情,是研究中国当代史的珍贵记录。于是,韩三洲将此文重新录入,先是推荐给《领导者》杂志分两期连载,又帮助岳母陈蓓自费印成小册子赠送朋友。

一九六一年刘少奇携王光美的四十四天宁乡之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主持中央工作的高级领导人长时间深入农村考察少有的一次。当时中国农村处于前所未有的凋零破败。这次调查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篇长文记录了当年的干群关系与党内风气,记录了国家主席与基层的村干部之间的碰撞与互动,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与化解,官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些细节,今人读来可能感到无法想象,却是当时党内生活的原生态写照。一九六二年一月二十七日在“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说:“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去,那里也发生了很大的困难,我问农民,你们的困难出于什么原因?他们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此语就是源于这次调查……

可见,刘少奇一九六一年回乡调查的前因后果,对于党史国史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何家栋先生对历史当事人王光美的采访,其史料价值之高,毋庸置疑。

同类推荐
  • 城中村:陈忠村诗歌作品

    城中村:陈忠村诗歌作品

    诗集《城中村》收录了忠村近几年的新作、早年的二十多首旧作、十多首被译成英文的作品,以及写于2010年前后的组诗《短夜》(节选),称得上是他写作近二十年来的一次大总结。他的写作,也基本围绕着“城中村”这个不是概念的“概念”,写乡村,写城市,写劳作和休憩,写自己一路的打拼和如今的领悟。
  • 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

    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

    本书是2008年浙江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将卡夫卡的文本世界及其背后的隐在世界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研究其“迷宫”式的形态,人的经验世界如何得到展现,拼贴与变形,以及这种变形的意义,从中体现卡夫卡对人与世界的命运、对文学艺术的功能的思考。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 绝境

    绝境

    为了总结近年来的文学成就,见证固原的文学历史,编辑出版一套“文学固原丛书”,则是固原的文艺工作者共同铸就的全景式的心灵读本,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显而易见。该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丰富文化固原建设增添光彩。
  • 震撼世界的十天

    震撼世界的十天

    本书以时间为序,综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十夭中发生的主要事件,尤其是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件。震级为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是近一个世纪来中国发生的最大地震,其破坏程度及造成的灾难震惊了世界;而中国军民和中国政府在巨大灾难面前英勇顽强、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也震撼了世界;同时赢得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无私援助,期间,以大地震发生后十天中的事件最为惊心动魄,也最为感天动地。这十天中发生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足以载入史册,留芳千古。
热门推荐
  • 主的诞生

    主的诞生

    万物初醒,一切都是未知。当命运的轮盘终于开始转动,这个世界又将会怎样....
  • 域灵苍穹

    域灵苍穹

    这就是命运,诞生在一个陌生的大陆中,本来只是疯癫的乞丐,没有记忆和修为,脑中只有生存的命令,感受不到白天还是黑夜,从没想过会清醒那一天,那又会怎样……但这一天,当那扇门第一次打开的时候,仿佛命运之轮已开始慢慢转动了……“哼,你只不过是个懦夫,谁都保护不了!”“啧啧…懦夫就该有懦夫的样子,只能被宰的份!”“不…不要,都给我住手……啊!”原本以为会过上美好的生活,却曾没想到是这样的开始……
  • 阴缘不断

    阴缘不断

    相恋三年被男友卖给了隔壁老王!最后每晚都被鬼压床,被男鬼吃干抹净不说,最后和他做了不该做的事情,甚至是……
  • 快手苏味菜

    快手苏味菜

    苏味菜,中国四大名菜之一,简称苏菜。由于苏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统称江浙菜系。主要以南京、扬州、苏州、淮安、徐州、海州六种地方菜组成。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本书精选了冰糖扒蹄、带子盐水虾、豆腐烧板栗、虎皮青椒、金葱牛方、藕粉圆子等好吃的苏菜。有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详解,简单易学,是您学习烹饪美味苏菜的有力助手,还犹豫什么,翻开此书为您的家庭食谱中增添几道美味的菜肴吧!
  • 都市狂龙之邪风

    都市狂龙之邪风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三国汉少帝

    三国汉少帝

    刘辩很无辜地被电,很无耻的穿越了,然后很无奈地当起了三国里的弱势群体——皇帝“我是汉少帝,献帝刘协他哥,灵帝刘宏大儿子。”且看如何闯出一片天,收尽天下英豪。定天下,抚蛮夷,开丝路,平海疆。成就一番丰功伟绩,为不世之君王!
  • 乾坤仙境

    乾坤仙境

    他本是大罗金仙之身,却在飞升之时遭遇神秘人袭击险些魂消命陨!好在因缘汇聚,他凡尘重生,再踏仙途!当少年修士步入风流花都,道法异能碰撞铁血龙组,是旖旎万千,还是血战到底?然而当他逍遥于温柔乡时,前世那个神秘人的影子,却再一次出现在他的身后……
  • 凤尊凰朝

    凤尊凰朝

    ,。。。点点豆豆,小猫吵架,大小姐点到谁我就选谁
  • 新婚总裁狠神秘

    新婚总裁狠神秘

    温雅是亲妈不疼,命运不眷的典范。爱了八年的男友被迫离开,见了三面的男人要求闪婚。虎视眈眈的姐夫,想法设法要把她带到床上;华丽归来的前男友,霸道缠绵要求复合;腹黑神秘的老公,一路披荆斩棘护送她前行。前有傲娇不懂事的白莲花姐姐呼来喝去;后有前男友成群的绯闻女友暗中算计;更有老公青梅的时时挑衅。等等,都等等,你们以为姐是颗小白菜?任人欺负?错,大错,温雅撸起袖子,来一个打一个来一对打一双!
  • 你的时光,我曾来过

    你的时光,我曾来过

    理性与意趣的融合,温暖和沧桑的调色。经过旧时明月,看透当世风景。江南才子偃月公子倾情新作,写尽宋诗的美感和苍凉。宋诗之美在气骨,言在意外,理在趣中。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是一个朝代的繁华和落寞。当时的风景,灿烂了诗人的眼眸,也灿烂了一个时代。回到千年前的宋朝,陪你倾听彼时的清幽雅韵。在过往的文字中,在春花秋月的诗意之旅里,一起触摸乱世中守望的幸福温度。此去经年,心动依然。品清淡的诗,做安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