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5200000006

第6章

三得人者。欲色二界有情之内。若其天眼。欲界六天及以三洲除北拘卢得四静虑根本定者能起天眼。以许得通故。二乘有慧眼。照生空理故。虽亦得法眼以小劣故不说彼成。菩萨有法眼。以有种智故。能缘一切故。佛有佛眼。相显可知。又成后后必得前前。胜得兼劣。劣不成后故。成前前不必定能成于后后故。智度论云。天有天眼。二乘有慧眼。菩萨有法眼

问。若佛有法眼即得名佛眼。菩萨有法眼应名菩萨眼

答。佛眼唯佛有。从佛以立名。法不唯菩萨。从境名法眼。余者准知

问。法不唯菩萨不名菩萨眼。天眼不唯天何得名天眼。又天眼不唯天而得名天眼。肉眼不唯人应得名人眼

答。肉通余趣报。不名唯人眼。天唯属彼法。是故名天眼

问。法通于佛有不名菩萨眼。天通诸众成何独唯天眼

答。佛等亦天号通故名天眼。人虽起彼天属天名天眼。又名字假立何假苦求。设作多通终还有难。且各据义以立其名

四废立者。何故唯立五眼不增减耶

答。一切诸法略有二种。一色法。二非色法。色法之中有其二种。一显现近色。二隐覆远色。知显近色故立肉眼。知隐远色故立天眼。或色根中定散果别。散业果眼立为内眼。定所起眼立为天眼。胜劣不同故分二种。故无著论云。谓法果修果此为五眼。粗境界故是初色摄。非色法中有理事境。为了理境立其慧眼。为了事境立其法眼。又虽一智本后智殊故立为二。故无著论第一义谛摄世谛摄。又以果对因总立佛眼。故智论之前之四眼若至佛果总名佛眼。或据得人分五种。思准可悉

废立虽尔云何次第

答。以其劣胜引生次第。于色之中肉眼最劣。唯见显露。天眼次胜。通见隐显故次肉说。于非色中由了真谛俗智不例。又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故慧先法后。前因后果故次佛眼。故无著论云。此为五眼。粗境界故是初色。据第一义智力故世智不颠倒转。是故第一义摄在先

五相摄者。准瑜伽论说。眼有三。华严经中眼有十。列名相摄。皆如疏辨。若瑜伽第三立一至十一与此相摄。恐繁不述欲广之者可寻彼文

问。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者。菩萨二疑中今除何者

答。二俱除。他知自得作佛。亦不疑他不得作佛。何以得知。答唯论释喻。第三为破一向求大乘执无二乘故说两喻

问。菩萨除知得作佛何无授记

答。声闻久来学小。虽信自得作佛恐未决定。令得决定之心故与记别。菩萨先不学小。但恐彼退闻说一乘知无别小。即住大决定故不假记。又亦与记别

前云无一不成佛。即总与记何不别记

答。以略故宜闻异故

问。既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为自知当作佛为不知耶。若自知者千二百人应同鹙子一时与记。何故说化城已方生解心始与授记

答。有二解。一云知得但未趣向。以乐少故。闻说化城方解舍小。始与授记。二云未知但是佛说彼当作佛。闻第三周方始领悟

问。何故菩萨闻即疑除知得作佛。千二百人自未能知。但是佛说

答。利钝异故。鹙子利根一闻尚解。菩萨更胜故即疑除。千二百钝根故未能解

问。准分别功德品云。若闻寿量一品功德于无一菩提退者。无有是处。舍利弗等过去曾闻妙法华经。如大通会等。何故并退

答。二解。一云究竟退者终无是处。设退还发故。二云据利胜者。或据领悟者。说九净者。显扬第三云。一尸罗净。善住尸罗。乃至于小罗中见大怖畏受学学处。二心净。依戒净故住四静虑。三见净。依心净故得漏尽智。现观诸谛。四度疑净。依见净故于佛法僧无惑无疑。五道非道智见净。依度疑净故得妙智见。知佛所说道能出离外道所说不能尽苦。六行智见净。依道非道智见净亦得净妙智见智。出离道有上中下。谓苦迟通行所摄等。七行断智见净者。依行智见净得妙智。谓我应断下中之行及为发起上妙圣行。八无余寂灭净。依行断智见净证得无余。诸漏永尽。九国土净。谓诸佛共有无上功德器。示现能不可思议国土庄严。极净佛思。极净菩萨思。及思眷属

问。火宅譬喻舍利弗请为千二百人即皆无学。何故论释云为有学具足烦恼性众生

答。有二解。一云谈本说权本为凡夫。今以喻显故言为具足烦恼性。即谈昔意故不相违。二云准声闻请。正为无学傍备有学。据傍云凡夫。无学文显。论略不释。不尔。此经宗明一乘。如何药草品云令知乘异。说种种乘故。约内有学声闻令趣于大。文显可知。故具不引

问。羊鹿车体正取何法

答。准疏家释。取二乘无学解脱道后世间定心虚指。此为种智之车。引子令出此世间心。实不能了一切法故出门不得。可须臾修义言索车。故论云第一人者与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令其游戏。后令入大涅槃故

若尔云何下合喻云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等而自娱乐

答。彼是此乘庄严具故。又无漏身中所有诸法亦名无漏

若尔牛车亦应如是

答。彼究竟故。是实德故。此虚指故。非究竟故

若尔有漏岂名出宅

答。出分段故名为出宅。又释即指无学果位所得无漏生智为羊鹿车。下言自在无系无所依求无漏根等故

若尔如何出门索车以得知故

答。以指此智假为种智。此不能了一切法故。当更修故。义云索车

若尔如何名为世间

答。缘俗俗事故。以劣智故名为世间。若尔对车说城应取真理。云何论云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涅槃既取禅三昧城。菩提何故取后世间智。又复二乘无漏后得不能起通了知诸法。何名令戏故前说善

问。门外索车为三乘人。并悉索车为唯二乘

答。有二解。一云通三乘索。文无简故。旧德说故说诸子故。二云唯二乘索非菩萨。何以故。宅喻分段。得出分段名为出宅。二乘出宅得无学果。菩萨出宅在于初地。二乘无学未得种智当能修学名为索车。初地已上得种智车故不须索。若以修学即名索车。十地皆修故。恒常索。若尔即应菩萨无不上车何得说言者乘车游戏。又论云为令入不退地示与无量智业。初地已上即得智业。虽知修学经不云索说游戏故。二乘出宅未得种智。未至初地可能修学义名索车。又论云其第一人与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令其游戏。后令入大涅槃城。以与人天世善。未得其真可须言索。菩萨不指羊鹿。初地已上得真。所以菩萨不索。或有说云。初机虚指故车须索。或云宅内闻三。门外见一。不知谁知一。是故须索等皆非实说

问。既菩萨不索车得名出宅坐不

答。称出宅坐。但约二乘学究竟故。离障尽故。心止息故。建立果故。菩萨之人学未究竟故。未离障尽故。不建立果故。心不息故。不得说云露地而坐。若虽分别名露地坐。前三果人亦应如是。若谓有学亦名出坐。云何下合喻中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崄道得涅槃乐。又释菩萨亦得称坐。虽不止息及以不制果。然以智安处亦得名坐。能伏惑故出分段故名出三界。露地无妨。若尔三果亦应如是许亦无失。取舍任意

问。三车门外出此车体有多不同。古解即是涅槃。今说即取后得正智。取涅槃而为车体。经论明文。经合云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论云后入涅槃故取后智而为三车。复何文据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品格的力量(MBook随身读)

    品格的力量(MBook随身读)

    高尚品格是—个人成功的必备素养。本书从女性的品格力量、人类的英雄气概、个性的力量等方面,提供了塑造青年—代高贵心灵素养的途径,并论述了勇气、自律、职业操守、性格等精神品质的作用,是青年品格养成的必备教科书。财富与品格的高尚与否是没有必然联系的,相反,财富往往是品德败坏和使人堕落的根源。
  • 魔王小道士

    魔王小道士

    “师父!让我进去啊!我裤子都还没穿呢!”一个霸气的小道士,很不情愿的出了深山,来到了让他眼花缭乱的都市之中。本来只是想挣点钱,然后回山的他,却发现……都市里面竟然有着很多肮脏的一面,藏着很多的妖魔鬼怪。妖者~妩媚众生……魔者~屠戳天下……鬼者~怨气冲天……怪者~恩,想不到了,反正你进来看吧……
  • 羽翼伴随左心脏

    羽翼伴随左心脏

    当天使还是恶魔命运掌握在你手里,你是会选择恶魔还是天使羽冰菁“我不会选择谁,我在等着他们来选我”,喜欢看的加我QQ2472267525么么扎,谢谢支持!
  • 高圆寺的坏小子

    高圆寺的坏小子

    他,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大男孩。他逃过票、说过谎,可是他更做过将喝醉酒的大叔连人带钱送上出租车,把从京都到东京的车费补给列车员,同歧视中国人的人傲然较量的事情。无论在怎样艰难的窘境中,他始终没有欺瞒过自己的良知,自立、自强、自信地同陌生的环境和命运对话。
  • 有一种气质叫包容

    有一种气质叫包容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笑对人生,包容须从心开始修身养性,包容还须度己修身包容了别人,救赎了自己吃亏是福,包容是爱等。
  • 末日最强幸存者

    末日最强幸存者

    在剑仙4不得意的杜华,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够卖掉账号离开剑仙4,杜华本以为自己陷入一段人生的低谷之中。但是“末日”这款绝对新颖的网游问世之后,不得不说确实说改变了杜华的命运。末日世界强者为尊,凭着自己超高的胆识和运道,看杜华一个人如何在末日世界中混得风生水起。单枪匹马灭仇家,末日途中泡萌妹,血虐各种变异兽,丧尸什么的,尽管来吧。一切尽在末日之最强幸存者。
  • 丹麦童话20篇

    丹麦童话20篇

    相信这些童话,不仅能给孩子们带来一次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阅读体验,还能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真、善、美,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大胆地展开想象……总之,这些经典童话中的可贵品质,会使孩子们的人格变得更健全,内心变得更强大,心性变得更随和。
  • 潜伏在职场

    潜伏在职场

    职场如战场,稍有不慎,我们就会误入歧途,掉进陷阱。在职场中,人人都渴望成功。不过,渴望成功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取得成功的人却很少,原因就在于很多人没有真正领悟职场潜伏术。
  • 西游本记

    西游本记

    面对灾难时,逃离是最安全的。无法逃脱时,求助是最智慧的。力量悬殊时,接受是最理智的。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所有人都想逃,所有人都在恨,那你呢?唐僧师徒面对无法更改的命运,终究踏上了西行之路,但是他们的力量在命运的面前是何等的软弱无力,他们普渡不了众生,也救不了自己,只能痛苦的挣扎着死去。如果开始即注定了结局,何不再等个五百年?
  • 无业书:狩猎

    无业书:狩猎

    “往日相逢于青州市井,今日结为刎颈之交,他日定要并肩称王、信步瑶天!我等结义,天地为证,鬼神共鉴!”