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话:80年代经商靠胆量;90年代经商靠资金;21世纪经商就靠知识了。知识分子经商简称儒商,而知识分子发起家的称为知本家。曾经梦想过有一天能成为儒商,即能有知识分子的学识而受人尊重,又能大大方方的挣钱而过上舒坦的日子。于是就和几个也称的上知识分子的人同流合污一起下海了。
迄今为止,经商也算有5,6年了。说实在的,钱确实没挣到多少,却吃了一肚子好下水,原来平坦略带肌肉块的腹部被半圆形的啤酒肚代替了。最可惜的是原来大学和研究生时学的东西,全都不知不觉地从脑中溜走了,谁还尊重一个大腹扁扁,酒囊饭袋又不成功的商人呢。回想这些年走过的路,突然觉得本人是不适合经商的。
首先,可能是由于知识分子的缘故,总把面子看的很重,加上天生心太软,所以和商家谈判屡屡受挫。每次把合同带回去时,合伙人难听些的就骂我是笨蛋,好听些的就说我是李鸿章。时间长了,类似谈判或为公司争利益的事儿就没我的份了。我好像越来越没用,一点价值也没有了。拿着别人挣来的利益,领着一个月上万元的工资,越来越没有脸在公司呆了。依我看,做生意就像几个饿汉子在争一块大蛋糕,你那一份多了,其他人肯定就要少。记得曾经和河南合作一个项目,在谈利润分配时,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僵持不下,后来我突然意识到我如果多了,对方就要亏,因为‘蛋糕’的大小是不变的,所以我就让了。结果对方就回忆起了一年来经营此项目是多麽的不容易,而且付出了多少艰辛,说着说着,对方5尺高的汉子眼泪都流出来的的。我的心太软,最怕别人哭了,特别是男的。从那以后我发誓我再也不和别人谈争利益的事了。
其次,我性格直率,说话欠缺考虑,往往语重伤人。这也许和自己成长的过程有关。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大学,我的主要时间都花费在球场上了,打球目的性很强,只要进球得分就可以了,管它过程是怎样的呢?而这种做法用在商场上就玩不转了。经商,特别是中国,维系良好的朋友或商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去年初给我们的一个合作方打电话,由于我性子急,说话有刻薄,还带有命令的口气,让他连整个春节都没过好。我一般说完就完了,很少往心里去。今年又有一个项目需要找他,我给他打了无数次电话,他都没有接听,一个几百万元的项目就这样泡汤了。
我的性格也导致了我做事大大咧咧的,对和我合作共事的人是永远不设防的。前年我和我的一家英国机构还有一家中国公司合作搞了一个项目,并且把英国机构的所有情况都全盘交给了中方的合作机构,结果第二年我就成为多余的了,而被排斥在他们的合作之外。据说这家中国公司去年一年就盈利600万,今年这个负责人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哥们儿,请你吃饭啊?谁是你哥们儿,一顿饭又值多少钱?后来一想,佛教上‘亏就是福’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帮了别人一把,你的心就应该愉悦的。不过要从为你公司和职工负责的角度来看,经商时有一定的戒备和保留是很有必要的。
再有,我们和黄率,张铁生是同代人。中国的一些良好的文化习俗传统,在我们这代基本上是断层。我从来不懂礼貌,礼仪啊,就餐规矩啊等等。一次有一位全国相当有名大公司的董事长请我们公司一起进餐,我一进去就一屁股坐到了主人的位置上,我们公司的秘书赶紧过来告诉我这不是我的位置时,我才离开,想想当时10多个人都看着我,太尴尬了。然后就是喝酒吃饭了,我看别人都敬这位董事长酒,我也起身敬他酒。谁知时机又不对了,他刚刚和别人干掉一大杯啤酒,我接着就敬他,一是大有灌人家的意思,二是他刚喝了一大杯,不可能立即再喝一大杯。不过人家还是非常有教养的,看到我来敬酒,依然端起酒杯一饮而进。可能是喝的太急了,他一口又接着喷了出来,喷了我一脸,他的身上也湿透了。这位有名的人物立即离开了,再也没回到餐桌上来。我又得罪了一个重要的商友。而我的一位英国朋友做的就比我好多了,一次我们到山东谈合作项目。市长请我们吃饭,其中有一道菜是整吃蚕蛹,这位市长很客气的把蚕蛹夹到了我和我的英国朋友的盘子里,然后告诉我它多麽有营养,并看着我们两个人吃。我以前从没有吃过这玩意,如果吃了以后在肚子里还蠕动怎麽办?想到这儿,我的胃就一阵翻腾,更别提吃了。我也知道英国人绝对不会吃动物的内脏,猪蹄之类的了,蚕蛹更不用说了。想想这位市长是那样的热情,并且望着他那殷切的目光,我的这位英国朋友把蚕蛹抓起来,然后往嘴里一扔,‘咕咚’一声给吞下去了。市长和他的随从们先是一愣,然后都鼓起掌来。连英国人都懂得尊重主人。相比之下,我无地自容。
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机遇与问题并存的国度。尽管经济体制已经改革了不少,但是管理体制却远远的没有跟上。国家依然控制着有关国计民生的各种资源,而掌握这些资源的机构和个人就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很难有人把资源在全国各地之间,各行业之间做到公平合理的分配。如果你和掌管这些稀缺资源的领导们是朋友,或哥们儿,那你就有了无限的商机,不说别的,你可以从国家平价购进,然后高价售出吧?90年代就有一大批人发了钢材和化肥的财。那麽如何认识他们,进而成为密友呢?首先要有人引见,然后要给人家一定的好处。10多年前请几次象样的饭局就可以了,后来就不行了,胆大的直接要回扣,拿国家的资源做交易;胆小的就吃点,玩点儿算了。一般要吃饭,歌厅唱歌,桑那按摩一条龙的请。如果一项不满意,你就前功尽弃了。我陪别人吃饭还是可以的,但到歌听唱歌是很难受的。你首先要会调节气氛,几个大老爷们儿一起唱歌肯定没戏。这时就要找小姐陪着唱歌,光给别人找,自己不要,你的客人也放不开,有的还以为你在设套呢。同时还有酒啊,饮料,小吃等一起要。千万别让人看出你太小气。一次在北京的一个高档歌厅也找了一个小姐,远处看还可以,坐到身边一看,满脸的‘富强粉’,恶心死了。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给小姐们小费了,有的时候一起去的有10多个人,每人要找一位陪唱歌的。最后结帐的时候吓死人了。包一个房间至少2000元,每个小姐小费300元,连帮你倒酒的服务生,还要给200元的小费。我是一个非常吝啬的人,心痛死了,尽管是公司的钱。让我心理还不平衡的就是我一直不知天高地厚的认为自己是中国比较杰出人群中的一员,而她在我旁边哼上两首歌,我居然要给她300元,谁陪谁啊?!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找了。我有时很羡慕别的商友,和小姐又说又唱又跳又玩的,比对自己的老婆还亲,真不可思议!
还有就是我的经商能力了。很多人都认为经商很容易,而我却觉得很难。经商是分层次的,层次越高,难度越大。开一个小饭馆,投资成本低,要求技术简单,几乎人人都可以做;而开一个高档的餐厅,不仅需要巨额投资,更重要的是一种经营理念和体系。从行业上来比较,有的行业(比如说餐饮业)比较容易介入,而有的行业(比如说金融投资业),就必须要有特殊的技能才能打入。在中国,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和各界主管部门都建立好比较‘铁’的关系了。对我来讲,特殊技能不是什麽问题,不会可以学吗,更何况已经在大学里,连上学带教书,也混了20年了,就是耳熏目染的也知道了。而人际和商际关系的建立就难了一些。
另外经商是需要机遇的,但是更需要有一种坚忍不拔的韧劲儿的。你一夜之间可能成为百万富翁,也可能一夜之间赔的倾家荡产。如果你轻易的放弃,你也许再也发展不起来了。人的一生相对历史长河,短之又短,一辈子能有几个10年让你放弃?!照顾一摊子生意就像照顾一个家,你必须要极强的责任感,每个员工都是你家庭中的一员,没有职工辛勤劳动为你堆起来的金字塔,你就永远不会安稳地坐在上面。很可惜,我是一个放荡不羁,不喜欢约束的人,总是想把自己的一生走得很轻。要做到坚忍不拔而又勇于负责就违背了我的性格了。
总而言之,经商是不适合我的,要做一个对得起‘儒商’这个称号的商人更是差之千里。记得在英国读书时,英国的第4电视频道(CHENNEL 4)有一个教英国人如何做中餐的节目,主持人是杨先生,他每次演示完做一道菜以后就说:IF YANG CAN DO IT,YOU CAN DO IT(如果我杨先生能做到的,您也能)。做一个小商人,也许您能做到的,我也能;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成功的儒商,如果您能做到,我可能就做不到了,也许是不想做到了。
(2003年7月7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